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特色干部培训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2022-11-24 00:00蔺志琦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
安徽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科技人才科创科普

文/蔺志琦(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

行业系统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作为国家干部培训机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坚持突出行业特色开展干部教育培训,立足系统特点构建培训课程体系,有效丰富和补充了以“一校五院”为代表的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和主阵地,对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形成了特色突出、开放竞争、有序发展的生态体系。建立和完善科技特色干部教育培训课程体系是加强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干部培训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干部培训机构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

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培训实践中,不同程度存在科技特色课程内容不够全面、科技特色培训课程逻辑性和系统性不够紧密、科技特色师资专业化程度参差不齐等问题。2019 年,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发布了《2018—2022 年上海市科技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在发展方向、目标定位、主要举措、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方面做出了具体指导。针对科技人才需求和特点,进一步完善培训课程内容、建设师资队伍、丰富培训方式,进一步提高培训教学能力,突出培训特色,对于促进科技管理干部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上海科技特色干部培训课程体系的基本内涵

上海科技特色干部培训课程体系建设必须强化“科技创新”的品牌支撑,围绕科技创新开展培训,坚持品牌战略,立足科技特色创新发展,以时代需求为导向,以科技特色为核心,以上海优势为支撑,不断打造和深化“科技创新管理”培训品牌内涵特征。培训品牌的树立和打造是系统行业特色干部教育培训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支撑学院干部培训主责主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1.以时代需求为导向,深刻把握科技工作的时代使命

科技事业的发展是与时代发展休戚与共的。科技工作者肩负着时代所赋予的庄严使命,科技干部培训要始终以时代需求为风向标,牢牢把握面向经济主战场和社会民生的科技需求和人才需求。因此,开展科技干部培训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认识科技事业处于什么样的历史阶段、它有什么样的时代特点、存在何种机遇与挑战,然后站在时代的起点上开展培训,这是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实践证明,只有将干部培训的工作重心与党的指导思想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才能焕发干部培训的影响力和推动力。

2.以科技特色为核心,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管理特色

科技管理具有知识更新快、能力要求高、影响要素多、工作实践性强等特点,其手段是引导并科学配置生产要素、规范科研、鼓励创新、保护科技成果、激励科技人才不断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科技创新管理培训就是围绕科技人才创新素质能力的提升这一核心来开展培训的,牢牢把握科技特色,助推科技创新事业平稳、有序、健康发展。

3.以上海优势为支撑,深度解码上海科技创新实践成果

上海科技发展的成果积累和先进经验是上海科技人才培训的重要支撑和依靠,也是上海服务中西部,开展全国性科技管理干部培训的重要条件和资源。上海科技管理与创新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科技创新政策逐步系统化,人才政策服务实现全层次覆盖,国际化科技创新人才加速集聚,顶尖人才团队进一步集聚,为培训内容的设置提供了全面丰富的专业性选择。

二、上海科技特色干部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

1.党建引领科技事业发展

坚持新时代党的旗帜引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推进科技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坚强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是上海科技党建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引领着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充实了科技人才的精神世界,激发着科技人才的内在动力。

2016 年,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党总支(现已变更为中共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党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是上海科技系统基层党建的标杆和榜样之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制造部党支部、中船七〇四所军品三部党支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党支部等市科技系统“党支部建设示范点”在做好基础党建工作和助推科技创新方面走出了支部建设特色之道,是科技党建培训的重要模范案例。

党的创新理论是上海科技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主心骨和压舱石,我们应按照市委书记李强同志对干部提出的“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要求,依托市委党校理论支撑并结合科技党建案例建设课程内容,进一步加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培养一支与新时代加快推进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使命任务相适应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2.科技创新管理相关理论

