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种植中冬小麦种植技术研究

2022-11-24 01:23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种植区冬小麦灌溉

谷 萍

(邹平市好生街道办事处,山东 邹平 256219)

在我国粮食作物构成体系中,小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早在几千年前,我国就开始了小麦的种植,并且形成了3个主要的小麦种植区,分别是长城以北、秦岭-淮河以南和秦岭-淮河以北。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长城以北地区为春小麦种植区,其余二者则为南方冬小麦种植区和北方冬小麦种植区。从种植区的分布可见,冬小麦是我国小麦种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农业种植发展中,探究冬小麦的种植技术是很有必要的。

1 影响冬小麦种植的因素

对于农作物而言,其自身的生长和发育与温度、光照、水分以及土壤这几项基本条件密不可分,倘若有一项基本条件不满足冬小麦生长需要,冬小麦就可能会出现发育不良、产量降低等问题。由此可见,提升冬小麦种植质量、优化种植技术的关键就在于明确各项基本条件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1.1 温度

对于冬小麦而言,温暖的气候条件会更适合其生长和发育,每年9-10月是比较适宜冬小麦播种的时间,这样一来,冬小麦的灌浆期正处于入冬时分,此时冬小麦需要借助自身的光合作用生成淀粉,在这一时期,冬小麦的发育受温度因素的影响会更加明显[1]。除此之外,为了保证冬季时冬小麦植株也可以顺利地成长,种植人员在冬季往往还要对小麦进行水分的灌溉,此时,如果气温突然出现大幅度降低,土壤中存留的水分很可能会结冰,从而导致冬小麦植株遭遇冻害,影响最终产量。

1.2 光照

冬小麦的开花和抽穗会受到光照条件的影响。具体来说,当冬小麦发育到开花期和抽穗期时,需要良好的光照条件作为支撑。与此同时,冬小麦要想结出饱满硕大的谷实,就需要依靠良好的光合作用,只有在良好的光合作用下,冬小麦才可以顺利地发育到灌浆期,从而促使谷实发育得更加饱满。所以,冬小麦产量是否可以有效提高的一项关键影响因素就是光照条件。以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冬小麦种植区为例,尽管该地区与南方地区相比冬季气温较低,但依旧可以进行冬小麦种植的一项重要原因就是该地区拥有充足的日照时间,可以为冬小麦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光照条件,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北方冬小麦种植区每一个季节的平均日照时长可以达到370.5 h,不仅如此,12月的日照时长也可以达到132.9 h,这为冬小麦的种植创造了有利条件。

1.3 水分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季风性气候区,尤其是主要的冬小麦种植区也处于温带季风性气候区,这种气候类型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雨热同期,即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而冬小麦生长发育则基本处于降水少的时期。但是,在冬小麦生长的过程中,依旧需要足够的水分以满足自身的发育,水分是影响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另一项重要因素。因此,为了满足冬小麦的生长需要,种植人员就应当以所处地区气候条件的具体情况和冬小麦的生长情况为依据,在冬季对冬小麦进行适当的灌溉,补充其生长所需水分。应当注意的是,在冬灌时要注重灌溉量的合理把控,防止出现低温冻害,给小麦生长带来威胁。另外,冬小麦的生长还会受到春季降水的影响,种植人员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春季补水的工作。

1.4 土壤

土壤是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场所,土壤条件是影响冬小麦种植的核心因素。通常来说,具备良好透气性和富含基质的土壤环境更适合冬小麦的生长。对于土壤疏松程度这方面条件的选择,应当选择一些存水存肥条件较好的土壤,避免水肥轻易流失,降低冬小麦产量。除此之外,如果一片土地连续多年种植冬小麦,土壤中所存留的营养成分会大幅度流失,因此,种植人员应当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以此作为依据进行适当的灌溉、施肥,并进行合理的轮作或休耕,为土壤中拥有足够的营养成分提供保障。

