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一波,陈志敏,王小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生院,陕西 杨凌 712100)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科技支撑与人才引领作用,博士生的培养更是国家高端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的生动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步骤,是主动服务国家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1991年,我国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此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规模持续扩大,从2009年的15.9%增加至2019年的58.5%[1]。2020年7月29日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研究生教育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要求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促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2]。9月4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9月25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分别指出,国家要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大力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国家一系列文件的出台,标志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入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预计到2025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将成为国家研究生教育的主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立足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对接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聚焦学科使命,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围绕重点区域、关键领域和主导产业,探索和创新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聚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关键点、难点和痛点问题,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在“本硕博”三层次上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招培就”三环节上完善部门协同联动和良性循环,在“教学管”三方面实现有效管理,致力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进一步推动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而农业农村社会发展,关键靠人才,需要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符合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三农”工作队伍,才能确保有效实施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防护得到高质量发展。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推进落实“三农”工作高素质队伍建设的有力抓手,但存在知识结构单一、理论与应用脱节、就业难度大、政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不顺等问题。面对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挑战与机遇,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农业农村社会发展需要围绕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用得上、留得住、下得去的人才。目前国家与社会的有效需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供给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规模不能很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3]。据统计,2010年我国每万名农业劳动者中,拥有的科技推广人员数量是1人,而德国是13.5人,美国是7.2人,日本是5人;我国每百万农业人口中,拥有的农业科技产业人员是77人。而发达国家是2 458人,世界平均水平是137人[4]。新时代农科研究生教育肩负国家粮食安全、生态文明、人类健康、乡村振兴等四大学科使命,职业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旺盛的社会需求。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中普遍缺乏大量的应用型、推广型专门人才。
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同质化现象未得到根本扭转,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特征、行业需求和职业胜任能力培养机制未完全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同堂授课、实验实习方法雷同、重科研轻实践实习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导师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对研究生按照学术型思维培养,导致论文选题出现偏差,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训练,出现培养目标不明确,师生认识存在偏差[5]。由于学科之间发展不平衡、试验示范站建设没有规划符合要求的学习、科研、生活等基本条件,接纳研究生驻站长期学习、生活存在一定困难,限制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完全驻点开展实践研究[6]。
学术成果认定方式单一,获得学位授予条件的研究生多数以发表论文为主,著作、专利、作品、国家(行业)标准、软件著作权、咨询报告、科技报告、科研获奖、成果转化、设计作品和研究报告等体现培养水平的学位授予标准未完全建立。许多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存在学术化倾向。在毕业审核时,许多学校仍主要沿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判断标准,以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作为主要考核依据,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要求,以专业设计、调研报告、毕业论文、设计作品等来衡量应用型硕士研究生是否达到毕业要求[7]。
针对上述问题,需要深刻剖析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和目标,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质量导向,深化改革,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核心产业,探索和创新符合农林学科专业“高精尖缺”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要求的新体制机制、新理念措施,追求卓越,推进关键领域核心技术高层次人才培养,努力造就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水平、动手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重要回信中特别强调了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8]。为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和加快新农科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我们今后开展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源泉。随着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对农林科技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日益迫切,培养更多农科高端人才成为新时代的重大使命。
