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成效与展望

2022-11-23 15:24杨基富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12期
关键词:环境质量环境监测监测

牟 颗,杨基富

(自贡市生态环境监测服务中心富顺站,四川 自贡 643200)

《“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的发布与实施,对过去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并给出了解决对策的指导,其中包括污染防治攻坚战精细化支撑不足与法规标准不完善及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尚未形成,和数据质量仍需提高等方面的问题。优化生态环境的监测网络是“十四五”监测规划的重点之一,需在监测建设方面下功夫,精准支撑生态环境管理,促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得以尽快达成。

1 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成效

从国家层面入手分析,在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方面,逐步优化了国控城市点位布设不均衡和新增建成区缺少国控城市点位等问题,点位数量和监测的地级以上城市的数量逐步增加,基本了实现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全覆盖。在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方面,逐步优化了重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未全覆盖与水生态环保责任不明确等方面的问题,断面数量逐步增加,黄河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力度加大。在优化调整后,重要水功能区与重要水体省市界、地级及以上城市、十大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等方面,基本了实现了环境监测全覆盖,可反映全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情况,促使地方水生态环保责任更加清晰明确。

从各城市的发展入手分析,各地生态环境局为打造绿色宜居生态环境,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建设的投入与支持和推动的力度,统筹污染源监测网络与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的建设,并在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化程度低和自动预警监测能力不够及监测点位不完整与项目指标不完善等方面发力。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行动计划》等文件的指导下,生态环境局建成了不同数量的空气自动监测站、酸雨和降尘等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小型站、微型站、机动车尾气遥感自动监测系统等;设置了多个饮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和水质断面自动监测站及集中式饮用水质监测点位,以及河流地表水监测断面等;设立了多个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与城市噪声监测点位,及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企业等。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基本实现了管辖范围内的环境质量的评价与考核及监测,促使当地的空气质量得以显著改善。在政策与技术及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基本上实现了生态状况监测,与重点污染源及环境质量的全面覆盖、区域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互联共享,监测预报预警与信息化能力及保障水平显著提升,民生保障能力及服务环境管理与经济建设逐步增强[1]。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经历了一个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在生态环境管理中的核心作用越发突出,尤其是“十四五”期间,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与服务效能及体制机制等方面的进展及成效更加突出。一是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功能完善与覆盖全国范围,要素齐全,“说清现状、兼顾风险”的目标落地。二是体制机制逐步理顺,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更加完善,生态环境监测改革持续深入的推进,生态环境监测市场全面开放,多元化监测服务供给格局更加优化。三是生态环境监测在风险防范与公共服务及生态补偿和考核评价、监管执法等方面的支撑服务效能更加突出。生态环境监测成为了环境管理的重要支撑,逐步贴合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的期待,但面临的挑战与形势依然严峻。

2 新时代对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要求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紧密围绕生态文明改革建设和污染防治打攻坚战,结合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待、参与应对全球环境治理提出的各种要求,不仅要明确时代发展的各种要求与挑战,还应该紧抓住时代发展机遇,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创新性与协同性等方面发力,积极推动生态环境监测格局的现代化。一是在整体性方面发力,推进“大监测”的格局的建设,整合公众监督与社会参与及企业履责和部门协同、政府主导的环境监测力量。二是在系统性方面发力,推进“全覆盖”网络的构建。向防风险和固土与增水、强生态和提升空气质量及降碳等方面倾斜,对于全覆盖污染源监测和生态质量及环境质量的生态环境监测“一张网”建设,还需做好统一规划工作。三是在协同性方面发力,加速促进“高质量”的转型升级。强化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即新污染物试点监测;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统筹监测;协同控制监测臭氧与细颗粒物。四是在创新性方面发力,不断提升“现代化”的能力。依托天地一体化技术手段,加快提高监测能力与体系的现代化发展进程[2]。

3 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思考与展望

3.1 拓展监测网络的覆盖范围

首先,从环境质量监测入手分析:一是对于大气环境质量的监测。在空气质量监测方面,增加关键监测指标和超级站及专题站,促使立体多维和功能齐全及覆盖全面的大气综合监测网络尽快成型,为大气预报预警和评估治理成效及环境质量考核等方面的环境管理决策提供价值参照。协同控制监测细颗粒物与臭氧,在城市臭氧高值区与城市人口聚集区建立协同控制监测站,建立全省天地空一体的臭氧及其前体物质环境监测体系,强化分析研判臭氧形成机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在有代表性的城市设置温室气体监测试点,制定碳排放监测计划与碳排放核算方法体系。二是对于水环境质量的监测。在水环境自动监测方面,设置水质自动监测站,增测VOCs和叶绿素a及总有机碳等项目,预测水质变化趋势,做好风险预警工作,施行自动监测与手工监测协同的监测评价模式。在监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的方面,主要监测地级以上城市及县驻镇的水质情况。在重点水体水生态监测方面,根据环境管理需求和流域特色,合理制定监测评价的标准及指标。在海洋环境质量监测方面,完善监测网络,在海上溢油与赤潮等监测方面,引入无人机和遥感技术等技术化手段,不断提升海洋现场在自动监测及快速监测等方面的能力。三是对于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建立覆盖全省范围内的省控土壤监测网络,试点监测固体废物处理设施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等周围的土壤。监测污水处理区和主要生产区的土壤,监督性监测重点污染源周边的土壤。四是对声环境质量的监测。增加城市功能区与城市道路交通及城市区域的监测点位,引入自动监测技术,建立点监测与面监测及长期监测和普查监测协同的监测网络。五是对于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拓展监测范围,覆盖一般和重点的监控村庄。监测“万人千吨”及以下饮用水水源水质。引入无人机和高清视频监控及卫星遥感等先进的技术手段,精准监测秸秆焚烧火点。

