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太少、表达能力欠缺,并非乡村学生特有的困境。过去二三十年,全国乡村学校的硬件得到了普遍改善,但乡村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氛围,与城市依旧存在差距。这种差距,直观地体现在乡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和课外阅读量上。
“世外桃源”里的难题
更章门巴民族乡小学,坐落在湿润的尼洋河谷旁。 从西藏林芝城区40分钟高速过来,下道一拐,就能开进笔直的迎宾大道,乡里最中心的位置留給了学校。
第一次来这里的来访者都很意外:西藏的乡村小学条件这么好。对这样的称赞,校长达瓦扎西已经听惯了。
达瓦扎西今年39岁,笑起来有藏族汉子特有的爽朗。当年高中毕业,他毫不犹豫选择当老师。“当时很多家长有这种想法:孩子上学要最好的老师教,但以后不要当老师。我觉得这种想法不好,当时第一志愿就报了师范学院。”
2004年从拉萨师范毕业后,达瓦扎西被分配到更章门巴民族乡小学,2009年调走后兜兜转转几年,他又调了回来,担任校长至今已经有6年。
更章乡小学只有148名学生,一个年级就20来人,学校21位在职教师,平均一位老师负责7名学生。
“这里的师生配比,比很多城里学校都要好。”前来参观的作家郝景芳是第一次来到林芝,她去过西南、东北的一些乡村学校,有的小学一个班50名学生,全校就几位老师。
然而面对世外桃源般的环境,达瓦扎西心里却很着急:学校条件变好了,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却没什么进步。“只要老师不布置任务,学生基本是不会看书的。”
学校书记邵园磊已经教了十几年书,调到更章乡小学后开始带一年级语文,发现新生们普遍词汇量欠缺。
在更章门巴民族乡小学就读的学生,三分之一都是门巴族,其他还有藏族、珞巴族、回族。少数民族孩子虽然从小生长在汉语环境里,日常沟通没有障碍,但识字水平还是落后于同龄人。
为了提高学生词汇量,当地教育工作者想了很多办法。针对低年级的识字问题,区里教育局统一采购了《中华经典诵读》分发给学校,“类似于《三字经》的内容,但学生们读起来很吃力”。
词汇量不够的直接后果是输出能力跟不上。邵园磊发现,这边五年级学生的作文,只有大城市二三年级学生的水平。
“市里举办的比赛,我们的孩子很难参加,即便去了也拿不到名次。”讲到这,达瓦扎西掩饰不住失落。
其实更章乡的孩子们上学并不比同龄人轻松。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学语文和藏文,到三年级又要加上英文。
对没有文字、只有语言的门巴族来说,难度只增不减。门巴族老师央珍介绍,很多门巴小孩上学前只会说门巴语,汉语会听不会写,从一年级才开始正式学汉字,“起步就差了一大截”。
在校长眼里,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很简单:课外阅读量太少了。
为了尽快补上短板,达瓦扎西让老师们给学生安排课外任务——写读书日记。
“死记硬背的东西,多练习一下还行,但确确实实因为读书太少,有些孩子根本写不出来,好点的慢慢能写到一两百字,能描述清楚今天做了什么就算不错了。”
他前不久去一个高年级学生家里家访,想了解周末课外阅读的情况。女孩在抽屉里翻找半天,掏出一本少儿版《红楼梦》,封面蒙了厚厚一层灰。
不看课外书的“10”后
阅读太少、表达能力欠缺,并非少数民族学生特有的困境。 过去二三十年,全国乡村学校的硬件得到了普遍改善,但乡村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氛围,与城市依旧存在差距。
这种差距,直观地体现在乡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和课外阅读量上。
广东韶关职业学院已经对口支教更章门巴民族乡小学十几年,负责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素质课程,每年都会选派几名大学生来授课。今年由于疫情,支教老师来不了,这些课只能靠更章门巴民族乡小学自己的主课老师们顶上,任务很重。
“像科学课现在只能靠其他老师代班,很多实验都没法做。”达瓦扎西说。
在校内课程师资力量都还不足的情况下,乡村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更是难以保证。
中国扶贫基金会等机构曾针对国内城市儿童、乡村儿童的阅读情况发起过调研,发现超过七成的乡村儿童每年阅读的课外书籍不到10本,而有超过六成城市儿童平均每年课外阅读量在10本以上。
长期关注儿童教育的科幻作家郝景芳,本人就是课外阅读的受益者。“阅读对个人成长的助推作用是巨大的。我上学的时候,其实父母并没有给我报过培训班,但在家里营造了很好的阅读氛围。广泛阅读对于培养求知习惯、塑造跨学科思维是很有帮助的。”
