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灌区灌溉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2022-11-23 17:11:56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

蒋 磊

(高台县六坝水管所,甘肃 高台 734300)

灌区管理工作涉及诸多内容,需要系统开展此项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灌区管理工作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为此,相关管理工作者需要深入全面地分析当前灌区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对策,提升灌区管理工作成效,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与灌区经济发展。

1 灌区灌溉管理的重要性

水是万物之源,人类生存、经济社会建设与基础生活运行都离不开水资源。近年来,我国对水资源利用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陆续出台很多有针对性的政策方针,用于鼓励合理利用并节约水资源,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可持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农业经济生产更是离不开水资源,在灌区灌溉管理过程中,需要大力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发生资源滥用与浪费的情况。在我国有些灌区的管理工作存在问题,没能实现高效利用并节约水资源,对农业灌溉与生产工作有序进行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加强灌区灌溉管理工作对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灌区灌溉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节水意识有待提升

我国绝大多数地区依旧以传统的农田灌溉方式进行农业作业,农民对大水漫灌的方式已经习以为常,大部分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时缺乏节水意识,在农田灌溉的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虽然国家相继开展了灌区节水建设工作,但并没达到理想的节水效果,制约了灌区灌溉管理工作难度。

2.2 相关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我国灌区采用的是以户为单位的零散地块管理模式,农户自主选择农作物,农作物的种植种类各异,这也为灌区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担。政府为了宣传和普及灌区节水理念,会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购买相关的节水设备,向当地农户推广灌溉技术,使政府承担了不小的压力,但是灌区节水管理工作没有做到位,农户不愿在节水灌溉方面投入资金,没有意识到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意义,使得灌区节水灌溉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2.3 灌区存在用水矛盾

用水平衡是灌区管理的一项重要问题,特别是一些干旱问题严重的地区,由于没有协调好丰水期与枯水期的关系,导致用水量不平衡的情况较为突出,用水矛盾也随之爆发。在丰水期时用水量较低,水资源供给量远超于水资源需求量,造成资源浪费,在枯水期时水量骤增,难以保证灌区灌溉需求,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了严重影响。

2.4 灌溉效率有待提升

在逐步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水利灌溉的相关设施也逐渐健全完善,随着社会基础运行及农业生产对水资源需求的不断提升,用水问题日益突出,对水利基础设施的调节作用及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加之灌溉用水管理方式较为落后,用水灌溉矛盾也越发明显。造成水田水利设施效益低下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由于环保意识的缺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生态破坏造成的极端天气情况就是其中之一,春季与冬季降水不足,造成了水利工程无补给来源,而且生态破坏也会造成水质下降与各种水污染问题,导致生活用水与灌溉用水短缺的问题出现。其次,大多数农田水利设施的选址均在偏远地区,一旦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或因交通不便造成维修困难,许多水利设施因维修不当造成损坏或者在故障情况下直接继续作业,导致其灌溉效益低下。最后,费用征收困难,目前我国在农田水利灌溉方面没有出台系统的改革方案,致使灌溉费用难以征收,农民拒绝为灌溉用水支付相应的费用,导致后期用于水利设施维护、维修的资金短缺,影响其发挥正常的效用,这也使农田水利设施灌溉走进死胡同,效益低下使农民不愿为其买单,得不到资金的支持也使其效益低下,导致农田水利设施的功能无法充分发挥。

2.5 灌溉节水措施有待强化

支持农业灌溉发展是灌区管理工作最为重要的功能,分析当前灌区灌溉管理情况,大多存在灌溉方式陈旧、节水技术有待更新等常见问题,没能及时更新并树立现代化灌溉思维,出现与时代发展严重脱轨的现象,难以将最新的节水灌溉技术落实到实践灌区灌溉管理工作中。当前农田水利灌溉方式和技术较为落后,农田水利灌溉的受重视程度不高,相关部门更加关注提高农作物产量与农民收入的表象,因此如增加作物产量、推广新型农机等直观的方式更加容易受到重视,这也导致农田水利灌溉的方式与技术落后。目前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农田水利灌溉的模式依旧是传统的大水漫灌,这种模式早已不适用于高速发展的时代步伐。传统的大水漫灌形式对水资源的利用率较低且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成本,尤其是在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此种灌溉形式对水资源造成了大量浪费,显然不适合当前农业发展的需要。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田水利灌溉的重视程度,开发推广更加先进且适合的水利灌溉方式,将落后的传统灌溉方式转变为现代化的既节水又高效的灌溉模式。

2.6 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

首先,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并不完善,受资金的制约,各类水利设施面临着老化与损坏的问题,也没有资金进行维修,导致其在蓄水灌溉时无法发挥出有效作用,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其次,目前我国基层地区应用的农田水利灌溉设备较为落后,对于设备的使用也没有进行科学指导,在日常使用中,由于使用方式错误造成设备磨损、老化严重,无法有效进行农田灌溉。最后,基层地区的灌溉渠道问题严重,淤泥堆积造成蓄水与灌溉能力低下,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极易使渠道腐蚀破坏、渠道堵塞与开裂,这也使农田水利灌溉的效率低下,无法发挥出实际效果。

2.7 信息化应用效率低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灌区灌溉信息化建设工作逐渐提上日程。根据实践情况分析来看,当前灌区灌溉管理工作没能高效应用信息化技术,缺乏基础的数据库系统,没能建立起具有实践作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数据信息之间没有建立起关系网,缺乏数据联通、共享的功能,在灌区灌溉管理工作中没有充分发挥出数据信息的价值。

