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义危害青年价值观的三维探析:表现·原因·对策

2022-11-24 07:04贺彩吴文新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个人主义价值观大学生

贺彩,吴文新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威海264200)

马克思在剖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过程中,阐明了追求自身私利的个人主义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物,是资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核心。它不仅会使公民变成一个个只关注自身利益得失的孤立的原子,还会使整个社会的良好风尚被不自觉的个人主义所破坏。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人的重要使命,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个人主义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危害及表现,分析其不良价值倾向产生的因由,以求探寻应对个人主义思潮冲击的有效对策,更好地坚定集体主义的价值信仰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一、个人主义对青年大学生的危害及表现

个人主义作为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理论基石,曾在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个体意识的觉醒、理性的张扬、欲望的强调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个人主义在资本的裹挟下肆意蔓延,逐渐成为渗透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价值本体。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传到中国,给我国的集体主义信念和社会主义理想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这种冲击与侵害波及高校,使青年大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表现出以下特征:

(一)价值选择的利己主义倾向

所谓利己主义倾向,就是在面对多种选择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身放在中心位置,以自身利益的达成和自我需要的满足作为一切行动的衡量标准,而不考虑是否损害他人的利益。在这种狭隘的利己倾向的束缚下,一些青年大学生往往过度强调个人权利而缺乏对个人义务责任的承担,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上存在着错误偏向。如人际交往中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致力于“自己的私人利益和自己的私人任意行为”(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的满足,在情感上无法感知交往对象的厌恶与喜好,抑或是为了达成某个利益目的而主动与他人交往,利大则交、无利不交,将人际关系变成赤裸裸的利益关系。而人作为一种具有丰富情感认知体系的动物,除了具有一般的物质利益需求外,还会有向他人寻求依赖、倾诉、鼓励等精神上的慰藉需求,现实物质生活与精神情感世界的撕裂会导致部分大学生产生价值观的利己性与交往的情感性之间的矛盾,使他们在利益和价值选择面前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因此经常感到焦虑、烦闷和困顿。近年来,“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断涌现,“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2)钱理群.精神梦乡:北大与学者篇[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10.相较于一般的利己主义者,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仅停留在物质价值的追求上,他们对生活品质和精神享受有着更高要求,擅长凭借自身优越的条件获取个人利益。他们努力上进、刻苦学习的背后藏匿着获益利己的动机,这些处事圆滑、深谙世故, 把利益当作首要驱动力的精英人群一旦掌握权力,很容易失去共产党人“奉公为民”的信仰底色,违背党性及官德失范,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危害要远远大于一般的贪官污吏。

(二)价值目标的功利主义倾向

在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主导下,大学生在专业选择、就业取向、学习重心以及参与校园活动的目的等方面往往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和世俗性倾向。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比起自身擅长的领域和感兴趣的专业,大多数学生考虑更多的是就业热门专业和高薪行业。在学习目的上的表现亦是如此,对就业有较大帮助的专业课以及容易“挂科”的必修课更易引起学生的重视,而对一些能够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选修课,部分大学生则按照“好拿学分、实用性强、易得高分”(3)76.0%受访者称身边大学生功利性选课现象普遍[J].河南教育(高教),2017(03):11.的标准选修相关课程,这与高校通过开设选修课来培养大学生的品德才情、多方面发展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素养的初衷相违背。同理,对于部分高校大学生来说,他们所参与的学术、文体等各项校园活动,甚至是志愿服务工作,都是为了获得相应的比赛证明或表彰证书,以便在评奖评优中占据优势,而那些没有加分证明或物质奖励的活动通常很难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虽然在就业压力大、竞争更为激烈的当今社会,大学生们为了能够顺利毕业、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在行为取向上不得不带点目的性和功利性,但这种功利性和庸俗化倾向如果不加以重视,任其发展下去,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大学生产生价值目标功利主义倾向,造成知识体系不完整,进而影响他们身心的整体健康发展。

