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学院 李雷
自媒体作为媒体技术创新应用形式,具有传播速率快、主体多元、内容形式多样、平台操作简便、受众覆盖面广等方面的特点,对原有媒体传播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自媒体打破了高校思政工作的固有形式,拓宽了政策宣传、思想教育、组织领导等方面信息传播的路径,创新了政工实践的方法。另一方面,自媒体的广泛应用也冲击了主流媒体的地位,官方媒体的权威性被削弱,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容易受多方思想的裹挟,影响学生群体的价值判断。基于此,高校应立足思政工作实际开展情况,合理运用自媒体平台,做好网络舆论新阵地的建设,全面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1.信息传播主体多元化
自媒体相较于其他传播媒介而言,具有操作简单、准入门槛不高的特点,人们既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传播者,也可以是产生信息的主体,主体构成多元化、去中心化。如微信、微博、抖音、快手、B站等媒体平台上,内容制作者既包括专业的媒体人、企业单位,也包括大学生、农民、自由工作者等。社会公众借助自媒体平台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大学生群体可以运用自媒体自由表达观点与意见。与此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平台获得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学习资源,根据自身的需求,随时随地的获取信息,不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
2.信息交互性强
传统媒体在进行信息传播时,往往以静态传播为主,面向受众进行单向宣传教育,传播途径相对狭窄、公众选择空间不高。与之相对应的,自媒体依赖于大数据、互联网、云平台等技术打造了交互性更强的网络社区,实现了多对一、一对一、多对多等多种形式的交流。依托自媒体平台能够跨越空间和时间的壁垒,实现信息的在线交互与广泛共享,而且,信息传递的参与者均能够自主开展交流。多样性的传播渠道,使得信息的受众面更广,平台用户可以享受浏览、点赞、转发等便捷性的信息服务,政工队伍也可以借助自媒体及时获取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具有沟通及时、信息实时交互的应用优势。
3.信息容量碎片化
自媒体的平台传播内容具有明显的短、精、快特点,即传播周期短、内容精炼、流传速度快,可以让平台用户利用零散的时间浏览内容,缩短了公众获取信息的时间。由于信息容量具有碎片化的特点,能够满足受众广泛阅读、实时性的信息获取需求。
在思政实践工作中,利用自媒体平台微信、微博以及直播APP等移动客户端向大学生推送政治宣传、思想教育相关内容时,政工队伍可以事先对内容进行精简处理,保证信息投递的精准性并提高信息传播的速率。
1.提升了思政工作的难度
移动终端的广泛普及应用与互联网服务工程的全面覆盖,媒体产业的发展迈入自媒体时代。现阶段,自媒体的应用形式包括微博、微信、各种短视频APP、报道贴吧等社交媒体,具有传播速率快、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等方面的特点,打破了信息生产者与传播者的界限。大学生群体借助自媒体平台,既可以是信息的传递者,也可以是信息的生产者,具有多重身份,提升了思政工作的难度。
因此,自媒体时代,高校开展政策宣传、价值引领、思政教育相关工作时,需要对工作方法、内容、形式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注重学生主体作用,推进实践工作由静态传播到动态交互模式的转变,更好地对学生的价值判断进行引导,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2.推动了思政工作机制的优化创新
传播媒体产业的创新发展对新时期思政建设影响是多方面的,目前,高校已基本设立了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形式的“微载体”,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对高校“大思政”发展战略与工作部署进行了明确的指示。新形势下,高校受自媒体传播媒介发展的影响,对信息资源的整合不断深入,加强了网络舆论阵地的建设,并逐步搭建起了囊括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等工作为一体的矩阵,优化了思政工作机制,为现代人才培养战略的落实提供助力。
在自媒体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方面,高校合理运用新兴媒体即时传播、资源整合、实时交互、广泛传播等优势作用,创新了思政教育与宣传工作的形式,制定了针对性的政工改革策略,为思政建设路径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动力。
