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超
(合肥麦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31)
我国是水资源较为短缺的国家,而且工业、生活和农业的污水问题又比较严重,所以,相关部门对此非常重视。从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有关部门一直在加强水污染的治理工作,但从整体而言,效果不甚理想。面对这些情况,相关部门还需制定一套更为完善的治理方案,并通过优化现有的产业结构,切实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还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管控,以此进一步提高水污染治理工作的质量。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业污水污染问题愈加严重。如工业生产所用的石油、化工和钢铁等材料,其中部分加工企业会在生产完成后将废液不经过处理,而是利用管道直接排放到附近河流、或者地下,这对地表水造成了严重污染[1]。尤其是部分企业,用水量大,排污量也大。虽然当前企业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经济效益,但从长远来看,对环境会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如近年来出现的雾霾问题、地表水问题,都是由于环境遭到破坏,降水量开始减少造成的。这就要求相关部门以及时组织调查,并通过政策引导、有效宣传等形式,倡导保护水环境。同时,企业还需要引进先进的治理技术,积极学习先进的治水方式,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工业污水进行综合处理和利用。
农业污水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生产方式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家肥料逐渐被农药所代替,尤其是近年来,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呈现出持续上涨的趋势。这些化学物质不仅会导致土壤恶化,且土壤中的有害物质也会通过降雨的冲刷浸入到地表内,导致水体恶化,从而影响地下水的质量,这也是农业污水形成的源头。有关专家认为,农业污水对于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巨大的,会导致水环境面临退化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相关部门对农业污水问题的宣传不到位的现象,导致农民对此认知不够,其中部分农民认为化肥、粪便的排放不会导致污染。且就环境保护而言,农民往往更看重经济效益,所以就造成了人们环保意识淡薄,这也是农业污水形成的原因之一[2]。
生活污水,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各类污水,比如厨房污水、卫生间污水、洗涤污水。当前,在城市中,基本上已经完善了排水管道系统,因此,城市中的生活污水可以通过排水系统汇聚一处,进行集中处理。然而,在广大农村地区,生活污水排放还处于缺乏管理状态,不少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依然是露天排放,随意倾倒。而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也会使污水渗入地下,对地下水形成污染。不仅如此,如果向临近地面的水源排放生活污水,如湖泊、河流、堰塘等,同样会对这些地表水体造成污染。
地球上可用的淡水量仅为2.7%,但随着工业的发展,对水资源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早在上世纪,部分发达国家还没有注重水资源的保护工作,直接将大量工业废水排入江河湖泊,出现了极为严重的污染情况,经过多年的治理,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得到了初步改善。就历史上出现的水污染事件而言,已经严重威胁了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这时人们才意识到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并开始积极寻找对应的解决方案,但效果仍不够理想。
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 000亿立方米,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人均所占的水资源较少。近年来,我国水资源污染的问题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例如,2004年四川沱江特大水污染案,由于江中排入了大量工业废水,导致当地五个市区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2亿元。因此,该事件也被环保总局作为一项水污染的典型案例。
水污染不仅对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还会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很多人群的饮用水都存在安全隐患。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人们饮用水质不安全的水,会出现传染病、胃炎等疾病[3]。所以,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需要受到大家的重视,而加强对水资源的治理也成为一项必要的任务。
在实际工作中,水污染治理需要根据法律法规进行必要的完善和补充,所以,要健全相应的法律体系,要以此为依托,要对水污染的治理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利用绿色“GDP”考核标准,使水污染治理工作在法律法规的保护下得以顺利实施。
(1)以大凌河流域的水污染问题为例,可将其纳入法律保护的范围内,做到依法保护。一方面,要构建完善的流域治理方案,确保整治方案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普遍性,并积极推进对《辽宁省凌河保护区条例》的修正工作,避免出现权责不分的情况,并及时应对新形势下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而另一方面,则应该在顶层优化设计的时候,相应完善地方性政策规定,并将其科学规划方案延伸到法律层面,以此切实保证法律的地位[4]。
(2)通过依法治理的形式加强对水污染的整治工作,还应该构建综合巡查机制,要求各个职能部门积极合作,同时,要对破坏水资源的行为进行谴责和惩罚。为此,还要构建专门的巡查机构,有效排除区域中存有水污染隐患的企业。而执法部门要定期召开相关的主题会议,向上级部门报告综合执法的情况,并督促企业及时整合和完善。在加大执法力度的同时,还要完善对工业污染源的监管工作,做好提前预防,对排污申请进行严格把控,不仅要合理控制排污量,还要管理排污的时间和地点,避免出现随意排污的情况,以此真正从政策、法律层面做到有效管控。
相关部门应基于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将水污染治理技术和产业发展进行有效集合,加强对污染处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例如,在城镇水污染的治理新工艺中,就包含了人工湿地系统、水草净化和生态滤池。
3.2.1 湿地生态系统
对于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为了满足低操作、低运行的基本要求,可选择采用湿地生态系统,利用微生物、土壤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在实际应用中,可按照水的流动性进行合理划分,在交替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垂直替流的发展模式。以成都活水公园为例,就是比较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的处理模式,该方法是将城市景观和环境保护联系在一起,形成活水公园,这为水污染治理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思路[5]。
