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娟娟
(1.青海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0;2.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建设,并将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到全新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1]青海高校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性和师生的多元复杂性等特有属性,其思政课改革创新成为推动我国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当前,青海高校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取得了较好成效,尤其是为地区人才培养、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安定团结做出了较大贡献。但总体来看,青海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主要问题,如教师层面,发展力度不够、重视程度较为不足;学生层面,个体差异性明显,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占比较大,民族意识和宗教信仰较为浓厚,不同民族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总体能力存在一定差距;制度保障维度,仍存在制度不完善、保障不到位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海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进度和效率。新时代,推动青海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清晰地认识党中央关于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方向引领和目标指向,精准把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个核心,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关乎教育的根本问题展开,立足地区实际,重点从教师、学生和制度保障三维向度着手,在促进三方面的良性互动中与时俱进地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功能,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办好思政课,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教师责任重大,使命艰巨。列宁提出“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讲课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只能由讲课人员来决定。”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2]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教师在推动思政课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新时代,推进青海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教师提出的“六要”要求,明确“八个统一”,胸怀“两个大局”,大力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主体意识与主导作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以坚定“四个自信”为重点,以培养德才兼备的民族人才为主要任务,在不断锤炼政治品格、提升理论涵养、牢记初心使命中促进思政课提质增效。
“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1]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首要前提。青海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民族地区思政课的主要承担者,其政治立场、政治品格和政治素养在推进思政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一方面,青海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守护意识形态阵地、维护民族团结和落实“立德树人”中的重大职责,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政治立场、提升政治素养。另一方面,要强化“五个认同”,涵养爱国情怀。青海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深刻认识祖国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至高利益,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多元一体的共同体;要深刻认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与互鉴融通的包容特质,树立正确的“五观”;要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民族团结的根本保障;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路径,是推动各民族繁荣发展的最佳选择。通过强化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使青海高校思政课教师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来看待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分析、辨别和处理有关民族宗教和政治敏感问题的能力,在关涉国家利益、民族团结等大是大非面前敢于发声,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教师“视野要广,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1]。宽广的视野既是从整体性视域准确把握和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要前提,亦是提升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青海高校思政课教师一要拓宽理论视野,夯实理论基础。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故青海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将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作为必修课融入日常工作,科学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真学真用和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尤其是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新思想解答时代之问,回应现实关切。二要拓宽前沿视野,精准把握发展动态。思政课是兼具时代性和现实性的课程,青海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克服地理位置影响,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积极参加发达地区的课程培训、学术论坛、实践考察、对口交流等多项活动,不断掌握理论热点和学术动态,明确东西部思政课发展差异与差距,在主动学习、经验借鉴中深化认识、把准方向,精准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三要拓宽历史视野,把握历史大势。青海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主动学习“四史”,在洞悉中国历史中坚定“四个自信”,筑牢理想信念。
全媒体环境下,思政课教师要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并突出思政课的“四性”,把思政课讲得“有滋有味”,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其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是重中之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的要求,鉴于当今时代信息传播具有速度快、容量大、覆盖面广、交互性强等特点以及青海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较大且甄别筛选信息能力较弱等特性,青海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行之有效的集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于一体的教学方法。一是要以互联网为载体,善于运用多媒体、网络、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灵活掌握“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对分课堂”等多元教学方式,创新知识载体和信息传达方式,“将思政课教学中的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各种信息进行交互传递,将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抽象性转化为直观性”[4],以便于提升教学效果。二是要根据青海高校学生特点,增加体验式、互动式、情境式和社会实践等教学形式,通过课堂互动、参观展览和主题讲演等方式将晦涩难懂的理论原理融入到既体现时代脉搏又贴近现实生活的鲜活事例中,寓教于乐、寓教于思。三是要以民族团结教育为核心,做好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等相关课程的方法设计与内容呈现,通过先进典型和鲜活事例,将理论观点与青海地区的多民族实际相结合,阐明青海地区各民族互融共荣、守望相助的发展历程及为国家做出的伟大贡献,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在循序渐进中达到理论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领相统一。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5],这为新时代青年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亮出了人生价值衡量尺度。青海高校要立足于世界百年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紧扣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立德树人”的目标指向,着眼于青海地区实际,在思政课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中,筑牢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价值观,引导学生知行合一,提升爱国报国强国的践行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6]青海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开。一方面,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作用,用科学的理论引导学生,促进正确思想认知和价值观的形成。