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灿鑫
自1992年大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大理经开区)成立以来,区党工委、管委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经开区各项事业发展的先手棋,积极加大投入,全力改革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抒写了大理经开区教育发展的华丽篇章。
聚焦优先发展,全面推动高水平普及
记忆的光影一下子回到了1998年9月秋季学期,那时的我正在位于下关洱河南路上的大理财校就读中专,忽然一天听到大理经开区育才中学建成招生的消息,我们几个同学还专门在一个周末搭乘16路公交车前往参观。透过学校的围栏,我们看到学校里花木成畦,校园环境无比优美,一排排教学楼布局合理,标准化的运动场绿草如茵、视野开阔,据说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在当时绝对算得上省内一流,一时让我们啧啧声起,几乎每个人的眼神里都充满了艳羡。
不想十多年后,和我们同去参观的一位同学,在中专毕业后分配到了老家的一所山区小学,几年后,他辞职考上了研究生,毕业后又进入育才中学,并成为学校里一位成绩突出的政治老师。
育才中学建校以来,不仅培养了一代代优秀学子,还影响了许多人的向往和追求,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多年从事教育工作,除了我那个同学,我还亲眼见证了许多优秀人才从八方汇集,为学校的腾飞和经开区教育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师资力量。
不久前,我走访了育才中学,何祥英校长向我介绍说,育才中学是由大理经开区管委会全额拨款的一所公办全日制初级中学,成立至今已经有24年。学校总占地面积17 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 176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9 998平方米。现有26个教学班,1 286名学生。多年来,学校一直重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92人,其中98%以上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何校长说,学校沿用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1939年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之名,并一直秉承先生所倡导的“诚信育人,爱满天下”的办学宗旨,以“投入一流的硬件设施,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办一流的学校,出一流的成绩”为办学目标,以“见贤思齐 包容弘毅”为校训,坚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业精、德高、严谨、创新”的校风,“团结、勤奋、求是、文明”的教风和“置疑、多思、自学、尊师”的学风。
建校24年来,育才中学还经过两次提升改造,使学校校园环境更加优美,文化氛围更加浓郁。在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关心下,全体教职工同心同德,锐意进取,坚持爱心育人,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与创新,坚持育人为本,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逐步形成了“以爱育人,丰富和谐”的办学特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攀升,各项工作成果凸显,得到上级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先后被评定为 “云南省初级中学办学水平一级学校” “云南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 ,国家级“篮球特色学校”“武术特色学校”,云南省“绿色学校”“防震减灾示范校”,大理州“示范家长学校”“平安校园”“依法治校示范校”,多次被大理市委、市人民政府评为“大理市先进单位”……一个个荣誉的取得,记载和见证了育才中学建校20多年走过的铿锵足迹,使之越来越成为一所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满意的窗口学校。
大理经开区成立30年来,区党工委、管委会坚持把教育优先发展作为推动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始终秉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紧扣经济社会发展的脉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推动区内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截至2022年9月,全区共建成初中学校2所、小学5所、公办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15所,在校生约11 000人。
近五年来,经开区共投入建设项目资金约5.6亿元,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学校布局,集中新建了 满江中学(占地90亩,48个教学班)、满江小学(占地50亩,36个教学班)、满江中心幼儿园(占地18亩,24个教学班)、育才三小(占地23亩,24个教学班)、凤仪中心完小(占地50亩,36个教学班)等多所学校,一栋栋教学楼拔地而起,一个个新校园建成并投入使用,使经开区办学规模与5年前相比扩大了一倍以上,大大缓解随迁子女不断增长多带来的巨大招生压力,推动了经开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普及。
聚焦教育公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双减”政策出台以来,大理州经开区满江小学结合学校“立德、立学、立身、立志”的育人目标,全力打造具有特色的课后服务体系,全力推动“双减”工作的贯彻落实。
每天下午3点半,满江小学第一时段的课后服务开始,全校师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集体完成作业。为了让学生“学足”“学好”,学校要求教师在课后服务时段因材施教、分层辅导,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辅导答疑、面批面改,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提升作业质量。下午4点半,第二时段的课后服务正式开始,全体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走进不同的教室、场地学习自选的兴趣课。为更好地贯彻“五育并举”,推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构建起了美育、体育、科技教育、劳动教育四大类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体系,开设了32门特色课程,保证每一名学生都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开启“走班”模式,培养个性特长。学校倡导所有学生要有一项艺术爱好,让未来的生活更加多彩多姿;要有一项体育特长,让未来的生活更加健康阳光;要有一项劳动技能,让未来的生活会更加自立自强;要有一项智能编程,让未来的生活更加充满创造力。有效的课程设置和课外教学服务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同时,满江小学还是大理市第一家学生午间配餐和午间服务试点学校,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向全体学生施行有温度的教育,让教育的主体回归校园,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到实处。
满江小学“双减”工作的实施,是近年来大理经开区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缩影。30年来,随着大理经开区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外来随迁子女和户籍新迁入辖区的人口数与日俱增,至今已占学生比例的60%左右,每年一年级需要入学的人数都远大于实际学位数,为了做到应招尽招,部分随迁子女只能调剂到周边稍远的学校就读。为了打消家长顾虑,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经开区辖区内各学校在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的统一领导下,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创造条件,切实为学生和家长服务。一是全区义务教育学生实现营养餐全覆盖,差额资金由区管委会给予补助;二是解决偏远学校的交通问题,积极与公交公司协商,给予公交公司线路补贴,开通从西窑社区到红山完小的学生接送专线车;三是根据各自学校区域和生源特点,强化和创新学校管理,在教育科研、文化建设、学生培养、家校共建、午间配餐、课后服务、社团活动等方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效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学校办学水平的持续提升,推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聚焦教育改革,全面推动创新融合
2021年8月27日,大理州实验小学开发区校区(育才三小)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大理经开区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时光追溯到2019年6月18日,为适应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大理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不断拓宽办学思路,以《大理州教育体育局关于中小学集团化办学指导意见》为指导,在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和征求各级各部门意见基础上,制定了《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并在大理州教体局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引入州内优质教育资源。当天,大理州实验小学与大理经开区管委会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根据协议条款,育才三小加挂“大理州实验小学开发区校区”牌子,由经开区选派法人及校长,大理州实验小学派出执行校长 ,植入优质教育资源。该校在“统一的办学理念、统一的教育教学管理、统一的教育科研、统一的共享资源”“四个统一”的指导下,采用“移植+”策略,全方位移植大理州實验小学成功的管理模式和办学模式,朝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目标奋进,力争在五年内把育才三小办成全州一流、特色鲜明的小学,受到辖区内广大师生和家长的一致欢迎。
同年8月,下关一中初中部与满江中学合作成立了下关一中初中部开发区校区,通过集团化办学,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示范和引领作用,全力打造优质教育资源。2020年8月,经开区又引入了上海育秧学前教育集团开办了大理爱德堡幼儿园。一项项力度空前的举措,充分体现了经开区办实教育、办优教育的信心和决心,优质教育资源的不断引入与整合,促进了经开区品质教育的快速发展。
一花独放不是春,姹紫嫣红春满园。30年来,大理经开区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积极健全和完善教育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责任机制,持续深化“一校一品”党建示范校创建活动,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推进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中学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名列全州前茅,小学毕业水平测试成绩大幅提升,学校在各类创建活动中成绩突出,为大理经开区发展和全州经济社会腾飞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