即便从应试角度考虑,课外阅读对提升语文水平的好处也是公认的。作家、南方人物周刊总主笔蒯乐昊和很多一线教育界人士有过深入交流,专家们普遍认为小学语文教育一定要重视阅读,“阅读抓得越好,持续时间越长,学生的语文能力就越高”。
但让乡村老师们焦虑的是,很多孩子根本看不出有主动读书的欲望。即时反馈更快的游戏和社交媒体占据了大部分注意力,课外书早就在“10后”孩子心中失宠了。学生们周末一回家,和城里孩子一样,只顾着玩手机——这是达瓦扎西每次家访最怕听到的回答。央珍老师不让女儿在家玩手机,她女儿会抱怨融入不了朋友,“同学拍跳舞视频都让她站到后面”。
要谈到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自主性,乡村家庭往往也无从下手。
更章乡绝大部分人口是少数民族农牧民,由于离林芝近、交通方便,很多父母选择去城里打工,只剩老年人在家看小孩,文化水平和汉语能力都有限。
为此达瓦扎西甚至想过,能不能让家长在家指导孩子多读书?不过看看乡里的情况,他也就明白了:营造阅读氛围这件事,还是要靠学校。
问题是,学校的经济也不宽裕。更章乡小学今年公共经费是18万,一年电费就是6万块,还要承担耗材、设施维护费用,不算宽裕。学校很长时间只有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图书室,藏书老旧,学生常常读完上册找不到下册。
担任校长6年来,达瓦扎西已经学会了四处给学校要资源,“就是要到处去认识人,多聊聊”。
学校里很多东西都是他要来的。对口支援学校给了两万块钱,他就拿来买了一堆篮球、足球、跳绳,让学生动起来;一听说附近小学援建了图书室,他赶忙找到教育局领导,抓紧机会安利更章乡小学。
从0到1的实验
校长的积极安利得到了回应。
今年初,南方周末联合拼多多“为你读书”公益捐赠行动,决定发起西藏站捐赠项目,联系上了达瓦扎西校长。了解到学校的需求后,发起方向学校捐赠了七千余册图书以及书架、书桌等配套设施,还重新修缮了阅览室。本次活动还邀请了童行书院、担当者行动提供战略公益支持。
从2021年发起至今,“为你读书”公益项目组的足迹已经遍布新疆、西藏、甘肃、青海、宁夏、贵州、云南、四川等地的偏远中小学,累计捐赠图书达25万册。
每次“为你读书”捐赠行动,都会努力走进中国最偏远的中小学,根据不同学校需求,由活动项目组和校方共同确认选书。此次向更章门巴民族乡小学捐赠的七千余册图书,不仅有绘本、童话、科普、经典名著等课外书,以及书法、字典等工具书,还特意选了一批反映西藏人文风景、地方文化的书籍。
除了捐赠图书,项目组还会邀请作家、学者走进这些偏远的乡村学校,实地给孩子们上阅读课。今年6月底,科幻作家郝景芳、南方人物周刊总主笔蒯乐昊、担当者行动阅读专家王钢、童行书院 PBL 课程教学教研老师刘雅楠就受邀来到了更章门巴民族乡小学。
他们来得正是时候。
经过一年的等待,在外借读半年的更章门巴民族乡孩子,今年终于回到了心心念念的校园。迎接他们的是一栋崭新的三层教学楼,能容纳六个年级所有学生的宿舍和食堂,一座铺装了标准跑道和人工草坪的户外操场。宿舍里装了暖气片,教室有投影和电脑,操场旁还多出了一片菜园。
面对翻修一新的学校,达瓦扎西很是骄傲——他在工地上监工了大半年,盯着施工队给新教学楼添上民族特色:外墙立柱涂上了藏式纹路,三楼外墙特意刷成门巴族民居常见的褐黄色。
校长特意将新教学楼最大一间教室留了出来,作为全新的图书室,基调是象征希望的淡绿色。他还在宿舍走廊里专门设计了书架,造型是“门巴”二字的首字母,想让孩子们随手就能翻到。
只不过,从0到1的过程是最困难的:如何让根本没有看书习惯的孩子爱上阅读?
担当者行动阅读专家王钢给出的建议是:及时反馈,建立仪式感。
“可以经常拍照记录孩子们读书的样子给他们看,定期表彰奖励读书多的孩子,还可以在班上办分享会,把阅读打造成校园里的盛事。孩子都渴望被看见,哪怕有的孩子开始只是假装爱看书,久了也会有读进去的一天。”
看着这批精心挑选的图书,校长也有自己的设想。他打算以后在图书室办阅读会,坚持让孩子们继续写读书笔记;他还准备建立图书借阅制度,让孩子们能周末借书带回家读。
“我想的是,刚开始不能用太严肃的东西,先从营造阅读氛围出发,从绘本这类轻阅读开始,慢慢培养他們的习惯。”达瓦扎西说。
教了20多年书,他当然也明白,阅读本来就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
“我们今年带孩子们种菜,给每个年级安排了不同的蔬菜,像白菜、香菜、辣椒、萝卜、小葱这些。刚开始也看不到什么成果,有的孩子还要躲,但最后长出来,孩子们都很有成就感。读书其实也是这样的。”
和更章门巴民族乡小学缘分快20年,达瓦扎西已经放不下这里的孩子。教育局领导曾经两次提出让达瓦扎西去管更大的学校,他都拒绝了,“还有很多想法没有实施”。
他一直有个心愿,希望看到更多学生考进西藏中学班,那样以后机会能多一些。他想起以前带过的一个学生,读书很自觉,当年是林芝的小考状元,后来考到了上海交大。
让校长宽慰的是,一些令人欣喜的信号正在生长。在六月的高原烈日下,孩子们抱着心爱的图书冲出教学楼,跨过点缀着月季的草丛,躲进遮阴长廊,急切地翻开了第一页。
(来源: 《南方周末》 李 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