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淑美
(齐河县农业农村局,山东 齐河 251100)
玉米有着十分重要的种植价值,伴随社会的快速发展,玉米既是重要的农业民生物资,更是工业领域中的重要原材料。玉米具备极高的环境适应力,具有便捷的种植管理过程,已经受到大量农业从业者的广泛青睐,他们最为关注的是要提升玉米产量。有鉴于此,针对玉米高产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的研究内容,具有不可替代的农技研发作用。
玉米在春季初始成长时期中,由于受到气候环境与地理位置的影响,会出现干旱现象,造成玉米生长缺少所需水源,进而影响玉米的长势及其产量。
土壤中有着各类微量元素,比如铁离子、锌离子以及锰离子等,土壤的微量元素含量是由南到北渐渐降低,而土壤肥力的分布情况正好与之相反。当土壤没有较高肥力时,因一些农民没有掌握科学的施肥方式,造成土壤中缺少玉米所需的氮元素,成为降低玉米产量的一个核心因素。
玉米在后期生长阶段中会出现秋淋现象,因为秋季有着较短的日照时间,较多的阴雨天气,从而降低玉米光合作用效率,减少玉米有机化合物储量。玉米受粉时会受到天气状况的显著影响,假如遇到阴雨天气,会对玉米结实率带来阻碍。
想要提升玉米产量,前提是优选玉米种植地区,尽管玉米具备很强的环境适应力,不过选择更加理想的土壤,会明显增强玉米产能,在玉米生长时需要足够的养分与水分,如果土壤条件较为恶劣,会对玉米成长产生负面影响。要想让玉米增加产收量,要在玉米栽培前期处理好种植土地。首先要进行0.2 m以内的深耕操作,碾碎出现结块状态的土壤,然后需要对土壤晾晒两天。接着提升土壤环境检测效率,深入了解土壤的养分情况,从而为后续施肥方案的规划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优选种植地点与时间后,接下来需要优选玉米品种。要想实现玉米高产,优选种植品种成为关键所在,甚至决定种植产业最终发展成效。所以,有关农业从业者必须要参考具体种植现象,深入展开全面调研活动,进行综合性的对比与全方位的考虑,最后选取理想的玉米种类。一般而言,考虑到玉米独有的生长特征,当面对有着较高环境温度的种植区域,可以选择晚熟的玉米品种。当面对的是有着较低环境温度的种植区域,并且存在多变的气候特征时,可以选择早熟的玉米品种。究其原因,晚熟玉米品种存在较长的生产周期,更加适应于具备稳定自然环境的种植区域,而早熟玉米品种没有较长的生产周期,能够防范因自然环境动态改变而引发的种植风险。除此之外,在优选玉米品种时,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深入分析其病虫害等有关因素。
此后,要让玉米有着更高的种子出芽率,需要科学处理这类种子。其中重点涵盖3个操作步骤,分别为晾晒流程、浸泡流程以及挑拣流程。晾晒是指让玉米种子暴露在阳光下,通过自然光中的紫外线进行灭菌处理,保障玉米种子健康。同时,在晾晒时需要均匀铺开玉米种子,从而会产生更高效的阳光照射状态。并且,要定期翻动玉米种子,保证所有玉米种子的正反面都能够接收到阳光,显著降低病虫害问题,不断增加组织出芽率。保证晾晒时间不低于3天,否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晾晒作用。除此之外,要想有着更加高产的玉米种植效果,需要将玉米种子进行浸泡处理。选择生根粉、矮壮素等农业药剂都能够促进玉米快速茁壮成长,产生更多的玉米果穗,进一步实现玉米高产的种植目标。特别是矮壮素,其核心功能是增强玉米种子具备的抗逆能力,能够让玉米种子具备更高的环境适应力,不断强化其抗(涝)旱性能。除此之外,可以采用磷酸二氢钾钠药剂进行玉米种子的浸泡处理,会使玉米在处于成长期时有着很强的营养吸收能力,让玉米更具生长的稳定性,使玉米更有较高种植质量,最终能够实现玉米高产的种植目标。