为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必须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一核心。科技人才应把创新放在发展理念之首,正确处理创新和发展的关系,进一步提升创新理论素养、创新知识水平、创新思维和创新管理能力。这是能够支撑科技发展重大需求,引领产业变革方向的重要创新力量。科技创新理论是科技人才培训的基础理论,应在创新管理、创新能力、创新方法等方面进行课程建设,组织探索创新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对于科技创新理论培训的评价主要侧重于考查学员学习理解创新基础理论的水平,考查学员对创新案例的理解和思考借鉴,从而考查培训对学员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引导和帮助学员将创新理论应用于工作实践,考查学员在实际工作中方法创新、思维创新和模式创新的水平,系统构建科技创新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

3.科学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科学精神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精神给养,是支撑科学活动的精神力量,是事业发展的精神指引。每一位科技工作者,都应该坚定不移地追求真理、勇于批判、尊重科学、勇攀高峰。通过培训,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科研环境,培育树立追求真理的价值理念,培养和造就科技人才。

科学精神的培训主要是通过挖掘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优秀科技工作者的精彩故事,这些故事中蕴藏着深厚的矢志不渝的科技报国精神、崇尚科学的创新精神、不懈追求的求实精神、潜心研究的专注精神、集智攻关的协同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奉献精神。以塑形铸魂科学家精神为抓手,积极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和舆论氛围,激励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学技术高峰。

科学精神的培育同样需要加强科研诚信和科研道德的培训,注重在工作机制、制度规范、监督惩戒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和实践交流。据中国农业大学情报研究中心赵勇课题组统计数据显示,从1980 年到2019 年3 月,我国先后有121 项政策或文件直接或间接提及科研诚信有关内容,2021 年9 月25 日《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的发布,正式将伦理道德融入人工智能全生命周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自此也有了正式的伦理制度规范。

4.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实践经验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上海的重要任务和国家战略。一批专家学者对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和实践经验,科创中心建设已由基本框架向核心功能跃升。这些理论和实践成果便于上海科技人才了解和把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总体现状和发展趋势,厘清自身工作在科创中心建设中的作用,积极为此努力奋斗。

创新主体是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力量,创新能力是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内容,创新人才、承载区和科技金融是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要素[1]。通过对科创中心建设理论探索、实践总结、参考借鉴等内容的培训,可以进一步提高科技干部的科技管理政策学习能力、科技管理统战宣传能力、科技管理党建工作能力、科技管理业务工作能力,使科技干部不断积累知识、增长才干、提升本领,更好地担负起推动科创中心建设和科技事业发展的历史使命。

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已经建设了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张江科学城、临港浦江科技城、G60科创走廊等比较有代表性的教学点,集中体现了上海科技创新发展的先进成果,是科创中心建设实践经验的提炼和总结。

5.东西部协作与对口支援的科技帮扶培训

上海的科技帮扶培训主要依托上海科技优势,聚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对云南全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4 县和克拉玛依市、西藏自治区日喀则5 县、青海省果洛州6 县、三峡库区(夷陵区和万州区)等地区相关科技管理人员、科技企业人员、科技服务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来沪集中培训,进一步提高当地科技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支撑当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东西部协作与对口支援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等党的创新思想教育、科技创新案例与理论教育、上海科技创新驱动实践经验交流等,聚焦科技干部创新能力、法治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的提升,借鉴上海在理论研究、政策环境和实践探索的经验,进一步提升科技人才综合领导能力,增强干事创业的本领。

6.上海科普工作实践

上海科普工作紧扣国内外科普发展形势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要求,以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和品牌化为战略取向和总体思路,通过政府引导,健全社会多元化投入的机制,培育了形式多样的社会化科普主体,丰富了科普内容和科普服务,推进科普场馆的“一馆一品一课”建设,搭建了社会化的科普产业平台,打造了上海科技节、上海国际青少年科技博览会等知名品牌活动[2]。

科普能力培训主要是指在宏观科普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针对科普场馆工作人员开展的讲解能力和管理能力培训,包含吐字发音、朗读、讲解技巧、展览设置、讲解礼仪、讲解词编写等系统理论和技能培训,覆盖面广,针对性强。主要依托上海市科普基地(2020 年统计数据,约344 家)开展现场教学,通过培训使学员了解科普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理顺政府与科普工作的关系,进一步提升参训学员的科学素养,着力培育学员的科普宣传能力,着重培养科普讲解员的讲解能力和讲解技巧,从而进一步提升学员科学普及的综合能力。

