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飞
(内蒙古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通辽 02804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宣传主流思想的主阵地和主要渠道,可是却面临着一个比较尴尬的处境,部分学生认为这样的课高大上,不接地气,出现轻视、忽视甚至误解的现象,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对非专业的共同课有普遍的抵触心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为思想政治教学体系的成员,教学上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大学生特别是文科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系统学习了中国近现代史,怎样讲出新意,引发学生的共鸣,难度很大;二是“纲要”课的跨度大、内容多、课时相对少,怎样取舍史实史料,讲清国史国情,分析近现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历史和人民做出的“四个选择”的必然性,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对症下药,才会有好的疗效。故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注意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发现学生新的动态,有效解决“纲要”课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当前随着网络的普及,智能手机的海量化,传播媒介种类繁多,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变得多样化,这既给学生带来了大量丰富的而又有价值的信息,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信息,对这些信息需要进行理性的梳理,不能不加甄别照单全收,可是大学生由于知识结构、阅历等原因,恰好缺乏理性的判断力,容易轻信或盲从。比如,在文化多样性的冲击和影响下,在我国学术界和社会上,西方各种文化思潮如自由主义、个人主义至上,民主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等泛起,对大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信仰多元化的倾向,一些大学生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意识变得不坚定、不明确。
大学生对历史学习缺乏兴趣是当前“纲要”课教学中的普遍问题。有相当多的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艺术类、体育专业的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掌握较少,对相关的历史常识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同时,大学生们受实用主义的影响,觉得学习历史对未来的发展作用不大,学习欲望不强,抵触、排斥心理较强。有些学生虽对历史知识抱有一定热情,但停留在很低的层次。尤其是受时下不负责任的历史剧、穿越剧的影响,部分学生关注更多的是野史、八卦历史或是奇闻异事,只喜欢历史故事,不喜欢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纲要”课。
这种现状使得“纲要”课变得更为重要和必要,它作为一门从历史角度进行思政教育的课程,有很好的教化、资治的作用,对加强大学生对“四个选择”的认同,具有独特的优势。关键是如何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心悦诚服的走进课堂,坐得住、听得进、想得透、理得清。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性的展现能够有机结合。
“纲要”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课,也是最难讲的课,它是融科学性、思想性、现实性于一体的课程,教材要不断丰富,而教案更需要不断更新调整。另外,现在知识信息的来源渠道多,有些学生的知识储备会很丰厚,这些无疑对教师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教师作为教学中的主导者,其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为此,需要教师不断地自我完善、成长和进步。
教材的出版和修订会有一定的滞后性,而实践和理论在不断的发展,教师要及时了解理论的动态、有争议的问题,为学生厘清一些错误的观点。这需要教师善于把重大历史事件与现实问题相结合,让学生意识到“纲要”课不是简单重复中学历史课的内容,而是要达到学史鉴今、认识现实问题的目的。现在有些人提出“告别革命”的观点,在学生中形成了错误的引导。笔者在讲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时,先组织学生互相交流探讨认识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讲大革命失败后,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人会武装反抗国民党?毛泽东曾对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讲过参加革命的原因,就是我们共产党在北伐初期是诚心诚意地帮蒋介石北伐,我们没有自己的武装,可是后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杀共产党和革命群众,那个时候,我们束手无策,怎么办,不能等着别人来杀吧,所以那时我们只有拿起武器。毛泽东的至亲骨肉,不算毛岸英,他的结发妻子杨开慧、他的二弟毛泽民、三弟毛泽覃、堂妹毛泽建、侄子毛楚雄,全家五口都是被国民党杀害的,所以历史真的不能忘记。继而引导学生回顾中国的仁人志士在探索国家出路时,并不是一开始就想要革命,很多人想通过改良的方式,尽量不要有大的牺牲,大的社会代价,但最后都是行不通的。像戊戌维新志士谭嗣同意识到,这条路走不通,所以他说不流血是改变不了中国的。他留给世人最后的话是:要流血,自嗣同始。所以中国革命是有它的必然性。以此来指出“告别革命”论的错误所在,使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历史观。同时,这些历史细节不仅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而且能使学生容易理解历史逻辑,增强学生学好“纲要”课的兴趣和愿望,从中得到精神的给养和信仰的力量。
李秀林先生就哲学原理课的准备,发表了两方面的看法,一是平时的准备;二是课前的准备。笔者认为也适用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他认为“平时准备”从根本上讲就是如何培养自己的素质,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哲学教师。具体来讲就是要注重“合理充实的知识结构的形成”和“抽象概括能力的锻炼”。在“课前的准备”中,李秀林先生梳理了备课的步骤,即第一步,熟悉和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第二步,了解学习对象;第三步,翻阅材料;第四步,写讲稿。写讲稿应注意,第一,主要的功夫要用在思考和研究上。第二,多写自己有体会的东西,多用自己的语言来写。第三,要注意几个技术问题。[1]
