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文娜 朱峥燕
宫颈癌为临床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患病率较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1-2]。现阶段,临床针对宫颈癌患者多通过放化疗、手术等措施进行治疗,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然而治疗效果与临床的预期尚存一段距离,患者死亡几率仍处于较高水平[3]。伴随临床医学手段的快速进步,分子靶向治疗现已逐步发展为临床诊治宫颈癌的新型方式,但临床尚未对该病的具体发病机制进行全部明晰,因而临床缺少与之对应的分子治疗靶点。因此,临床需积极的寻求宫颈癌的发病机制,探寻有关分子标志物,以指导临床施行个体化的治疗。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I3L1)由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肿瘤细胞等多种细胞释放,在多种肿瘤细胞内均存异常表达。而核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NRIP1)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内存在重要的调控能力,在各不相同的肿瘤细胞内均异常表达[4]。而配体依赖性辅助抑制因子(LCoR)是核受体有关蛋白的配体依赖辅助抑制因子,能够对肿瘤的发生、发展造成一定影响[5]。本研究以72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CHI3L1、NRIP1、LCoR在宫颈癌组织内的表达意义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联系,报告如下。
选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72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全部宫颈癌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证实;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齐全;患者纳入均遵循自愿原则,依从性较高,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精神疾患者;伴有凝血功能异常者;合并严重的脑器质性疾病者;存在其他恶性肿瘤者;合并其他妇科疾病者;存在血液系统病症者。所有患者年龄34~62岁,平均年龄(49.57±5.36)岁;体重指数18.3~27.6 kg/m2,平均体重指数(23.59±1.46)kg/m2;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13例Ⅰ期,15例Ⅱ期,32例Ⅲ期,12例Ⅳ期;肿瘤浸润深度:31例浅肌层,41例深肌层;肿瘤最大直径:40例<3 cm、32例≥3 cm;淋巴结转移:34例未转移,38例转移;病理类型:35例鳞癌,37例腺癌。
标本采集:于手术过程中采集全部患者的癌组织与癌旁组织(距肿瘤组织边缘≥5 cm)标本,用10%甲醇溶液固定24 h,常规石蜡包埋处理,制作为4 μm的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CHI3L1、NRIP1、LCoR表达情况:将制作完毕的石蜡标本放在二甲苯溶液之中施行10 min的脱蜡处理,然后调换二甲苯溶液再一次的放置10 min,以梯度酒精施以脱水;将标本放在蛋白酶修复液中,并于常温环境之下进行30 min的孵育,之后将标本放在3%过氧化氢溶液内,以去过氧化物酶封闭液封存,孵育10 min过后用磷酸缓冲盐溶液(PBS)清洗;放入山羊血清后封闭30 min,滴加一抗,于室温下静置3 h,并采用PBS清洗3次,2 min/次,滴加二抗,于室温环境之下孵育0.5 h,PBS清洗3次,2 min/次,然后采用苏木精施行染色,脱水并封片。由两名高年资的病理医师进行结果的判读,在显微镜下观察,依照染色细胞百分比与染色程度评分评判表达情况。染色细胞百分比:0分:在5%之下;1分:≥5%~25%;2分:>25%~50%;3分:>50%之上。染色强度:0分:无色;1分:浅黄色;2分:棕黄色;3分:棕褐色,染色细胞百分比与染色强度得分相乘为总分,0~2分为阴性,3~9分为阳性。
(1)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HI3L1、NRIP1、LCoR阳性表达率。(2)CHI3L1、NRIP1、LCoR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3)CHI3L1、NRIP1、LCoR阳性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癌组织中CHI3L1、NRIP1、LCoR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CHI3L1、NRIP1、LCoR阳性表达率对比(例,%)
宫颈癌组织内CHI3L1、NRIP1、LCoR表达水平与年龄、病理类型无关(P>0.05),与FIGO分期、肿瘤浸润深度、肿瘤最大直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见表2。
表2 宫颈癌组织中CHI3L1、NRIP1、LCoR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例,%)
Kaplan-Meier结果显示:CHI3L1、NRIP1、LCoR阳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均低于阴性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图1-3。
图1 CHI3L1阳性表达者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
图2 NRIP1阳性表达者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
图3 LCoR阳性表达者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
宫颈癌在临床的患病率较高,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6]。宫颈癌发病早期临床表现较为隐匿,或缺乏典型性,患者常不重视,继而造成大部分的患者经临床证实时病情已发展到中晚期,从而错过最佳手术根治时间,加大临床治疗难度,给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7-8]。伴随分子诊断与靶向治疗措施的持续改进,宫颈癌患者的短期死亡率呈明显降低趋势,然而此类患者的整体预后情况仍处在相对较差水平[9-10]。由于临床对于宫颈癌检查缺乏早期的诊断标志物,从而导致误诊、漏诊率处于较高水平,探寻相关生物标志物对宫颈癌患者预后进行准确预测至关重要[11]。
CHI3L1为分泌型糖蛋白,属哺乳动物几丁质酶样蛋白家族,可通过调节氧化损伤、炎症小体激活等,在抵抗病原体、抗原诱导的损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2]。CHI3L1在多种人类肿瘤中过高表达,如乳腺癌、卵巢癌等,CHI3L1表达的异常与转移性癌患者预后不良与生存周期缩短联系紧密。NRIP1可与各不相同的蛋白发生相互作用,以此对细胞凋亡与机体免疫等信号传导过程进行干扰[13]。LCoR可通过与甲状腺激素受体相互结合来起到抑制功效,从而对炎症、肿瘤发生构成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癌组织中CHI3L1、NRIP1、LCoR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提示在宫颈癌患者的病灶组织内CHI3L1、NRIP1、LCoR呈明显的异常表达状态,对上述三项指标进行早期的检测,可及时明晰宫颈癌患者病情。其原因为肿瘤细胞之中的凋亡抑制因子会使得NRIP1产生泛素化,且还能够改变泛素化NRIP1的构象,使得其与生存激酶1结合,最终加速肿瘤细胞的增殖。本研究结果显示,宫颈癌组织内CHI3L1、NRIP1、LCoR与FIGO分期、肿瘤浸润深度、肿瘤最大直径、淋巴结转移有关,表明三项指标与宫颈癌的局部浸润与远处转移联系紧密。本研究Kaplan-Meier结果显示:CHI3L1、NRIP1、LCoR阳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均低于阴性表达。由此可见,临床可将CHI3L1、NRIP1、LCoR作为宫颈癌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参考指标。
综上所述,宫颈癌患者的病灶组织内CHI3L1、NRIP1、LCoR表现为过高水平,三者与患者FIGO分期、肿瘤浸润深度等密切联系,参与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且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率更低,预后更差,监测CHI3L1、NRIP1、LCoR可为宫颈癌患者预后评估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