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倪皎皎(盛世国家文博产品集团有限公司)
税务筹划在集团企业发展中的地位超然,集团企业对税务筹划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同时现阶段逐渐收紧的税收监管政策和监管手段,对集团企业税务筹划的合规性、合法性、合理性提出严格要求,企业应当妥善应对内外形势变化对税务筹划工作造成的影响,规避和化解税务筹划风险,把控税务筹划效益和成本的平衡。
1.合法性
企业的税务筹划必须与税收政策法规要求保持一致,具有合法性特点,在法规约束下对集团内部的涉税事项进行筹划和安排,达到减轻企业税务压力的目的。
2.综合性
集团企业的税务筹划综合性特点明显,一方面是集团的涉税种类多,企业需要联合多个税种展开税务筹划分析工作,在税务筹划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相关税种,方可实现税负整体降低[1]。另一方面,税务筹划专业性强,税筹人员必须全面掌握集团的涉税业务情况、政策变化、市场环境等综合因素,对所有因素进行评估判断,方可保证税务筹划方案的综合性、可行性。
3.区域性
区域性是集团企业税务筹划的主要特点之一,因国内不同地区的税收政策存在差异,导致集团企业处于不同区域的业务板块,其税务筹划方案有一定的差别,在税筹过程中集团应当立足当地税收政策要求,协调业务目标,制定符合地域性特点的税务筹划方案。
集团企业税收筹划的意义主要表现为:第一,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税后利润。因国内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特点,集团企业缴纳的税金属于固定经营成本支出,在政策指导下,集团企业可通过税务筹划对税务支出进行合理筹划,以此减轻税负压力,降低经营成本。第二,切实提高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税务筹划与财务管理内容不完全相同,但是税务筹划实际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高质量的税务筹划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2]。在实务中税务筹划覆盖所有经济活动,税筹人员需全面掌握企业经济业务信息,然后针对实际作出合理的筹划方案,在此过程中,税筹人员要与业务部门加深联系,集团的业财融合程度随之加深,财务管理转型步伐加快。
自2019年起国家减税降费力度加大,重点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同时也逐步放宽对小微企业的判定标准,集团企业可利用国家公布的相关扶持政策,对企业组织形式进行筹划。集团企业可重新审视内部组织架构,将业务独立、规模较小的内部机构设置为独立子公司,既能够梳理集团业务关系、划分利润来源,同时也可满足享受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条件。例如,某集团公司对内部组织架构梳理后,选择将A部门设置为独立的子公司,从而达到享受低税率优惠条件。筹划前:A部门现有员工20人,资产总额共计50万元,在2018-2020年A部门每年产生效益平均为120-150万元之间,2021年的预计效益上升空间较大,年纳税额高达200万元,A部门所得收入预缴企业所得税按25%税率计算,应缴50万元。筹划后:该集团将A部门设置为独立的子公司,其作为独立法人,可以按照小微企业认定标准缴税纳税,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分别减按12.5%、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新设置的子公司应缴20万元企业所得税。
经过比较发现,筹划后该集团公司少缴25万元企业所得税,筹划效益明显。因此,集团公司可将专业性强且独立的业务板块从主营业务中分离出来,成立独立的子公司进行独立核算,充分应用国家政府提供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筹划,达到减轻集团税负的目的。
