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十二经水理论探微

2022-11-23 18:40陈晓薇刘玉良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经脉黄帝内经河流

陈晓薇 刘玉良

浙江中医药大学 杭州 310053

“天人相应”是《内经》中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其所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并得到历代医家一致认可,但是亦有少数理论存在分歧,尚未得到客观且贴切的认识。例如《灵枢·经水》中关于十二经水理论的论述,“足太阳外合于清水,内属于膀胱”“足少阳外合于渭水,内属于胆”……针对这一段关于十二经脉外合十二经水、内属脏腑的记载,目前就存在部分争议,因此本文将针对此问题进行探讨,也请广大同道批评指正。

1 历代医家关于十二经水理论观点分析

十二经水理论历代医家对此看法不一,其中不乏质疑之声,认为将河流与人体经脉联系在一起太过牵强。李克绍[1]认为:“以中国的河流,江、淮、湖、海等比拟十二经脉,意义不大。”中国中医科学院薛崇成认为,将经水与人体联系,此理论缺乏科学性,并且不能说明其内在价值[2]。

但也有医家认为此种理论有其依据,并具有存在价值。王燕平等[3]判断《经水》篇中的“经水”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自然经水,指自然界中的河流;其二是人体经水,主要指经隧和其中运行的营气,通过用自然经水比喻人体经水,以揭示经脉之气的运行规律。蒋再铁[4]认为,十二经水理论研究了自然环境与人体生理病理之间的联系,为治疗疾病提供依据,其体现了古人对医学地理的初步认识。

笔者认为人体内部是非常复杂的,古时对于人体的认识非常局限,时至今日依旧无法解释人体内部的奥秘,因此在探讨人体与外在环境的联系上存在诸多挑战。尽管目前暂时无法通过一些科学依据来论证,但古人留下来的“天人相应”思想是非常值得借鉴的。“援物比类”的方法,虽然抽象简单,但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是古人对于精密复杂的人体的初步认识。因此个人认为,依据“天人相应”“援物比类”的思想,将十二经水与十二经脉联系在一起确有其道理,由此笔者展开以下初步探讨。

2 “经水”词源考证

“经水”一词最早源于《管子·度地》,术中记载“水有大小,又有远近。水出于山而流入于海者,命曰经水”[5]372,该书中的经水即为自然界中的河流,并且依据河流的大小、远近的特点将其进行分类。《灵枢·经水》云“夫十二经水者,其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同;五脏六腑之高下、大小、受谷之多少亦不等,相应奈何?夫经水者,受水而行之”,在该篇中也提到了经水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的区别,说明《灵枢》中的概念引于《管子》,并进一步提出经水的特点与人体五脏六腑的高下、大小、盛受水谷多少是相对应的。

3 十二经水地理考证

十二经水即“清渭海湖汝渑淮漯江河济漳”十二水系,其中多数可在《水经注》中得到考证,说明十二经水在当时是真实存在的河流。笔者参考了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张志聪的《黄帝内经灵枢集注》等的注解,并结合当时各地地理县志,对十二经水现今地理位置进行初步探索。

“足太阳外合于清水,内属于膀胱”,《黄帝内经太素》载:“清水出魏郡内黄县,南经清泉县,东北流入河也。”[6]55结合河南县志,清水发源于今河南安阳市(魏郡),流经今河北馆陶县(清泉县),最后沿东北方向流入河。依据上述河流流向及流域,发现“清水”与现今河南省安阳河的匹配度较高。

“足少阳外合于渭水,内属于胆”,《黄帝内经太素》记载:“渭水出陇西首阳县鸟鼠同穴山,东北至华阴入河,过郡四,行一千八百七十里,雍州浸也。”[6]55参考现在相应的地理位置,“渭水”即现今的渭河,发源于渭源县鸟鼠山,向东流经陇西县,进入陕西后,最后在潼关县汇入黄河。

