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雪
(邳州市四户镇找埠小学 江苏 徐州 221300)
新课标指出学生需学习语文知识并强化写作能力,还需在写作过程中优化思维能力,如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创造力等,为学生终身发展储能蓄力。乡镇小学语文教学阻力客观存在,主要源于部分教师教育思想陈旧,对固有的写作教学形式过于依赖,在教学实践中失去了创新的勇气与激情,同时存在乡镇本土教育资源应用不到位的问题,影响学生写作能力培育成效。基于此,为使乡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能有效提高探析学生写作能力不断增强的良策显得尤为重要。
乡镇小学语文教师若想有效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需坚持根据课标育人,主要源于不同学段学生需具备的写作能力存在区别,新课标针对育人要求予以系统性说明,可为教师育人指明方向。以3-4年级为例,新课标针对第二学段学生的写作教学提出具体要求:教师需指引学生留心周围的事物,对书面表达感兴趣,增强写作信心;能优化写作形式,写下感受与见闻,重视表达最感动、最深刻、最新奇的内容;在写作中乐于分享愉悦的经历;能用便条书信交际;主动积累语言材料,尤其是新的词句;能主动修改作文;要求课内习作10次左右。需要注意的是,课标为教师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各项要求,使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能心中有数,然而在实操过程中不能完全按照课标行事,需注重育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实况调整教学对策,以免受课标束缚出现写作教学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现象。例如,教师在进行“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的教学时,需意识到乡镇学生外出旅游经验有限对写作素材积累所造成的制约,在此前提下展示若干风景名胜的图片,引领学生推测图片可能展示的是哪里的风景,从中选出感兴趣的一个地方阅读相关简介性短文,其目的是用图片、短文指引学生联想,使学生能对“好地方”心驰神往,在教师启发下找准写作着力点,减轻写作压力,继而为学生强化写作能力提供有利条件。
小学语文教材中规设习作模块,为教师展开主题式写作教学活动给予支持,这就需要教师善用教材育人,保障写作教学科学高效,助学生增强写作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习作,猜猜他是谁”的教学时,可根据学生爱看动画片的特点准备一些介绍动画人物的语句,如“它乐于保护森林”、“喜欢吃蜂蜜”、“有个宠爱它的哥哥”等,学生通过分析可知这些语句是用来描写熊二的,为使语句分析更有难度,指引学生认真阅读、仔细思考、积极联想,教师可将多个动画人物描述性信息打乱并一同写在黑板上,如“他的耳朵很大,有一项本领叫动耳神功”、“它总是有很多办法帮助大家赶走坏蛋”、“她能用冰雪制造城堡”等,继而在学生归纳总结、思考探究的过程中助其了解描述人物的方法,意识到描述人物抓住特征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玩“猜猜他是谁”趣味小游戏,教师将一张照片交到一名学生手中,学生看过照片后将它还给教师,而后用语言尽量详细的描述照片上的人、事、物,在规定时间内被成功猜出照片内容次数最多的学生获胜,使学生能进一步掌握描述客观事物的方法。教师还需给学生时间描写感兴趣的人物,将游戏经验转化为写作动力,达到有效培育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乡镇小学语文教师在展开写作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注重师生交互,通过启发育人,确保学生写作能力可有效增强[1]。例如,教师在进行“习作:写日记”的教学时,可将自己的日记与学生分享,为增强共鸣教师可选择运动会、大扫除等学生印象深刻的日子读一读相关的日记,其目的是助学生带入主观情感回忆当天的事情,而后与日记内容一一重合,在此基础上了解写日记的方法,达到启发育人的目的。除通过阅读范文的方式启发学生写作外,教师还可指引学生创绘思维导图,在分析多篇日记的前提下激活发散思维,选定关键词,织密导图网络,理顺写日记的脉络,因为导图延展性较强,所以学生能将所学语文知识引入其中,使写作知识链更为完整。有些学生将写日记的好处、日记格式视为关键词,基于关键词建设导图架构,教师依据学生的导图将技巧点拨、日记种类视为其他的关键词,引导学生扩展导图,达到依托导图启发育人的目的,使学生在写实验日记、观察日记、心得日记、摘录等日记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落实培育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目标。