在实务中,判断增值税应税行为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过程中,应当遵循基本原则,并且综合考虑税收政策规定,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设置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在具体筹划期间,集团企业需要注意:首先,发票开具应当在纳税义务发生时点之后,否则企业将提前缴纳税金;其次,若是涉税业务存在合同约定,则企业需按照合同约定的付款时间缴税,在筹划时必须及时明确付款时间,避免在缴税时出现垫付情况。在达到纳税时点时,集团企业要按照规定履行纳税义务,但是集团也可充分利用政策规定合理运营纳税时点,在政策法规允许范围内向后移动纳税时点,实现延迟纳税目的,借此方式减轻集团企业的纳税压力[3]。
集团企业针对税率不同的经济业务应当分类核算、纳税,对所有税种“一视同仁”将导致税收优惠政策无法应享尽享,部分低税率涉税业务按照高税率缴税,增加集团企业的经营成本支出。或是不同退税的税种统一核算,将无法成功获得应退税额。
集团企业的资金管理模式主要有内部结算中心、财务公司等,其中内部结算中心模式下集团企业实施资金池管理,涉税风险主要有内部利率过高或过低以及纳税调整风险,层层上缴资金的结算中心模式,在处理过程中出现失误则上缴方需针对资金利息重新计算应缴增值税额。财务公司模式下的涉税风险主要是少缴印花税风险。总体来看,财务公司模式下的涉税风险和税负相对较低,内部结算中心模式下的风险较高,针对内部结算中心下的涉税风险防范,集团企业应当注意保证内部融通资金利率与市场利率的一致性;资金拨付中的账务处理,中间环节公司只需做好往来款处理;采用统借统还的处理方式。
一般情况下,集团企业多通过并购重组方式扩大业务规模、优化资源配置,优化和重组内部资产、资源、管理等,在重组过程中涉税问题较多,集团企业必须做好相应的预案,解决税务问题。集团企业重组期间税种复杂,且一般性税务处理和特殊性税务处理如何划分问题较为突出,一旦规划不清晰、管理不到位、涉税分析不全面将造成严重的税务风险,加重集团的经营成本支出。因此,集团企业针对重组过程中的涉税管理和筹划应当从以下几点入手:其一,选择特殊性税务处理,原先的计税基础不变,合理延缓纳税期限,但是集团企业需要妥善处理印花税,并且与被并购企业联合做好税务备案和涉税管理;其二,在一般性税务处理期间,集团企业可选择可靠的资产评估机构,根据评估机构给出的结果进行交易,虽然改变了资产计税基础,合并成本增加,但是重组后的涉税风险和管理工作压力较少。
在实际经营过程中,集团企业各个经营板块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内部关联交易,而且随着集团并购越来越频繁,二级子公司下的三级子公司数量持续增加,内部关联交易呈现复杂态势,交易类型增加。针对当前形势,集团企业应当加强内部关联交易管理,尤其是交易价格制定方面,在此过程中主要涉及增值税税种。内部关联交易各方负责不同的业务板块,其适用的增值税税率有所差别,实际取得的可抵扣增值税专用发票难易程度不一致,增值税税负也不同,因此集团内部存在增值税进销不平衡的现象,导致集团整体增值税增加。鉴于此,集团企业可采用税负转嫁方法进行筹划,合理调整内部关联交易价格,合理定价将交易过程中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少的子公司向进项留抵额较大的子公司转移,平衡关联交易各方增值税税负,全面降低集团的增值税税负[4]。
金税四期系统即将上线,集团企业将面临全方位的税收监管,应税业务和非税业务都处于监管范围内,尤其是企业的电子底账、财务账簿、会计凭证等内容,都将是税务机关的稽查重点。集团企业需要持续规范涉税会计处理流程,将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明确税务会计的职责,准确核算企业的各项税款,重视税务会计核算变更成果。税务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注意保证业务归集、财务记录的规范性,并从全局角度设置会计科目、摘要格式等内容,全面理解新会计准则以及税会差异内容,针对税会差异建立备查簿,以便于及时调整税会差异,从而化解涉税风险。
集团企业应建立税务筹划组织机构,将税务筹划工作内容从财务部门抽离,安排专人更高效地完成筹划任务。独立的税务筹划组织机构需负责制定税务管理制度、收集涉税业务资料数据、整理汇总与集团业务板块相关的税收政策、组织设计税务筹划方案、调整税务筹划方案、监督执行方案、组织税务培训活动等。与此同时,集团企业还需在各分子公司设置税务筹划小组,实地跟进涉税业务,一方面保证税务筹划方案与业务实际贴合,另一方面则实时把控涉税风险,与集团总部税务筹划组织及时对接工作,确保整体税务筹划工作都处于可控范围。此外,各地区分子公司的税务筹划负责人应当及时将地区政策变化情况反馈至集团总部,听取总部负责人从集团层面、政策层面提出的中肯意见,进而合理调整税筹方案,紧抓税筹关键点,逐步提高税务筹划效益。