“足阳明外合于海水,内属于胃”,《黄帝内经太素》中“海,即四海也”[6]55。 关于“四海”,张景岳[7]在《类经》中指出,“今云四海者,以东西南北而分言之也。故东曰渤海,南曰涨海,西曰青海,北曰瀚海”,即分别对应现今东方渤海、南方南海、西方青海湖,北方贝加尔湖、呼伦贝尔湖群等大型水体[8]。

“足太阴外合于湖水,内属于脾”,《山海经·中山经》载:“又西九十里,曰夸父之山,其木多棕枏……湖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9]“湖水”即指现今河南省灵宝西阳平河[10]。

“足少阴外合于汝水,内属于肾”,《类经》中有云:“按汝水源出汝州天息山,由西平、上蔡、汝阳等县入淮,今属河南省汝宁府。”[7]结合《水经注》中“汝水出河南梁县勉乡西天息山”[11],“汝水”即是现今的汝河,发源地位于河南省嵩县车村乡栗树街村[12],在襄城县与沙河汇合,汝河在郾城县南流入西平、上蔡、汝南等县。

“足厥阴外合于渑水,内属于肝”,《黄帝内经灵枢集注》中载:“渑水出于清州之临淄。而西入于淮。”[13]144“渑水”发源于山东省临淄市齐故城的申池,申池在流经凤凰镇的王青村时分出两条支流,其中向北流的一支为“渑水”,其经过许家屯等地,最后在博兴县汇入时水。

“手太阳外合于淮水,内属于小肠”,《黄帝内经太素》曰:“淮水出南阳郡平武县桐柏山,东南流入海,过郡四,行三千二百四十里也。”[6]56“淮水”即现今的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向东流经河南省、安徽省,下游经过洪泽湖,最后在现今江苏江都县流入长江。

“手少阳外合于漯水,内属于三焦”,《黄帝内经太素》记载:“漯水出平原郡,东北流入于海。又河内亦有漯水,出王屋山,东南流入河,此二水并得为合也。”[6]56“漯水”发源于如今的河南省浚县,沿东北流经濮阳等地后流入海。

“手阳明外合于江水,内属于大肠”,《黄帝内经太素》曰:“江水出蜀岷山郡升迁县,东南流入海过郡九,行七千六百六十里也。”[6]56“江水”即现今的长江,发源于蜀郡氐道县的岷山。

“手太阴外合于河水,内属于肺”,《黄帝内经灵枢集注》云:“河源发于星宿海,自乾位而来,千里一曲,故曰黄河之水天上来。”[13]145明确指出此处“河水”即是黄河,唐宋以前常以“河水”代指黄河。

“手少阴外合于济水,内属于心”,《黄帝内经太素》载:“济水出河东恒县,至王屋山,东北流入于河。 ”[6]56“济水”,为古“四渎之一”,现今“济水”指黄河北面的一支河流,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西王屋山,但由于泥沙淤积,河床改道,其下游入黄河处的流域屡有变迁。

“手心主外合于漳水,内属于心包”,《黄帝内经太素》载:“漳水,清漳水也。出上党沽县西北少山,东流合浊漳入于海。解是浊漳,浊漳出于上党长子县西发鸩出,东流入海也。”[6]56漳水有清漳水、浊漳水之分,皆发源于“上党沽县”,今隶属于山西省,两河在河北省南部边境汇合后称为“漳水”。

通过各地区河流水系的考证,笔者发现在现今地理版图上依旧能找到十二经水的痕迹。虽然有部分河流因历代泥沙淤积等因素,存在河流改道的现象,但大致的流向及流域没有发生巨大改变,从而客观地证明了“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理论的真实性。

4 十二经水医理探讨

古代医家利用“援物比类”的思想,将具有流动性、“如环无端”等特性的经脉与自然界中的河流联系起来。通过上述地理学考证,证实经水所描述的河流真实存在。“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为探究十二经水与十二正经之间的联系以及相应的医学价值,笔者将从营卫气血、脏腑、经络、中药材四个维度,逐一探讨经水与经脉、内属脏腑之间的内在联系。