(三)价值观念的拜金主义倾向

拜金主义实质上是对货币拜物教的通俗表述。由于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它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0.,在商品交易中承担着媒介作用,只有凭借它才可以占有想要的物品以及掌握社会权力。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能否顺利向货币转化决定着资本家的盈亏和企业的兴衰,而实现商品向货币“惊险的跳跃”却是由市场竞争规律决定的,资本家也无法掌控自身的命运,于是,商品和货币这些原本由人所创造的经济范畴,在人们面前反而表现为一种支配人的命运的强大力量,这就是拜金主义的本质。马克思指出,随着商品流通的扩展,货币的权利随之增大,“一切东西都可以买卖。流通成了巨大的社会蒸馆器,一切东西抛到里面去,再出来时都成为货币的结晶”(5)同①,155.,这是人的求金欲望的愈发膨胀的现实根源。大学生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很容易产生“金钱就是一切”的错误幻觉,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用金钱来衡量,对于“无价”的东西,如荣誉、理想、自由等则视为无意义之物而不屑一顾。将金钱崇拜作为最高价值的立场和观念,势必会把人降格为金钱的奴隶,导致大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对理论的学习以及对技术的研发主要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回报和收益,进而丧失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出谋献策的理想信念。

(四)价值理想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

个人主义渗透范围的扩大,导致部分大学生难以认识和把握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出现历史虚无主义的偏差。他们在西方个人主义所宣扬的“人权”“自由”“平等”“公正”等“普世价值”的影响下,弱化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并且对我国近现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取得的成就产生质疑,对中国共产党在工作中的失误无限放大,对革命英雄进行曲解和抹黑,无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个人主义在历史观上擅长以个体为“切口”解读历史,从个人角度出发深挖细枝末节的史料和一些捕风捉影之说,并以此为基础解构完整的历史逻辑和历史进程,本质上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惑乱历史研究的叙事思路。我国晚清诗人龚自珍曾说过,“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6)李菱.如何看待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及影响[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440.高校大学生们正处在价值观形成期,极易受到个人主义的影响,在历史观上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淖,进而虚无历史、否定历史、恶搞历史,使历史的真相变得模糊和边缘化,最终陷入西方意识形态阵营,失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使命担当。

二、个人主义危害青年大学生的原因

我国高校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受个人主义危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市场经济下“理性经济人”的逐利冲动,平台资本操纵下网络的“泛娱乐化”,学校“应职”教育的功利趋向等外部原因以及青年大学生求新、求异和缺乏判断力等内在原因。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理性经济人”的逐利冲动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和全面建设在解放生产力、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产生了诸多影响。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活力的充分彰显,各行各业都开启了“加速”模式规避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的厄运,生活在这种快节奏氛围里的高校大学生,他们的目标和追求都充满着理性,力图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成为所谓的“理性经济人”。于是,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中,人的天赋和能力对象化为物的进程不断加快,金钱、商品、利益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逐渐成为大家争相追求的目标。同时,资本无限逐利的本性和过度的竞争也造成了大学生价值观的扭曲以及道德意识的弱化,部分学生因过于关注个体利益而罔顾集体利益,过于注重个人享受而忽略自身责任,过于在意短期收益而忽视长远发展,其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终会陷入现代化发展的困境。正如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所说的那样,“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并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者作为‘手段’,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7)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6.。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恶性竞争、损人利己、贪图享乐等弊端已经逐渐显现,如果不加以规制和约束,势必影响大学生的道德信仰,使他们的“价值理性”最终被“工具理性”所取代。

(二)平台资本的恶劣影响:网络“泛娱乐化”

