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决还是传播
——戈登·柴尔德论欧洲文明的起源

2022-11-23 20:47
关键词:柴尔德新石器欧洲

倪 凯

(聊城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山东 聊城 252059)

一、欧洲文明起源的两种争论

欧洲文明起源是戈登·柴尔德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柴尔德对欧洲文明起源的追问,有其时代背景,也与个人的知识谱系有关。柴尔德生活的年代(1892-1957)是一个激烈的大变动时期,这一时期是一个进步的年代,同时也是灾难的年代。威廉·麦克尼尔在《西方的兴起》中指出,从公元1850到1950年的100年间,亚洲几大文明的传统秩序正在解体,一个动荡不定、尚未成形但却是名副其实的全球性世界,它作为人类社会的主导力量开始崭露头角。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使一个全新的“现代”国际性文化取代了一个陈旧的地域性文明残迹。事实上,人类各种不同的文化都包含在一个相互作用的文化整体之中了。①威廉·麦克尼尔:《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下卷,孙岳、陈志坚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第757-761页。革命符合人们追求进步的需要,同时也创造了一系列的重突与对立,它创造着秩序,而又不断的摧毁秩序。柴尔德对欧洲文明起源的探讨,建立了一种由落后到先进的相对时序。欧洲文明的起源经历了三次革命(觉醒),即新石器时代革命、城市革命以及伴随这两次革命的知识革命。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使得许多学者开始考虑欧洲的未来,当然也有许多学者开始关注欧洲的过去。他们希望通过一种文化的认同,来消弭欧洲世界的冲突。在文明冲突与交往的趋势下,许多学者开始意识到民族、国家以及地域都是相对偏狭的历史研究单位,斯宾格勒、汤因比以及柴尔德此时不约而同地以文明作为单位考察历史。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后,进化论作为一种思潮迅速进入社会科学领域,这使得上帝造人的梦境破灭,许多学者开始探索人类的起源。施里曼的考古发掘使人们意识到《荷马史诗》并不只是传说,在希腊罗马之前欧洲文明早就存在,种种迹象表明需要对欧洲文明起源的重新建构。

柴尔德的知识谱系主要来源于语言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考古学三个方面。②Sally Green, Prehistorian : a biography of V.Gordon Childe, Moonraker Press, 1981, pp.8-16.在求学的过程中,柴尔德对欧洲文明的起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追忆》中,柴尔德表述了研究兴趣形成的过程:“阅读我的《荷马》,阅读我的《吠陀》,在施拉德与杰文斯以及齐默与威拉莫维茨的指导下,我惊异于埃文斯在前希腊时代的克里特岛的发现,我惊异于威斯与汤姆森在史前色萨利的发现。我确实希望发现色萨利地区,发现与巴尔干北部的一些区域之间的联系,从那里,相似的联系同样引领我转向伊朗和印度。这一调查——自然地——成为我硕士论文的主题。在牛津,论文使得我努力在牛津与伦敦的图书馆里探索我能探索到的关于颇负盛名的乌克兰的前迈锡尼陶器,由此探索巴尔干、特兰西瓦尼亚与中欧的类似陶器;因为在此时文化往往通过陶器——但又不仅仅是陶器——分辨。我在牛津的训练是古典传统,青铜、赤陶器与陶器(至少如果上彩)受到推崇(respectable),然而石制与骨制工具是实用的。”①Thomas C.Patterson, Charles E.Orser Jr, Foundations of Social Archaeology: Selected Writings of V.Gordon Childe, AltaMira Press, 2004, p.191.柴尔德1915年发表《米诺斯陶器的起源与日期》,继承了埃文斯对欧洲文明起源的追问。在牛津时期柴尔德研究青铜时代希腊的印欧语民族的元素,并且由此对巴尔干与中欧的史前史产生了兴趣。柴尔德的学位论文《印欧语系对史前希腊的影响》研究了印欧语系民族的起源问题,为了寻找他们的家乡,柴尔德研究考古资料,希望发现色萨利与巴尔干半岛北部——这里可能通向伊朗和印度——之间的联系。②Sally Green, Prehistorian : a biography of V.Gordon Childe, Moonraker Press, 1981, pp.17-18; Irving Rouse, “Vere Gordon Childe: 1892-1957”, American Antiquity, Vol.24, No.1 (Jul., 1958), pp.82-84.1925年柴尔德出版的《欧洲文明的起源》将欧洲大陆视为一个由多瑙河统一在一起的整体进行研究。③Jim Allen, “Aspects of V.Gordon Childe”, Labour History, No.12 (May, 1967), pp.52-59.随后出版了《雅利安人》、《远古东方的新曙光》、《史前时代的多瑙河》等,这些作品都探讨了欧洲文明的起源问题。