通常情况下,对玉米产能带来影响的一个核心因素在于植株种植密度。以农作物具体生长过程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可知,当玉米种植密度处于过高状态下,玉米植株间没有较为理想的通风性,导致玉米在生长时容易出现热病问题;当玉米种植密度处于过低状态下,既会减少宝贵耕地资源的利用效能,客观上还会降低玉米产能。为了让玉米有着更高产量,务必需要明确玉米种植密度。合理化的玉米种植密度,会对玉米的生长及其产量等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紧凑株型的玉米品种每0.067公顷玉米种植株数范围是3 900~4 500株,半紧凑株型的玉米品种每0.067公顷玉米种植株数范围是3 600~4 100株。主要选择基肥方式,辅之以磷肥与粒肥,参考玉米在各个生长时期的特性,选择最理想的施肥方式以保证玉米产能。
要科学掌控玉米种植时期:在对阳谷县夏玉米区展开播种作业时,分析玉米品种特性与实际生长环境,依据因地制宜原则,适度合理加大种植密度;改选耐密型玉米品种:不断增强耐密高产玉米品种的选育工作与推广效能;用直种方式替换原有的套种形式:通过贴茬直播模式代替原有的套种玉米体系,同时选择合理的延期收获手段;选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此替换原有的粗放施肥过程;用机械化农业技术替代原有的人工种植作业活动:渐渐增加各类农业机械作业的比例,比如容机种方面、机耕方面以及机收方面等。在玉米生长时,针对玉米处于不同时期出现的差异化种植特征,不断提升田间管理效能,适当展开间苗工作,可以规避幼苗间出现养分争夺,或者光合效率低下等问题。
(1)穗期管理阶段。在玉米穗期成长过程中,需要有效开展田间管控活动,主要包括穗肥追施与防治病虫害等。采用科学化的穗肥施加方式,从而保障玉米种植阶段中各类所需养分的提供量。在此阶段,玉米极易受到病变感染,要充分考虑当地病虫害的特征,事先做好相关防治工作,不断增加玉米穗期成活率,从而提升玉米的整体产量。
(2)玉米收割阶段。当玉米处于成熟生长时期,需要快速收割玉米,否则会减少玉米收获量。经常会出现玉米包叶刚变白时开始收割,不过此时玉米尚未成熟,果粒没有呈现出饱满状态,玉米千粒重量通常仅是成熟后的约90%,造成玉米小幅减产。如果出现晚收情况,由于玉米降低营养物质的吸收量,导致玉米会消耗自身的养分为株体提供养分,仍会出现减产情况,选择最佳收割时间非常重要。通常来讲,要在玉米苞叶发黄转白后的约10天,此阶段是理想的收割时段,在玉米完熟时期获取最大产量,其特点体现在玉米植株中下部区域的叶子出现发黄情况,其基部区域的叶子呈现出干枯状态,果穗区域的叶子变成黄白色,并且有着松散状,籽粒乳线消失,同时产生黑层且变硬状态,表现出相关玉米品种独有的色泽样态,此为收割玉米的理想时段。
尽管玉米存在较高的耐旱能力,不过仍需要做好玉米灌溉活动。在玉米苗期阶段,有着很高的水分需要,当土壤中有着较高含水量时,能够降低甚至不需要灌溉。在玉米抽穗开花阶段,务必要保证及时灌溉。在玉米由授粉至乳熟末期阶段,要规避干旱问题而造成的玉米早衰现象,需要做好灌溉工作,规避玉米减产风险。而在玉米的灌浆阶段和成熟阶段没有很高的需水量,要参考具体情况后合理用水。