4.1 十二经水与营卫气血关系 经水除了河流的一些基本特质与经脉相似外,在其内容物上也有相似性。自然界中的河流具有清浊之分,清即清澈、含杂质少、质地轻的河流,浊即浑浊、含杂质多、质地重的河流。《灵枢·营卫生会》中“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其浊者为卫”,五脏六腑获得营卫气必然要通过经脉这一重要通道,营卫有相对清浊的区分,因此经脉因含有营气和卫气多少不同而有清浊之分。

《管子·水地篇》云“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也”[5]285,指出水与气血的关系。经脉有长短,气血有多少,《内经》中指出,手足阳明经多血多气,手足太阴经多气少血,手足少阴经少血多气,手足厥阴经多血少气。气与血性质各不相同,“人之血气,苟能若一,则天下为一矣”。气属阳,性偏清,“清阳出上窍”,气质地轻;血属阴,性偏浊,“浊阴出下窍”,血质地沉。可见,不同经脉中气血含量、性质不同,因此不同经脉生理状态有很大差别。当机体感受外邪患病时,不同的经脉会呈现出不同的病理状态,因此可通过经脉辨别不同的病位及病情,从而选用不同的治疗措施。例如在《灵枢·经水》篇中,“足阳明,五脏六腑之海也”,多血多气,“刺此者不深勿散”,因此针刺时“足阳明刺深六分,留十呼”;足厥阴经多血少气,针刺时需“深一分,留二呼”。古代由于受到科学技术的限制,无法探查人体内部气血津液情况,因而利用“援物比类”的办法,将经脉与河流联系,并依据河流深浅、大小、远近、清浊等特点来推测相应经脉营卫气血含量、比例等情况,以此来指导临床治疗。

4.2 十二经水与脏腑关系 经脉外合于经水,内属于脏腑。依据“援物比类”的思想,笔者将以“足阳明外合于海水,内属于胃”为例,阐述“海水”与“胃”之间的关联性,以此研究经水与脏腑之间的内在联系。

“海水”对应足阳明胃经,内属于胃。根据地理文献考证,“海水”相当于现今东方渤海、南方南海、西方青海湖、北方贝加尔湖等大型水体。海、湖具有面积大,水容量大的特点,包绕陆地,是各地河流的汇聚地,而湖水、海水灌输到各地,补给各地区生命之水。这些功能与胃经和胃的生理特性相似。《灵枢·经水》有言“足阳明,五脏六腑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气盛,热壮”,说明胃经运载的气血津液多,沟通各个脏腑。胃经“起于鼻,交頞……其支者……其直者……其支者……入大指间,出其端”,胃经的循行从头至足,分支有三,其循行路线是十二条经脉中最长的。《灵枢》其他篇章中也记载到胃的生理属性,“胃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三斗五升”“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原也”“足阳明胃脉也,胃为五脏六腑之海”。除了容量大这一特性外,“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胃能够将水谷精微物质散布于人体各处,为人体提供营养物质,与海湖流向各个地区,为人民提供生活和灌溉的水源有相似之处。以上这些特性都不谋而合地与“海水”特点相呼应,可见古人将胃、足阳明胃经与自然界河流联系起来,具有客观的事实依据,并为当时认识人体内部解剖结构提供了新思路。

4.3 十二经水与经脉关系 地表的河流从小溪流汇合成大江大河,流入湖泊调节水量,最后注入大海。人体经脉由络脉不断汇集形成十二正经,通过奇经八脉调节经脉中气血稳定,最后流入“四海”,如此就构建出了完整的经脉地理学体系。