文明既是一个时间概念,又是一个空间概念,它代表一种文化的认同。不同的学者对文明作出了不同的解释,斯宾格勒认为文化是一种有机体,是同一心灵下诸文化事实的总体,是某一类型世界形态的表征,每一文化皆有其自身的文明。文明是文化的既成状态。④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卷,吴琼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1、104页。汤因比认为文明是指社会的某个阶段,或者是社会的某种状态,且是一种运动的状态,是航行而不是停泊。社会是人类关系的总网络,而个人是关系网络的节点。⑤汤因比:《文明经受着考验》,沈辉等译,顾建光校,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47页;汤因比:《历史研究》(插图本),刘北成、郭小凌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19页。布罗代尔指出文明是一个时期或一个群体的集体生活所共有的各种特征。⑥布罗代尔:《文明史纲》,肖昶、冯棠、张文英、王明毅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6页。柴尔德的文明概念是指社会发展的一种状态,而且是一种更普遍的状态,他继承于摩尔根与恩格斯社会发展的阶段理论。摩尔根认为人类的种群存在蒙昧、野蛮、文明三种状态,并且这三种状态以一种自然而又必然的进步时序连接在一起。人类通过经验知识的慢慢积累,从蒙昧时代逐步上升到文明时代。⑦Lews Henry Morgan, Ancient Society, Charles H.Kerr & Company, 1985, p.3.柴尔德认为,文明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经历了由蒙昧野蛮向文明的演进。

基佐认为文明是一种普遍性的事实,存在着一个欧洲文明。在欧洲各国的文明中存在着一种一致性;虽然在时间地点和环境方面千差万别,但这个文明最初都起源于那些几乎完全相似的事实中,到处都是根据同样的原则向前发展,并几乎都会产生相似的结果。罗马帝国灭亡时,欧洲文明的一切因素开始,自治城市制度、封建制度、王权和教会是欧洲文明的基本因素。⑧基佐:《欧洲文明史》,程洪逵、沅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3-5,89页。基佐所讨论的是近代欧洲文明形成的因素,他没有将古希腊古罗马甚至更遥远的克里特迈锡尼时代纳入欧洲文明考查的范围。汤因比认为以欧洲为中心发生的文明有三个,分别是爱琴文明、希腊文明与西方文明,这里的西方文明就是欧洲近代文明。西方近代文明的源头有三个:古代日耳曼传统、古典文明与基督教。⑨Arnold Toynbee, A Study of History(illustrat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p.72; 侯建新:《交融与创生: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世界历史》2011年第4期。那么日耳曼人、古典文明以及基督教文化的源头又在哪里呢?柴尔德所要考察的是近代欧洲文明诸因素的来源,日耳曼人是欧洲中部和北部新石器时代农人的后裔,古典文明的源头是爱琴海文化圈。史前社会,尤其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以及青铜时代的文化已经创造了欧洲文明的基本元素。

柴尔德将欧洲文明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将近代文明起源的源头延伸到史前时期,探寻作为人类文明的特殊以及个性展现的欧洲文明的创建。①V.Goredon Childe: The Dawn of European Civilizati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27, p.xiii.柴尔德从欧洲大陆的考古资料出发,探讨最早的欧洲居民以及他们的延续情况,探讨欧洲早期居民的生产与交往活动。柴尔德对各种考古文化进行比较研究,试图发现哪些文化最终演进为文明,成为欧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终其一生,他都被他视为近代欧洲社会进步的本质属性的东西所吸引,认为这一进程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以来的一个长时段的历史进程。尤其是他重视精力、独立与创造的品质,在他的眼中,这些品质使欧洲与它的东方副本区别开来。②Barbara McNairn, The method and theory of V.Gordon Childe :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interpretations of prehistory,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p.6.欧洲大陆处于35到60纬度之间的优越位置,由于其凹凸不齐的海岸线——赋予整个大陆更舒适温和的气候——使得欧洲比任何可比较的陆块更受人喜欢,由于丰富的矿产资源,欧洲文明与欧洲社会无疑有一些自己独特的品质。③V.Gordon Childe, The Prehistory of European Society, Penguin Books, 1958, p.15.地中海以及欧洲大陆适行的河流,使得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文化共同体。柴尔德认为欧洲文明的传播有两条通道,一条为地中海通道,一条为多瑙河峡谷通道。汤因比认为在古代海洋是最具传导性的交通媒介,再者是干旱草原。在古代,水路交通要比陆路交通更有效率。④倪凯:《汤因比的城市观》,《史林》2018年第3期。

地中海是一个闭合的,相对狭窄镶嵌岛屿的海,同波罗的海与爱尔兰海一样,对于航海者来说是一个理想的学校,并且很快发挥了货物与人口移动,思想扩散的连接作用,而不是阻碍作用。一个由不断流的河流与溪流组成的可航运的综合性网络,由小船频繁地运输,确保了贯穿温带区域的森林的联系。比利牛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与巴尔干山脉确实阻断了地中海地区与温带地区的联系。它的阻碍可以延伸到边沿,但是在临近中部的地区一个狭窄的运输通道穿过低矮的勃伦纳山口,引导多瑙河系统进入阿迪杰与地中海流域。最后燧石与矿盐、金与铜,尤其是锡的广泛供应——必须加入日德兰半岛和桑比亚半岛的魔力琥珀——即使在史前时代也产生了部落间交往的强大刺激因素。⑤V.Gordon Childe, The Prehistory of European Society, Penguin Books, 1958, p.15.广泛地交往使欧洲形成了具有统一精神气质的文化系统,欧洲文明的产生从史前时代就已经开始,在欧洲文明产生的过程中,时间与空间的特殊性,使其借助了来自东方的古老传统,又保持了自身的特色。