目前税收政策频繁调整,各类减税降费政策更新速度加快,一旦集团对政策的把握失准,则势必导致税务筹划方案部分内容失效,税务筹划效益和成本不平衡,筹划目的难以实现[5]。因此,集团企业有必要结合外部形势、内部需求定期组织税务筹划人员参加专业培训活动,重点围绕税收政策变化内容、内部经济业务变化情况、税务筹划手段工具等展开培训,保证税务筹划人员对国家的税收政策了解透彻,在实务中能够熟练掌握政策应用期限、范围、条件等内容。
税务机关每年开展企业自查,集团企业可以借此机会对自身的纳税情况进行分析摸底,集团成立专业的审计小组,密切排查本年度的纳税情况,明确记录经营期间的涉税风险点,对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主要税种重点审查分析,尤其是发票、资金流向等方面进行专项审查。同时,企业需结合税务机关公布的纳税疑点数据,对内部税务管理相关工作问题进行核查和整改,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出现在下一纳税年度。
集团企业在制定税务筹划方案过程中需要注意:(1)依据企业的类型确定税务筹划对象,比如按照企业的经营状况,将成员单位划分为正常经营、歇业待清算企业;按照股权投资关系,将成员单位划分为控股、参股企业。(2)重点关注主要税种,并且不同类型的成员单位应当按照“一企一策”的方式制定税务筹划方案。(3)在应用税收政策时,既要保证政策充分应用,同时也需深入比对业务类型、经营模式、关联交易等与政策的适配性,及时规避税务风险。
税务筹划方案确定后,执行过程和效果成为集团企业重点关注的内容,为保证方案实施效益可观,集团企业应当加强对执行过程的动态分析和监督,建立月度、季度、年度税务分析报告和差异调研机制,全程跟踪监督税务筹划方案执行情况。
集团企业设置监督小组负责跟进税务筹划方案执行过程,分别监督管理总部以及成员单位的执行工作,以月为单位编制执行分析报告。同时,集团需要定期摸底分析税务筹划方案的执行情况,税务筹划人员则应当实时关注内外税收环境变化,做好方案动态调整工作,缩小筹划差异[6]。监督组织人员在税务筹划执行结束后,对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异常情况等汇总记录,反馈至税务筹划部门,便于税务筹划人员在下一纳税年度的筹划工作中及时补足短板,放大税务筹划工作优势。
集团企业的税务筹划覆盖所有经济活动,囊括全部经营过程,其面临外部市场、政策以及内部制度的影响,一旦筹划工作出现失误,将导致集团企业承受较重的税务风险,严重影响集团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纳税信用评分。对此,集团企业在税务筹划过程中必须加强税务筹划风险管控工作,制定全面的税务筹划风险管理方案,做好风险应对准备,尽量将风险扼杀在“摇篮”中。客观上税务筹划风险存在于各个环节,而且企业的税务筹划效益越高则表明风险越大,但是实际上税务筹划风险可控,集团企业需要提前识别和评估税务筹划风险,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针对风险特点对税务筹划方案进行调整,避免税务筹划效益与风险失衡。
首先,集团企业需要建立风险识别机制,识别诱导风险的主要因素,企业可借助税务信息系统工具,从经济、市场形势、政策变化、行业竞争等多个层面识别风险因素并预判风险,并且对风险因素进行归类,方便后续制定应对方案。
其次,构建风险评估机制,在掌握风险因素后,采用定量、定性结合的评估方式量化风险,分析在何种情况下将发生多大的风险,深度研究风险因素对风险量级、税务筹划收益的影响。
最后,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对税务筹划风险进行识别评估之后,需继续跟踪监督风险因素变化,预测风险影响程度以及企业的风险可承受范围,在集团企业对风险情况基本掌握后,根据风险对自身的影响程度,选择风险转移、风险规避、风险控制等合适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税务筹划风险对集团利益、形象等造成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集团企业经营面临严峻挑战,集团企业若想在众多竞争对手中保证领先优势,减少经营成本支出,就需要加强税务筹划。目前国家出台多项减税降费政策,为各行业节省经营成本提供较多的机遇,集团企业则应紧抓政策机遇,迎面市场挑战,在政策和法规的指导约束下,有序开展税务筹划工作,严格把控税务筹划中的风险,平衡税务筹划效益和成本,全面发挥税务筹划的优势作用。在经营过程中,集团企业仍需优化税务筹划工作,设计符合企业战略目标、经营实况、政策要求的税务筹划方案,为企业争取较多的税收利润,助力集团企业实现长远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