写作对学生的生活经历、眼界、语文知识储备量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乡镇学生写作基础薄弱是客观事实,还存在思维僵化、眼界较窄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立足乡镇小学语文教学实况推行生本性原则,有效展开写作教学活动,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2]。例如,教师在进行“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时,需指引学生想一想自己最喜欢的物品是什么,有的学生说最喜欢姐姐给的大辞典,什么词都能查得到,有的学生说最喜欢妈妈给买的密码日记本,里面有各式各样的插图,还有的学生说最喜欢奶奶的旧相册,教师在学生积极发言的同时需给予肯定,指引学生将心爱之物的精神价值与其物质价值区分开来,鼓励学生从身边探寻心爱之物,对“心爱”有更加宽泛的理解,能搜集更多写作素材,在此基础上抓住特点加以描写,使学生写作得以事半功倍,还可解决学生写作文胡编乱造的问题,确保学生能有效提高写作能力。
乡镇小学生存在遣词造句能力较弱的问题,对部分词语的情感色彩并不理解,写作语言匮乏,描写方式单一,作文的可读性随之降低,这说明乡镇小学语文教师需通过夯实学生写作基础的方式助其提高写作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习作:缩写故事”的教学时,可先给学生时间读若干小故事,在此基础上指引学生抓住中心思想、提炼关键词句并完整且简练的讲述故事,有效训练学生理顺写作脉络的能力,还可在读故事的同时积累优美语句,并用于故事缩写,使学生能有效提升写作水平。为使学生写作基础更为扎实教师可在每节作文课上为学生预留10分钟的仿写时间,将一些短篇散文、现代诗等内容展示在电子白板上,引导学生读、思、写,通过随堂小练磨砺遣词造句能力,在结构优美词句的过程中增强人文素养,能在写作时倾注主观情感,让文字活起来,使作文能有可读性,实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目标。
写作能力良性发展离不开学生强化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力及道德修养、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只有学生全面发展才能写出好作文,这就需要乡镇语文教师注重增强教学的综合性,加强立德树人,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习作[3]:二十年后的家乡”教学时,可指引学生读一些与乡村振兴相关的报道,指引学生了解国家为乡镇发展所做出的努力,现在的课堂能普遍用上多媒体设备就是党优化乡镇教育条件所做出的努力之一,使学生能初步萌生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相信跟党走家乡的明天会更好,实现德育渗入写作教学活动的目标,为学生在“中国梦”的驱动下创想美好未来生活给予支持,确保学生的创想充满正能量,还能开动脑筋提出用以解决现阶段乡镇发展实际问题的方案,如环境污染问题、农业科技化发展问题等,使学生的作文能言之有物,为乡镇居民过上幸福生活提出建议,指引学生肩负社会责任,形成建设美好家乡的观念,在此基础上提高写作质量,助学生增强写作能力。
乡镇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不能脱离生活,只有教师指引学生回归生活,并从生活中获取灵感、积累素材,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就需要乡镇语文教师能树立生活即教育意识,改变育人理念,奠定学生写作能力强化基础。例如,教师在进行“习作:多彩的活动”教学时,可充分利用乡镇资源带领学生到田间地头展开多彩的趣味活动,如观察种子发芽、搜集植物标本、分析高标准农田灌溉系统起效的过程等,使学生能在多彩的活动中获得独特感受,在观察、思考、探讨、总结的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确保学生能选定主题、搜集资料、理顺思路、高效写作,达到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多彩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离不开外力的协作,需乡镇小学院校注重加大协同育人的力度,有条件的乡镇小学可创建“校园农场”,为学生接触自然、了解农耕文化、观察实践提供条件,确保活动方案切实可行,学生能在多样的活动中捕捉写作灵感,还能养成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教师亦可将多彩活动项目开发的权力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创想活动主题及实施方案,通过票选最终得出学生最想参与的活动,并将这些活动视为写作教学指导的着力点,确保学生对活动有期待、感兴趣,有效整合利用乡镇资源优化写作教学环境,使写作教学能事半功倍[4]。其中,学生参与活动搜集素材、开发项目编设方案、写日记及写命题作文的过程,就是教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育人过程。