19世纪以来,关于希腊文明起源的争论存在已久,最开始普遍流行的是文明来源于东方的古代模式,后来随着东方衰落,欧洲的崛起,种族主义兴起,古代模式逐渐被抛弃,代之而起的是具有种族色彩的雅利安模式,这在德国表现最为明显。沃尔夫、洪堡、尼布尔强调种族纯洁,强调希腊文明起源的雅利安因素。从拉德尔到缪勒逐步推翻了古代模式,尼布尔、缪勒与印欧语言学者,提供了雅利安模式的必要因素。缪勒把古代模式开除出希腊,语言学家把希腊语与印欧语联系起来,并明确希腊语是印欧语的一种。在种族主义的影响下,学术界对雅利安模式的强调,一直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⑥马丁·贝尔纳:《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亚非之根》第1卷,郝田虎、程英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253-365页。希腊文明是近代欧洲文明起源的源头之一,柴尔德在《曙光》中写道“如果回到我们纪元之前的第三个千年,大陆开始出现光亮之时,可以发现欧洲文明的高级元素起源于东南部的正当理由。”⑦V.Gordon Childe: The Dawn of European Civilizati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27, p.22.欧洲文明的起源存在着两种争论,一种为东方论者,东方论者坚持史前欧洲的文化发展依赖于东方文明的传播,一种为西方论者,西方论者认为欧洲史前社会的演进,本质上是一个自决的过程。尽管,在当时进化论和传播论被认为是互斥的,但是这两个学派并没有陷入一个简单的二元对立。事实上,两个学派的代表人物都是坚定的传播论者。东方学派的领袖艾略特·史密斯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进步和后退都有可辨认的位置,人类种群可能的发源地在喜马拉雅山脉与非洲之心之间,包括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埃及是文明的源头,从这里文明传播到全世界,甚至美洲。西方学派的倡导者古斯塔夫·科西纳和他的同事从民族主义的立场出发解释早期历史与中欧的史前考古,科西那认为每个民族都有资格拥有自己的考古学,符合他们自身的天赋与命运。科西那认为统一民族内部的文化是多元的,人类文化的高级因素都是印欧语系人群或者雅利安人扩散的。①Barbara McNairn, The method and theory of V.Gordon Childe :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interpretations of prehistory,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pp.6-7; Charles M.Gill: “Human History.by G.Elliot Smith”,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ociology, Vol.5, No.2 (Oct., 1931), p.123; J.L.M., “Nationalities in Central Europe”,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Vol.42, No.6 (Dec.,1913), pp.556-557.

在《曙光》的第一卷中柴尔德定义了位于东方和欧洲间的两条传播通道,地中海的海路通道和多瑙河的峡谷通道。在当时,他主要强调东地中海和伊比利亚半岛的联系,这是西方学派和东方学派争论的焦点所在。然而西方主义者认为伊比利亚文化的发展完全在一个孤立的时期,东方主义者通过参考东方的影响,寻找到一种重要转折点的理论。争论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半岛(伊比利亚半岛)的巨石建筑的起源。在当时,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不仅对于伊比利亚文化内部的发展,而且对于整个欧洲的史前史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广泛分布的巨石建筑被普遍地认为是从一个中心传播开来的。但是两个学派就巨石建筑的起源地存在分歧,西方学派提出了伊比利亚起源说,东方学派支持埃及起源说。西方学派认为巨石墓是中石器时代西班牙当地居民的发明,受到人工洞穴的影响,然后受到旧石器与中石器时代墓葬实践的影响。然而东方学派在埃及的马斯塔巴墓里找到了巨石文化的原型,认为这里有巨石墓的许多特点的理性解释。在这种背景下,他们将巨石文化的分布归功于埃及寻找金矿的探矿者的宗教实践。多瑙河文化的起源是东方学派和西方学派争论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施利茨将多瑙河文化归因于克鲁马农人从西部的迁移,科西纳归因于从德国西北部而来的埃泰伯来民族的后裔,瓦西特斯认为来源于特洛伊,柴尔德无法确定来自于特洛伊的直接迁移,他支持地中海起源说。②Barbara McNairn, The method and theory of V.Gordon Childe :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interpretations of prehistory,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p.9, p.11, p.9.柴尔德认为东方论者确实以某种轻蔑的态度对待欧洲早期人类低下的制品,并且很大程度上依赖先验的理论。③V.Goredon Childe, The Dawn of European Civilizati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 1927, pp.xiii-xiv.柴尔德主张多瑙河农人文化是史前欧洲最进步的一支。用它自己的话说“多瑙河人创造了一种文明,从那里将进步的生命冲动扩散到我们伟大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尽管柴尔德认为航海者的文化影响最终陷入停滞,他认为多瑙河农人已经为欧洲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这一理由的指导下,他小心地平衡在欧洲新文化创建过程中东方与西方元素。④Barbara McNairn, The method and theory of V.Gordon Childe :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interpretations of prehistory,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p.9, p.11, p.9.

