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雁红, 李怀, 侯居茌
(河北工程大学,河北 邯郸 05603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重温这部伟大历史能够受到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育,必须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1]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一二九师依托太行山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在广大人民群众和兄弟部队的支持和密切配合下,创建了晋冀鲁豫根据地,铸就了“九千将士进涉县,三十万大军出太行”的不朽传奇,形成了伟大的一二九师精神。弘扬一二九师精神,传承一二九师精神红色基因,对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精神。一二九师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采取正确的抗日战略方针、作战方式等,领导一二九师为主的八路军将士努力开辟敌后战场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晋冀鲁豫地区的抗日军民、党政军各部门齐心协力英勇奋斗的精神凝结。2011年时任河北省委书记张庆黎在邯郸涉县考察时正式提出“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于担当、勇于胜利”是一二九师精神的基本内涵[2]。“两不两勇”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抗战时期的重要体现,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既一脉相承,又独具特色。
中国共产党继承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并使其成为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形成于抗战时期艰难困苦岁月中的“不怕困难”精神是一二九师精神的底色,一二九师抗日斗争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晋冀鲁豫根据地军民克服艰难险阻并艰苦奋斗的历史。
1940年6月,一二九师在抗战最困难时期临危受命、东渡黄河,挺进太行,进驻涉县,与边区政府一起发展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改革、巩固抗日政权,以涉县为中心创建了全国面积最大、人数最多、实力最强、最为牢固的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当时,敌人把太行区作为重点进攻的地区之一,在“治安强化运动”中不仅在军事上不断对根据地进行频繁的“蚕食”与“扫荡”,而且对根据地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进行了疯狂的经济掠夺,使根据地军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破坏。再加上接连遭遇罕见的旱、涝、瘟、蝗等天灾,根据地陷入了难以想象的困境,也迎来了抗战中最艰难的时期。1943 年,太行区待救济的灾民约35万人;由冀西、豫北敌占区及黄河以南国民党统治区逃到太行、太岳的难民,也多达25万人[3]。面对严峻的形势,根据地军民没有被困难吓倒,一二九师官兵一方面同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军事斗争,另一方面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有效的自救运动,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发扬不怕困难的奋斗精神,顽强地迎接各种困难挑战。刘邓首长更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师部驻地附近人工垫地十多亩,成了可以浇水的肥田沃土,种的粮食和蔬菜除了供给师部直属单位,还支援了灾民。为了应对旱灾,从根本上解决灌溉和老百姓日常生活饮水的大难题,刘邓首长决定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开山修渠。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战,最终修成了一条全长1.5万余米的漳南大渠,受益村庄达8个,使3 500余亩旱地浇上了清漳河水。在最困难、最危险的时期,一二九师和根据地军民能够创造奇迹,是与他们的不怕困难的奋斗精神分不开的,也正是在这样一种精神的指引下,一二九师不断发展壮大,很快扭转了被动的形势,牢牢屹立在太行山上。
革命总是伴随着牺牲,牺牲体现着对理想信念的坚守。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是对伟大建党精神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践行,对“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直接继承,体现了一二九师广大官兵的意志品质和精神风貌。
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是斗争力量的源泉。一二九师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极端困难的环境下,为实现争取民族独立的理想信念而形成的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团结伟力。刘伯承曾说过,一二九师取得的成绩是由共产党人和非党布尔什维克的血和生命换来的。据《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战史》记载,一二九师抗日战争时期仅团以上干部就有约236人先后牺牲。同时,根据地人民也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仅涉县这个当时仅有14万人口的小县,就有一万六千多人参加八路军,从1940年到1947年全县牺牲于沙场的烈士达1 735人[4]。大批抗日勇士血洒疆场献出宝贵生命,进行了史无前例的伟大斗争,用鲜血和生命浇铸了中国革命走向最后胜利的深厚基石。正是因为根据地军民的英勇牺牲,一二九师在经受一系列艰难的磨炼和考验后,不仅没有退缩反而在逆境中不断发展壮大,并充分焕发出了一二九师精神的风貌,使其真正成为凝聚人心、前赴后继的精神纽带。
“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这个宗旨同样体现在一二九师对人民的责任担当中。“勇于担当”是对伟大建党精神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继承和践行,体现了一二九师在抗战时期的历史担当和时代使命,也体现了人民子弟兵的价值取向和为民情怀。