3 提升灌区灌溉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对策

3.1 进一步完善灌区节水项目建设

为了进一步提升灌区灌溉管理工作,政府需要加大对灌区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在资金与政策方面予以扶持,促进灌区灌溉节水项目建设,并且要构建相关的配套设施,尽量避免水资源浪费。修建灌溉沟渠就是一项节约水资源的有效途径,能够降低跑水、漏水的现象发生,有利于提升灌区灌溉管理工作效率,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1]。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践操作中要落实以下步骤。首先,在对原有设施进行维修升级的同时还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要设计科学合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方案,一切以实际出发,保证建设的质量与合理性,发挥出水利设施的作用。其次,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降水量、水文特点、地质特点和农作物情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方案,从而有针对性地应对不同的灌溉情况选择灌溉方式,有效发挥出水利设施的作用。最后,要建设完善的农田水利灌溉体系,以专业的操作方式进行灌溉,发挥出水利设施的实际价值。

3.2 加大宣传力度并普及节水理念

相关管理部门要针对灌区农户开展节水普及与宣传工作,传授农户相关节水知识,提升农户的节水意识,使其意识到节水工作的重要性,使其在日常农作灌溉过程中,运用节水知识,从而提升灌区灌溉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3.3 提高对灌区灌溉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新的发展目标与任务方向需要进一步提升对灌区灌溉管理工作的重视,以行之有效的灌溉管理制度开展水预测、水量统筹等相关工作,深入到具体细节中,为灌区灌溉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与工作标准。以制度方式进一步规范灌溉管理目标与职责,并加大对相关工作的管理力度,在参考其他灌区工作经验的同时,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形成全新的灌溉管理理念,用全新的方法解决灌溉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

3.4 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避免资源浪费

在开展灌区灌溉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对水资源进行科学管理,以科学精准的计算方式满足用水需求,统筹规划灌区丰水期及枯水期的灌溉用水,提升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出每一滴水的使用价值。通过切实有效的水资源灌溉技术,促进水文站、水电站等水利设施设备作业。在资金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构建灌区灌溉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实现现代化灌溉管理,以信息与智能的方式为灌溉管理工作提供共享数据。因此,有必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通过上述分析,政策与资金的支持是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发挥效用的基础,因此相关部门要提高对农田水利灌溉的重视度,加大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满足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对于建设、维护、运行的资金需要。对于磨损老化严重的农田水利设施,要对其进行维修升级,对于无使用价值的,要进行重新建造,以此满足农田灌溉的需要。针对渠道的堵塞、开裂问题,要通过清淤加固等手段进行维修养护,增强其蓄水灌溉能力。此外,还要加强相关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其能够科学有效地操作农田水利灌溉设施,通过学习交流,使其掌握先进的农田水利灌溉技术与水利设施的使用保养技术,从而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使设备更加高效地进行灌溉作业。最后,要对资金进行严格地管控,将责任落实到基层,增强基层人员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让财政资金能够使用合理,真正地应用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上。

3.5 进一步优化灌溉管理体制

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是确保灌区灌溉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基础,能够有目标、有方向的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发挥出规范运行的作用。要深入透彻地分析管理体制,通过动态的方式排查出制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以科学有效的方式改善管理方式与方法。构建长期有效的灌溉运行机制,持续提升灌区灌溉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实现灌区灌溉管理可持续发展[3]。

3.6 提升灌溉管理团队专业水平

灌溉管理团队是落实并开展各项管理措施的载体,其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与灌区灌溉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息息相关。要定期对灌区灌溉管理团队进行培训与教育,鼓励管理队伍及时更新管理思想与工作方式,在管理实践中落实新的工作方式与管理技能。以绩效考核与末位淘汰机制激发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发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对策解决问题,以奖罚分明的方式激励管理人员,使得管理团队管理水平持续提升[4]。

3.7 加大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

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已不适用于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此种灌溉方式不但浪费水资源、灌溉效率不高,还极易对水利设施造成损坏。因此,基层要积极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在满足农作物水分需求的情况下节约水资源,既能够提高农作物的品质与产量,同时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符合科学环保的理念。根据所在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如低压管道灌溉技术、喷灌技术、滴灌技术和微灌技术等。在实际推广的过程中,可选择示范点模式,通过示范点作用,让节水灌溉技术的功能与效果深入人心,不但节约水资源,灌溉效率更高,对人力也是一种解放,更易于对其进行推广。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田水利设施灌溉是保证农作物水分需求的重要设施,是农作物得以茁壮生长与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以先进科学的管理方式开展灌区灌溉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提升灌区灌溉水资源节约效率,还可以起到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为灌溉用水提供足够的水资源,对灌区经济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因此,在开展灌区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及时更新管理理念与工作方式,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到灌区管理工作中,提升灌区管理工作的水平与效率,满足灌区发展需求。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
坚持节水
品牌研究(2023年3期)2023-02-09 11:34:24
节水公益广告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云南农业(2021年10期)2021-10-22 01:13:10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云南农业(2021年9期)2021-09-24 11:57:06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云南农业(2021年8期)2021-09-06 11:36:44
节水公益广告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云南农业(2021年3期)2021-04-24 02:30:54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中华建设(2019年6期)2019-07-19 10:12:46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