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在逻辑探析

2022-11-24 09:30尹铁燕
桂海论丛 2022年2期
关键词:命运共同体人类

□尹铁燕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1)

当今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潮流不可逆转,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正在日益加深,但是,人类也面临诸多的共同挑战和发展困境。例如,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网络攻击、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使人类生存面临严峻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构国际秩序具有现实的必要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之问的积极回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根据地域、社会布局、实现层级有不同的内容。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从不同视角进行分类。从地域上划分,有中巴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东北亚命运共同体等;从社会布局来看,有经济共同体、政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社会共同体、生态共同体等;从实现的层级来看,有国与国之间的命运共同体、国家与区域之间的命运共同体、区域内国家之间的命运共同体、全球性的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本文试图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及实践逻辑,以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史逻辑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毛泽东在国际社会中坚持“和平至上”的理念,明确提出:“我们愿意用和平的方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打仗总是不好的,特别是对西方国家是没有好结果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1]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思想对于国际统一战线的建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为反对霸权主义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邓小平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理念,认为“有些国际上的领土争端,可以先不谈主权,先进行共同开发”[2]。邓小平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和平解决领土争端的新思路。江泽民提出“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认为“维护国际安全,必须彻底摒弃冷战思维,努力把国际社会的持久和平建立在促进各国相互信任和共同利益的新安全观的基础上”[3]。“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实现了对传统安全观的超越,其实质是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对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多边对话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胡锦涛提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和谐世界理念,明确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4]和谐世界理念反映了中国与世界共和平、共命运、共发展的世界观,有利于增强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体现了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了新的发展。2013 年3 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5]。2015 年9 月28 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我们仍须努力。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6]2017 年12 月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明确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含义:“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7]2017 年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8]2021 年11 月,《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提出:“经过持续努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我国外交在世界大变局中开创新局、在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9]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极大地推进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发展。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逻辑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了鲜明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底色和厚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创新与运用,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坚实的人学基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换句话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人的发展的有效路径和重要渠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一种系统思维,强调个体与共同体的辩证统一关系,充分体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新理念。每个人都是属于一定社会形式的,必须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实现自己的个体价值。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0]这就是说,人类的一切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基础上,于是就产生了形式多样的共同体,个体必须在共同体中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进而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人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个体在共同发展中形成“自由人的联合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1]53。由此可见,“自由人的联合体”必须以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共同体是少数人的利益共同体,而无产阶级的共同体才是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共同体,这才是“真正的共同体”,是人类真正理想社会的“自由人联合体”。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厚实的文化根基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天下体系”的创造性继承与创新性发展。“天下体系”是由家—国—天下组成的政治实践和解释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天下为公’的政治理念、‘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以及‘协和万邦’的和平观念的继承与发展。”[12]“天人合一”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相互滋润,构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人是天地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地构成自然世界,而天、地、人构成人类世界。人类是由一个个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个体组成的,人生活在天、地、人组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天下为公”昭示一种社会政治理想,认为天下是公众的,需要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参与国家公共事务,并建立公众参与的治理共同体,从而推动社会永续发展。“天下为公”理念对促进人类长久和平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而不同”强调人类对万事万物认知的多样性,其价值目标是和合共生,形成合作共赢的新型国家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个体与共同体的对立,而更多的是强调和平相处、团结合作,强调‘和而不同’,相互促进。”[13]“和而不同”是一种和谐共存的共同发展理念,对于实现共同体原则具有价值导向作用。“协和万邦”强调协调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主张各国在相互尊重和携手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此外,“修文偃武”的和平主义理念、“推己及人”的他者主义理念、“不往而教”的文化自信理念、“海纳百川”的兼容并包理念等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构建产生了积极的文化影响。

(三)全球化理论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出场的国际背景

经济全球化加深了世界的关联性,各国的生产和消费连为一体,构成共同发展的经济共同体,同时也引发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出场提供了国际背景。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11]35由于世界市场把世界经济连为一体,整个世界呈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人类逐渐迈入“地球村”的全球化时代。资产阶级不仅开拓了世界市场,也带来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1]36但是,带来生产力飞跃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也引发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发世界经济和政治秩序的重构,给世界和平与安全带来了隐患。在全球化过程中,农村和城市,东方与西方以特殊的方式紧密相连、利益攸关、休戚与共。正如马克思指出那样,“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11]36。随着社会分工的国际化趋势,各国之间形成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14]可见,全球化理论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支撑,全球化趋势为人类利益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客观条件。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之问的探索与解答,是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是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时代主题的生动体现。要形成共同体思维,树立合作共赢意识,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空间,在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中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