2 现代农业种植中冬小麦种植技术的优化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的发展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经过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发展,我国已经建立起了相对成熟的农耕文明体系,这也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种植技术的重要基础。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农业种植技术的水平也在逐渐提升,发展到今天,农业技术依然在向前迈进,而冬小麦种植技术也在这一背景下逐渐探寻出了优化和改良的方向。

2.1 冬小麦品种的选择

冬小麦种植质量和最终产量得以提升的关键就是冬小麦品种的选择,种植人员在选择冬小麦的品种时,要以所在地区的具体气候情况作为依据,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2]。不同的小麦品种种植之后得到的产量和质量也会呈现出差异化的特征,在对其进行选择时还要考虑到种植冬小麦的土壤环境。总体来说,冬小麦品种选择的根本原则就是“因地制宜”,为了实现冬小麦种植的科学性,就需要结合当地的种植环境,使每一种冬小麦都可以找到最适合自身生长和发育的种植环境。与此同时,在选择冬小麦品种时,还要尽可能地选择一些高产优质、抗倒伏性良好、耐寒性良好及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小麦品种,当前,我国冬小麦品种中品质较好的有丰德存麦20、郑麦9023、谷神麦19号、红地95、百农207以及众信麦998等。

2.2 冬小麦种子的处理

在播种冬小麦种子之前,还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提升种子的质量,从而保证其播种后的质量,为冬小麦的高产和稳产提供保障。在确定品种之后,首先要对其进行严密的筛选,将小麦种子中干瘪、不饱满的种子剔除,保留纯净且高质的小麦种子。不仅如此,还要展开拌种工作,保证小麦种子可以达到一个最佳的状态,从而提升小麦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具体而言,在拌种时,可以选择以下2种方案:第一,将杀菌剂与杀虫剂融合,并借助芸苔素类的调和药剂展开小麦种子的拌种工作,这种拌种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小麦抵御病害和虫害的能力;第二,使用瑞孚康力含腐植酸水溶肥和微生物复合菌剂相融合的药剂进行拌种,这种拌种方式可以改善冬小麦种植土壤的微生态环境,增加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含量,优化小麦生长环境。

2.3 播种前的整地准备

土壤是冬小麦生长和发育的基本场所,因此,在种植冬小麦之前,还要对种植区域的土地进行修整。具体来说,冬小麦最终产量的提升与冬小麦种植前期所进行的整地工作密不可分。不同的小麦种植区域所呈现出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化特征,土壤条件也不相同,因此,在冬小麦种植之前,需要了解冬小麦生长所需的肥力条件和土壤要求,展开有效的整地准备工作。通常情况下,冬小麦自身承受土壤情况和自身生长发育条件是整地程度的决定因素,经过休耕并且已经恢复营养活力的土地会更适宜冬小麦的种植,在整地时,要根据土壤现有状态施用适当的底肥,提升土壤肥力,保证冬小麦的生长和发育。在施肥之后,还要借助耙、耱等工具平整疏松土地。值得一提的是,在对土地进行翻耕时,要注重土壤贮水能力的保持,避免出现水肥流失现象,由此可见,翻耕土地和疏松土壤的程度要合理,为冬小麦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除此之外,有效整地也为后续田间管理水肥土壤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

2.4 播种时间与播种方法

冬小麦的播种时间至关重要,可以直接影响冬小麦的各个关键生长发育时期。在确定播种时间时,要按照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科学选择播种时间。一般来说,九月下旬到十月中上旬是比较适宜播种冬小麦的时间。每一个区域的气候条件不尽相同,尽管在同一个地区,每一年的气候条件也不尽相同,因此,播种时间的确定应当着重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另外,在播种方法的选择上,要尽可能使用精量播种的形式,均匀撒播冬小麦种子,充分发挥肥料的作用。在一些地势比较高的地区使用精量播种的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冬小麦的最终产量,小麦产量提升规模可以达到两成以上。在播种之前,种植人员还要对土壤中各项物质的含量进行充分检测,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需要超过1.5%,而氮和磷的含量则不能超过0.1%。