其次,从生态质量监测入手分析:一是生态质量状况监测评估。采取野外核查与环境统计资料及卫星数据监测技术,评价全省范围内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遥感监测评估生态敏感脆弱区与生态功能重要区及黄河流域国家战略区和自然保护地等重点区域。在遥感影像处理和智能解译等方面下功夫,遥感解译生态红线内人类活动情况,推进生态红线监管工作展开。二是生物监测。在生态保护红线及黄河流域与自然公园等重点区域,设立野外观测站,落实生物多样性的观测与调查及评价等工作,做好外来物种入侵的防控工作。通过建立水生生物实验室,提高水生动植物的监测分析能力,促使水生生物多样性评价工作得以顺利展开和逐步优化。

第三,从污染源监测入手分析:一是固定源监测方面。全覆盖对重点排污单位监测的监控,对重点监管企业和小微企业等,施行自动监测和电量监控等手段。市级监测机构负责执法监测,驻市监测机构负责监督性监测,省级监测机构负责监督抽测,推动超低排放监测向更深与更广的方向迈进,促使超低排放监测体系更加优化,推动小型化与智能化的监测手段发挥效用。二是农业面源监测方面。建立此方面的污染综合监测评估体系,设置小流域单元地面监测试点,并引入遥感监测技术,深入研究农业面源影响土壤和地表水及大气等环境的程度。

第四,从应急监测入手分析:一是强化应急监测能力。规范落实应急监测技术体系建设与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及应急监测能力评估试点等工作,如增加海洋监测船只,应急监测海上的浒苔与溢油等事故。二是完善应急监测响应机制。依据上级支援和资源共享及就近协同与属地为主等思路,逐步完善区域支援工作机制与应急监测响应长效机制,整合执法监测与应急监测演练等,促使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系统性与科学性等特点更加突出。

3.2 紧跟大数据时代发展步伐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需在以下几方面的保障上下功夫:一是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工作的开展复杂繁琐,需从业务层面入手梳理系统边界,从组织层面入手进行明确,放大各部门的联动效应,合理制定利于顶层设计落地的保障措施及施行方案,以此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和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网络体系尽快成型。二是完善全部信息资源共享的立法。完善法律法规,推动监测网络建设的制度化与有序性,确保共享的数据是各部门掌握的核心数据,提高数据的利用价值。三是丰富监测网络建设的指标,做好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工作,充分发挥生态监测在揭示生态环境质量自身价值方面的作用。四是建立监测网络建设的标准规范。建立生态环境大数据标准规范体系,可实现平台设计与运维、数据使用等方面的标准化。由于在设计工作标准与管理标准及技术标准时,各部分标准涉及的构成要素不同,各部门的工作规范又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需要在操作规范中,选择该学科公认的标准及监测方法。五是优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保障项目。主要包括环境监测运行保障项目与生态环境质量专项调查保障项目,以及环境监测网络质量控制保障项目和污染源监测保障项目、环境监测人员保障项目等,促使生态环境监测运行保障与人才工程落实。六是完善监测网络建设的信息发布机制。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的公布不能主观随意,需明确发布的渠道与权限及流程和内容等,发布生态状况监测与重点污染源及全国环境质量等方面的信息,确保信息公布的公信力及权威性,依法履行信息公布的职责,促使监测信息发布机制更加优化[3]。

4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格局目标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最终格局,主要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导向下,想方设法地强化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实现天地一体化的全覆盖,全面应用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加强监测网络与能力的整合,搭建涉及冰川和农用地及草地与林地等生态系统、热温传递、酸雨、温室气体、生态耦合变化等方面的平台体系,包括数据资源承载平台与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及监测指标体系,促使技术保障体系和评估预警体系及监测站点体系等基础能力建设更加完善,有效监测与评价重要区域的各环境要素与生态变化,实现生态系统演替的内在规律的有效揭示,外部关键驱动因子的合理识别。重点为评价与监管及变化分析全省区域的生态环境、评价考核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估重大生态保护工程成效等提供服务;重点支持土壤和水及大气污染治行动计划的制定与施行;重点为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落地,提供决策支持;重点推动生态领域改革,支撑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及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等方面;重点为研究大尺度迁移规律和全球气候变化下的生态系统搭建平台,立足全球气候变化,挖掘与收集各类生态监测数据,把控生态系统的控制及演替等因素,分析典型区域气候和能量及水之间的关系,做好生态退化的预测及预警工作,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价值参照,为我国碳交易等工作的规范展开提供决策支撑。

5 结语

“十四五”背景下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的推进,需要明确新时代对生态环境监测规划方面的要求及挑战和机遇。以此为基础,在拓展监测覆盖面和整合大数据技术等方面下功夫,正轨化和整体性地推进环境监测工作改革。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前期的规划及中期的建设方案动态调整和后期的经验总结都是必不可少的,也为生态环境的现代化发展带来了更大的考验。

猜你喜欢
环境质量环境监测监测
环境检测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及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论提升县域环境质量的现状及治理思路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