一二九师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军队,是人民子弟兵。勇于担当是关乎民心向背的问题,是根据地政权能否巩固和人民军队能否发展的重要问题,如果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比作担当重任的栋梁,那么根据地人民群众就是铸就栋梁的混凝土。一二九师精神是在任何时候都把人民放在第一位的以民为本思想,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无私奉献的爱民精神。在一二九师驻地赤岸村至今流传着刘邓首长同群众“争南房”的故事。赤岸村的老百姓听说来了人民子弟兵,都像迎接自己的亲人一样,家家都腾出了向阳的正房准备留给八路军住,刘邓首长他们为了不给老百姓添麻烦,坚决要求住进阴冷潮湿不见阳光的南房中。村里干部见到这种情况很过意不去,反复找首长恳请他们搬到北房居住和办公,但每次都被首长婉言谢绝。赤岸的老百姓感动地说:“八路军真是人民的子弟兵!”
这样的感人故事在根据地数不胜数,中国共产党勇于承担应有的历史责任,全心全意为根据地群众服务,实行了发展生产、减租减息、冬学运动、精兵简政等改革措施和政策,为群众办实事;通过政权建设、制度建设、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和妇女运动等形式把群众引向幸福,因而得到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从而形成了坚不可摧的巨大力量。一二九师勇于担当的为民精神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血肉关系,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只有依靠人民的力量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才能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抗战时期的一二九师不但敢于斗争,而且勇于胜利。他们为了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战争中不断创新,“勇于胜利”蕴含着一二九师对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始终坚守。
一二九师精神是抗战的产物,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凶残侵略者,一二九师开展广泛的敌后游击战争,创造性地提出了对敌武装斗争的基本组织形式。“敌进我进”的军事方针就是游击战争战略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敌进我退”原则的一个重大发展。刘伯承在纪念抗战六周年所写的《敌后抗战的战术问题》一文中提到:“‘敌进我进’的战术,原非脱离民众、空谈爱国者所能做得到的。”[5]在战略上,敢于脱离自己的后方,进入到敌人的后方,与广大民众相结合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战术上,以主力机动到敌人侧背打击敌人,以进攻打破敌人的进攻。在这一方针指导下,一二九师以小部队、武工队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小块游击根据地,进而逐步逼退敌人,把敌占区变为抗日根据地。对于这一方针,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这一方针也为中共中央后续正式制定“到敌后之敌后去”“敌进我进”等战略方针奠定了重要基础。
一二九师在艰苦的游击战环境中勇于胜利,先后打响了长生口伏击战、神头岭伏击战、响堂铺伏击战、常乐村战役、漳南战役、香城固伏击战等战役,粉碎了日伪军无数次残酷的“扫荡”“铁壁合围”,打破了敌人“囚笼政策”“三光”政策“治安强化运动”,并对国民党顽固派发起的反共摩擦活动进行了坚决自卫反击。一二九师自出师抗日以来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希望,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同日寇进行了百折不挠的坚决斗争,歼灭日伪军共约四十二万余人,军队人数包括野战军和地方部队从石桥镇誓师时的不到一万人扩充到将近三十万,民兵则发展到四十万余人[6]。为实现全国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二九师精神中蕴含的爱国精神、斗争精神、担当精神、创新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高度契合性,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开展大学生“两不两勇”教育对实现铸魂育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求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
爱国主义是一二九师发挥“两不两勇”精神以矢志报国的价值旨归。在党的领导下,一二九师同根据地人民以民族大义为念、以家国天下为重,激发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大义凛然的民族意识的觉醒。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也是最基本的养成教育和素质教育,是培养人才、锻造灵魂的基础工程。大学生爱国报国的情感认同与价值选择直接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前途命运。当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经济、政治的先发优势,主导国际话语权,企图以“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蚀大学生,以“民主社会主义”“民粹主义”等反马克思主义思想消解青年人的爱国主义情感,形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挑战形势依然严峻,增强大学生爱国意识、报国之志依然任重道远。将“两不两勇”的爱国主义元素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高校铸魂育人的必然选择,能够为大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的爱国奋斗史并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的历史逻辑提供现实依据,从而有助于引导和强化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厚植爱国之志、实践爱国之行。