2.5 冬小麦种植灌溉技术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在几千年的农业发展中一直在开发更加科学的灌溉技术,原因在于灌溉工作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时至今日,尽管我国已经在现代农业种植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迈进,但是冬小麦的种植活动依旧离不开灌溉技术。现代化农业发展中形成的灌溉技术主要有沟中覆膜灌溉、低压管灌溉、渗灌以及滴灌等,这些灌溉方式大多围绕节约水资源的理念,其中渗灌和滴灌的灌溉效果更佳,可以节约80%的水量。另外,现代化灌溉技术的使用一方面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另一方面,对于其他耕作成本和资源的节约也是比较有利的。对于冬小麦而言,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对于水分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因此,在春季和冬季都需要进行灌溉。应当注意的是,在冬季灌溉时,应当注重灌溉量的把控,避免出现结冰现象威胁冬小麦生长,此外,还要注重灌溉时间的选择,要在冬季温度大幅度降低之前完成灌溉工作,这可以有效消灭害虫。

2.6 冬小麦种植施肥技术

对于冬小麦的成长来说,除了水分可以产生较强的影响,肥料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因素。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避免冬小麦中残留过量的有害物质,实现自身的无公害,在施用肥料时还需要尽可能减少化学肥料的用量,做到科学施肥。施用到冬小麦生长过程中的肥料应当主要为有机肥料,并配合使用一些钾肥和磷肥。另外,在冬小麦成长期间,还需要施用一些叶肥、穗肥以及基肥,这些肥料的用量同样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并科学调控比例。在现代化农业种植中,冬小麦施肥技术是一种比较重要的种植技术,对其进行优化十分必要。

2.7 冬小麦耕作技术优化

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已经到了较高的现代化水平,机械化生产模式应用的范围越发广阔,在冬小麦种植时也可以应用机械来完成。在利用播种机种植冬小麦时,种植行距和种植深度都可以被有效控制。一般来说,土壤下4 cm左右的深度为最适宜的冬小麦种子播种深度,并且还要预留出疏密程度合理且匀称的行距。某一片土地不应该多年连续种植冬小麦,这种情况会导致土壤营养成分的大规模流失,因此,当一片土地连续3年以上种植冬小麦之后,就要进行休耕或者是轮作,从而保证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不流失[4]。另外,套种的模式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冬小麦种植方式,玉米和辣椒是冬小麦套种的主要作物,这是一种十分典型的高效生态耕作方式,是现代农业种植发展的重大进步。

2.8 冬小麦种植病虫害防治

提升冬小麦种植质量和最终产量的一项关键内容就是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高效展开,比较常用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分为3种,分别是物理防治措施、化学防治措施和生物防治措施。第一,物理防治措施。与化学防治措施相比,物理防治措施可以帮助冬小麦实现无公害,但是这种方式方法需要消耗过多的成本,并且防治的效率也不高,更适合在小面积的种植区应用;第二,农业防治措施。这种防治措施需要遵循自然规律,投入的成本相对较少,并且不会产生任何负面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农业防治方法在冬小麦生长中只适合作为一种护理性手段,一旦出现了病虫害,这种方法便不再适用;第三,生物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即利用病虫害的天敌消灭病虫害,这种措施不会带来消极影响,也是现阶段最科学、最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手段。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农业种植的发展中,冬小麦种植技术的优化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农业领域和冬小麦种植人员应当保持认真科学的态度,以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作为种植活动的立足点,结合冬小麦的生长特性,应用真正适宜的冬小麦种植技术,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优化种植技术。现阶段,冬小麦种植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还存在着上升的空间,需要应用现代化种植手段提升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猜你喜欢
种植区冬小麦灌溉
纳米比亚着力发展农业灌溉
基于Landsat-8遥感数据的冬小麦种植区地表蒸散量时空分布研究
基于波段增强的DeepLabv3+多光谱影像葡萄种植区识别
2022年山西省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意见
冬小麦田N2O通量研究
冬小麦的秘密
Life in 2060
农业节水灌溉措施研究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如冬小麦般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