蒙特柳斯在《东方与欧洲》中提出了五点设想:(1)文明在东方极其古老;(2)文明可以传播;(3)文明的要素事实上从东方传到了欧洲;(4)历史上东方类型的时间日期提供了史前欧洲历史时序框架的基础;(5)史前欧洲的文化比同时代的东方更贫乏,也就是文明在欧洲要晚于东方。蒙特柳斯的五种假设隐含在事实上是一种坚定信仰的声明中,而不是从积累的资料中得出的推论。⑤V.Gordon Childe, “The Orient and Europe”, American Journal of Archaeology, Vol.43, No.1 (Jan.- Mar., 1939), pp.10-26.由于缺少完整的史前欧洲年代表,东方主义者和西方主义者的争论,很大程度上将继续存在。在当时,估算欧洲文化序列数据的唯一方法是地层学和类型学的技术,这使得他们与近东历史时期的数据系统相连接。然而不做出两种重要的传播论假设,这是不可能的。第一,必须假设欧洲和近东文化的相似性存在是两个地区交往(contact)的结果;第二,必须设想交往的方向。⑥Barbara McNairn, The method and theory of V.Gordon Childe :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interpretations of prehistory,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p.9, p.11, p.9.二战后,语言学与考古学的发展,使得欧洲文明本土自决发展的合法性日益增强,一些古典考古学家虽然承认整个迈锡尼文明的发展过程中都与东方保持了密切的联系,但是大多数英国迈锡尼时代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例如,查德威克、迪金森、胡克、伦弗儒和泰勒——都坚持认为迈锡尼文明是本土发展的结果。⑦马丁·贝尔纳:《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亚非之根》第1卷,郝田虎、程英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372页。1987年伯纳尔出版的《黑色雅典娜》是一本修正主义著作,这本书的核心是重倡那种为人所抛弃的古代模式,把希腊文明理解为一种修正的古代模式,即强调在纪元前2000年代的希腊文化形成时期,近东文明尤其是埃及文明起决定性影响,而雅利安模式只强调希腊语中的印欧特征。①陈恒:《略伦古希腊文明中的东方因素》,《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伯纳尔在书中写道“这几卷书考虑了希腊历史的两种模式:一种视希腊本质上是欧洲或者雅利安的,一种视希腊是黎凡特的,处于埃及与闪米特文化区。我称他们为雅利安模式与古代模式。我倡导一种修正的古代模式,修正的古代模式接受希腊文明是埃及人与腓尼基人殖民与地中海东部地区文化融合的结果,也接受了说印欧语的民族从北方侵入的雅利安模式。”②Martin Bernal, Black Athena: The Afroasiatic Roots of Classical Civilization, Rugers University Press, 1987, pp.1-2.

二 东方对欧洲的影响与欧洲文明的产生

柴尔德指出在(欧洲文明起源)这一主题上,截然对立的观点正在流行,一派坚持认为西方文明仅开始于公元前1000年后的历史时期,出现在地中海流域的一角;并且真正的史前史不会在欧洲发现,而是在古老的东方。另一方面,我的一些同行相信在欧洲本土将会发现人类文化所有的高级元素的起源。③V.Gordon Childe, The Dawn of European Civilizati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27, p.xiii, pp.xiii-xiv, p.23, pp.xiii-xiv.柴尔德试图调和两种对立的观点,他认为欧洲的文化受到了东方文明的启发,但主要还是自身的独立演进。我主张西方受益于东方的艺术和技艺,这些艺术和技艺开启了摆脱环境束缚的人类解放,受益于东方那些协调人类奋斗的精神纽带。但是西方并不是盲目的模仿者,他们适应了东方的馈赠,并将亚洲与非洲的贡献整合到一个新的有机体中,这个有机体能够按照自己的原始路线发展。④V.Gordon Childe, The Dawn of European Civilizati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27, p.xiii, pp.xiii-xiv, p.23, pp.xiii-xiv.欧洲文明作为人类活动的一种特定和个体的表现只有在新石器时期才开始成形。柴尔德将旧石器时代后的欧洲史前史分为两个主要的时期,第一个时期欧洲文化的发展取决于东方的扩散,在第二个时期欧洲文化沿着自己的道路发展。柴尔德认为东方的资料经常作为欧洲史前史的一种书写解释。欧洲史前史最开始主要是模仿与吸收东方的成就。⑤V.Gordon Childe, The Most Ancient East, Alfred A.Knopf, 1929, pp.2-3.在《史前时代的多瑙河》中柴尔德写道:毫无疑问,在凯撒登陆前的很长的时间内,英国就已经吸收了地中海东部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是直接吸收的。这种欠缺的连接因素位于伊比利亚半岛或者多瑙河流域。本书的目的在于弥补部分古代东方与野蛮不列颠之间缺失的连接。到目前为止,他们互相联系的证据,已经在多瑙河与莱恩河流域发现。⑥V.Gordon Childe, The Danube in Pre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29, p.v.古代东方真正的文明成熟并且日趋稳固的时候,欧洲依然沉浸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野蛮中。欧洲与亚洲最早的家养动物与农作物之间众所周知的共性,有力地证明欧洲新石器时代从旧石器时代分离出来,是来自古代东方的馈赠。⑦V.Gordon Childe, The Dawn of European Civilizati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27, p.xiii, pp.xiii-xiv, p.23, pp.xiii-xiv.到公元前16世纪新的有机体早已经运转,此时西方人准备承担主人角色的时间点已经到来。在青铜时代早期,爱琴海、多瑙河谷地、斯堪的纳维亚以及不列颠岛,我们早已经发现精力、独立以及创造——那些使西方世界区别于埃及、印度或者中国的优秀品质的表现形式。⑧V.Gordon Childe, The Dawn of European Civilizati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27, p.xiii, pp.xiii-xiv, p.23, pp.xiii-xiv.

