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效及综合效益分析

2022-11-24 08:15杨成荫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园区农业建设

杨成荫

(白银市技术开发服务中心,甘肃 白银 730900)

白银市地处黄河上游、甘肃中部,黄河过境258 km,建成以景电、兴电、靖会为代表的大中型高扬程提灌工程31处,高扬程提灌面积占到90%,已成为全国高扬程提灌面积最为集中的地区,发展有效灌溉面积169.12万亩,是甘肃绿色高效的农业基地、陇上鱼米之乡,被命名为“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

白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于2016年规划建设,总体规划布局为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总规划建设面积为300万亩。以白银区水川镇和靖远县东湾镇为双核心,突出核心引领,强化带动作用,重点建设设施绿色蔬菜、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物流信息三个功能区;以核心区以外乡镇及景泰县、会宁县和平川区为示范,突出示范效应,发挥推广作用,重点建设绿色蔬菜、草食畜牧、优质林果、小杂粮产业四个特色产业示范区,发展培育中药材、文冠果、制种和水产养殖(戈壁鱼虾)四个特色产业示范区;以白银周边地区为主要辐射区,突出推广应用,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1 建设成效

1.1 突出核心带动、强化技术支撑,不断加快核心区建设

园区不断发展和完善主导产业功能,培育新产业、打造新业态、创建新模式;充分利用核心区技术和人才优势,积极实施科技创新项目,大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着力破解产业发展难题和瓶颈,努力为园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到2020年底,核心区建成面积达到7.77万亩,已成为园区建设和发展的技术原动力。

1.1.1 加快建设设施绿色蔬菜产业功能区,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样板

依托东湾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园、白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成以日光温室反季节黄瓜、茄子和辣椒等为主的设施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设施蔬菜产学研示范基地和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成面积达到3.5万亩;建成新型联栋日光温室、智能化观光温室、东湾高效农业示范展览馆和阿西娅靖远农业博览中心,改造提升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东湾、大坝“田园综合体”,形成“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田园综合体‘三园一体’”的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1.1.2 加快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功能区,大力培育引进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企业

围绕“牛、羊、猪、黑毛驴、菜、果、薯、药和水产养殖(戈壁鱼虾)、文冠果”十大特色产业,打造生猪养殖加工、肉羊养殖加工、特色草食畜牧业、蔬菜种植加工、瓜果种植加工、马铃薯种植加工、地方地理标志产品、戈壁生态农业、生态循环农业和通道物流等农业产业链生产加工基地,建成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面积达到2.8万亩。以中药材、甘草羊加工为代表的本土企业菁茂生态农业科技公司上市发展,鼎鑫农业、鑫昊乳业、雨润集团等一大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脱颖而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北京雄特牧业有限公司、新疆喀纳斯润丰集团等十多家国内驰名的大型农业企业落户园区,抓龙头、强合作、深加工、创品牌,建立了良种繁育、精深加工和销售服务一条龙产业化服务体系。建成了一大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了“科技+企业+园区+基地+农户+市场”的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1.1.3 加快建设物流信息产业功能区,大力拓展农产品外部市场

依托甘肃邦农现代农业产业物流园、靖远县电子商务与果蔬冷链物流产业园,引进“五通一达”等快递物流企业,实现产供销、储藏加工、物流运输等一条龙服务;建成了以福门综合农贸市场为集群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物流信息产业建成面积达到1.47万亩。紧抓农业农村部列为“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机遇,拓展省内外农产品销售绿色通道,完善初级市场、产地批发市场和集散配送中心的市场网络体系。

1.1.4 加快园区电子商务建设,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靖远、景泰和会宁县入列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把全力打造最优电商生态圈作为产业发展主攻方向,以“数”聚能、以“云”赋能,催生了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有效助推了白银农业高质量发展。引进中创博利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等大型互联网科技新型企业,培育甘肃云端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景泰县丝路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本地企业,以企业、基地带动积极推进电商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县、乡(镇)、村级电商服务全覆盖;在靖远建成了全市首个农产品供应链直播基地,200多个白银地方特色产品通过网络带货的形式,搭乘直播基地“顺风车”走进全国网民视野。真正实现了“线下”打造品牌与“线上”销售扩量的有机融合,为白银经济发展拓展了新空间,注入了新活力。

1.2 突出示范效应、发挥引领作用,不断推进示范区建设

园区不断延伸和拓宽特色产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到2020年底,示范区建成面积达到267.09万亩,已成为园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拉动力。

(1)绿色蔬菜产业形成规模。以“全国蔬菜之乡”靖远县为主产区的绿色蔬菜产业建成面积达到49.57万亩,其中日光温室面积10.8万亩。

(2)草食畜牧产业加快推进。以“靖远羊羔肉、翠柳山羊、平川黑驴”等地理标志产品为代表的草食畜牧业建成面积达到22.2万亩。

(3)优质林果产业不断发展。以“条山梨、龙湾苹果、大庙香水梨”等地理标志产品为主的优质林果建成面积达到47.7万亩。

(4)小杂粮产业稳中有升。以“中国小杂粮之乡”会宁县为主产区的小杂粮建成面积达到39.21万亩。

(5)中药材产业已成气候。以全国最大的甘草种植加工基地菁茂甘草产业园为代表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6.12万亩。