在传统思政实践工作中,对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培养、思想教育主要以讲座、会议、校报等形式为主,思想教育与政策宣传等相关工作形式相对单一、教育引导内容生搬硬套、对自媒体平台的开发与运营模式不合理等问题,影响了政工工作的开展效率。
出现该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分为两方面:
一方面,思政工作队伍受原有工作思想的影响,为保证政策宣传、思想教育等方面任务的有效完成,采用单向性、静态化的工作方法,不注重大学生主体思想认识的动态变化,对媒体技术改革带来的影响不重视,工作手段滞后,缺乏工作创新认识。
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忽视了自媒体平台作为网络舆论新阵地的重要意义,对平台的开发建设投入不足,自媒体平台的建设存在功能重复设置、信息服务不及时、资源整合水平较低的问题,难以实现新时期思政工作优化创新的战略目标。
现阶段,高校作为综合性、高素质现代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在引进自媒体技术建设教育宣传阵地时,主要以思政教育、价值引领相关工作为主,对大学生思想动态变化了解不全面,采用单一性、灌输性的宣传教育方法,没有结合最新的时政新闻、社会热点等进行创新,导致学生参与思政工作的积极性不高。自媒体作为新兴的媒体形态,在具备信息传递速率快、交互及时、主体多元优势的同时,由于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信息数据的生产者、传播者,平台传播的信息构成也更复杂,信息真假难辨,单一化的思想引导形式难以满足新时期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求。
同时,当前高校进行思政建设时,社会实践相关内容比例较低,学生主要以理论学习为主,自媒体平台发布的部分内容脱离实际,政治教育与学习实践工作的开展面临重重阻碍,大学生对平台党政建设与服务内容的关注度不高,影响了思政工作的开展效率。
除此之外,借助自媒体推进思政工作机制的优化转型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需要高校在全面梳理现代人才培养政策要求的基础上,制定明确的改革方案。但从高校媒体平台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自媒体平台的设计开发与应用处于探索时期,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不同高校运用自媒体开展思政教育活动时,仍旧面临复杂的改革风险。
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打破了传统信息媒体路径、时间等方面的局限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多元文化发展格局的形成。自媒体平台在转变了大学生身份、开阔了学生思想认识视野的同时,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也对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多元化的自媒体网络平台充斥着不同的价值观念、思想认识,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容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出现极端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偏激爱国主义等情况。而在推进传统媒体与自媒体融合建设的进程中,新旧媒体平台、不同工作方法、不同地区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矛盾冲突,以及大学生思想发展需求的差异化、个性化表现,使得思政工作开展难度进一步上升。学生群体以自我为中心、集体意识不强、行为不文明、素质表现低下等情况近几年频繁发生,思政工作的创新改革刻不容缓。
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自媒体为思政工作带来的困境与优势,转变思政工作实践思维,注重学生信息传播主体地位,将自媒体新理念融入高校思政工作中。
一方面,高校思政队伍应转变实践工作的思维,正确认识自媒体对政工工作体系带来的多方面影响,对原有信息静态获取与单项传播的模式进行改革,转化为动态输出模式,加强与学生群体的交流与沟通,对思政教育的形式进行创新,在深入掌握学生思想认识阶段性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优化思政领域的工作管理机制。
另一方面,高校运用自媒体平台发布相关教育、宣传信息时,应在全面梳理政策信息、时政教育、社会热点等相关教育信息的同时,合理融入剧情、结合图片、添加声音等多种方式促使思政教育内容更加立体,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基于思政建设机制优化创新目标,推进自媒体平台服务功能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高校明确自媒体作为网络社交媒介的应用特点,合理设计平台的服务模块,深入整合思政资源,并根据大学生差异化的思想发展需求,组织多样化的教育宣传活动,实现线上与线下思政教育宣传工作的协调发展,为“大思政”工作格局的形成提供支持。具体来说,在思政实践教育工作中,高校应运用自媒体平台全面收集、整合思政资源,深入开发地方红色资源、先进事例、民族文化,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创新发展、百折不挠的优秀精神。
