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理解和把握需求侧管理的科学内涵

2022-11-24 04:11丁凯刘子飞
关键词:供给经济管理

丁凯, 刘子飞

(1.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01;2.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071)

供给和需求是经济生活中的一对基本矛盾,解决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是保障国民经济畅通循环的关键,也是党中央进行宏观调控的基本遵循。习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1]需求侧管理将成为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宏观经济调节的重要内容。2015年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强调注重需求侧管理,充分反映出当前我国供给侧与需求侧关系的深层次结构变化。此次党中央首次提及“需求侧管理”,深刻体现出我党以矛盾分析法进行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充分理解、准确把握需求侧管理,有助于把握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内在逻辑,为人民实现美好生活提供思想指引。

一、需求侧管理的提出背景:新时代人民需求的深刻变化

作为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牢牢把握人民需求深刻变化的基础上,借助于对社会各种矛盾关系的否定性反思,不断提出符合社会历史发展必然性的科学决策。党的十九大正式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一方面,美好生活成为新时代中国人民的“刚性需求”。

人民需求从“物”向“人”转变。“物”的需求即人最基本的肉体生存需求,人为了生活,首先必须要解决吃、穿、住、行这些基本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人才能进而追求精神层次的属“人”需求。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跃升为人民群众创造了富足的生活基础。在新时代,人民追求的已经不再仅仅是吃饱、穿暖这样的属“物”需求,而是渴望更优质的服务、更公正的法度、更理想的就业等属“人”需求。

人民需求从“量”向“质”转变。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有机统一,当经济发展积累到一定的“量”,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必然会根据自身的需求的变化对经济发展提出新的“质”的要求。具体而言,“量”着眼于发展的总量性问题,在经济发展宏观层面表现为国民生产总值、经济增速等一系列可量化的形式;“质”着眼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它内嵌于社会发展的微观层面,反映着人民群众对社会各种领域和层次的深刻关切。经过多年不懈的奋斗,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2],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总“量”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对“质”的需求不断攀升。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道路上,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展现出了全新面貌,他们渴望物质与精神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环境,期待着每个人都能在腾飞发展的经济社会中实现自己的幸福。“质”的需求贯穿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深切关照。

人民需求从“林”向“总”转变。“林”的需求即个体的需求,个体是人的最基本单位;“总”的需求即社会整体需求,是前者的最终归宿。在现实生活中,人首先表现为独立的个体,个体因其经济状况、政治条件等差异,需求必然有各种差异。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的活动必然在社会关系中展开,个体诉求也必然在社会交往中不断塑造,从而锻造出共同体的利益诉求。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富足物质条件的基础上,中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个人诉求与社会诉求更加统一,人民群众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动向,期待着与祖国和时代一同成长进步,朝着共同理想不断奋进。

二、需求侧管理的历史依据与核心要义:实现供需平衡的迫切要求

调整供需关系一直是党中央进行经济治理的基本手段。自2015年党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不断深化并不断取得积极成果,为人民美好生活开创良好局面的同时,供需关系也出现了新变化。因此要在坚持供给侧这条主线的同时在需求侧下功夫,这是适应新时代人民需求变化的迫切要求。

(一)需求侧管理的历史依据:调整需求侧是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之一

需求侧管理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理论上属于短期调节,这种性质决定了需求侧所具有的灵活性与时效性。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由于具体经济形势的差异,宏观调控的侧重面也有所不同。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要在保证人民基本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化建设,同时还要应对国内外安全威胁,因此这一历史时期,我国需求侧的调控目标主要体现为“重物质积累,低消费欲望”导向,在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保证基本医疗和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强调实体行业的稳步持续发展。我国自1978年做出改革开放的历史决策以来,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宏观调控政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是以刺激需求为主要目标,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成为常态。在经济过热时期,主要采取收紧财政支出和货币政策的方式适时抑制需求膨胀。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以后,我国逐渐建立起以需求为重点的宏观调控体系,注重投资和出口对扩大内需的重要刺激。在1997年和2008年的两次金融风暴时,我国为应对冲击采取了积极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应对经济下行的风险。党中央采用需求管理为主的宏观调控政策,对于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3]。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党中央于2015年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标志着我国经济增长开始由依靠扩大产能和投资驱动转向了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这一全新发展视角。具体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于短期刺激政策和传统西方经济学关注总量而忽视结构的做法,它采取逐步攀升的模式对以往经济结构进行整合与提升,努力实现长足发展,其核心就在于通过“三去一降一补”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能质量,从而摆脱过去多年以来的粗放增长模式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后遗症。经过“十三五”时期的不懈努力,供给侧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得到重要突破,产业供应链的自主可控性得到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实体经济活力不断提升。“现在,我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根据新发展阶段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4]。习总书记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指出,由于全球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传统国际循环对经济发展作用逐渐弱化,我国要加快培育国内市场,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而要构建良好的“内循环”体系,首要解决的任务是扩大内需体系,为供给侧改革助力。所以,重新调整供给与需求的关系,解决好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平衡问题,正是当前推进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迫切要求。

