●秦 彧 岳 婵(徐州市公园管理服务中心 江苏 徐州 221000)
在雉鸡饲养与疫病防治的实践中发现,非病原性致死在雉鸡死亡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根据近年来的饲养管理经验,现将雉鸡非病原性致死的病例、原因及防控措施总结如下。
2018年有一例因采食异物致死的白冠长尾雉。临床表现为采食量减少,直至食欲废绝,且精神萎顿,羽毛蓬乱,投喂抗生素治疗无明显效果。死亡后剖检可见肌胃被一细钉穿孔,穿孔部位溃疡明显,细钉一端扎入胸肌,导致受损胸肌坏死、发黑,并伴有胸腹腔积液,内有纤维素样物。
由于部分游客在参观游览时存在投喂行为,除正常食物外,还将食品包装物、铁器、塑料和烟蒂等非可食性异物投掷到笼舍内,如未能及时 发现或异物清理不彻底,雉鸡误食后死亡[1]。
在饲养管理过程中,注重检查笼舍内有无对动物造成危害的非可食性异物,发现后要及时清理。同时要加强宣传,禁止游客乱投乱喂动物的不文明行为。
因育雏设施紧张,在育雏高峰时期,公园常将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白鹇、孔雀等幼雏混养,此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幼雏损伤。其中孔雀多表现为上喙被啄,影响采食,若处理不及时,会导致其营养不良甚至死亡;与白冠长尾雉和白鹇混养的雉鸡群经常出现啄头现象,严重者头上部皮肤及颈部皮肤出现溃烂,流血不止,发现、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除幼雏混养互啄会造成死亡外,成年雉鸡也发生过互啄致死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啄头,多发生于白冠长尾雉的繁殖时期或者调整合笼时,而白鹇及锦鸡少有发生。
在饲养管理过程中,互啄引起死亡的主要有啄喙、啄头、啄肛等,这在非病原性致死病例中占比很大。多种类多批次雉鸡混合饲养,体形小和体质差的雉鸡容易被啄,若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 到位,则易引起死亡。日粮中部分营养物质的缺乏或动物因疾病造成营养代谢障碍而导致的异食癖,也会引起互啄[2]。当种群饲养密度过大时,因争食和争夺领地易引发互啄,或在繁殖期等特殊阶段,因争夺配偶也会引发互啄。此外,在育雏阶段,过多过强的光照刺激也可引发幼雏的异食互啄。
将幼雏按照同品种、相近日龄进行分群饲养管理,建立稳定的群序,可避免因合笼引起的争斗。对争强好斗的雉鸡适时断喙,并及时将被啄伤的雉鸡进行隔离饲养与治疗。在繁殖时期,应及时调整雌雄比例,减少争斗现象的发生。同时减少或消除引起雉鸡互啄的不良因素,如搭配营养全面、科学合理的日粮,将饲养密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并且注意控制光照。
在育雏高峰期,随着幼雏数量迅速增加,育雏设施紧张,存在饲养密度大、笼舍过载的情况,从而引起因踩踏挤压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幼雏受伤或死亡的现象。
幼雏出壳后,因其体温调节中枢不健全,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较差[3],如育雏箱温度不适宜,幼雏被迫聚堆取暖,体质差的雏鸡往往被挤踩死亡。另外,有时会将鸸鹋等体型较大的动物与雏雉鸡一同育雏,也易造成体型相对较小的雏雉鸡被踩踏死亡。在一些突然响动等应激条件下,幼雏因遭受惊吓慌乱逃窜引起伤亡。或因饲养人员排查不到位,笼舍存在夹缝破损等安全隐患同样会引起幼雏的伤亡。
饲养人员应勤于观察育雏箱内幼雏状态,温度和湿度要控制在适宜范围内。注意将体型差别大的动物分开饲喂管理,认真全面排查笼舍,避免存在夹缝破损等情况。将饲养密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减少应激因素,保证安静稳定的笼舍环境。
在育雏阶段,出现一例出壳后不久的雏鸡在水槽中死亡的病例。
死亡雏鸡较为瘦弱,体质较差,由于落水体位 不利站立或者体弱无力无法自主站立,造成溺水死亡。
放置大小合适的饮水设备,并做好检查工作,发现设施损坏或存在安全隐患时应及时维修或更换设备。
2016年,出现过一窝15日龄雏鸡全被咬死的情况,在排查了饲喂环境并结合雏鸡伤痕,推断为老鼠所为。
为提升观赏效果,笼舍的防护效果减弱,存在安全漏洞。老鼠和黄鼠狼常在夜间潜入笼舍,趁无人员看护和雉鸡视力变差、反应迟钝时袭击雉鸡。
坚持灭鼠和防鼬(黄鼠狼)工作,在夜间给予一定的光照,增强雉鸡夜视能力,以便及时发现来袭的害兽,及时躲避伤害。搭建栖架,为躲避害兽创造有利空间。加固加密笼网,堵严墙洞,关好门窗,防止害兽进入。
在雉鸡育雏过程中,发现雏鸡打堆,并出现过2例弱雏在保温灯泡下方死亡的病例。
因幼雏体温调节中枢不健全,对于温度较为敏感,温度过低时,幼雏会本能地寻找热源,当其长时间处于过高的温度环境中时,会导致其体温过高,最终脱水衰竭死亡。
当环境温度达到28℃时成年雉鸡开始呼吸加快,采食量下降;当环境温度达到32℃并持续8 h,雉鸡体温显著升高;如果没有相应的降温措施,一旦环境温度达到46℃即出现死亡。
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避免因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造成幼雏伤亡的现象,冬季要特别注意调整好取暖器的距离和保温灯的高度,同时提供充足的饮水。体弱雏鸡要进行单独饲喂,防止其依赖热源。高温天气时增加笼舍的通风,给予喷水或冰块降温,提供充足饮水并且在饮水中添加多维等抗应激药物,减少热应激。
引起雉鸡死亡的非病原性因素还有很多,如蛇患、外伤、中毒等。有效控制非病原性致死病例的发生,需要从提供良好的环境卫生,保证笼舍的完整和安全,环境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加强检查巡视,尽早发现并及时处理不良因素等多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