(6)文冠果产业异军突起。靖远县荣获“中国文冠果之乡”,带动文冠果产业迅速发展,景泰、靖远县文冠果种植面积达到45.65万亩。

(7)制种产业初具规模。以甘肃农垦、白银金穗为主导企业的玉米制种业建成面积达到5.14万亩。

(8)水产养殖(戈壁鱼虾)产业独具特色。景泰县盐碱地“南美白对虾”等养殖面积达到1.5万亩。

(9)乡村旅游产业方兴未艾。打造花村·顾家善等“六朵金花”、建成水韵·独石、会宁厍弆·杏花村、石村·大水石奓等为代表的152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建成白银·黄河云小镇、会宁南川·水云小镇等为代表的21个农旅融合田园综合体。

1.3 突出优势产业,注重扩量增效,不断强化辐射区建设

强化核心区、示范区的技术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优化园区及周边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大幅度提高园区的经济效益和对周边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能力。以产业发展关联辐射和技术扩散辐射的形式,将园区先进科技成果、产业发展模式及产业发展关键技术辐射到白银市及周边地区以及宁夏、青海和新疆等省外相关产销优势区域。

2 综合效益

2.1 经济效益

园区建设有力推动了全市“牛、羊、蔬、果、薯、药、小杂粮、黑毛驴和水产养殖(戈壁鱼虾)、文冠果”十大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经济效益非常显著。园区总产值累计达到77.2亿元,年均15.44亿元。建园前的2015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 065元,到2020年底,核心区、示范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7 950元、15 640元,比建园前分别增加10 885元、8 575元,增加了154%和121%;比2020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 711元,分别高出7 239元、4 929元,高出了67.6%和46%。

2.2 社会效益

加快了产业脱贫进程,建设产业集中连片连带连线产业园,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社会效益非常明显。截至2020年底,建成省、市、县级现代农业示范园、产业园68个;脱贫产业园330个、特色产业园403个,带动贫困户8.95万户。大力开展产业、就业和消费扶贫,贫困户依托十大特色产业人均实现收入达到3 165元,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农户人均增加收入近800元。全面搭起稳定脱贫的四梁八柱,37.1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

2.3 生态效益

加快推进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创新试验区建设,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环境治理,大规模的绿化造林,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4.91%;加强农村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废旧农膜回收率80.27%,加强尾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尾菜处理利用率40.14%;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示范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饲料化利用率达到66.16%;做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肥料利用率达到40%,农药利用率达到40.23%;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将广大乡村建设成村村美丽、家家和谐、人人健康的美好家园。

白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经过5年的建设发展,总建成面积达到574.68万亩以上,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主导产业已初具规模,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产业扶贫成效显著,农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能力逐年增强,农村创新创业不断拓展,农村技能人才培训不断加强;园区已成为全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

3 主要做法与经验

白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效斐然,综合效益显著,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以下几方面。

(1)强化机制保障是提升管理运行水平的组织保障。建立健全领导小组、管理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统一规划设计,集中连片发展,集中资金投入,优先安排项目,保障创新发展。

(2)凝聚发展合力是落实产业建设发展的有力支撑。统筹科技、发改、财政和农业农村等部门力量,在投融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管理和土地流转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推动形成协同创新生态体系。

(3)坚持因地制宜是优化产业规划布局的关键要求。按照建设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创新试验区和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综合示范区的要求,各县区依据区域优势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分别构建错位发展、彰显特色的全产业链体系。

(4)夯实基础设施是增强发展承载能力的前置条件。整合多方资源,配套完善园区绿化、供排水、供暖、电力和通信等基础设施。

(5)培育创新平台是发挥创新功能作用的有效载体。加大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力度,提高园区创新能力,培育新型产业,推动园区建设上台阶、上水平。

(6)注重科技服务是加强技术推广转化的强劲动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省内外科研院所院士、专家参与园区建设,建立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培养本土科技人才;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人员入驻园区创新创业,以多种形式开展科技服务。

4 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

尽管白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高端人才不足、产学研用机制不健全、投融资渠道不畅、农业信息化水平不高、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和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针对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将以创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目标,采取有力的对策措施,努力打造沿黄灌区农业技术创新示范高地。一是改造提升园区信息化水平。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拓宽融资渠道,改造提升园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水平。二是融合发展园区一二三产业。培育发展农业全产业链,做强农产品生产、精深加工、冷链储运、品牌提升和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拓展农旅等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三是加快园区循环经济模式探索与发展。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四是加强园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科技合作,积极引进高层次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组建技术研发团队,建立示范推广基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切实增强园区的示范辐射带动能力。五是健全完善园区体制机制。持续完善产学研用机制,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推进园区股份制改造,激发园区活力,提高综合实力。

猜你喜欢
园区农业建设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待疫散云开,来园区赴一场春的修行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孔学堂 纯粹的国学园区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