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 峻,杨 坤,姜 燕
(江苏省扬州环境监测中心,江苏 扬州 225007)
环境保护需要长期坚持并加以充分的政策性投入,因此环境保护领域带有指令性和强制性的特征。为了推动生态环境文明,需要我们依靠管理来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求,更需要不断创新环境检测技术,以符合人们对环境日益增长的期待。为了满足越来越复杂环境污染物检测的需求,在环境监测实践中,检测方法不断更新。环境保护检测方法技术也在不断完善,现阶段对环境保护检测的要求主要包括:需检出物质含量上限和测定下限、确认检测方法的精密度、确认检测方法的正确度,做到完整检测、正规检测、仔细检测。这些环境检测要求和技术应用到实际的环保监督检查中,才能更好的促进环境治理。
对于一般的企业来说,环境检测主要的检测对象是水质、噪声、大气和土壤等方面,具体的检测指标依据专业机构划定的具体数据。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干预或限制非法排污、排气、噪音等行为,定期监测的环境检测指标,需要依据批准的自行监测方案进行相关环境检测。
环境影响评价验收监测简称环评验收监测,环境检测指标依据环评报告书中批复的检测因子来进行水、声、气的检测。企业排污需根据国家排污许可证要求自行监测,按照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上批准的自行监测方案来进行相关检测。被环保部门稽查发现企业需要进行相关环保整改的,如近期推出的VOCS末端整治行动,需要按照环保部门相关整改要求进行整改,具体检测要求需对接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
企业因排污招标或按政府监管需要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和饮用水方面检测的,如有相关部门明确制定检测因子的,按照相关检测因子来检测。如没有指定具体检测指标,可由检测机构进行项目推荐,如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一般检测甲醛、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三苯和氨等检测因子[1]。
环境检测技术可以推动空气质量得到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稳中求升、土壤环境总体稳定,这些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良好基础。因此,我们需要明确生态环境的治理目标,依靠不断进步的环境检测手段,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推进不同地区区域间的环境协同治理。为此还需要加速完成各项责任目标和重点任务,加速区域生态环境整体整改,通过改进复核验收的要求,最终实现生态环境系统生态优先的总目标。在环境检测实施过程中,必须全程围绕改善生态环境为核心,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完成各项责任目标和重点任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污染造成的问题和损失正在逐渐加剧,虽然近些年来环保部门对于重污染企业实行严厉打击,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峻。环保部门一直要求工厂企业从事生产活动时,必须将环境保护放在首位。从政策角度来看,对企业的环境检测已经以立法的方式作出了要求,并要求强制执行。但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仍会将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没有经过专业处理直接排入大气、水源、土壤中,超过了环境恢复的承载力,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不仅打破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还会影响到人类的健康,进而直接造成生产作业人员的职业病[2]。
从环境检测行业的实际情况上看,进行环境检测的第三方机构有许多,除了服务质量能够达到标准的大企业外,质量参差不齐存在各种问题的小机构也大量存在,正是这些检测机构存在的问题给行业进步带来了较大的阻碍。然而,企业有自主选择第三方的权利,也有与监测运维方沟联的空间,一些第三方环境监测运维单位或生产企业,违规记录虚假信息,弄虚作假的问题时有发生。因此,要增加对违规企业和个人的惩处力度,提高其违法成本。就目前的行业情形来看,环保法以及相关的数据监测法规出台,强调源头治理、企业自主经营、企业承担责任、第三方积极参与等都是解决问题的途径。
因此,整个环保行业要面对更大的挑战,如一些企业在面临经济和环境效益的选择时,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这给环保生态维护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一些排污企业不顾日趋严峻的环保形势,在高额利益的驱使下铤而走险,弄虚作假,虚报停产、减产现象时有发生,采取拔掉采样探头、抽取环境空气的手段,或通过录像在在线监测采样口中输入氮气稀释等方式,使在线监测数据形同虚设[3]。
在对地表水质进行检测时,物理层面的检测即各种指征对比,这项工作相比来说较为简单容易。现阶段物理指标检测仪器的功能十分强大,能使用内置的测度仪对水浊度进行测定、滤光光度计对色度进行测定、电导率仪测定电导率的水平,多功能的水质监测仪可完美实现一台设备多项测定。除此之外,化学指标也是地表水质检测的重点,随着现阶段技术对有毒有机物污染监测力度的进一步加强,检测仪器的研发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在监测站引进大中型的实验监测仪、实现现场监测,并对Zn、Pb、Cd、Hg等重金属进行监测。
环境检测的方法还有生物方面的,生物体检测主要也是根据相关的理化反应,即依靠生物体内的各种酶催化反应生成各种不同的物质,对这些物质进行测定。利用生物个体、种群对环境污染变化所产生的反映,来检测出环境的具体情况。这种手段具有敏感性、富集性、长期性的特点,利用综合性检测手段实现水质监测目的,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包括生物群落监测法、生物毒性实验、生物残毒测定、生态病毒学等方法,利用的生物有单细胞藻类、原生生物、鱼类等。生物分析法利用植物和动物的特征,利用受污染的环境中所产生的各种反应信息,是用来判断受生物因素污染的环境质量最直接的方法。
以上的方法可以直接反映环境质量对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分析成本相对低廉,可在大范围内密集布点,专业性强。但由于生物学过程的复杂性,影响因素也较多,既有环境污染因素,也有非环境污染因素,因而结果可比性差,应用受到许多限制。更先进的检测是生物分析,它是以生命学科为基础,结合其它基础科学的先关技术成果,用成熟的相关技术,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者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达到某种目的生产出的技术。主要包括发酵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4]。