关于“平时准备”,笔者理解是作为一名“纲要”课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储备。这需要教师不断地阅读、搜集资料,面对新媒介要善于掌握第一手资讯,了解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挖掘新的素材。不断地学习、思考,真正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学校也应该为教师多提供培训的空间,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增加教育智慧,提高文化素养,以此来赢得学生的佩服。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这是基础,地基打牢了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
关于“课前的准备”,教师走进课堂前要将自己的不愉快、负面情绪要打扫干净,以饱满的精神状态面对学生,好的情绪也会感染学生,令学生精神振奋。同时,教师自身要有深厚的学术积累,不断坚定自己的信仰,只有自己真信,学生才会信,自己用真心去讲,学生才会侧耳倾听。要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不回避现实中负面的东西和有争议的问题,要敢讲实情,敢于直面。学生的信息来源渠道很多,用打压的方式去解决只能让学生对课程和教师产生怀疑和排斥。要引导学生依据历史史料,用事实说话,进行多角度分析,客观地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理性看待问题。教师更要把历史人物对国家与民族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分享给学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顾宪成所讲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炎武先生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这种使命感多是一以贯之的。正是有这样一代又一代拥有使命感、责任感的国人,才让中国逐渐走出泥沼,不断走向强大。
讲授方式是最传统也是最基本的,知识和思想有时是需要灌输的,当然这个灌输不是一个贬义词,观念和知识怎么来呢?就是要通过我们这种灌输来使之接受、使之认可。但只灌输又容易让学生排斥反感,要尽量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案例式、研究式、参与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课堂讨论、辩论、情景剧表演、演讲、互评等方式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发学习的潜力和兴趣,增加获得感和幸福感。
教学改革重在行动上,多年来虽然一直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依然是喊在嘴上,贴在墙上,没有实际行动。要真正落实到实处,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我们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学生对知识主动探索的精神,总是怕给学生少了,担心学生理解不透,嚼碎了给他们,使学生缺少自我探索、自我肯定。这样的课堂教师陈述的多,真正的听者少。学生人在课堂,心早已飘到九霄云外,或者在智能手机中滑行,师生互动少,教学效果不佳。
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把教学重点从“教书”转为“育人”。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探究学习,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设计好教学问题。比如,在“纲要”课的教学中,可以把有些问题先抛给学生,如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影响是灾难性的,这一点应是毫无争议的。近年来,有些人提出了“侵略有理有功论”,如殖民化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化进程等观点。学生经过充分的准备,用各种史实和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数据进行了深入的辩论,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学生对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有了深刻的认识。侵略本身就是非正义的,列强入侵的目的不是把封建的中国变成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不是要使中国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而是把中国变成他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为他们提供廉价原料、劳动力的产地和倾销商品的巨大市场。所以西方的殖民化没有给我们带来现代化,据统计,在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109年里,中国才积累了17%左右的近代工业,而农业和手工业经济占了83%。毛泽东深刻指出:“这是帝国主义制度和封建制度压迫中国的结果,这是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在经济上的表现”。
教师再适时的点拨、引导、总结:中华民族要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实现伟大复兴,首先就是实现民族独立,民族解放。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此探索,但都没有成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新中国建立后,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相继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进程。教师在引导总结中,使学生对问题既有了正确的解读,又培养了正确的历史观。
第二,设计好教学环节。教师讲课不能死板地读讲义,而且是多年如一的讲义,应随时增添和“纲要”课程相关的、新鲜的案例,并精心的备课,提前了解学生的疑惑,带着问题认真准备资料,设计好教学环节,考虑好采用的教学方式,不打无准备之战。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我们的课堂能点燃学生们渴望知识的火花。如课前5分钟说新闻活动。“纲要”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史国情,但现在的部分学生缺少政治情怀,不关心国家、社会、国际的大事小情。学生们的智能手机都用来打游戏、看网络小说、甚至看电视剧,为了真正发挥智能手机的作用,也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国情、世情、民情、党情,每堂课前的5分钟,让学生相互分享有价值、有意义、有正能量的和所讲内容相关的新闻。最初的时候学生有抵触,不愿意去准备、不知道准备什么,觉得做这些没有什么现实意义,社会并不会因为自己的关注而改变什么。了解这一心态后,笔者用课程内容做了适当的引导,如果谁都不关心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那么我们就不能前行了。如果没有近代中国的一代代仁人志士们对国家、民族的关注,没有他们的奋斗乃至牺牲,也不会有我们今天的辉煌。