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国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纪律检查委员会,辽宁 阜新 123000)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民族的“根”与“魂”。廉洁文化是廉洁的理论和行为方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文化总和,是关于廉洁的知识、理念、制度及与之相对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的总概括[1]。廉洁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助力“三不”一体化推进的思想基础。“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一体推进科学方法的根基在文化。高校应在一体推进“三不”框架中培育新时代廉洁文化,打通“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文化滋养教化、育人治本的功能[2],弘扬清风正气,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高校基层延伸,共筑清廉校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3]。高校把廉洁文化建设嵌入“三不”一体推进战略目标,是落实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的重要手段,加强新时代高校廉洁文化培育要契合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制定高校文化引领战略,充分发挥文化的导向作用,筑牢高校师生思想防线,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立身之本,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生命之魂。高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承担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要功能,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高校廉洁文化培育必须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廉洁文化的育人导向,坚持因人施教、因岗施教和以案施教相结合,鞭策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号召教职工廉洁从教从业,教育学生廉洁从学,让廉洁的种子在心底生根发芽,让“立德树人”理念在学校落地生根。
高校教育事业进步和发展,不仅需要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宽松的学术氛围、和谐的人文氛围,还需要涵养崇廉倡廉的浓厚文化氛围。着力培育新时代廉洁文化,构建常态长效培育机制,是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高校将廉洁文化培育纳入学校长远发展规划、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全方位,推动管理制度的科学完善、管理行为的规范有序、管理人员的清正廉洁,助力高校高质量发展。
在思想认识方面,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和师生对新时代廉洁文化的概念和内涵认识不足,认为高校廉洁文化是一种日常的宣传活动,是独立于高校文化之外的一种文化。新时代廉洁文化的培养应与校园文化、师德师风、校风学风等结合起来,克服廉洁文化工作是“软任务、软指标”的思想,扭转“重业务、轻党建”的观念偏差,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引领作用,筑牢“不想腐”的堤坝。
当前,廉洁文化培育工作缺乏一定的实效性和系统性。一是内容形式不够丰富,部分高校把廉洁文化培育仅限于挂条幅、办展览;二是培育与传播范围存在盲区。一些高校往往注重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教育,忽视对普通教职工生广泛开展廉洁教育,未能形成全校共同培育廉洁文化的生动局面。廉洁文化的培育应该将学校教职工生全部动员起来,以师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和新兴载体进行广泛宣传,不断增强工作方式的系统性和创新性,形成“不敢腐”的震慑。
部分高校廉洁文化培育的组织制度存在不足。一是缺乏有力的领导体制。一些高校廉洁文化培育未能完全融入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缺乏廉洁文化建设的整体性、长期性规划,开展与否、力度大小、层次高低基本取决于党委重视程度。二是缺乏有序的工作机制。部分高校存在学校纪委“唱独角戏”现象,其他部门开展廉洁文化建设工作的主动性还不够强,学校在廉洁文化培育组织、管理、监督、考核等方面未能形成完善的工作机制,缺乏必要的约束。
要健全上下“一盘棋”的组织制度,一体化推进严肃惩治、教育管理等廉洁文化的关键环节,做好新时代高校廉洁文化培育的保障性工作,构建“不能腐”的体制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让党所倡导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优良传统深入党员、干部思想和心灵。高校党委要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以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为重点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突出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把廉洁文化培育工作纳入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工作,列入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增强反腐败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担当。
抓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契机,深入了解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历史进程,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廉洁文化营养,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凝聚思想共识,提炼党史和高校文化资源中的勤廉元素,形成高校教职工生不想腐的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厚植廉洁精神赖以生长的文化土壤。
新时代高校开展廉洁文化培育,一定要更新传播理念、创新表达方式、丰富教育载体,加强培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发挥高校传统媒体优势,拓展廉洁文化作品的创作思路和创作层面,充分利用学校报刊、广播、宣传栏、海报等公共区域;发挥大众媒体的传播能力,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开展廉洁教育活动。搭建新媒体矩阵,由学校、学院和学生社团组织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论坛、抖音等新兴媒体,创作内涵丰富、易于传播的廉洁文化作品,通过文字传播、图片传播、画面传播、声音传播等方式,增强廉洁文化渗透力和辐射力。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推进思政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体美劳教育的深度融合,将新时代廉洁文化培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推进廉洁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同时接受新时代廉洁理念,筑牢“不想腐”的思想根基[4]。
新时代廉洁文化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资源、整合力量,在一体推进“三不”框架下构建协同高效的廉洁文化培育机制。健全组织协调机制,高校党委要强化对廉洁文化培育顶层设计,纪委要在资源统筹、传播方式、主题策划等具体实施方面做好组
织协调,基层单位要侧重廉洁文化作品的探索创新,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相关单位密切配合,教职工生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5]。发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协调小组的作用,形成联动机制,明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和职责内容,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构建融入融合机制,将新时代廉洁文化培育作为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与校园文化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校风学风建设相互融合,融入到大学章程和高校各项管理制度中,和学校党建工作、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实现“五同”,即同计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建立健全监督考评机制,将廉洁文化建设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列入政治巡察、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作为职称评聘、职务晋升、评奖评优、绩效考核的重要标准,确保有人管有人问,有考核有评价。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围绕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关键领域、关键环节梳理廉政风险点,按照高、中、低,合理确定预警等级,动态完善廉政风险清单,实行备案制度,形成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的有效防控体系。
培育廉洁文化主要是解决“不想腐”的问题,注重以德润心、以文化人,结合高校实际,凸显特色亮点,注重创新教育监督方式方法。充分发挥高校纪委专责监督作用,对廉洁文化培育制度执行情况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对制度执行不力、搞形式走过场等问题要追根溯源,督促推动整改。精准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及时发现党员干部党性品行、廉洁自律、履职尽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警示谈话、批评教育等方式开展提醒教育,强化日常教育监督。紧盯传统节庆节点,以文件、短句、原创廉政诗词等方式发送廉洁提醒,利用学校网站、广播台、校园电子屏幕、微信工作群等媒体向师生传递廉洁信息,坚持早提醒、早发现、早纠正。拓展以案促教模式,坚持警示教育大会、警示教育片、廉洁教育基地、“廉文化”大讲堂“四体联动”,运用好正反典型案例,以时代楷模的榜样力量引导教职工生深化廉洁意识,以典型的腐败案例警示教职工生树牢底线思维,打造综合性教育模式。
培育新时代廉洁文化,高校要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新时代廉洁文化培育工作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不断吸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廉洁文化思想精髓,将新时代廉洁理念贯穿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始终,在提升廉洁文化引领力、传播辐射力、高效执行力和实践吸引力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教职工生增强“不想腐”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助力“三不”一体化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