网络“泛娱乐化”反映的是一种“娱乐至上”的社会现象,推崇“万事皆可娱乐”,其理论特质表现为缺乏主导性、“去中心化”。因此,网络空间的“泛娱乐化”倾向非常容易与个人主义思潮交织在一起,这既隐蔽、巧妙地更新了个人主义的传播方式,又因其“流变性”拓宽了个人主义的传播范围,使高校大学生难以辨别娱乐背后隐藏的个人主义的意识形态本质。网络“泛娱乐化”常常通过短视频、表情包、搞笑段子以及游戏直播等形式直观表达或通过感官刺激青年大学生群体,以大数据、智能算法等技术手段分析信息,迎合高校学生的口味和兴趣,不断将受众者带入精心设计的“流量圈套”中,使其“自我麻醉”,沉溺于粗陋“需要的虚假满足”(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30.中日渐失去独立思考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实际上,“泛娱乐化”是资本和网络平台相结合而催生出来的现象,在信息化时代,资本“力图超越自己界限的一种无限制的和无止境的欲望”(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7.势必扩展到互联网场域中,凭借对用户在数字化界面浏览信息的搜集和计算,平台资本无偿占有了“用户数据”的所有权,实现了对网络话语秩序的操纵和掌控。这种“网络娱乐狂欢”标榜着自我消遣和娱乐,充斥着个人主义的诱导和魅惑,解构、颠覆着青年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

(三)高校教育的功利趋向:过度重视“应职”教育

学校教育肩负着向学生传递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人类文明成果的重任,学生通过学习书本中的概念、命题、公式等具有概括性、抽象性和系统性的理论知识,可以获得丰富的间接经验,这是实现教育认识论中从知到行的重要步骤。然而,一些高校在理念上打着“立德树人”素质教育的旗号,在践行中却背向而行,不能很好地理解学生获得正确认识的规律性,过于强调就业率、升学率,并以此为目标对学生进行片面的引导。于是,青年学生在人生最关键阶段的学习带有强烈的目的性,他们参加社团活动、评奖评优甚至积极入党都成为为自身谋福利、获得保研机会和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手段,可见,功利的“应职”教育正把学生异化成一个个“逐利机器”,“把他们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自然的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必须回归教育本真,充分彰显教育的人文关怀和德性原则。一旦教育的功利性风气甚嚣尘上,大学的培养理念就失去了培养“全人”的本质,转变为培养“人力”,即失去了自我和生命活力、服从知识和技术的奴隶。过度重视“应职”教育导致青年学生滑向个人主义的深渊,使他们缺乏公共认同感以及公民责任感,同时,也会阻碍素质教育的实施,造成“程序化人才”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差距过大,学生不可避免地沦为“利己性”个人,即与利他的、集体的道德要求相冲突的“个人”。

(四)青年大学生的自身特性:求新、求异、缺乏判断力

高校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成长关键期,个体人格和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具有喜欢展现自我、追求个性、阅历浅薄、判断力差等突出特征,这为个人主义在青年群体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青年大学生,可以自由享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他们思维敏捷、知识面广,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并且热衷于自我追求、渴望人格独立,对于一些彰显个性以及与众不同的新潮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面对纷繁多样的网络信息和变化发展的社会生活,他们的价值观也越来越多元,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个体发展的进步,同时也反映出个人主义价值观在青年群体中有生存成长的庞大空间。另外,由于高校大学生生活经验及社会阅历相对不足,通常对事物缺乏判断力,在行为取向上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鼓吹和影响,极有可能受短期利益的诱惑而丧失社会责任感,做出急功近利的极端行为。在金钱观方面,个人主义衍生出来的享乐主义促使大学生过度沉迷于物质享受,片面追求自身外在形象的包装和奢侈享乐,通过不断购买高档服饰和贵重商品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就加重了朋辈之间的恶性攀比,导致超前消费的现象频发,最终陷入拜金主义的泥淖。

三、祛魅与规避个人主义危害的对策

个人主义以“个人为中心”看待整个外部境域,奉行自我支配的处事原则,它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不利于强化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关系,影响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身心健康成长,进而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规避和应对。