欧洲文明的起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欧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受到了来自于东方的人口渗透,也在文化与商贸上跟东方存在着交往。旧石器时代由于冰期的存在,欧洲出现人类活动的时期要比东方晚,随着欧洲冰期消退,非洲与近东日益干旱,追逐畜群的狩猎与采集者进入欧洲。旧石器时代的孑遗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东方农人的入侵,在新石器时代农人扩散的过程中,一部分被取代,一部分融入了新石器时代的农人。由食物的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过渡的过程,柴尔德称之为新石器时代革命。在欧洲新石器时代革命是由外来人群带来的,原始的定居者并没有依靠自身地力量成功的进入新石器时代。但是旧石器时代的食物采集者并没有被取代,而是在吸收或者加入新石器时代农人后生存了下来,这种混合现象在西欧与北欧文化圈最为明显。欧洲最开始没有依靠自身力量进入城市革命的条件,东方的城市革命产生时,欧洲大部分地区依然处于新石器时代的阶段,东方城市革命的成果成功地渗透到了欧洲,尤其是欧洲东南部的米诺斯、迈锡尼与安纳托利亚文明。东方的城市革命发生之时,东方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青铜时代的科技成果,通过海路传播到了地中海流域,形成了爱琴海文化圈。

东方是一个基于西方话语体系的它者概念,它有地理方向的依据,但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区分。希腊罗马文明在对东方诸民族与文明的认知中体现出一种东方主义特征。荷马史诗记叙的特洛伊战争预示了东西方的分野。希波战争之后,希腊人逐渐把以波斯为象征的东方想象成了典型的蛮族,并且以波斯为原型塑造了一个抽象的蛮族形象,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关于西方文明的“它者”的话语体系。萨义德向我们揭示,不止东方、甚至西方也是欧洲的虚构 (invention),是建立在对自身以及异己文化体系进行研究、了解以致进行理性化分类而形成的话语表述:“就像西方一样,东方是一个观念,它具有其历史及思想、意象和语汇传统,正是这种历史及思想、意象和语汇的传统而在西方——并且是为了西方——赋予了它真实性和在场性。”①黄洋:《古希腊罗马文明的“东方”想象》,《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讨论它者,需要有一个将自我客观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在认识论上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生活在一定文明系统的个人,无论如何强调客观的视野,都难免会从自身所在的文化场域出发思考问题。柴尔德所指的东方,并没有超出西方的话语体系,它主要是指不同于欧洲精神气质的其他地区,从《远古东方史》可以看出这些地区包括埃及(北非)、美索不达米亚和印度,而小亚细亚的安纳托利亚文明则被归入了欧洲。

柴尔德指出,欧洲与东方在冰河时代就存在交往,近代人在间冰期气候改良的时候进入欧洲。他们拥有高超的打制燧石器的技艺,装备有轻巧的投掷武器,这保障了他们狩猎的效率与食物的供给,这样允许并激发了他们人口的快速扩张。②V.Gordon Childe, The Prehistory of European Society, Penguin Books, 1958, p.20, pp.35-43, pp.43-44.这些处于冰期与大洪水时期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在欧洲并没有成功地演进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而是处于一种僵化停滞的状态中,柴尔德称他们为旧石器时代的孑遗。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主要有两支,一支为卡普萨文化(Capsian),一支为玛德格林文化(Magdelenian)。卡普萨文化与玛德格林文化都具有非常明显的非洲特征。③V.Gordon Childe, The Dawn of European Civilizati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27, pp.1-13l; V.Gordon Childe, The Prehistory of European Society, Penguin Books, 1958, p.23.柴尔德认为新石器经济的必要组成部分并不是欧洲本土的产物。新石器时代农业的基础谷物是从西南亚引入的。有证据证明食物生产的初始阶段,是以西南亚的先天的谷物为基础的,这一时期不晚于欧洲冰期结束。耶利哥地区(9000年前)最早形成了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社会,相继占领耶利哥的两个社会,除了狩猎与采集,还耕种谷物,饲养绵羊与山羊作为食物。耶利哥的两个社会向我们阐释了前陶器时代的新石器阶段。东方向欧洲的扩张从前陶器时代开始,柴尔德指出因为在公元前4000年农人的扩张到达易北河中部,那么向欧洲的扩张必定在模糊的食物生产的初期,在前陶器时代已经开始。欧洲新石器时代生活方式的基础通过迁移的耕种者与牧民的身体引入到欧洲。这些移民与吸收了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原住民占据了欧洲的土地,清理连绵的未开发的森林,打通了一条交往或者部落迁移的道路。并且他们开始采用一种农业经济以适应地中海与温带欧洲更加干旱与温暖的环境。④V.Gordon Childe, The Prehistory of European Society, Penguin Books, 1958, p.20, pp.35-43, pp.43-44.