(二)需求侧管理的核心要义:保障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

社会生产过程由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共同构成,其中生产环节主要体现在供给侧,消费等则属于与需求侧相关的环节。从供给侧来看,由于传统的社会生产体系存在着产能落后粗放、质量层次不齐、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调整供给侧就是从生产端入手解决根源症结,从而更好地生产出符合新时代人民群众已经升级的各方面需求。因此,供给侧改革需要长期正向投入,不断调整劳动力、土地等要素和资源的配置方式,实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需求侧来看,以往针对需求侧的调控以短期刺激为主要手段对需求总量进行调节,但随着经济杠杆的不断增加,传统需求刺激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所以,需求侧管理需要在需求总量调节的同时注重需求结构升级,从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入手,针对市场流通、资源配置、社会财富分配等经济内容进行调节,实现需求侧与供给侧的有效对接,打通影响供给实现的诸多“堵点”。根据马克思的观点,社会生产是多重条件有机统一的整体过程,不论是生产还是消费,抑或是中间的分配和流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最终市场的供需梗阻。所以,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改革具有内在统一性,注重需求侧管理,就是要保证四个环节的有效运转,一方面解决阻碍生产结构升级的低端落后产能,另一方面打通堵点,以更优质的供给结构对接人民群众的需求,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动态平衡。

在“十四五”开局之际,我国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革。一方面是发展领域重点发生的变化:由于国际形势不稳定,资本主义世界社会矛盾尖锐化,西方国家进一步加紧了对我国的经济制裁和政治敌视,以往我国“市场资源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符合现实情况,我们必须尽可能避免国际市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并充分发挥大国经济体量的巨大优势,将今后的发展领域重点转向国内市场;另一方面是发展结构基础发生的变化:尽管近年来的供给侧措施卓有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核心竞争力不足、产能结构不合理等基础问题仍未完全解决,这些供给侧的问题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阻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影响国内需求充分释放的主要因素。基于这两方面的问题,我们可以做出如下判断: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是多方面的,既有供给侧的不足,也有需求侧的问题。要想解决供需结构的总体性问题,单纯依靠供给侧发力或是像以往一样进行需求侧刺激并不能适应变化。在有效需求不足、供需结构不匹配、外部环境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应该特别强调如何通过扩大内需来化解有效供给不足的结构性问题、提升国内市场的有效需求能力、优化投资结构、实现创新驱动引领需求等难题。所以,需求侧应紧扣供给侧这一要害,补齐短板、贯通堵塞,既要保持供给侧的高质量输出,也要推动需求侧的有效消化,保证供给侧和需求侧在力度上和深度上都高度协同。

(三)需求侧管理的基本特征:指引、激活、匹配

首先,发挥需求侧管理的指引作用,促进经济增长由投资驱动为主转变为消费驱动为主,紧紧扣住“人”的需求。人是经济活动的轴心,在经济学的“三驾马车”中,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的最终一环,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可见,人民需求是内生动力,这就意味着必须通过需求侧管理对社会生产进行指引,从而更好地刺激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释放。过去,我国经济长期以投资驱动为主,依靠投资积累了大量财富,对改善生产状况和供给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近年来,我国投资增速逐渐变缓,过去长期依靠投资特别是政府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的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产能过剩、经济泡沫、实体行业受损等消极影响,可以说,传统发展结构与人民群众当前阶段的需求已经出现了不适配情况。与此同时,消费相较于传统投资行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逐年攀升,未来的发展绝不能忽视如此庞大的市场潜力。因此,进入新发展阶段之后,我国经济增长必须从主要依靠投资驱动转变为主要依靠消费驱动。目前我国人民整体储蓄率仍然较高,消费活力受限,主要由于以下因素:产业结构升级与人民消费结构升级不能很好地有效对接;人民群众的就业压力较大、居民收入水平低于预期;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完善,人民群众在医疗、教育、社保等刚性支出负担过重等。我国投资结构性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政府投资过高、涉及领域过宽,企业投资和社会投资障碍较多、约束较多等。这就需要通过需求侧管理来跨越各项体制机制的深层次障碍,这样才能在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的同时充分释放人民消费活力,促进经济良性发展。