(一)壮大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团队合作强化集体主义精神

集体主义价值观是由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的,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或集体所有,这既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优势的前提和条件。巩固壮大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继承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才能大力培植社会主义代言人,以锐利的目光透视西方国家企图通过文化渗透及其衍生手段妖魔公有制的阴谋。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同时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原则,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繁荣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并对其进行积极引导,使它们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此外,“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集体主义教育”(1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强化团结合作、大公无私的集体主义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依靠集体、认同集体、拥护集体的共识和氛围。“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是集体主义”(12)陈学明.中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来自哪里[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05):115-122.,为此,必须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其道德原则和思想理论的熏陶下,树立为民服务思想、弘扬集体主义精神。

(二)加强网络舆论治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当前,平台资本的操纵使网络舆情复杂,对流量的过度追求极易导致新闻失真、谣言盛行、行径虚浮,使人陷入“娱乐化怪圈”中而失去理性,这迫切需要彰显我国社会主义本质的主流价值观引领价值追求、占领舆论高地,维护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安全。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13)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4.为此,党中央结合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当前文化发展的时代特征,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国家、社会和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体现了国家、社会的“大德”和个人的“小德”和谐互通的理想追求,符合“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筑同心”(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11.的网络舆论治理导向。要以青年人的现实需求为出发点,合理设置舆论议题,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人心达到正向内容的有效传播与弘扬,对解构和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主体给予相应的警告和惩处,同时建立激发学生树立崇高精神与集体情怀的协同性、长期性调适策略,形成网络舆论治理的长效机制。

(三)践行“立德树人”育人理念,重视青年大学生的德性教育

教育的本质是滋养心灵、以文化人,也就是培养人,关键是弄清楚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中,“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5)冯刚,张晓平,苏洁主编.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92.这是教育目的的应然维度,而在实然维度中,部分高校很难走出功利的“应试”“应职”教育怪圈,存在教育目的应然与实然不完全契合甚至相悖的状况。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强调,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树人首先要立德,离开德性,人就容易失去规训,偏离成长的正确轨道;立德的最终意指在于树人,内道修德、外道修才,“德才兼备乃圣人也”。因此,高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思政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通过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手段、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等方式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成为德行与才能并重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四)开展实践教学,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实践中始终坚守初心、不负人民,孕育了具有鲜明价值引领性的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随着实践的深入和发展,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不断得以丰盈和补充,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一精神谱系凝聚着革命先烈、英雄人物的理想信念和行为选择,承载着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团结一心、砥砺奋斗的集体记忆和价值取向,如勇于斗争的革命观、舍生取义的义利观、实事求是的是非观、同舟共济的大局观等。虽然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的精神特质,但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始终存在内在逻辑的一致性,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自觉和价值遵循。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不是为己谋私的抽象个人式体悟,而是群体性的意识情感和道德认同。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红色文化和红色资源开展实践教学,通过组织大学生参观革命根据地、烈士陵园、英雄故居、纪念馆等场所,使其进入特定的情境和氛围,更加直观、强烈地感受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此外,还要以先进人物、典型榜样的英雄事迹感召学生、荡涤他们浮躁的心灵,强化高校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思想、观念的理解和认同,激励他们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五)增强高校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自觉

青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1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1.青年大学生要自觉培养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坚决不做为一己私利而损害他人和集体利益的行为,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做到自省、自律、自重、自警。同时,广大青年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在鱼龙混杂的网络和社会环境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独立思考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对网络世界中的不当言论、舆论斗争要提高警惕,对宣传和支持反对派势力的新闻要自觉抵制,尤其对精心设计和包装的个人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要加以察别,避免造成思想混乱和道德意识弱化的状况。此外,高校大学生还应该始终坚守求学求知的初心,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的人生方向和就业去向,在金钱和利益的诱惑面前保持定力,做到有条不紊的积累前进而非好高骛远,切勿企图通过“走捷径”达到自己的目的,时刻以积极的主人翁意识进行自我教育,剔除个人主义滋长的思想土壤,切实将为党为国为人民的精神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

猜你喜欢
个人主义价值观大学生
我的价值观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价值观(二)
反对个人主义做合格共产党员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概念起源时间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