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历史的王老师/文
很多人以为古人在日常说话时也满口“之乎者也”,担心穿越回去不会说“文言文”,没法和古人交流。其实,古人日常交流用的也是白话文。既然这样,我们穿越回古代,就能和古人无障碍交流了吗?答案还是不能。因为古人即使讲白话文,其白话文的发音也是古汉语发音,和我们现代汉语发音大不相同。
根据古汉语学者的研究,历史上古汉语的发音大致经过三个时期的变化,分别是上古音、中古音和近古音。上古音指从西周到汉代的汉语发音;中古音指从南北朝时期到唐代的汉语发音;近古音指从宋代到清代的汉语发音。这是一种比较广泛的说法。
这三种发音之间的差距非常大,和现代汉语的发音更是有天壤之别。比如说同样是“青青子衿”这句话,三个时期的古汉语发音分别是:
上古音(周代、秦代、汉代):cen cen cilumu kelumu
中古音(南北朝时期、隋代、唐代):ceng ceng ci ginmu
近古音(宋代、元代、明代、清代初年):cing cing zi gin
当你拼读之后,是不是有点发蒙?为什么古汉语的发音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迁,他们讲的胡语与中原汉语融合,导致了汉语发音发生了重大变化。有的语言学家认为,今天的闽南语、粤语、广东客家话和江浙吴语保留了一些古汉语的发音。原因就是最初的汉语使用者,在胡人入主中原的时候,不断地向南迁,把最初的古汉语的发音带到了南方,经过千百年的世事沧桑,至今还残存着一些。比如,古汉语发音中有个入声,在今天的普通话四个声调中已经没有了,但是在吴语、粤语等方言里依然还有入声。今天的日语和韩语里也保留着一些古汉语发音的元素,所以南方人在学日语发音时会感到一丝亲切,学起来很顺口。
有的人会感到疑惑:古代又没有录音机,你是怎么知道古汉语发音的?其实用不着录音机,用拼音的方式就可以拼出古汉语的发音。古代没有今天的汉语拼音,却有一套类似拼音的文字注音体系,叫“反切法”。简单地说,就是用两个字为一个字注音。一般都会选择两个常用字来反切,前面的字取其声母,后面的字取其韵母和声调。比如山峰的峰,反切法注音为“房生切”,取“房”字的声母f,取“生”字的韵母eng和声调“一声”,反切出来就是fēng了。
中国人早在两千年前就使用反切法了,今天的学者通过隋代的《切韵》等韵书可以复推出中古音系,但上古音的复推比较麻烦,还要借助亲属语言(比如藏语)的发音规律。但这些都是复推,不可能和古人完全一致。
有的朋友还疑惑:今天用普通话读唐诗还是很押韵,怎么能说中古音和今天的普通话发音不一样呢?这是因为中古音的韵母和今天的韵母变化不太大,特别是平声韵(句尾押韵字为一声或二声)的唐诗。但你若读上古音时代的《诗经》,就会发现不怎么押韵了。
古汉语发音很有趣,但要记住:如果想穿越回古代干大事,一定要选择好时代,否则你穿越回去可能连话都听不懂。穿越有风险,选择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