年轻时的毛泽东,还是一个踯躅于橘子洲头的学生时,就宣称:“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激发青年学生内心深处的对国家社会的关注,在内心深处逐渐产生使命感。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关注的范围渐广。可随之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对新闻缺少选择,为了拿分随便选择一个,不去管这个新闻有没有价值、有没有问题。故而,教师发现问题,要适时地引导,稍作限制,比如以历史上的今天和现实做一对比,使学生对新闻的选择更理性、更有内涵、更深刻。前两年微信朋友圈里有一则消息是呼吁中国人抵制日本3D电影《贞子》的信息,并说5月13号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应该是12月13日)、国人勿忘国耻等内容。青年学生在搜集新闻时发现了这则信息,他们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理性分析、阐述问题,认为这样不负责任地发一些未经考证的信息,出现知识上的偏差,似乎是爱国,其实会成为人家的笑柄。让所学有用武之地,所思逐渐深刻,有成就感。让学生说新闻,由不愿说到想说、爱说、会说,不失为一种好的锻炼。
第三,良好的互动,给力的课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改变过去教师说、学生听的模式,实现师生互动。备课时,专题内容要明晰,重点、难点要吃透,设想学生会问什么;同样的问题,不同专业学生的接受度和认可度也不同,精心设计好课堂问题。所设计的问题,能激发他们思考,尽量让大部分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然后分组讨论,让学生做更多的协作交流,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会产生更多的思想火花,更易于学生在课堂的深入参与,使问题得到深度探究。
“纲要”课不是纯粹的历史课,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但它需要透过历史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现实。比如,抗日战胜利后,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可以赢得解放战争?首先,让学生明晰党的百年历史,实际就是要实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幸福怎样谋?依靠党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实现了由弱变强的历史性转变,并最终战胜了国民党,是什么原因?当然是人民群众拥护的结果,那人民群众为什么拥护支持我们共产党?就在于解放战争中,我们党制定的各项政策是正确的。如土地改革,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的剥削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满足了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激发了他们参加革命战争的热情和积极性。根据地老百姓最后一碗米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到部队上。他们倾其所有,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拿出来,支持我们党的革命事业。正是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党才能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所以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就是坚持人民至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这样通过层层设问剥茧,得出结论,学生信服。当然,“在问题设计环节上一定要突出‘有理论基础有现实应用’的原则,有利于做到理论和现实应用的有机结合。”[2]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探讨,也可以点拨一下思路,当然学生的思考也会给教师反作用力,这样不但学生得到关注,教师也会不断成长,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学生和教师都会有一种打了一场漂亮仗的感觉,让我们的课堂成为有生命力的课堂。
第四,将红色文化引入“纲要”课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红色文化资源的引入能够增强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理想信念。在“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的讲授中,梳理发掘党史人物的革命事迹和故事,在党史人物的奋斗历程中重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沉浮,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如为党的建立做出重大贡献的李大钊被“三绞处决”,即绞杀了三次,施刑长达28分钟之久,但是在整个过程中,李大钊从容镇定;年轻的共产党人夏明翰在被抓后,受尽种种酷刑,也未屈服,在行刑前写了一首《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彰显了他们的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对党的忠诚。在讲述革命史实、革命故事中,学生也能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人谱写的一曲曲嘹亮雄壮的精神凯歌,如红船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等,正是一个又一个催人奋进的精神引领中国革命走向成功。这些精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而贯穿其中的线索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进而悟透为什么历史和人民会选择中国共产党。
第五,根据不同的专题内容,让学生提前准备与课堂内容同步的红歌,如《十送红军》《南泥湾》《黄河大合唱》《松花江上》等经典红色歌曲;诵读毛主席的诗词,如《西江月 井冈山》《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忆秦娥娄山关》《清平乐 六盘山》等诗词描写了中国革命的历史,有着磅礴的气势和革命的坚定精神。通过歌曲的传唱、诗词的诵读,陶冶学生的情操,感染学生的心灵,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总之,要使“纲要”课的课堂充满生机,赢得学生的认可,更好的发挥主渠道的作用,教师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更要有爱心。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不爱学生,无异于歌手没有嗓音,乐师没有听觉,画家没有色彩。”[3]教师还需要不断更新理念,进行精心的研究,适时地改变教学方式,讲授要生动形象,语言有感染力。课堂教学要做到教学相长,使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的结合,提高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使青年学生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