《灵枢·海论》云:“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肤节,夫子乃合之于四海乎?岐伯答曰:‘人亦有四海十二经水。经水者,皆注于海,海有东西南北。命曰四海。’黄帝曰:‘经人应之奈何?’岐伯曰:‘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根据气街四海理论,脑为髓海,冲为血海,膻中为气海,胃为水谷之海。关于自然界中的“四海”,《黄帝内经太素》有言“十二经水者,皆注东海,东海周环,遂为四海。十二经脉,皆归胃海,水谷胃气环流,遂为气血髓骨之海故也。水谷之海,比于东海也”[6]52,因而得出东海即为“四海”,如此人体内的经脉体系与自然界的水系也具有一致性,共同汇入“四海”,由此“内外相贯,如环无端”。

河流通过湖泊来调节水量,以维持河道流量稳定;而人体通过奇经八脉涵蓄气血津液,调节经脉盛衰,以控制十二经脉中气血稳定。《难经·二十七难》和《二十八难》中均谈到“奇经”的作用,“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虞。天雨降下,沟渠溢满,当此之时,霶霈妄行,圣人不能复图也。此络脉满溢,诸经不能复拘也”[14]100,以及“沟渠满溢,流于深湖”“人脉隆盛,入于八脉而不环周,故十二经亦不能拘之”[14]103,将奇经与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比喻作 “沟渠”与“湖泽”。可见,古人以自然界为基础构建的医学体系,具有完整性和客观性,其中的内在联系环环相扣。

4.4 十二经水与中药材关系 通过考察不同经水流域,笔者发现不同流域盛产的中药材与经脉或其内属脏腑存在密切关联。

“手少阴外合于济水,内属于心。”通过地理考证,“济水”即是现今河南省的济水,为古代“四渎之一”。《伤寒论》中“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素体虚弱,外感风寒直中入少阴,肾水亏于下,心火亢于上,治疗当选用滋阴降火的黄连阿胶汤。张锡纯[15]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尤为强调阿胶这一味药材的炮制,“阿胶为济水之伏流通于阿井,取其水以煎黑色之驴皮成胶,其性善滋阴,又善潜伏,能直入肾中以生肾水”。而“济水,内属于心”,又可滋阴泻火,解心中火热。除此之外,炙甘草汤,治疗脉结代、心动悸,方中的阿胶也是取自济水而制成,能够起到滋阴养心的功效。

“足太阳外合于清水,内属于膀胱,而通水道焉。”结合地理考证,笔者发现清水与安阳河的相似性较高。甲骨文的载体——龙骨,即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龙骨作为一味中药,具有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的功效,主治心神不宁、失眠、惊悸、滑脱诸证。阳入阴则眠,阳出阴则醒,“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因此人的睡眠与卫阳的运行具有密切联系。傍晚时分,卫阳从足少阴肾经的首穴涌泉入阴;平旦之时,卫阳从足太阳膀胱经的首穴睛明穴出阴。另外,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分别通阳跷脉、阴跷脉,可司目开合,证实人体睡眠情况与膀胱经之间具有很大关联性。而膀胱经与肾经相表里,具有固涩津液、司二便等功能。由此推测,出土于“清水”的龙骨,其镇静安神、收敛固涩等功效与足太阳膀胱经生理机制之间存在某种深层的联系。

5 结语

古人通过“天人相应”“援物比类”的观念,将人体的生理情况与天地间的规律联系起来,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为古代医学认识人体开辟了新思路。本文通过初步考证经水现今地理位置,证实《内经》成书时期经水真实存在,而现今大部分河流依然能在地理版图上寻到古代的踪迹。通过对经水与人体的相关性研究发现,经水与人体营卫气血具有相似性,经水的基本属性与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特性具有关联,而且与中药材也具有紧密联系,从而客观、科学地证明了经水与人体具有内在、紧密的联系,为进一步证明十二经水理论的医学价值提供理论支持。

猜你喜欢
经脉黄帝内经河流
河流
流放自己的河流
《黄帝内经》修辞格英译研究
当河流遇见海
化解尴尬需通“经脉”
谈“经脉”等词的英译
《黄帝内经》“酒伤”理论析要
试论经脉的气与针刺取气
静静的河流
中国最早的人体经脉漆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