同时,加强高校党员干部模范人物的树立,在自媒体平台上设置先锋示范人物、事例的展示模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先进人物的评比活动,全面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此外,高校应以学生差异化的思想发展需求为导向,组织形式多样的思政实践宣传教育活动。学生政治素养的培育与思想认识的引导是当前思政工作的核心内容,在开发自媒体平台、打造网络宣传新阵地的过程中,应针对学生思想认识的复杂发展,开展内容新颖、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主观参与意愿。如高校可以借助自媒体微信平台,举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民族精神等相关主题的演讲竞赛,让学生借助微信平台观看演讲比赛并进行投票,扩大思政实践教育活动的宣传范围,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借助自媒体平台的服务功能,提升政工工作的整体质量。
在搭建自媒体思政管理平台的过程中,为合理发挥平台的信息传播与处理优势,高校需要组建兼具思政工作能力与信息素养的团队,在全面开发平台服务功能的前提下,为思政工作机制的优化改革夯实人才基础。为此,高校应注重党员干部、教学管理等骨干队伍创新意识的培养,加强自媒体相关技术、理念的教育普及,引导干部队伍全面、深入的认识媒体技术创新应用对思政教育领域的多方面影响,为自媒体平台的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与资金支持,提升高校“大思政”体系建设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与此同时,高校应逐步加强政工团队信息素养的强化培养,通过组织优秀政工人员参与对外交流、聘请自媒体优秀工作者进行讲座等形式,帮助思政队伍快速掌握自媒体平台的运用特点,为自媒体思政教育宣传平台的优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自媒体新兴媒介补充了校园广播、校报等传统媒体在传播速度、范围等方面的不足,借助自媒体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优势,搭建多元性、畅通性的交流沟通平台,形成特色思政教育宣传体系。如高校可以利用校园微博、QQ群、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建设校、院、班、社团等多级自媒体平台,扩大思政工作影响范围,使得本校自媒体宣传面能够覆盖全部师生。
需要注意,在运用自媒体网络发布党建政工相关内容时,应保证宣传路径的畅通性,确保信息能够及时传递到学院、年级、班级与个人,构建动态互动交流渠道,充分发挥自媒体信息传递高效性、便捷性的特点。
学生在平台上发表意见或提出问题时,思政部门应第一时间予以关注,及时解答,利用自媒体平台动态掌握学生思想认识的变化,并以此为基础优化思政建设具体方案,针对性的提升思政教育引导工作的成效。
自媒体时代,网络平台流转的信息体量呈指数级增长,信息质量真假难辨、内容良莠不齐。
为此,高校打造自媒体网络时,应根据微信、微博、APP等平台运营形式的不同,做好舆论监管工作。
首先,高校要建设自媒体监管机制,通过设置关键字筛选原则,剔除含有黄色、暴力、低俗等不良信息内容。思政教育相关工作者应加强对关键内容的筛选与整合,查缺补漏,一旦发现偏激、不良思想内容,应及时予以删除,强化思政工作舆论引导作用,严格控制信息风险。
其次,应逐步完善学生运用自媒体的规范制度,鼓励学生发现不良信息时及时举报,培养大学生养成不随意泄露他人隐私、不发表偏激言论的良好习惯,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与思想认识,避免不良思想的侵蚀。
最后,高校要注重舆论应对与控制机制的建设,合理借助自媒体网络平台把控舆论浪潮,避免虚假舆情的大范围传播,坚定政治立场,净化高校网络舆论环境,维护高校权威、公正的形象。
信息时代,媒体技术的突破发展与移动终端的全面普及,为自媒体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在自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的发展特点与差异化思想引导需求,高校思政工作队伍应及时创新政治与思想教育理念,提升对线上线下思政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创新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与内容,在明确大学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合理推进自媒体平台的建设进程,借助媒体技术的创新打破与学生群体的交流局限,创新思政工作的开展模式,全面加快“大思政”体系的优化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