针对青海高校学生民族种类较多、个体差异较为明显等特性,在课堂讲授中,一要从多维度视角切入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更深刻地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二要通过设置多角度、不同程度难度的社会热点问题,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使基础较弱且不善于表达观点的少数民族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进来,并在回答与思考问题之中理解与领会相关理论,强化思想认同,在潜移默化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另一方面,要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以及“四史”等有关课程进行重点布局和特殊安排,从“理论”和“共情”方面双向发力,使学生在学“史”中明晰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根本事实,明确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人民的伟大贡献,从而不断增进爱国情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青海高校要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高质量校园文化活动,促进不同民族学生间交流互动,从价值、情感等维度增进对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认同,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青海高校要加强大型校园文化活动的顶层设计,通过推进民族特色与时代主题相结合的系列活动,打造校园文化活动特色品牌。一是在学校层面定期组织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一家亲、家乡校园新变化等系列大型活动,通过设置文艺展示、经典诵读、民族感人事迹和红色感人事迹演讲等多样化环节,使不同民族学生之间展开更多的交流合作,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集体融入感,感受民族大团结的温暖,从而增强爱国情感。二是组建学校理论宣讲团,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生宣讲团、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宣讲团、国家时政热点宣讲团等,吸引多学科民族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常态化的理论研究、政策分析、热点梳理和系统讲解中增强“四个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通过这种理论宣讲,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国家大政方针,明晰国家发展现状,激发学生关心国家、报效国家的情感。三是创办集校园特色、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于一体的校园社团,在多民族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促进不同民族的学生互相了解风俗习惯、成长环境以及特长性格,从而克服交往障碍,摒弃主观偏见,在求同存异中相互尊重、相互学习,进而促进更深层次的团结合作和互融共荣。四是以校园媒体为载体,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新闻网站、微博等作用。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多民族学生参与下精心设计和组织安排既富有政治性、思想性和理论性,亦具有温度、亮度和深度的新闻内容,在助力思政课教学融通式发展的同时,增强学生对网络媒体热点问题的客观分析与甄辩能力,强化思想价值引领。总之,要充分认识校园文化活动在增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方面的巨大价值,大力挖掘和统筹布局具有思政教育元素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团结互动中深化价值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理性认识的水平和能力。
培养具有爱国情、鸿鹄志、强国行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注重价值观引领,更要重视社会实践。首先,青海高校要推动社会实践与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相结合。要充分利用青海高校大学生表达能力好、理论素养强、整体形象佳的独特优势,通过见习和实习等形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红色文化资源的志愿宣讲之中,在讲解中感悟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其次,青海高校要推动社会实践与民族传统技艺传承相结合。民族传统技艺是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通过让学生学习传统民族特色技能,不仅起到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技艺的作用,更能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从而增进各民族情感。再次,青海高校要推动社会实践与社会公益活动相结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环保法治等宣传志愿服务、爱老敬老志愿服务、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在分工合作和所获成就中感受自我价值,在奋发有为中担当社会责任。最后,青海高校要推动社会实践与党政部门工作相结合。通过深入党政机关实践,了解党员领导干部为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的无私奉献,体验每一位工作人员在奋进新时代中的坚守与拼搏,体会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辉煌成就取得背后的艰辛与不易,明确自身所肩负的责任使命,从而积极投身于推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洪流之中。总之,通过“多种场域”和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使青海高校学生更好地把握国家方针政策,感知社会发展成就、体验时代发展变化,最终使思政课达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学生思想和现实、价值和实践的高度统一。
推进青海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根本保障。青海高校要在党的领导下,把思政课改革创新列入地方和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中心,推动教务、财务、学工等相关部门协同合作,完善配套制度改革和服务保障,在多部门的合力作用下推动思政课高质量改革创新。
“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6]推进青海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大力发挥各级党委把方向、强保障的根本作用。一方面,完善校级党委齐抓共管思政课机制。青海省校级党委书记要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思政课在“铸魂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统筹规划与部门联动,积极部署相关政策,解决重大问题,协调教务处、学工处、财务处、院办等不同部门在各司其职的同时做好多方面的配合工作,搭建合作交流平台,真正确保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各项措施落地生根,为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科学完善的服务保障和良好的大环境。同时,校级党委书记要积极带头深入教学一线,参与到思政课集体备课与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在切身体验中发现思政课改革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可行性的解决路径。另一方面,优化教学过程保障机制。配齐配全思政课所需的网络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资源,做好使用过程中设备的技术保障和故障维修服务。同时,持续挖掘开发和整合利用更多具有时代性、政治性和民族性特点的实践教育基地,推动理论教育和实践体验、学校课堂和社会课堂、学思践悟和知行合一的有机统一。
其一,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学生层面,要更加注重过程管理,统筹学习态度、课堂参与、日常表现、综合素养、实践能力和考试成绩等各个环节,客观反映学生总体能力,真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教师层面,应突出对教师政治立场、教学态度与能力、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等环节的考核,尤其要注重教师德行和品行的考察,使教师真正起到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榜样示范和价值引领作用。其二,完善教师核心素养提升机制。做好减负工作,适当减少专职教师不必要的会议及行政事务,确保有更充裕的时间和充足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研究和科研工作之中。另外,做好思政课教师专项资金的划拨和调配,积极部署思政课教师研修学习和实践考察等系列活动。其三,优化激励机制。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和科研工作中表现优异的教师要通过评优选聘、年度奖励等方式进行鼓励,激励更多教师注重教学、专注科研,从而在追赶、竞争和看齐氛围中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整体水平。其四,完善思政课人才引进体制机制。通过充分发挥“绿色通道”、优厚待遇以及情感牌和事业牌的合力作用,使优秀人才能够真正引得进、留得住和用得好,为夯实青海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基础,优化师资结构比例,推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保障和支撑。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1]同年9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突出强调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对于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和内涵式发展的重大意义。青海高校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必须着眼于小学、中学、大学一体化整体视角,明晰总体规划和目标指向,做好做优各个学段的有效衔接,在立体链条式的协同发展中实现高校思政课“水到渠成”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打造一体化梯度式发展目标。根据思政教育根本要求和青海地区实际,结合各个学段、各个州县片区的师生现状,有针对性地从浅到深、由表及里地开展教学实践,在突出总体性目标的同时把握好阶段性要求。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一体化课程体系,在做好国家统一课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挖掘整合本地区思政教育特色资源,根据各个学段学生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打造多层次、一体化的地方课程,在强化螺旋式上升的教学目标的同时,彰显民族地区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总之,推动青海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绝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照抄照搬,而是要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立足国家战略需要,着眼长远发展规划,从地区实际出发,在学习借鉴和科学总结先进地区珍贵经验和优秀做法的基础上,形成思想和行动自觉;在不断发展中强化改革,在持续创新中提质增效,在与时俱进的实践中主动探索出一条集实操性和实效性于一体的具有青海高校特色的思政课改革创新之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出更多胸怀家国、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