新石器时代的欧洲存在一个东方殖民时期,这一时期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在这一时期存在着由东方迁往欧洲的广泛移民。柴尔德将殖民时代的欧洲分为四个文化区,即斯塔尔切沃文化;柯提尔文化;多瑙河文化;西方文化。在他们所占据的广阔土地上所有的文化展现了一种卓越的一致性。这些庞大的聚居区几乎没有共时性,并且在几个文化之间严格的时序并行可能性并不大。如果所有的文化都被归入新石器时代早期,这一术语表示了一个殖民时代,而不是一个恒星时间的确定时期。在中欧放射性碳元素界定的日期暗示了1500年的跨度,显现的时间是公元前4200-2700年。⑤V.Gordon Childe, The Prehistory of European Society, Penguin Books, 1958, p.20, pp.35-43, pp.43-44.这些文化区已经产生农业生产,狩猎、捕鱼、种植大麦与二粒小麦,存在大母神崇拜的现象,并且发现的很多器物都具有东方特征。斯塔尔切沃农民从他们不明的东方祖先那里继承了手推磨与炉子来加工谷物,伐木的锛子同对岸的亚洲一样更偏向斧子,这在埃及得到支持。柯提尔文化可能来源于北非、对岸亚洲的海岸,或者来源于巴尔干南部。新石器时代的殖民者驾驶小船从海里到达这里。在海岸定居后,他们保留了海上航行的事业,由捕鱼的远征转化为贸易。多瑙河文化I期是中欧最古老的新石器文化,也是促进周边地区文明的主要因素。多瑙河农人并不居住在永久的村落中,他们处于移动的状态中。事实上,并没有什么事物能够将他们束缚在土地上,因为可利用的土地几乎无限,并且半地穴式的房屋很容易挖掘。欧洲新石器时代农人的第四支可能来源于邻近的北非,阿尔梅里亚文化存在于西班牙,并与柯提尔文化并排发展,只有很少的石棚墓文化存在于葡萄牙。阿尔梅里亚文化有横刃箭镞,证明是旧石器时代传统的遗存,但是它也具有新石器文化的特征。比利牛斯山北部这一趋势的扩展随之构成了西方文化圈的核心,这一文化以法国中部以及南部的沙斯讷文化、瑞士的科尔塔约文化以及英国爱尔兰的风车山文化为代表。①V.Gordon Childe, The Prehistory of European Society, Penguin Books, 1958, p.43-54; V.Gordon Childe: The Dawn of European Civilizati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27, pp.36, 45, 112-113.

文化传入的方式一种是整个族群迁移到无人的地区,原有族群与迁移族群发生了融合,一种是只吸收了传入的先进文化。经过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殖民时代之后,欧洲的新石器文化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进行了分异,形成了更加精细的文化区,这一时期是欧洲开始形成自身特色的时期。首先是巴尔干和意大利南部的文化区,这一地区主要以塞斯克罗文化、文卡文化、拉里萨文化与博安文化为代表。柴尔德认为温带欧洲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发生于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革命之后,不过希腊半岛与马其顿西部的塞斯克罗文化在与东方的城市革命接触之前就已经进入新石器时代中期。第二个是多瑙河文化区,多瑙河文化区在殖民时代后进入了扩张阶段。多瑙河流域整体的扩张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占据了两个长度不确定的时期。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连接多瑙河农人与土著部落,在东部新的入侵者的刺激下,次生的群体产生。这一时期多瑙河文化I期逐渐向西扩张,并且渐渐被多瑙河II期取代,畜牧业比例增大,并且产生了战争。第三是西欧与北欧的文化,西欧与北欧的文化区是一个混合文化区。到新石器时代II期以粗陶器为特征的“西方文化”,成功地适应比利牛斯山脉北部大西洋欧洲的多样环境。他们的新石器时代元素或许源于阿尔梅里亚向北部的渗透。②V.Gordon Childe, The Prehistory of European Society, Penguin Books, 1958, pp.56-67.