坚韧不拔、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是一二九师完成保家卫国历史重任的强大意志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出在新时代继续“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的号召,指明了新一代青年成长成才所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可以说,“两不两勇”就是彻底的革命斗争精神,这种斗争具有特殊的时代背景及其目标要求,对于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艰苦奋斗意识同样具有重要教育意义。在全面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迫切要求作为时代新人的当代大学生拼搏奋进。然而近年来借助网络传播,与斗争精神相背离的“佛系”“躺平”等悲观生活方式和处事态度一度得到部分青年人包括大学生的认同和追捧,他们大多个人斗争意识淡薄,学习上怕苦怕累,工作中投机取巧,对未来理想和个人奋斗普遍持消极态度。各种“丧文化”不良思潮如果持续侵蚀大学生群体,将会严重冲击大学生学习、交往和求职等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发掘一二九师精神的现代内涵,将一二九师精神中“勇于斗争、勇于胜利”的元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议题。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就是要提高大学生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心理素质,保持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埋头苦干、刻苦钻研的实干精神和严谨求实、奋发向上的学习作风;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坚定斗争信心,树立斗争勇气,自觉投身新时代伟大斗争,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为人民服务是一二九师发挥“两不两勇”精神的使命担当。一二九师扎根太行山区,始终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己任,与根据地人民凝结形成了鱼水关系、血肉深情。一二九师精神承载的“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使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提供了鲜活的教育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提出了“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7]的总要求,其中,“站稳人民立场”是十八大以来首次明确提出,为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教育提供了根本的立场遵循。当下,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影响日深,不可避免地侵蚀到大学生群体,“精致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并不鲜见,很多学生在观念上认同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但在行为上却表现为“先己后人”“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甚至只注重追求个人利益,缺乏对社会、对人民的大责任与大担当。因此,将一二九师精神的为民情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增强大学生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培育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站稳人民立场”的认识自觉,充分理解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根本观点和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逻辑关系;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站稳人民立场”的方法自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摒弃“自命不凡”的心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站稳人民立场”的行动自觉,自觉践行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崇高人生追求,在担当与奉献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开拓创新是一二九师发挥“两不两勇”精神的内生动力。在邓小平看来,没有创新就不会有进步,就不能夺取各项事业的胜利。随着人类社会全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确立创新型战略思维,才能保证国家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新时代大学生是开拓创新的生力军,他们思维较为活跃,具有较强的探索激情,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但是部分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却不愿冒风险,缺少探索的自觉性、主动性,遇到相关问题不敢标新立异,不会另辟蹊径,只是按原来的思路来运作。由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不强,势必会缺乏创新的实践活动,大学生就不可能把所学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应用成果,最终只能是把自己作为一个知识的储存器,而无法成为真正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也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开展大学生“两不两勇”教育就是要强化大学生创新主体意识,要有敢为人先、敢开先河的锐气,有迎难而上、知难而进的胆气,有敢冒风险、敢于担当的勇气,增强创新自觉性,鼓足创新动力,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知史明智,行以致远”。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8]将一二九师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学习借鉴历史经验、赓续红色血脉。这就需要开辟多维度、生动性、立体化的实践路向,深挖一二九师精神对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的应用价值。