2009年起,学校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工作。2009年招生46名,2021年招生1 732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358名,专业学位硕士生占硕士研究生的55.4%,开展了以大学农业推广体系为依托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与试验示范站、基地的推广、教学、研究、生产等有机结合起来,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开展了创新研究与实践。在总结前期经验基础上,提出“项目制”招生培养改革,通过大量实践环节训练,提高了研究生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和职业胜任能力。“项目制”改革聚焦于研究生论文选题来源于生产实际,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都是为解决生产生活一线问题服务,把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作为检验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
2018年开始围绕乡村振兴、旱区农业绿色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和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等战略需求,瞄准农业农村科技应用前沿,从招生、培养、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需求导向、应用驱动,项目牵引、多元支持,跨界融合、精准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项目制”改革,并探索“多方参与、四维管理”(“多方参与”指学校、学院、导师、研究生、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联合培养研究生;“四维管理”指学校、学院、实践单位、相关职能部门四类管理主体,实施全面协同联动管理)。着力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9]。从2021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面实施“项目制”招生培养,基本形成了“校级重点、校级探索、院级培育”的“4+6+X”层级化、动态调整的项目管理机制。校级重点项目包括乡村振兴-乡村发展与治理、乡村振兴-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丝绸之路国际化农业人才、旱地农业绿色发展等4个项目,以及优质乳工程人才培养、智慧农业英才专项计划、智能农机装备、智慧水利、国际农业工程人才、国际农业管理人才等6个校级探索项目和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等若干个(X)院级培育项目[9]。实施项目化招生、培养和管理,在培养环节上跨学科、跨学院、跨专业开展教育教学。日常管理归口研究生所在学院(所)等单位,充分发挥学校产学研合作办学优势,以学校在全国18个省区建立的28个试验示范站、46个示范基地、100多个新品种示范园为主要平台,结合300多个实践单位(基地),培养产业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经过多年努力实践,一批接触农业生产实际,融入农民群众中,产生深厚“三农”情怀的高层次人才初具规模,培养成效初步显现。研究生调研成果《乡村振兴的青年实践》入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实践读本;“三团一队”模式入选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案例;围绕苹果、猕猴桃、牛羊等产业开展人才培养,涉及农业硕士、工程硕士、兽医硕士,资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机械、林业等多个专业学位类别,85%的研究生在试验示范站完成学位论文研究,培养的人才中56%留在西部就业,发挥了专业学位培养引领示范效应。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应用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坚持“四为”方针、坚持“四个面向”的内在要求,在扩大培养规模、推进综合改革的同时,更需要优化学位授权类别布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学位授予标准、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共设有专业学位授权点接近6 000个,平均每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正在培养近250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生均享有的培养资源较少。我国目前设有47个研究生专业学位类别,仅有13个可授予博士学位,主要集中于医学、工程、教育类[3]。整体上看,专业学位类别设置还不够丰富完善,博士培养层次的设置较为单一。面对新农科建设,围绕生命科学、人类健康和未来农业前沿领域,深刻把握未来农业“三产融合、主体多元、绿色发展、健康引领、装备智能、全球配置”六大特征,增设一批博士硕士专业学位类别。亟需设置农业博士、食品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与艺术等类别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创新性、应用型人才,而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多以校内培养为主,存在实践锻炼不足问题[10]。以“项目制”招生培养为切入点,贯通“项目、平台、团队、招生、就业”等要素,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多元化培养模式。
一是继续做好“乡村治理与发展”“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旱地农业绿色发展”及“丝绸之路国际化农业人才”等重点人才培养专项,打造一批人才培养项目样板;二是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按照精准定位、注重实践、产教融合、突出实践能力等基本要求,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三是深化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优化考试初试科目及内容,全面评价考生的考试成绩、专业技能和动手实践能力等,选拔有潜力的知农爱农人才;四是推进校院两级管理改革,强化落实学院(所)教育管理主体责任。探索人才培养项目首席导师制、校外行业企业知名专家担任专业学位研究生第一导师制。优化“双导师制”工作机制,建立若干跨学科联合培养导师组,严格专业学位研究生过程管理。
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申请学位学术成果认定标准及管理办法,贯彻教育综合评价改革,落实“破五唯”要求,规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能力要求和评价标准,强化学位论文实践导向,推行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艺术作品等多样化学位论文,完善专业学位授予标准。加强预答辩环节管理,严格学位论文评审,扩大学位论文抽检比例,不断提高学位论文质量。
根据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要求,实施分类评价考核,构建完善的绩效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完善院(所)、导师、研究生等分类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健全多维质量评价管理体系。加强专业学位论文评审和抽检,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
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新时代、新思想、新战略、新科技、新教育必然带来社会的全新变革,与之相呼应的,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也需要进行综合改革,回应时代需求。积极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聚焦人工智能、新材料技术、分子工程、生物技术等关键领域,围绕种业安全,破解农业“卡脖子”技术,培养出更多高层次、应用型、具有专业领导力的高素质农科高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