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习体验,创建生本课堂

2022-11-24 10:11李月琴
今天 2022年18期
关键词:本质属性算式整理

李月琴

(义乌市龙回实验小学 浙江 义乌 322000)

1.在新知探究中,体验数学本质属性

在新知探究教学过程中,通常需要利用真实生活情境或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进行观察,发现事物中蕴含的一些数学元素,通过描述其数学特征,操作、对比、辨析等一系列活动探究其本质属性。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只有经历这一过程,才能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发展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等核心素养。

例如:在《认识角》的教学中,笔者查阅过各种不同教学设计的版本,大多数老师都能抓住“角”的本质属性进行教学难点的突破,即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但往往淡化角的抽象过程,其实如何将学生头脑中“生活中的角”,通过剥离其非本质属性如颜色、大小等,逐步抽象为“数学图形世界中的角”,这一环节对于学生更为重要,不可或缺。

1.1 观察发现,初步抽象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对于“角”的认识绝不是一张白纸。因此,一开课直奔课题,“对于角,说一说你都知道些什么?”学生会根据生活经验说出三角形上有角、黑板上有角……然后出示剪刀、钟表、红领巾,说一说“从图中,你能找到角吗?”然后让学生上来指一指图中哪里有角?同时,适时指导学生描角的方法,即从一个点出发,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最后,设问“你发现这些角都有什么共同点?”在动手描角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发现角的构成元素,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1.2 玩中辨析,凸显本质

在数学教学中,对于新知识的深化与理解离不开判断辨析环节。因此,在角的本质属性探究环节,笔者设计了“认角”——“数角”——“创造角”——“玩角”——“议角”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让学生体验角的特征探究过程,理解角的本质属性。

例如,在认一认中,笔者设置了一些不是角的图形,其中有一条弧线的图形,没有顶点、只有两条边的图形,还有其中一条边不是直线的图形;同时针对角的基本特性,设置有开口较大的角(钝角),一条边长、另一条短的角。通过认角和数角,让学生从外观上静态地理解角的基本构成元素,即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同时渗透角的边,有的长有的短,角的开口可大可小。然而,这些认知远远不够。笔者认为还应该从图形运动的角度,让学生在“创造角”、“操作角”的深度学习中,充分理解角的本质内涵。让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做一个角,然后动一动,就创造出了一个活动角。通过玩一玩、画一画、比一比,发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两条边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两条边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最后,笔者利用角的非本质属性,拉长或剪短角的两条边,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1.3 动手操作,深化理解

在充分感知、理解角的构成元素和基本属性的基础上,最后让学生画一画你心目中的角、大小不同的角。然后鼓励学生可以利用所画的角,编一编数学小故事,演一演、讲一讲角的特征。

2.在综合实践中,体验认知体系构建

很多时候,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相对零散,缺乏对整个知识板块内在联系的深层理解。这就需要我们结合教学学习内容和教学进度,开发、组织一些综合性数学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剖开知识表象挖掘数学本质,打通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实现对认知体系的构建。

例如:10以内的加减法学完了,要不要一起来整理加法表和减法表?有的老师认为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操作活动费时费力,省略掉了整理;还有的老师认为观察表格,发现规律,完善加法表就是整理,填表替代了整理;但是,他们常常忽略了学生和同伴一起整理加法表的过程,就是将零散的知识关联成网并将各种算法融会贯通,是对数学知识更深层次的探究。

2.1 准备工作

学具制作。裁剪卡片,书写算式,亲子合作完成。10以内的加法共有66张卡片,准备卡片时要防止算式的重复、遗漏,使学生完成对10以内的加减法整体的初步认知。其实,在准备加法卡片的过程中,学生对前面学过的知识需要一个很好的回顾和梳理。同时,为了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要有序地写,部分学生甚至需要翻开课本复习。

2.2 课堂实践

合作整理。首先,设计情景,激发同学们整理的需求。“哇,10以内的算式这么多,让我们一起来整理整理!”“想一想、说一说:可以怎么整理?”提出自己小组的设想,交流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计划。然后,在老师的引领下开展小组合作,教师边巡视边指导,避免有的小组成员各自单干。最后,一方面,要及时总结小组合作情况;另一方面,进行整理结果展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说一说算式之间的联系。比如:竖着看,加号前面的数依次减少1,加号后面的数依次增加1,得数相同。发现算式中的“变”与“不变”,渗透函数思想。横着看,每一行加号后面的数相同。从算式中抽出同质属性,将它们进行分类,研究算法。如:一个数加0得原来的数;一个数加1等于它后面的数等等;还有的同学会发现1+5=6、5+1=6,加法表中还有很多这样一对一对的算式,渗透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的规律即加法交换率。