人类文化的漫长历史可以根据普遍使用的切割器的材料划分为3个主要篇章。最初我们的祖先使用打制或磨制的石器、骨器或者象牙工具。这一时期称为石器时代,并且构成了第一个篇章。第二个篇章开始于人类知晓某种石头在合适的温度下可以产出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在加热时塑形,甚至可以在模具中流动,冷却后保持模具的形状,并且变得更坚硬,比石器更持久、更锋利。这一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并不是非常的恰当,因为首先在工业上广泛应用的金属是铜;由于偶然的原因,金和锡的合金是早期金属工具的主体。高效经济地冶炼非常平民的金属铁的方法设计出来之后,青铜时代迎来终结。③V.Gordon Childe, The Bronze 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1, pp.2-3.埃及与美索不达米亚青铜时代的开始同“城市革命”相一致。在极权政体的统治下,从农民群众那里抽取剩余,集中到皇家或者神庙粮仓。冶金工业(青铜工业)的出现,需要更加精细的分工,更加高效的组织形式,一部分人从食物生产中解放出来,开始专门化生产。④V.Gordon Childe, “The Bronze Age”, Past & Present, No.12 (Nov., 1957), pp.2-15; V.Gordon Childe, The Prehistory of European Society, Penguin Books, 1958, pp.78-94.柴尔德认为青铜时代在英国非常短暂只有1500年,估计最多2000年。但是在爱琴海地区、埃及、印度河流域,青铜或者铜器占主要地位的时间大约是英国的两倍。在这三千至四千年间,人类首次由野蛮进入到文明,建立第一批城市,开始使用畜力,发明了书写文字,并且自觉(有意识)地建立了有序政府,科学开始出现,原始工业技艺不断完善并且日益专门化,国际贸易与交往也已经开始。所有近代物质文化的基本元素都直接源于青铜时代,尽管这些元素的前身或许追溯到石器时代结束的阶段(即新石器时代)。⑤V.Gordon Childe, The Bronze 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1, pp.2-3.

欧洲文明的较高级的元素起源于东南部,欧洲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地区是爱琴海地区,爱琴海地区靠近东方,直接吸收了东方城市革命的产物,并且在吸收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文明。柴尔德在《欧洲社会史前史》中写道:欧洲最先——直接或者间接——吸收东方文明积累的财富的地区是爱琴海沿岸与岛屿的人口。通过正常的贸易,他们供应给埃及与美索不达米亚所需的原料,这些原料由他们生产或者至少用他们的船运输。他们也劫掠尼罗河三角洲与黎凡特海岸城市生活的次中心;海盗与贸易总是在地中海世界紧密交织。通过和平的贸易或者赤裸裸的暴力,爱琴海的民族获得了东方剩余的分享。他们用这些分享真实地创造了欧洲的青铜工业。①V.Gordon Childe, The Prehistory of European Society, Penguin Books, 1958, p.99, p.101, pp.110-116, pp.150-151,pp.152-154.柴尔德认为早期爱琴文化圈的基础是一个海洋文化,所展现出来的社会传统以爱琴海周边沿岸与岛屿之间频繁且长期的货物、人员以及观念的交流为基础,并且以此维系。爱琴海的商人通过海路敲开了埃及与黎凡特的市场,并且确保了商业与工艺发展的资源。内陆的定居点,例如阿卡迪亚或者皮奥夏,相对比较贫穷,因为它们通过沿海的城镇间接与东方联系。②V.Gordon Childe, The Prehistory of European Society, Penguin Books, 1958, p.99, p.101, pp.110-116, pp.150-151,pp.152-154.我们祖先真正的原创性,并不展现在较早的气候条件引起的其他事物的发明中,而是展现在他们适应和改善东方发明的行为中。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大陆的早期居民确实有很强的发明能力,在第二个千年结束之前,他们已经超过了师父,并且创立了自身的文明。但它并不是奇迹般诞生的果实,而是东方的发明传播与适应的结果。③V.Gordon Childe: The Dawn of European Civilizati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27, pp.23-24, p.29, p.82.

柴尔德认为在公元前3000与公元前2000年间,爱琴社会成功建立了青铜工业并且确实建立了其他原料与金属的开采、分配与加工机制;他们的经济足以保证从业人员的生活必需。但是它们的发生并不是依靠自身积累起足够的剩余,因此没能产生将社会分成对立阶级的鸿沟。在爱琴海,青铜时代经济的建立确实由东方资本推动,这同19世纪英国和美国的资本影响了印度和日本的经济一样。但是爱琴海并没有因此成为埃及与美索不达米亚经济帝国的殖民行省。冶金术与其他发明已经在东方发明,并且他们也已经发明了经济运营的组织。这些发明与发现无疑被工匠与探矿的移民引入了欧洲,这些探矿者进入欧洲探矿,无法直接把获取物运回埃及与美索不达米亚的市场,一个本地爱琴海社会将有助于他们的供给,他们必须先满足本地的需求。他们确实招募当地工人帮助,并且传授技术给他们的助手。很少早期爱琴海文化的饰品或者武器、花瓶或者印章可以辨认为埃及或者美索不达米亚类型的再生产,它们大多数是新式的爱琴海类型。④V.Gordon Childe, The Prehistory of European Society, Penguin Books, 1958, p.99, p.101, pp.110-116, pp.150-151,pp.152-154.克里特文明借助东方的剩余财富实现了最初的资本积累。爱琴海的市场足够庞大,激发了克里特社会生产系统的进步。此时克里特、爱琴海与美索不达米亚建立了良好的商贸交通网络。爱琴海的市场提供了足够的诱因,克里特的米诺斯文化以及希腊大陆的迈锡尼文化积累了足够的财富以建立自身的城市文明。这一过程在东方剩余的辅助下完成。由于靠近埃及与美索不达米亚的市场,中部克里特的首领已经能够使自己获得国王式的地位。米诺斯文化君主权威的经济基础,是通过对埃及与西亚的海外贸易的垄断而获得的。贸易的利润当然是东方剩余的一部分。⑤V.Gordon Childe, The Prehistory of European Society, Penguin Books, 1958, p.99, p.101, pp.110-116, pp.150-151,pp.152-154.