思政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导的主渠道,要将思政课教学作为一二九师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9]将一二九师精神引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主渠道,有利于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升实践养成的有效性、彰显革命精神的引领性。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讲授“中国精神”时,为学生深入解读一二九师精神;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讲授“敌后战场的开辟”时,系统介绍一二九师开辟晋冀鲁豫根据地的过程;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时,可以将一二九师整个奋斗历史作为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案例。这样使历史素材转化为生动案例,贡献了有效的内容,让空洞的理论从“遥远”走向“亲近”,让学生实现思想上的洗礼,使思政课教学特色鲜明、喜闻乐见。
近年来,河北工程大学深入挖掘一二九师精神及其时代内涵,把一二九师精神作为思政课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重要资源。如构建“一二九师”虚拟仿真博物馆,将历史资料、战斗史实等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VR技术相结合,实现对一二九师精神的立体展现;抢占网络高地,积极开发一二九师慕课资源,以自主式、导游式教学翻转思政教学模式,通过“大工程思政微课堂”、“红色领航”工程建设、“红色慕课”等形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课程体系全覆盖与特色专题讲授相结合,在实践教学环节专门开设一二九师专题,利用好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参观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与博物馆等在实践教学中增加问题意识,促使学生在参与案例研讨中将一二九师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大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通过实际感悟实现对其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的独特文化场域,其中,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集中展现了一所大学的理想目标和价值追求。因此,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其目的在于弘扬校园文化建设的先进性,“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于担当、勇于胜利”的一二九师精神有利于促进良好校风形成。推进一二九师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结合时代发展和高校办学方向,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必须依托制度保障加强高校红色文化环境,厚植学生爱国情怀,站稳人民立场,培育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必须发挥高校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大工程文化”作为河北工程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累的具有时代特征和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态,适应了大工程时代工科类高校高等工程教育和校园文化改革与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提升工科类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和办学水平的现实需要。为进一步发挥“大工程文化”的育人功能,学校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一二九师精神研究会,开展了“左权将军的一生”“一二九师战斗故事”“一二九师抗日女英雄系列话剧”等主题红色文化展览活动。同时,组织师生梳理邯郸革命英雄事迹,编演红色话剧,如选取抗战时期邯郸革命英雄黄君珏、郭书玉、李才清的英雄事迹,排演《太行女杰——黄君珏》《八路军的母亲——李才清》《刘胡兰式的抗日女英雄——郭书玉》等红色微话剧,常态化在校内外进行演出。将一二九师精神深度纳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的是“大工程文化”红与专的统一、德与技的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三全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综合改革,其理念是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党建引领下的“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这一理念的具体化实现形式,即把传统意义上的思政类课程单一灌输任务拓展为各专业的各科目都参与其中,各专业教师全员动员、各教学管理单位全方位介入的“大思政”格局。“三全育人”模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激发各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就需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组织、保障和引领能力。一二九师精神可以作为高校教职工积极参与“三全育人”改革的宝贵资源,对广大教职工党员进行党性教育,进而统一意志和行动,增强高校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专业课中讲好一二九师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就是要从先辈们战胜一个个困难和挑战的过程中汲取宝贵经验,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攻坚克难的决心,营造团结共事的浓厚氛围,形成立德树人的强大合力。
河北工程大学在课程思政创新实践方面充分发挥基于一二九师精神的“大党建文化”对“三全育人”实施的龙头引领作用,加强政治引领、文化引导,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精神旗帜。学校党委深刻认识抓好课程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对课程思政工作重大事项进行政治指导,各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对应的保障支撑,各学院在师资、实践教学基地等方面对课程思政工作予以具体的支持。充分发挥校院两级和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围绕“知识探究”和“价值引领”相结合的目标,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专业基础教育有机结合,实现协同协作、同向同行、互联互通,从而构建一体化的“三全育人”响应机制、协同机制和联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