其次,发挥需求侧管理的激活作用,促进经济增长由生产要素驱动转变为科技创新驱动,充分适应“质”的需求。过去我国经济增长长期依靠劳动力、资本、土地、资源传统生产要素驱动,作为一个体量巨大的发展中国家,传统生产要素可以在生产力水平落后的状况下快速提升发展速度。但近年来,我国传统产业结构发展趋近完整成熟,随着新一轮全球产业变革的扩展,传统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能力和影响力正在减弱。以劳动力为例,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渐提高,富余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长期以来赖以发展的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已经难以为继。这表明,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必须更多依靠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以更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而“质”的飞跃在于人才,在于创新,这就要充分发挥需求侧管理的激活作用。换言之,要以需求侧管理作为手段释放创新潜力,提供创新条件,发挥创新作用,从而实现以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动力的目标。人才和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发挥需求侧管理的激活作用就是要激发人才和企业的创新活力。一方面,要推动大众创新、人才创新,拓宽人才培养的途径、增加人才培养的方式,完善创新人才的补贴、激励和奖惩机制,让有能力的人才充分享受到自己劳动的成果和财富;另一方面,要推动企业创新,加大对企业创新的补贴力度,完善企业创新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企业创新环境。通过需求侧管理支持社会各主体力量在自主创新道路上的信心和决心,突破各领域各行业的核心技术,不断解决我国积累多年的基础性深层次问题,实现经济结构的全面升级,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更好对接人民“质”的需求,构建起供需良性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再次,发挥需求侧管理的匹配作用,促进经济增长由依靠外循环转变为扩大和畅通国内大循环,更好统揽“总”的需求。长期以来,我国深入外部环境,采取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充分依靠国际市场的需求和技术发展来发展本国经济。深入国际市场发展利好固然甚多,但长期处于国际产业链下游的劣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在资源和定价两端被别国卡住脖子;同时,粗放的产业性质也造成了资源流失、贸易摩擦、环境恶化等负面影响。纵观世界历史,任何世界强国都是首先依靠充足完备的国内市场而发展,这是大国崛起的根基。“作为世界上体量最大的人口大国,我们不可能把经济增长动力长期寄托于不受自主控制的高风险国际市场,那样必然会丧失自主发展的内生动力。”[5]反观国内市场的发展状况,一方面,由于始终坚持走独立自主谋求发展的根本道路,我国多年以来深耕细作已经积累下一整套结构相对完备的产业结构体系,充分依靠国内市场大循环来推动经济长足进步的条件已经成熟;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民族凝聚力和社会责任感也不断提高。我国人民对国内产业的期望和信心越来越强,他们期待着国内各个行业的崛起和反超。综合国内背景与国际背景、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来看,未来将是国内市场蓬勃发展的大好机遇。因此,在“十四五”时期,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依靠外需转变为扩大内需,将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从而更好地防范和化解国内外风险,抓住新发展阶段的经济主动权。“从国内大循环的体制机制方面挖掘我国人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所产生的经济潜力,打破国内市场的贸易壁垒,以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建设,打破区域阻隔,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和区域之间的流转,建立起统一高效的国内市场,促进国内大循环的畅通无阻,进一步带动国内国际双循环”[6],更好统揽起国内的总需求。

三、需求侧管理的推进路径:调整需求侧,助推供给侧

进入新发展阶段意味着需求侧有了新的使命和任务。“十三五”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但三大失衡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新的供需结构性问题也在不断出现。进入“十四五”以后,要“坚持需求导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真正解决实际问题”[7]。需求侧管理作为宏观经济战略首次被党中央正式提出,旨在更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向深入,助力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从而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新局面,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其一,优化投资结构,创新投资需求,为满足“人”的需求拓展空间。作为拥有十四亿人口的大国,我国拥有极其广阔的投资空间。改革开放前三十多年,我国传统产业领域的大量投资为经济增长创造了巨大价值。进入新时代以后,人民需求不断变化,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逐渐崛起,如何在新发展阶段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这对优化投资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新兴产业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机会不断涌现,要建立全新的产业结构,就要求改变动能,将投资重点放在新兴战略产业、关切国计民生的实体行业领域,突破核心领域的关键技术,打通缺乏竞争力的产业链堵点。具体而言,一方面,要把握产业变革新机遇,发掘新兴投资机会,创新投资渠道,构建起更优、更全、更新的产业标准,建立起全新的产业格局。另一方面,要全面深化投资体制机制改革,强化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加强政府的管理能力,激发投资活力;此外,要激活民间资本的投资活力,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支持政策,既要充分刺激民间资本的投资潜力,又要防止和制裁垄断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引导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构建起优质合理的投资机会,消除投资障碍,使新型投资继续发挥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从而构建起畅通有效的供需循环新格局。

