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 爽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初中生阅读技能的要求是:能根据上下文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
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中考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阅读语篇呈现长、难两个趋势,考题则更偏向于对文章主旨、作者观点和写作意图等的考查,而学生往往对于上述题型缺乏自信,得分率偏低,排除词汇和长难句的语言问题,究其原因是学生对文章理解不到位,很难抓住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设法让学生站在文章整体的高度来理解内容,理解每篇文章的写作思路和逻辑,并对学生思维进行有效训练。因此,教师要将思维训练以及对语篇的理解渗透到日常教学中,让学生能轻松梳理文章脉络,总结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从而更有效地完成备考任务。
笔者梳理了2017至2021年的北京中考英语试卷D篇文章的题材、体裁和词数,2017年D篇文章介绍了同伴压力事例,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中普遍存在这一现象,体裁是说明文……2021年D篇文章剖析了自然和文化的相互影响与和谐共融,体裁是议论文。通过梳理五年的中考D篇,不难发现这些文章涉及心理学研究、科技发展和社会文化,体裁以论说(说理)文为主,词数在340~400词之间。由于话题的难度和广度以及语言的难度问题,很多初三年级学生在应考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阅读教学方法。
语篇是一系列连续的句子或语段构成的语言整体,有特定的逻辑结构,句子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语篇中的句子都是依据这一逻辑关系整合起来的。构成语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话题、语境和语义。语篇各个成分之间在语义上具有连贯性,在形式上具有连接性,连贯和衔接是语篇的重要特征。
中考试卷命题者通常会将理解语篇的主旨大意、掌握语篇整体要领作为命题的基本内容,旨在考查学生捕捉信息、加工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语篇整体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到相关文章中词汇、语法和句子等是如何相互联系起来,并构建一个完整的语篇。
通常论说(说理)类的文章遵循严格的五段论结构。第一部分为“Introduction”,主要对要说明的情况有一个基本介绍,并提出作者所要论述的论题或者观点(statements);第二和第三部分一般为“supporting point”,作者提出论据;第四部分一般为“opposing point”即驳论,作者引用的三个观点中,往往包含着一个反方观点;最后一部分为结论“conclusion”,在这一部分作者往往会最终给出自己明确的观点。中考的语篇一般分为两类,即现象解释型和问题解决型,现象解释类文章一般有以下特点:首先提出一个现象或一种理论,之后对理论进行解释或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后作出结论,评价和展望;问题解决型文章一般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分析问题现状或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基于以上两类语篇的特点,教师可以用what(提出问题)、why(分析问题)和how(解决问题)来梳理语篇结构,帮助学生读懂逻辑关系。
以2021年北京中考试卷阅读理解C篇为例,在文章开头有“New research suggests that a gardening program in schools can increase children’s vegetable intake.”一句,作者直接给出观点,这个观点来源于一个研究项目的结论;接下来文章用一个小标题“How 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what)引出问题,在文章第三段,作者又用了一个小标题“The benefits children could get”来解释学校为什么要开展这样的项目(why),按照以上的思路,作者写到这里需要提到how了,即怎么解决问题。四个选项中的名词分别为 ideas,ways,reasons,suggestions。从以上对于文章整体的结构梳理来看,文章重点是强调解决问题的方式,所以名词ways和suggestions相关内容更有可能是命题重点。
除what、why、how的结构梳理方法外,教师还可利用思维导图对文章结构进行有效梳理。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梳理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工具,能够将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或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建立主题关键词与各级观点或观念的联接。[1]初中生的心理发展正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思维导图具有重点突出、结构清晰的特征,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建构图式,是进行知识梳理和归纳的有效工具,有助于学生通过抓住关键信息和细节理解整篇文章。以往教学中,教师通常是带领学生从词汇入手,再按短语、句型和语篇的先后阅读顺序教学,有时教师仅仅停留在语言表面,没有站在语篇的高度,从文章的段落间关系入手,引导学生归纳文章的写作逻辑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这种教学方式的缺陷在于学生不能抓住句间关系、段间关系,直接导致应试时失分。如果在教学中,不论是面对教材还是阅读习题,教师都能够用思维导图这种直观的形式将复杂的文章变成重点突出的导图,让学生将自己总结出来的文章重点与同学分享、交流并进行总结、反思,就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提升综合认知能力,激活思维,逐渐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说理类文章典型的语言特征,从而更好地阅读和理解说理类文章。中考试卷C、D篇中会更多地关注到因果、增补和转折的逻辑关系,说理类文章中有很多表示本质、特征和逻辑关系的句子,逻辑关系衔接又是用逻辑关系词体现句与句、句与语篇之间的关系。笔者梳理了近几年中考试卷C篇、D篇之后,发现表示转折且出现频率最多的词语有:however,but,although,当文中出现however和but时,通常这两个词语的后面半句为文章作者最想传递给读者的信息,应加以特别关注。另一个需要学生加以重点关注的语言现象是被动语态,比如2018年北京中考C篇中有这样一段话:The study was performed among 253 school children in Spain. Lifelong exposure to green space in living places was recorded using the information on the children’s addresses from the birth up through to the time of study.Brain structure was studied using 3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orking memory and inattentiveness were graded with computers. 这段话中四次运用了被动语态,而这类文章通常都是对于事物现象、本质的研究,被研究对象通常都是被动语态的主语,因此这些被动语态的主语都是学生需要加以重点关注的。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语篇为依托,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关系,进而从整体上理解文章,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语篇内容和潜在的文化知识。教师需要从语言和思维的整体观念出发,确定教学和备考的思路,帮助学生本着语言、内容和思维三位一体的原则进行学习和复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