(一)树立共同体思维,构建以和平、发展为主旨的共同价值体系

共同体思维是一种共赢思维,要推动各国树立共同体思维,构建共同的价值体系。第一,坚持共同体思维,摒弃冷战思维、零和博弈思维,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共同体思维是一种共赢思维,强调多主体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思维形成鲜明的对照。冷战思维是一种单边主义、霸权主义的意识与观念,博弈双方制定一系列的冷战政策,不断扩大自己的实力范围。冷战思维的实质是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零和博弈思维是一种“非你即我”的思维方式,认为博弈的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性,零和博弈的结果是一方吃掉另一方。零和博弈思维的实质是一种对抗性思维方式。要树立共同体思维强调多主体之间的交流合作,最终达到共赢,实现共同发展的目的。第二,坚持以共同发展为根本目标,构建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标准,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向善发展。其中重要的是构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共同价值观。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公平与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观标准,而民主与自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鼓励各国在共同价值观的建构中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为人类谋取共同的利益。第三,运用共同体思维实现全球共治,推动各国的合作与交流,携手共建美好世界,充分彰显共同体思维的实践价值。例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各国要树立共同体思维,为摆脱疫情困境建言献策,建立新冠肺炎疫情的共同防御机制,构建各国共同参与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共同体。

(二)构建各国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治理共同体

各国的共同参与对全球治理至关重要,必须构建各国共同参与的多元治理共同体。第一,坚持规则导向,构建全球治理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由各国共同商量并制定符合各国共同利益的国际规则,充分彰显平等、开放、透明、包容的精神,在各国协商中解决国际问题。第二,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实现多主体对话,促进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共赢,实现各国进行平等性、友好性、协商性和持续性的对话。第三,加强各国科技人员之间的合作,坚持共同创新的合作导向,实现各国之间的科技合作。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命科学、绿色能源等前沿领域需要各国加强合作,不断深化国际创新交流与合作,营造国际合作的良好环境,让大数据、3D 打印、人工智能等真正服务于整个人类社会。第四,发挥海外留学人员的作用,鼓励广大留学人员充当“民间大使”的角色,多用外国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第五,充分尊重传播对象的语言、文化、民族等,准确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对外传播对象的特殊性,对传播对象进行细分,不断把潜在受众群体转化为现实受众群体。同时,要不断增强国家话语传播的话语表达权和领导权。第六,发挥文艺创作主体的作用,构建各国共同参与的文艺创作共同体。准确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核,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以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安全等为主题,打造通过各国人民喜闻乐见的现场文艺演出节目、电视节目、电台栏目等。第七,持续推进“一带一路”的话语体系建设。通过“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凝聚力量,达成各国之间的合作共识,打造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的共同发展道路。第八,发挥各国智库专家的引领作用,实现各国智库专家的密切合作,增强各国智库和智库联盟的决策参谋作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三)以网络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空间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空间可以分为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等维度,要多维度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空间。第一,要拓展命运共同体的物理空间,构建生态安全和生命安全共同体。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立生态安全共同体和生命安全共同体。要建立健全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防止过度开发和野蛮利用,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世界的永续发展之路,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利用的生产生活方式,共同保护人类共存发展的家园。第二,要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网络空间,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要树立全球治理观,完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网络治理中应充分尊重网络主权、维护网络空间的和平与安全,推进各国互联网领域的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的网络新秩序。第三,构建网络经济共同体,推动世界各国的网络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国要持续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强“数字中国”建设,不断拓展中国的网络市场和网络经济发展空间,为外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第四,加强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各国之间的互联互通。充分利用网络的互联本质,在互通中彰显网络信息的实际价值。各国要摒弃零和博弈的旧观念,不断加强各国之间的网络技术交流,共同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缩小各国之间的信息鸿沟,共建共享互联网给各国带来的发展机遇。第五,构建网络文化共同体,打造世界文化网络交流对话平台,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互鉴。在交流互鉴中实现世界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把世界文明成果转化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第六,加强包括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在内的网络规范建设,打造秩序井然的网络空间。网络相关法律制度的出台是对网络道德规范的有益补充,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制度约束和道德教化是网络秩序重构的重要保障。第七,培养网络技术的顶尖创新人才,形成网络技术的梯级人才培育体系,为世界互联网网络技术做出原创性贡献,从而打破西方国家的网络霸权。第八,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网络平台,为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保障。“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在实现各国之间的互联互通,而互联互通必须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前提和基础。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构建“一带一路”数据分析模型,让更多国家和地区共享“一带一路”经济合作的发展成果,走出一条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充分彰显责权共担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结语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理论贡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实施路径。我们应主动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态势,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共同责任意识,充分体现各国之间的协同治理作用。面对全球网络安全、人工智能技术、全球经济与生态等发展中带来的挑战和风险,必须充分尊重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共同体思维,摒弃“非你即我”的零和博弈思维方式,坚持和完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共同价值体系,大力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维实践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与践行对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表达权和话语领导权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充分彰显了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责任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共产主义事业的理论成果与历史成就,也是人类历史的实践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是一个漫长的需要为之持续奋斗的历史实践过程,相比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迄今为止的阐释与实践,其留下的广阔空间仍值得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入探究。

猜你喜欢
命运共同体人类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命运秀
命运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