柴尔德指出,米诺斯文明深深受益于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但是我必须主张米诺斯并不是简单地复制二者,而是一种原创性力量。⑥V.Gordon Childe: The Dawn of European Civilizati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27, pp.23-24, p.29, p.82.在克里特,新的专业工匠阶级展现出他们同时代的东方工匠没有的原始创新与艺术感受力。为了处理大量的世俗事物,专业的文书在传统的记事系统的基础上发明了线性文字A。公元前1450年克诺索斯的毁坏似乎涉及到王朝的更迭。米诺斯人为米诺斯文化的草书笔记注入了新的类型——线性文字B——线性文字B也在希腊大陆的迈锡尼、皮洛斯、底比斯使用。米诺斯帝国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大约公元前1400年,克诺索斯的宫殿被最终毁坏,并且没有重建。位于爱琴海的政治与经济的支配权已经转移到迈锡尼希腊。⑦V.Gordon Childe, The Prehistory of European Society, Penguin Books, 1958, p.99, p.101, pp.110-116, pp.150-151,pp.152-154.文字的发明意味着米诺斯、迈锡尼文明已经建立起来,并且发展出了成熟的系统。迈锡尼文明几乎纯粹是克里特式的,不仅金属与珠宝来源于米诺斯,而且迈锡尼的王族使用同克诺索斯的领主同样的礼仪祭拜相同的大母神。从迈锡尼的废墟来推断米诺斯对大陆的主权是错误的,但克里特的精神在迈锡尼取得了主导地位是毫无疑问的。⑧V.Gordon Childe: The Dawn of European Civilizati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27, pp.23-24, p.29, p.82.爱琴海文明扩张的全盛期,其中心不在克里特而是在希腊大陆。正是从那时起,迈锡尼传统的陶器分布到爱琴海所有岛屿、安纳托利亚海岸、色雷斯和马其顿,并且抵达西面的岛屿,克莱法尼亚和科福,以及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迈锡尼文明继续了米诺斯传统,或许赋予它新的生命。正如米诺斯文化向希腊大陆的扩张为克诺索斯的衰落创造了条件一样,伯罗奔尼撒的商业霸权不久后武装他的北方邻居,并引来了它们的攻击。迈锡尼文化晚期的墓葬中日益频繁的出现砍剑与安全别针,预示了爱琴海文化的垮台,并为来源于多瑙河流域的新文明创造了条件。①V.Gordon Childe, The Dawn of European Civilizati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27, pp.84-85.

结语

欧洲文明的起源是世界史研究中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古希腊人认为他们文化中的许多因素来源于近东,即古代模式;到19世纪30、40年代,这种观念发生转变,代之而起的是雅利安模式,强调自北方说印欧语言的入侵者对希腊文化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②陈恒:《黑色雅典娜的挑战》,《中华读书报》2001年5月9日。两种观点争论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伯纳尔的《黑色雅典娜的出版》引发了新一轮的论战。柴尔德对欧洲文明起源的探讨,综合了东方传入和西方自主发展的理论。通过对考古资料的观察,柴尔德发现欧洲与东方从旧石器时代就存在着交往,欧洲旧石器时代的人群来源于非洲,并且这些旧石器时代的孑遗并没有消失,而是与新石器时代侵入的文化发生了融合。欧洲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随着东方的迁入者进入欧洲,之后经过自己的独立发展形成了更细小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分支。柴尔德指出:欧洲文明作为人类活动的一种特定和个体的表现只有在新石器时期才开始成形。欧洲文明的较高级的元素起源于东南部。③V.Gordon Childe: The Dawn of European Civilizati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TD, 1927, p.1, 23.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半岛和岛屿在东方先进青铜文明的影响下,形成了具有自身独立特色的海洋文明,这一地区成为欧洲大陆的次中心。欧洲文明的产生存在着东方渗透的因素,但是并不意味着欧洲文明来自于东方,来自东方的农人进入多瑙河流域后就开始了一个自决的过程,在适应欧洲环境的过程中,随着人口的增长,欧洲逐渐形成了许多细小的文化。在欧洲的东南部也是如此,在吸收东方城市革命的成果的同时,形成了不同于东方的海洋文明。米诺斯文明、迈锡尼文明之后,欧洲环地中海地区逐渐发展出了古希腊罗马文明。此时文明的边缘,欧洲新石器时代农人的后裔还处于野蛮的状态中。然而这些野蛮的日耳曼游牧民最终摧毁了没落腐朽的罗马帝国,经过漫长的中世纪后,欧洲近代文明应然而生。

猜你喜欢
柴尔德新石器欧洲
主编推介:《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植物考古研究》
鹰形陶鼎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罗斯柴尔德集团董事会主席去世
新石器时代的俄罗斯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在欧洲邂逅温州人
拉菲红酒五箭标的来历
乐享高品质生活
山寨“罗斯柴尔德”何以畅通无阻?
欧洲面临42年来罕见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