读写结合是指教师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展开写作指导活动,使学生能在边读边写的过程中优化语感、增强语用能力、学会使用标点符号,在此基础上有效提高写作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桥》的教学时,可指引学生选择感兴趣及印象深刻的片段扩写,围绕中心思想写作,同时要凸显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确保扩写内容合理,将学生脑海中联想到的画面写出来,使学生能对课文的主旨有更为深入的解析,把阅读感受转化为写作能力强化的动因之一,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培育的有效性。再如,教师在进行《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时,可引领学生读课文并以“保护地球人人有责”为主题创绘手抄报,因为手抄报文字、图画兼具,所以能指引学生运用视觉语言表述观点,调动学生创写积极性,赋予写作乐趣,减轻写作压力,在美术、语文学科交融的基础上加强读写结合,使学生能在图画的启发下写短文,在不断创编手抄报的过程中还能增强学生围绕主题写作文的能力。教师在进行《少年闰土》、《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的教学时,可组织学生读课本创编微剧本,从课文中获取剧本创写素材与灵感,加之自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进行二次创作,使剧本更具生活性、生本性。教师在学生写好剧本后鼓励其合作表演,学生在表演中不仅能发现语句及段落中存在的逻辑问题,还能在完成表演任务时产生成就感,进而树立写作信心,对剧本创写感兴趣[5]。有些学生在表演中即兴发挥,根据表演实况随机应变,既可增强表演内容的完整性,又可有效培育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创想等能力,这对学生写作能力强化有益,继而提高乡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质量。
乡镇小学教学条件虽然与城市相比较差,但乡土资源是城市小学并不具备的育人条件,乡镇语文教师需用好乡土资源,开发区域性特色课程,为提高写作教学指导有效性给予支持,使学生能在乡土资源的助力下提升写作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时,可围绕“传统特色节日”这一主题利用乡土资源开发微课,指引学生系统性的了解当地特色传统节日,在此基础上以“我最喜欢的特色节日”为主题写作文,使学生能在了解家乡风俗的基础上高效写作。为解决写作内容雷同率高的问题,教师还可依托网络打开乡土资源筛选与利用格局,将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风俗传统、民间节日引入课堂,如泼水节、那达慕大会等,用微课予以呈现,在学生看视频、图片、介绍性短文的过程中勾起学生的探知欲,引领学生选出最喜欢的节日进行系统性分析,将网络看做搜集写作素材的工具,能从节日由来、特色活动、传承意义等角度出发写作,使写作活动能顺利展开,满足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需求。教师在开发微课的过程中要突出该课程主题明确、内容简短的特点,以免学生在浏览微课时徒增负担,将微课视为启发学生写作的立足点,同时用例文解说、华彩段落赏析、随堂练笔等类型的微课调配乡土资源,使相关资源能与写作教学活动紧密融合在一起,助学生增强写作能力[6]。因为微课能够在线共享,所以语文教师还可利用QQ、微信等软件向学生端输出微课资源,指引学生浏览课程、回顾所学内容、关注乡土文化、留心周围事物、记录独特感受,继而将微课视为作文课堂延展的载体,有效完善学生写作能力自主提升体系。
乡镇小学院校响应“双减”号召提供课后服务,教师除在课后服务环节指导学生完成写作类作业外,还可组织展开趣味活动,使学生能对写作感兴趣,在写作中产生获得感,还可有效增强思维能力、语用能力等综合素养[7]。例如,教师可组织中高年级学生在课后服务环节听一些优美且有艺术价值的外文歌曲,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歌词内涵并创编中文歌词,消除音乐与语文课程的边界,用音乐驱动学生联想与写作,将音乐情境、旋律节奏、创作背景等方面视为学生歌词创写的一大动力,继而在编写歌词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再如,教师可组织学生玩“谁是卧底”的趣味游戏,8人一组玩游戏,派发每人一张词卡,其中一人卡片上的词与他人不同,还有一人的卡片上没有词,同组游戏成员轮流发言,而后票选认为与自己词语不同的或没有词语的那个人,若剩余3人时还没能选出描述不同词语的那个人或没有词语在描述中“浑水摸鱼”的人,那么“卧底”胜利,反之“平民”胜利。其中,学生描述词语的过程,就是遣词造句的过程,利于学生强化语用能力、思维能力、联想能力、写作能力,继而在有趣的课后服务活动中落实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乡镇小学语文教师在课上需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需根据课标育人,还需善用教材,在写作教学活动中能启发学生,助学生明确主题、搜集素材、理顺脉络、投入情感,在课上教师还需推行综合性原则、生本性原则及基础性原则,确保学生能在强化语用能力、思维能力、观察等能力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写作能力,在此基础上语文教师需树立生活即教育意识,利用乡土资源开发特色微课,注重读写结合及课后服务,继而有效提高乡镇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