3.2.2 生物浮岛、水草净化技术
通常,严重的水资源污染问题会导致水体营养逐渐流失,对周围的环境也有一定影响。而水草净化技术是一项环保、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主要是模仿植物的生长规律,利用根部植物的特点吸收氮和磷,以此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该技术的优势在于,投入费用不高,且整体的治理效果比较好,不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水草净化则是利用微生物的优势,将不同级别的水生植物联系在一起,及时抑制有害物质的生长,因此,这一技术在广州、中山等地区有着广泛应用。
3.2.3 生态滤池技术
该技术是将污水通过微生物进行有效处理,使这些微生物发挥出净化的作用,以此对水资源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分解,达到水资源治理的目的。该项新型工艺的处理效率高,也是一种极为环保的处理模式。
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若盲目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容易导致产品供需失去平衡,因此,一定要将人口需求作为出发点,并进行科学分析,以此制定合理的产业结构,并及时优化发展方案。
以洱海流域为例,就是对水污染控制的产业结构进行合理优化。首先,从管理组织层面分析,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应的行动规范方案,明确将产业结构作为重要的控污项目,纳入到总体环境保护活动中,并将其作为流域水污染控制的重要手段,从而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工作涉及范围比较广,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还需要利用时间进行规划分析,确定实施重点,以此制定相应的合作方案。其次,从技术层面分析,按照农业精细化的发展需求,要加强田间作业、运输保鲜等工作,鼓励小农户研发环保、绿色技术,如科学合理使用化肥,以及病虫灾害的防治技术等。而且,在实践中发现,涉及农业合作社的技术在推广和应用的过程中有着极为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在农业环保技术发展中,政府还需要给予政策上的帮助。最后,优化劳动力的组织。按照信息服务化和社会化的发展需求,应及时完善城乡就业信息服务软件,将服务延伸到信息服务网络中,确保就近的劳动力快速得到相应的就业岗位,顺利完成转型升级。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加强对水污染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应将思政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完善人才选拔机制。例如,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办的培训项目,将项目分为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和质量管控工作,加快了培养饮用水卫生高级人才的建设工作,相应提高了应急检测能力。其培训时间可控制在2~3个月,并将突发事件、检验技术等专业涵盖在内,其中,更包含了饮水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有害物质的筛选和评估工作,以及生活饮水污染事件的处理和应对等。同时对于水资源生态环保工作,要打造一批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生态环保人才。所以,一定要格外重视对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培养,切实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
此外,为了加强环保人才的基础建设工作,要相应完善生态环保人才数据采集和信息平台优化工作,开展生态环保人才战略方案,定期开展人才工作评估工作。同时,为了加快人才的开发工作,政府还需要投入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奖励那些有贡献的优秀人才,助力于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6]。
对于水污染治理,还需要把握一个要点,就是及时发现水污染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水污染问题,就会导致水污染的范围不断扩大,从而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因此,就需要构建立体化的水环境监测体系,对水质进行持续化、常态化监测。首先,要合理制定监测方案。在一个地区内,水系众多,河流、湖泊、地下水等,都需要监测。这就需要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立足水系分布、居民分布、工厂分布等,将靠近污染源的水系作为主要监测对象。其次,要选择高效的监测方法。对于水环境监测,可采用的技术方法很多,但不同的方法所能检测的污染成分存在区别,比如氨氮分析、色谱法、光谱法等。这就需要根据所水体面临的主要污染源,来有针对性地选择方法技术。最后,要定期公开水环境监测的数据,确保透明,满足社会大众的知情权。同时,在发现水污染问题时,要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协助处理水污染问题。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要对水污染问题做好防范与治理,还需要将工作做在事前,从源头减少水污染问题的产生,这样才能够取得更好的环保效果。从水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来看,一方面,是部分人群对环保和水污染的认识理解有限,自身没有形成相应的环保意识,从而出现乱排的行为。比如,农村地区,很多农民对于环保缺乏认识,从而造成了水污染的问题。另一方面,是部分人群对法律缺乏敬畏之心,抱着侥幸心理偷排污水,从而引起更为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因此,要加强水污染治理的宣传工作,以此提高人们对于水污染和环保的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首先,要依托新媒体渠道,对社会大众展开广泛性的环保宣传。当前,新媒体发展迅速,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媒介,如直播、短视频、广告宣传等形式,环保工作者可以通过这些媒介形式,将环保、水污染等方面的常识、制度、政策和法律等展开宣传,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人们解读环保,以此提高社会大众的环保意识。
其次,要针对一些重点人群展开教育。对于乱排、偷排行为的企业与个人,需要对其展开重点宣传教育,要从法律角度对他们宣讲偷排乱排的法律后果,引导其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从而促使其在日常生活与生产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杜绝偷排、乱排的行为,从源头减少水污染的问题。
综上所述,为进一步提升水污染的治理效率,需要企业、社会、政府和个人从思想层面加深对水污染问题的认知,避免将没有处理合格达标的污染物排放到水中。且在实际工作中,要合理构建综合监管机制,提高环保人员的责任意识,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及时总结教训,实现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