总之,加法表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还有一些特殊算式的算理算法相机融合。不再单纯依赖学生对表格的观察与发现,更重要的感悟来自他们对零散加法算式卡片的分类、排序、调整、再排序等一系列复杂的整理活动。每个学习个体只有积极参与体验整理过程,才能充分感知并自主构建数学认知体系,为后续的整理复习课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3.在游戏参与中,体验发展数据意识

数学游戏作为学习活动的重要载体,能很大程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内在潜力,强化学生在学习活动的自我管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掌握自身发展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获得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数学游戏——玩骰子》一课。材料:两个骰子,每个骰子6个面,分别写着1—6。规则:每掷一次,判断两个骰子正面朝上的数字之和是单数还是双数(一轮玩10次)。当学生明白规则后,游戏开始。一个学生负责掷骰子,一个负责记录,另一个在旁边协助、监督记录,其余的学生先举牌押宝(双数还是单数),然后进行游戏验证,自己给自己记录。一轮游戏结束,老师采访学生得分,让同学们发表活动感言。“说一说:你押的是什么宝?输赢怎样?你有什么感觉?”随后接着玩,准备第二轮游戏。开始之前,老师先采访几位同学,“说一说你有什么打算?”有的同学说在第一轮玩的过程中,好像双数多,准备做调整。有的同学不服气,说这一次还押单数,要坚持到底。老师并不做引导和启发,游戏继续!又一轮结束了,再次发表感言。更多的同学有所感悟,似乎意识到双数多一些,而有的同学似乎还是一头雾水,呈现懵懂的状态。此时,老师还是没有引导学生发现并揭示规律。看着孩子们一个个玩得意犹未尽,于是,老师宣布骰子送给大家,有兴趣的话课下继续玩一玩,看一看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这是一节研究概率问题游戏活动课,相对传统课堂,它更关注孩子全体参与过程中的玩,在玩中体验数据结果出现的随机性,同时通过多次玩所产生的大量数据,发现数据中蕴含的规律,即双数出现的次数更多。整节课“猜测——验证——调整——再猜测——再验证——……”,由于每个孩子对数学知识的感悟节奏各不相同,因此本节课更侧重活动体验带来的良好感觉和对数据意识的领悟,而非知识和结论的简单给与。

4.在对比辨识中,体验数学生活应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数学学习中,关注学习体验,创建生本课堂,结合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通过对比辨识,引导学生领悟隐含在问题探索中的数学应用意识的发展。例如:《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一课。

4.1 抓住关键,理解题意

有22人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做4人,至少需要几条船?很明显,相对之前的除法解决问题,这道题目的已知条件与叙述方式略有不同。需要好好理解“每条船最多做4人”和“至少需要几条船?”运用估算,对结果进行预测。

4.2 自主探究,讨论辨析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租船,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考虑人人都参加,所以最后剩余的人需要再租一条,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进一法”。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运用画图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借助直观突破教学难点。

让学生尝试用画一画、分一分、算一算、演一演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问题。然后在独立解决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汇报、全班交流,体会不同形式探究结果的一致性。即“剩余的2人也要参加,所以要再租一条”,进而出现进一法,也就是用商加1。“1从何而来?”“最后的2人再租一条。”“那如果是23人划船,剩余几人?需要租几条呢?”“余数是3,还是5+1=6条。”“为什么明明增加了1人,船没增加?”“因为余数是2或3的时候,不满4人都是再租一条就够了。”在一次次的变换总人数和追问中,让学生认识到不论余数是几,都需要再租一条船,所以说进一法都是用商加1。

4.3 对比感悟,提升认识

在实际生活中,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不仅会用到进一法,还会用到去尾法。在教学中,安排学生解决买东西的中的数学问题,从中发现不是所有的有余数除法都要使用进一法,还有不看余数,只看商的情况,那就是“去尾法”。最后,及时让学生将两道题目进行对比,说一说区别和联系,认识到解决问题时,要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能死搬硬套。

总之,关注学习体验,创建生本课堂,更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愿望,带领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关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良好感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猜你喜欢
本质属性算式整理
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点的辩证思维理路研究
怎么写算式
巧借题目变式,助力新题衍生
好玩的算式谜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浅论人才的本质属性
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本质属性及其衍生特征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