这种检测方法包含酶分析法、免疫分析法、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多聚酶链反应技术、生物传感器和生物芯片等。酶分析法是利用酶催化反应测定污染物含量的,免疫分析的原理是基于分子识别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单快速及价廉的特点。酶免疫吸附分析法已广泛用于微量有机污染物筛选阶段的现场快速初始分析,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原体的持异性基因片段进行检测,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和PCR技术。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是根据碱基互补原理,应用已知的特异性DNA或一定长度的DNA片段作为探针,在一定条件下检测样品中有无相应的DNA片段。它具有快速灵敏和特异性强的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病原生物的检验,其缺点是不能区别病原生物的死活并容易出现假阳性,利用核酸分子杂交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在分析环境中的致病微生物时达到较低的检测限。
水质分析检测的主要目的是对环境污染物、污染源进行检验和测试,对污染物、污染源的性质、数量、浓度的鉴定和检验,满足当事人的委托需求,满足商业目的。其中水质检测的内容包括检测水质状况的整体指标,如色度、温度、PH值、浑浊度、电导率、化学和生物需氧量等;还有就是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如酚、砷、铝、镉、汞等。水质检测主要以理化监测为主,有化学法、电化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等技术。其中以离子选择电极法、化学法在水质的检测中最为常用。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技术检测、遥感监测也正在被广泛的应用到水质检测中[5]。
内陆水质遥感监测是在统计分析水质参数的光谱特性的基础上,选择遥感波段数据和地面测量水质的实际参数,进行汇总分析,通过水质参数反演算法监测到被测水域的水体质量。这种遥感监测方法可以反映水质的实际分布情况和变化,对于常规检测无法发现的污染情况可以快速检测,对于污染源改变、迁徙的检测尤为明显。其具有监测范围广、速度快、成本低的优势,已经成为后期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6]。
工厂检测和环保检测有明显的区别,工厂检测是指对废水、废气、噪声等和生产直接相关的内容进行检测。环保检测是对生产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进行的检测。企业污染物的实际排放浓度和排放量是否达到排放标准,应看其自行监测数据和台账记录是否保持一致。
很多企业在经营生产中,往往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对三废处理置之不理,偷偷地将三废物质排放进大气水源中。不能按照正常的环保自测标准要求去做,使企业的三废排放物没有经过系统的检测。企业内部如果没有相关的环保检测设备、人员、技术,这种情况下可以委托相关的政府检测机构或是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随着环保执法的日趋严厉,中小型工厂企业的环境检测、监测委托于第三方检测机构已成为必然的趋势。
大力加强检测队伍建设,提高环境检测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及理论考试,学习生态环境形势政策,和法规监测基础知识以及实验室基础知识,以及常用的采样方法和实验室分析方法等,构建一支成体系、有能力的环境检测队伍。
检测队伍的管理者应强调生态环境监测人的自觉性,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扩充专业知识,提升队伍的专业水平。这样才能打造一支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生态环境检测专业队伍。在队伍建立之后,为促进技术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保证队伍的技术活力,还要制定严格的学习计划,形成长效机制。做到在实验操作上,保证实验室分析技术操作的规范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通过现场教学的方式提高实验操作熟练度和规范性。要以更高目标、更高标准要求自己,为提供更科学、全面、准确的监测数据勇于创新,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源动力[7-8]。
在以往,落实环境保护措施主要是以企业为对象,通过行政处罚等手段来进行环境保护干预。近些年来,环保部门加大了对第三方社会机构的执法检查力度。就目前来看,第三方环境监测运维领域,存在较为严重的乱象,相关环境监查部门也开始意识到此问题。
造成乱象的主要原因,是第三方监测运维服务机构角色设定、界定存在问题,行业没有明确其在整个行业中的定位,也没有内部的良性竞争。因此,环境检测行业内部应通过探讨和摸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此外,政府应鼓励企业通过缴纳或按合同约定支付环境检测费用的方式,委托环境服务公司对污染治理结果进行监督,让第三方治理呈现出新模式,以打破定局。
我国生态环境监管方式,正在由政府监管为主向政府与社会监管并重转变,各种约束、规范机制也更加健全。这种执法方式的转变促进了企业和公民的自觉守法,提升了环境行政执法的效果。社会监督模式的引入,将有力提升政府监管的公信力,构建出社会信任的环境保护信息化平台。生态环境部门应组织技术人员、专家团队,对不能稳定达标的排放企业进行帮扶,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积极进行整改,整改不合格的关闭替换。针对部分企业存在的问题,生态环境部门要督促落实监管责任,要求企业落实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对所有企业进行监督性监测。
自动监测数据可以作为判定企业是否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证据,所有的监测数据信息要公开,并通过联网对企业进行严格的监管,使各项措施更加科学有效。通过全国联网的自动监测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对疑似存在自动监测数据异常或造假的,列入重点关注对象,并不定期进行暗查、抽查;对存在造假行为的依法追究责任;对有公众担心的、个别企业可能对监测数据进行造假的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环境检测是为控制污染、保护环境服务的,对于人类健康的及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控制污染、减少物质和能量流失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