三、 上海科技特色干部培训课程体系建设的演进历史

1.起步期:以科技相关系统理论为主构建培训课程

在改革开放初期,受高等教育资源和历史条件限制,当时一定比例的科技管理干部未接受过科技管理系统理论学习。当时的科技干部培训时间从两三个月至一年多不等,培训周期明显长于现阶段的干部培训;培训课程以科技管理、科学学、科技情报等系统理论和科技外语为主,以期促进科技战线改革开放,助力科技干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2.发展期:以社会科技需求为主延伸培训课程

干部教育培训是为经济社会服务的,针对不同历史时期科技工作所承担的时代使命,科技特色课程体系建设贯彻改革开放、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西部大开发及创新驱动等国家战略,服务于科技系统主责主业,锚定科技事业核心工作,对焦科技攻关的重点难点。

3.加速期:逐步完善形成科技特色课程体系模块

随着平均学历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科技管理干部经过大学的系统理论学习。随着互联网3.0时代的来临,人们学习的方式方法更加智能,信息资料的获取更加多元。此时的科技干部培训以丰富多样的专题讲座为主,主要目的是引导干部开阔视野,启迪思维。在大量培训专题基础数据积累的基础上,形成了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企业创新管理、党史党建等课程模块,初步构建了上海科技特色干部培训课程体系。

4.深化期:拓展科技特色课程体系的广度和深度

2020 年9 月1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3]这对科技管理人才培训提出了更高的挑战目标,要求我们不断拓展课程体系的广度和深度,动态更新和管理课程资源库,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水平。

四、科技特色干部培训课程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1.培训体系建设向深度和广度延展

科技管理培训的发展必须以培训实效为中心,从面上规模培训向多元精准定向转变,进一步压实培训内容,从通用能力培训向专业能力培养迈进,注重专业技能和政治理论学习相结合,补齐知识能力素质短板,提高科技管理人才专业能力、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特别是解决科技管理实际问题能力。加强培训内涵建设,以专业化发展增强干部教育培训核心竞争力,形成科技管理人才培训核心课程、师资、教材和品牌,创新培训方式,深入改变参训者的行为和思想,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效果,进一步拓展科技管理人才培训体系的广度和深度。

2.促进培训范式的数字化转型

教育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科技人才培训提供了智能化和多样化选择,运用大数据进行培训需求实时监测和科学分析,对培训学员进行精准学情分析,对培训效果进行深度评估,打造干部教育培训大数据平台,开发形式多样的“互联网+”培训形式,建设科技创新实训室;加强数字化智能培训的探索,开展精准化培训,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手段进行学情分析,推动干部培训向个性化、差异化和系统化的方向深入发展,推动培训范式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

3.进一步构建科技创新培训生态

科技人才教育培训需要平台和联盟的有效支撑,同时可以延伸生成众多赋能赋智公共平台,引领科技创新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应立足上海、面向长三角、服务全国,依托培训行业联盟和智库联盟搭建更具内涵的科技干部教育培训平台,打造科技培训论坛、科技培训年度报告、科技培训大讲堂、公众号、科技人才峰会等公共产品,联结培训链、人才链、创新链;加强与高校、党校和职能部门的纵向联系,建立长效合作培训机制;总结培训成效,树立行业标准,提炼培训经验,输出培训模式;探索以公共公益培训为主,市场社会培训充分发展的培训格局;紧扣新时代科技发展定位打造科技特色培训品牌,引领地方科技人才培训创新,探索引入国外科技人才培训机构或产品,向全国一流科技管理培训基地迈进。

猜你喜欢
科技人才科创科普
人力资源会计视阈下激发河北省科技人才创新活力的薪酬体系研究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科技部等十三部门印发文件进一步激发女性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中芬科技产业园:科技人才与产业技术的“强强联合”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宁陕农业科技人才助产业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