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 (辽宁 朝阳 122000)
内容提要: 目的:对无创呼吸机与高流量湿化治疗仪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按照抽样方法对本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开展研究,随机纳入87例,以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为对照组(43例),以高流量湿化治疗仪治疗患者为观察组(44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包括治疗总有效率、生命指标、血气分析和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除了二氧化碳分压(PaCO2)之外,观察组治疗后心率(HR)、氧分压(PaO2)高于对照组,但RR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对照组KP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呼吸衰竭采取无创呼吸机、高流量湿化治疗仪治疗的生存质量相当,但高流量湿化治疗仪更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气分析,而呼吸、心率方面的控制效果较无创呼吸机差。
随着我国环境、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数量明显增多,损害居民健康,降低生活质量,影响正常工作。作为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呼吸衰竭的发生与各种原因所致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有关,引起患者无法进行有效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不伴二氧化碳潴留,最终造成人体生理功能、代谢紊乱,如若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将会危及生命安全[1-3]。面对呼吸衰竭的治疗,常规选择使用抗生素、祛痰药、吸氧、补液等干预措施,以缓解病情程度,改善症状体征[4]。值得注意的是,常规疗法整体效果欠佳,并不能有效改善患者通气功能。所以,进一步完善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机械通气成为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辅助措施。目前,无创呼吸机、高流量湿化治疗仪是当前临床用于治疗呼吸衰竭的常用通气方式。本文就本院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无创呼吸机、高流量湿化治疗仪的效果差异展开探究,旨在选出相对有效、安全的通气方式,报道如下。
该研究已取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现参照入选标准、排除标准,随机选择本院87例呼吸衰竭患者(2020年3月~2021年3月)为研究对象,以不同辅助治疗方式为依据,将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43例),包括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55~80岁,平均(67.33±10.10)岁。高流量湿化治疗仪治疗患者设为观察组(44例),包括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龄57~80岁,平均(69.20±10.05)岁。经SPSS25.0软件处理、分析,确定两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神志清楚,积极配合;②存在无创呼吸机、高流量湿化治疗仪适应症;③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综合确诊为呼吸衰竭,即氧分压(PaO2)<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Hg;④患者知晓研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表达、理解、沟通等方面存在困难;②合并心理疾患、肝肾功能不全、占位性病变、面部畸形/皮肤疾病等;③研究过程中因自身原因而主动退出。
入院后,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包括吸氧、抗感染、补液、解痉类药物、祛痰类药物、休息、清淡饮食等。
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辅以无创呼吸机支持,具体如下:①协助患者取体位,如半卧位/高枕卧位;②与患者主动交谈,告知与无创呼吸机有关的基本知识(流程、时间、配合事宜等),以取得患者的配合:③为患者佩戴大小合适的氧面罩,并连接无创呼吸机,设置参数(通气频率16~20次/min、氧浓度30%~40%、呼吸压力4~8cmH2O),根据患者试剂情况,酌情调整参数;④治疗时间≥2h,每隔4h治疗1次。
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辅以高流量湿化治疗仪,具体如下:①协助患者选择体位,如半卧位/高枕卧位;②为其选择大小合适的鼻导管,并紧密连接高流量湿化治疗仪,设置参数(氧流量40~60L/min、氧浓度40%~60%、氧温度37°C);③开始进行辅助通气,此期间注意观察、记录患者病情变化,适当调整参数,如若患者出现不适感/其他问题,立即停止治疗,配合医生采取救治措施;④治疗时间≥2h,每隔4h治疗1次。
①临床疗效。参照疗效标准,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显效:治疗后症状及生命体征均显著改善;有效:治疗后症状及生命体征有所减轻;无效:治疗后病情未见改变,或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例数、有效例数之和占总例数的百分比。②血气分析。对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进行比较,包括血PaO2、PaCO2等。③生命体征。对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指标进行比较,包括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心率(Heart Rate,HR)等。④生存质量。以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标准为依据,评估患者生存质量,总分100分,呈正比。
选择SPSS25.0统计学软件程序包为工具,计量资料表示形式为±s,行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n/%)
对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进行比较,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PaO2、PaCO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PaCO2低于治疗前,但PaO2高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各指标变化幅度较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s,mmHg)
表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s,mmHg)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
PaCO2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3 56.10±4.03 74.25±8.11a 48.23±4.10 43.30±2.11a观察组 44 55.29±5.10 89.40±10.23a 49.17±5.01 44.37±3.20a t 0.821 7.643 0.956 1.837 P 0.414 0.000 0.342 0.070组别 n PaO2
对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进行比较,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RR、HR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RR、HR较治疗前改善明显,且观察组RR、HR较对照组改善显著,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变化(±s,次/min)
表3.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变化(±s,次/min)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HR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3 23.45±1.29 22.69±1.20# 109.77±11.21 90.25±7.13#观察组 44 23.47±1.30 20.51±1.33# 108.65±10.19 99.13±8.01#t 0.072 8.021 0.488 5.457 P 0.943 0.000 0.627 0.000组别 n RR
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的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比较两组生存质量(±s,分)
表4. 比较两组生存质量(±s,分)
组别 n KPS评分对照组 43 85.20±5.03观察组 44 87.33±7.21 t 1.595 P 0.115
作为常见的临床疾病,呼吸衰竭的发生与各病因(呼吸道阻塞性病变、肺血管疾病、肺组织病变等)所致肺通气、换气功能障碍有关,且以缺氧、二氧化碳潴留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将会对心脏、中枢神经、酸碱平衡及电解质、肝肾及造血系统带来一定影响,增加治疗难度,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如何挽救呼吸衰竭患者生命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呼吸衰竭患者经过一系列常规干预治疗后的病情虽然有所缓解,但是整体效果未能达到良好的预期目标。因此,辅以通气治疗则成为改善患者通气功能,缓解呼吸困难,促进预后的重要措施。无创呼吸机作为一种机械通气方式,较有创呼吸机更容易取得患者的接受、认可,考虑与以下原因有关:操作简便、无创、安全;增加肺泡内压力,改善换气功能,减轻呼吸困难;缓解呼吸肌疲劳,降低耗氧量,防治气道塌陷,促进通气顺畅;减少回心血量,避免气道负荷加重,维持正常心功能等[5,6]。但是该方式容易刺激患者气道,使其产生不适感,降低配合度,影响通气效果。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呼吸衰竭生理病理特点认识程度的加深,发现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在其治疗方面可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该疗法是在借助高流量专用鼻塞/其他患者接口基础上,持续为患者提供可调控的相对恒定吸氧浓度、温度、湿度的高流量吸入气体的治疗过程[7,8]。与无创呼吸机比较,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可通过在保持最佳湿度作用下,为患者输送高流量氧气,使黏液纤毛清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与此同时,患者可正常饮水、进食、沟通。近些年,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已广泛用于治疗食管癌术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COPD 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成效显著且安全可靠[9,10]。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差异。除了PaCO2之外,观察组治疗后HR、PaO2高于对照组,但RR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对照组KPS评分比较无差异,说明无创呼吸机、高流量湿化治疗仪在辅助治疗呼吸衰竭方面各有利弊,因而希望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及配合度等差异性,选择相对合适的通气方式,以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呼吸衰竭患者常规对症治疗中分别辅以无创呼吸机、高流量湿化治疗仪,发现两者之间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效果相当,但高流量湿化治疗仪更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气分析,而无创呼吸机对其心率、呼吸方面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高流量湿化治疗仪。所以,建议在实践工作中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变化及程度,选择合适的通气方式,确保提升患者健康水平,改善临床结局、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