玉米螟虫是玉米种植时较为常见的一类病虫害,当玉米受到玉米螟虫侵害时,造成玉米生长速度减缓,渐渐产生营养不良问题,甚至会出现玉米减产风险。玉米螟虫对普通农药有着较高的抵抗力。针对此类病虫害方式,优选生物防治方式,比如,选择赤眼蜂、大瓢虫等,对其进行生物消灭。要想获得更佳的病虫害防治效果,还可以选择聚光灯对其进行批量诱杀,从而产生更加全面且有效的病虫害防治作用。
玉米蚜虫同样是玉米种植时比较常见的一类病虫害,主要选择如下防治举措:首先,可以选择物理防治手段。快速清除杂草,可以在源头处消灭这类害虫。然后,可以选择化学防治手段。对玉米种子外层采取噻虫嗪种衣剂包衣,或者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拌合方式,以此预防玉米苗期的蚜虫问题。在玉米心叶期出现蚜虫病害现象,造成玉米大量死亡,为了解决此类严重问题,需要在玉米心叶中使用毒死蜱颗粒剂,或者辛硫磷颗粒剂等。
采用深耕细作与合理倒茬处理方式,要将地梗中杂草清除。选择有效施肥方式,不要施加腐熟肥料,降低虫害风险源;通过黑光灯进行诱杀操作;采取糖醋液诱杀处理方式:以 3∶4∶1∶2 比例配置糖、醋、酒、水,同时加入微量的敌百虫,并且选择盒子完成封装操作,在傍晚时,将这些药盒放置到耕种区中离地1 m高的位置,从而会对老虎成虫产生诱杀效果;通过毒饵诱杀方式,能够消灭玉米田地中地老虎与蝼蛄等害虫:用含量为80%的50 g敌百虫可湿粉剂混入5 kg的炒香豆饼中,并且加入适量的水分,以此配制成毒饵,同样是在傍晚时在受害玉米田地中施洒,每0.067公顷使用量范围是1~1.5 kg。种子处理方式:主要包括药剂拌种方式、闷种方式、浸种方式以及用种衣剂包衣方式等。土壤处理方式:选择含量为48%的150 ml乐斯本乳油,配置成20~30 kg的毒土,先均匀施撒后再全面播种,选择含量为5%的杀虫双颗粒剂,在15~25 kg的细土中混入1~1.5 kg,或者将含量为50%的100 mL的锌硫酸乳剂,在15~25 kg的炉渣中进行拌细操作,在未耕地时施撒在田地上,并且耙进土里,能够消灭金针虫与蛴螬虫等。灌根防治举措:在每0.067公顷玉米田地中选择含量为40.7%的毒死蜱乳油,将其稀释为1 500倍液后,对玉米植株底端区域,或者进行灌根防治操作,选择含量为80%的敌敌畏,将其与水混合成400 kg,或者将含量为90%的晶体敌百虫药剂稀释成1 000倍液,或者将含量为80%的敌敌畏乳油稀释成1 000倍液,或者将含量为50%的锌硫磷稀释成100倍液,以此进行灌根防治操作,从而消灭地下害虫,在每0.067公顷的玉米田地中对应的药液使用量为200 kg。
玉米黏虫会对农业生产带来显著破坏性,集中爆发于多雨时节。为了保证玉米产能,需要进行如下防治举措。首先,要开展人工防治工作。要在玉米田地中设置发光诱捕装置,使用盛有糖醋混合液的容器等,以此进行玉米黏虫的诱捕操作。在此之中,能够在玉米种植田地中使用杨柳枝或者谷草等,从而诱捕玉米黏虫,上述的诱捕手段会增加安全性。然后,要选择农药防治手段。比如使用马拉硫磷粉剂、敌百虫粉等进行喷洒处理。最后,要利用此类害虫的天敌进行生物消灭处理。
综上,本文概述玉米种植过程中提升产量的技术体系,同时阐释病虫害防治等的解决对策,期待可以通过本文的研究内容,不断增加玉米种植效益,让农户群体增收时,更好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