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达本胺维持治疗预防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复发的效果和安全性

2022-11-23 12:47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11期
关键词:乙酰化生存期生存率

贾 冉 周 航 黄 金

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CL)主要因异常的胸腺T淋巴细胞克隆所致的一种恶性肿瘤,包括众多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亚型,其中PTCL-非特指型最为常见,约占PTCL亚型的26%[1]。PTCL属于侵袭性淋巴瘤,诊断后需立即采取治疗措施,但目前缺乏针对性治疗PTCL的方案。以蒽环类的CHOP方案是PTCL一线治疗方案,但不能取得满意疗效,5年总生存期仅在30%左右[2]。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HSCT)技术的出现,将PTCL患者总生存率提高了原来的10%左右,治疗效果较传统治疗化疗好,但存在移植后易复发的问题,术后复发率高达50%[3]。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多种新型抗肿瘤药物。西达本胺是我国原创的一种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HDACIs),主要治疗难治性PTCL,目前已在该病临床治疗中得到较好应用[4]。本文将探究西达本胺对接受AHSCT治疗的PTCL患者术后疾病复发及安全性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选取2015年12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75例PTC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为PTCL[5];②均接受AHSCT术,术后1个月造血重建稳定、原发病稳定,估计生存期>3个月;③年龄25~60岁;④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②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③严重认知或精神障碍,不能完成本研究。根据术后是否采取西达本胺维持治疗,将75例PTCL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35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AHSCT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定期随访。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造血稳定后,给予西达本胺(国药准字H20140129,深圳微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治疗,口服,2次/周,30 mg/次,早餐后0.5 h服用。治疗期间定期随访,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术后随访2年,并每个月定期进行血常规、肝功能检查。对于复发患者实施硼替佐米、吉西他滨等二线治疗方案。

1.3 观察指标

疗效评估:2组患者术后1个月造血稳定后,进行PET/CT检查,评估疾病缓解情况。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进展(PD),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6]。

随访半年,统计复发病例,比较2组复发率;观察患者生存情况,记录无进展生存期(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 、总生存期( overall survival,OS),PFS为从入组至第 1 次发生疾病进展或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OS为从入组至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计算半年内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7]。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术后疗效比较

2组术后有效率分别为95.0%(38/40)、88.57%(31/35),无显著差异(χ2=0.357,P=0.550),见表2。

表2 术后疗效比较/例

2.2 2组术后半年生存率及生存期比较

观察组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FS、OS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图1。

图1 2组患者半年生存曲线

表3 2组术后半年生存率及生存期比较

2.3 2组术后半年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半年复发率为12.5%(5/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29%(1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4,P=0.025)。

2.4 西达本胺维持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观察组出现血液系统Ⅰ级不良反应3例、Ⅱ级不良反应1例,消化系统Ⅰ级不良反应2例,心血管系统Ⅰ级不良反应1例,神经系统Ⅰ级不良反应2例、Ⅱ级不良反应2例,全身反应Ⅰ级不良反应2例、Ⅱ级不良反应2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15/40)。

3 讨论

PTCL是一种复杂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相对较低,但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侵袭性高,目前尚缺乏标准的治疗方案[8]。AHSCT是指将自身来源的造血干细胞在实施超剂量放化疗后,经静脉输入患者体内以替代原来的造血干细胞,让患者的正常免疫及造血功能能够重建[9]。AHSCT常用于骨髓瘤、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巩固治疗,但该治疗方案只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并不能够达到治愈的效果,术后仍然存在复发的问题[10]。故寻找能够提高PTCL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的治疗方案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开发靶向药物逐渐成为临床研究热点。组蛋白去乙酰化及乙酰化是调控基因重要的环节之一,两者间的平衡由组蛋白乙酰化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HATs)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共同维持[11]。研究发现,HDACs在多种肿瘤中呈高表达,与疾病预后有关[12]。体外研究显示,抑制HDACs的活性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肿瘤转移受阻,故HDACIs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新型抗肿瘤药物[12]。HDACIs能抑制肿瘤组织细胞生长、阻止肿瘤血管形成、促进细胞分化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进而发挥抗肿瘤作用[13]。国外已研究出多种HDACIs,如罗米地辛、贝利司他等。西达本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HDACIs,国外研究显示该药对血液系统肿瘤疗效确切,对难治性PTCL具有较好远期疗效,而我国仍处于初步研究阶段[14]。付金月等[15]采用西达本胺联合化疗方式治疗PTCL,有效率(68.8%)较单纯化疗组(27.3%)显著提高,但血液学、胃肠道反应及感染的不良反应较严重。本研究将西达本胺与AHSCT联合起来治疗PTCL,首先对患者实施AHSCT,术后1个月开始进行西达本胺维持治疗,AHSCT术后评估疗效,观察组35例获得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总有效率(95.0%)与对照组(88.57%)比较无显著差异。西达本胺维持治疗半年后,5例复发,其中抑制后未达到CR的5例患者均在抑制后半年内复发,有3例出现新病灶,但总复发率(12.5%)显著低于对照组(34.29%),提示AHSCT术后西达本胺维持治疗有助于降低复发率。分析AHSCT术后西达本胺维持治疗半年内生存期,发现观察组FS、OS显著大于对照组,无进展生存率(75.0%)及总生存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51.43%、60.0%),提示PTCL患者接受AHSCT术后予以西达本胺维持治疗,能改善患者近期生存情况,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率。本研究还发现,西达本胺维持治疗3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主要发生在血液系统,表现为血液学毒性反应,包括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停药一段时间后再次予以西达本胺维持治疗后未出现不良反应;2例消化不良,1例头晕,血栓事件1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但以上不良反应均为Ⅰ~Ⅱ级反应,无Ⅲ~Ⅳ级不良反应,提示AHSCT术后PTCL患者对西达本胺耐受性较好。

综上,对PTCL患者AHSCT术后予以西达本胺维持治疗,能降低复发率,延长近期生存期,提高生存率,促进预后,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事件可控,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乙酰化生存期生存率
派姆单抗作为二线可有效治疗晚期肝癌
抑癌蛋白p53乙酰化修饰的调控网络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Ⅱ/Ⅲ期结肠癌患者边侧性、分子亚型及治疗响应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慢性支气管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组蛋白H3乙酰化修饰增强
维持治疗对小细胞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及生存率的影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