其二,刺激国内消费需求,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为提供优“质”需求释放活力。我国具有全球规模和潜力最大的消费市场,发展大国经济,必须紧紧依靠国内需求。目前,国内消费需求还有很大的提升余地:一方面,要释放国内需求,就要以深化改革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习总书记指出:“扩大消费最根本的是促进就业,完善社保,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扎实推进共同富裕。”[1]既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保障现有的就业岗位,为社会主力就业人群青年、农民、低收入者等群体创造就业机会,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创造财富;又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通过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减免税收、加大补贴力度等方式,不断缩小人民收入差距,增加中等收入群体的数量,解除人民消费压力,释放消费主力的潜力;另一方面,要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8]除了要在供给侧持续发力,以顺应人民群众日益升级的消费趋势以外,更要在需求侧推动人民消费升级与现代产业更好结合,升级汽车、住房等传统消费需求,培育与新兴产业技术相适应的新型次消费模式,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切身需求的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服务业和公共事业消费,开拓城乡和区域消费市场,全面促进消费需求释放。让人民群众的生活实现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全面释放人民群众的消费潜力和消费热情。

其三,畅通国内循环和创新国际循环相结合,为统揽国内“总”需求开辟道路。在外部环境进入动荡变革期这一客观形势面前,将经济发展重点放在国内大循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之势。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还在,多年来在国际市场中的耕作也使我国积累下丰厚的经验和资源。因此,在新发展格局下注重需求侧管理,不是单纯地将目光和行动直接移到国内市场,而是要以国内为主、通过培植国内市场来实现国内国际的双向发展。首先,要在供需两端齐发力,培育起完整健康的国内供求体系,稳住和扩大国内需求这个基本盘,才能为接下来参与新一轮国际合作和竞争巩固基础。其次,要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打造未来国际竞争的新优势。一是要积极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帮助全球经济复苏。二是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贸易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参与世界性、区域性经济合作和经贸规则指定,提升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三是在面对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关税壁垒等国际经济循环阻力时,始终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开放合作、互助共赢,巩固原有海外市场,积极拓宽新的国际市场,培植新的比较优势,创新国际循环,让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正向作用。

四、需求侧管理的现实意义: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美好生活是新时代人民的理想生活图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必须坚持社会历史发展客观必然性与主体能动选择性的有机统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党中央深刻洞察经济发展规律,回应人民的美好生活诉求,提出了需求侧管理这一重要决策。需求侧管理以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为实践依据,以人民群众的现实诉求和主体地位为价值取向,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赋予了丰富内涵,成为当前新发展阶段下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其一,需求侧管理以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为实践依据,彰显了尊重现实规律的客观必然性。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原则,始终坚持以现实经济状况为依据开展经济治理。需求侧管理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有机统一,贯穿着对客观必然性的深刻遵循:供给侧与需求侧是经济发展的一体两面,推动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改革的有效协同,有利于充分发挥需求侧对供给侧的牵引作用,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社会生产力水平持续提升;有利于充分优化配置资源结构,融贯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在市场中的流通;有利于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扎实推进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切实扩大内需,构建完整的国内需求体系,从国内经济循环角度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需求侧管理贯通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环节,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和节奏紧密结合,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二,需求侧管理以关注人民现实诉求和保证人民主体地位为价值指向,彰显了关注现实个人的主体能动性。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人既是实践主体,也是价值主体,更是终极目的。人民至上是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需求侧管理以新时代人民的需求变化为根本依据,解决一系列遏制人民需求升级的问题,归根到底仍是为了促进国民经济朝着更加公平有序的方向发展,最终目的是让全体人民群众能够共同享有社会发展的丰硕果实。需求侧管理彰显了对人民群众现实性诉求的实事求是态度,既体现在对社会发展的全面制度安排,更体现在对人民群众自身发展所需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协调全面推进。

其三,需求侧管理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最终目标,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美好生活不是历史决定论下的一种必然实现,而是基于物质生活条件所设定的生命图景的展开过程。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社会实现了全方位、高层次、多领域的长足进步,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不断精细化、具体化、扩展化。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而经济活动作为世界历史之基础,无疑彰显着美好生活的向度。注重需求侧管理是基于国内国际政治局势、经济发展总体趋势和人民群众需求升级趋势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决策,遵循经济发展实践中取得的“五个根本”规律性认识,依靠党中央在危难时刻的统领作用,始终以人民利益作为决策的根本前提,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成为新发展阶段背景下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供给经济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供给侧”何以流行
许小年:供给侧改革要清理“三座大山”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