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向国 尚 慧 霍晨光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2020年,我国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开启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乡村全面振兴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是在准确分析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基础上做出的英明抉择,是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面对我国乡村普遍存在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公共服务短缺、产业发展停滞、人均收入低下等短板和不足,全社会应高度重视,群策群力,聚力攻坚,共同开拓乡村振兴有效途径。共青团中央结合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实际,聚焦团的主责主业,以培养青年人才为切入点,以服务乡村振兴为根本,在全国高校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育人活动,组织动员广大青年投身乡村,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贡献青春力量。
在团中央部署推动下,各级高校团组织着力发挥组织优势,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加强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带动和引导大学生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全面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实践活动中,大学生通过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乡村规划制定编制、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等服务,一方面促进了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提高了农民收入,提升了农民文化素质,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社会实践能力,搭建起就业创业平台通道。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发挥了促进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但限于知识水平、社会经验、工作时间等限制,社会实践活动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大多数仅局限于对高等院校学生社会责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少有从政治战略的视角出发进行系统分析。学生接触社会性工作的机会相对较少,缺乏社会经验,长期在校内学习致使学生对社会经济发展了解得不够深入。实践活动价值引领功能不强,农业知识理论与实践未能紧密结合,实践活动对农村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的传承有待加强。
当前,乡村振兴实践活动主要是学生自愿报名,学校择优确定人员。学校受资金和人力资源等方面限制,宣传发动工作细致性、全面性不足,在积极调动所有学生参与活动方面有欠缺;在确定社会实践的参与人员时,未能整体考量所有报名学生的意愿、能力、家庭等因素,往往从简化工作角度出发,倾向于选择表现优秀的学生,例如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这使活动参与度不够广泛。
学校相关部门、指导教师在活动前深入调查研究不够充分,前期准备不足,与服务单位未能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社会实践活动受综合环境、交通、学业等各方面因素限制,时间主要是暑假,持续时间约在一到两周,深入调研与服务时间较短。学校对乡村振兴活动评估和考评的依据主要是活动报告和总结,不能完全真实反馈活动的效果和质量。
近几年,黑龙江省涉农高校实践育人活动秉承扎根农村、精准调研、多维推动宗旨,以促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协同发展为目标,积极探索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模式。例如东北农业大学发挥农业院校接近农民、精于农业、联系农村的优势,利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定点对接黑龙江省乡村振兴薄弱县、村,通过构建体系、精准调研、因地施策等措施,推动帮扶村全面振兴。
1.组建专业队伍
东北农业大学采用“1+3”特色工作模式,组建由1个教工党支部带领1个博士研究生党小组、1个硕士研究生党支部、1个本科生党支部组成的乡村振兴帮扶项目组,定点驻村开展帮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教师专业知识为引导,学生按专业分工配合,打造思想统一、行动高效、专业对口、帮扶有力的乡村振兴帮扶团队,全力推进驻点村乡村振兴。
2.完善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调研机制。项目组建立常态化调研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和农户走访,对农户家庭情况进行调研。二是建立沟通机制。项目组和当地建立长期联系,利用多方平台,时时关注,事事指导,不定期举行科普讲座,并及时解答农民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三是建立监督评价机制。项目组建立帮扶效果评价常态化机制,定期对不同帮扶措施效果进行评价评比,激励后进,深入研究农户情况,依据客观条件选择帮扶方式。
3.精准选择帮扶方式
项目组将东北农业大学优质的实验成果推向生产实际,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生产种植,同时由学生帮助搭建销售渠道,创建“产—学—研”结合模式,助力生产发展、农民就业。一是普及优良品种。为调整种植结构、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项目组根据驻点县、村的地形和土质特点,推广高校自主研发的优良品种,并指导建设试验示范田,推进现代大农业发展。二是推广先进农业技术。项目组向农户推广“农天下”APP,介绍国家相关政策。帮助农户通过手机获取实时农业信息,提高农户信息化水平。针对农户需要开展农业科技知识讲座,讲解生物农药的使用、有益农业昆虫的作用、农资选购注意事项及新品种种植技术等知识。三是提升组织化程度。项目组引导筹划成立龙薯现代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以种植马铃薯为主、特色农作物为辅,为当地农民致富提供了新渠道,通过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户增收。四是公益岗位帮扶。协调当地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为农户设置工作岗位,创造就业机会,工厂每天务工人员达到300人,安置就业人员3260人,直接和间接带动农户2800人稳定增收。
经过几年的持续帮扶,农户种植结构不断改善,就业渠道不断拓宽,收入明显增长,文化素质显著提高,推动乡村走向振兴。
1.产业振兴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没有基础牢固、发展良好的产业支撑,就会造成农民增收困难、农村环境整治乏力,乡村振兴就无从谈起。项目组在帮扶过程中,利用“产-学-研”结合模式,大力普及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新品种,推动“一村一品”农村产业发展。通过推广新品种和先进技术,促进农作物产量大幅增长,品质不断提升,经济效益明显增长,乡村产业基础更牢、发展更快、效益更高。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民收入增长,林甸县工农村种植“东农豆252”近两千亩,辐射带动整个林甸县种植“东农豆252”已经达到3万亩,参与农民2000余人,亩产高达519.2斤,较以前增加100斤左右,每年至少增收250万元。
2.人才振兴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项目组建立之初,就确定为乡村振兴提供外部智力支持、带动乡村人才振兴的宗旨。在近几年实际工作中,通过不断扩大成员规模,累计吸引400余名学生投身乡村振兴工作,对当地农业结构、生产现状、受教育情况及人口分布等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帮助明确乡村产业发展方向和路径,优选发展措施,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增收,切实发挥乡村振兴外脑作用。
3.文化振兴
乡村要振兴,文化是保障。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是推动乡村振兴的终极力量和最有效因素。项目组坚持知识普及、文化提升宗旨,利用APP、微信群、宣传册、广播等形式,宣传国家路线政策,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文化下乡真正走进基层,将文明新风传播到百姓心中,弘扬时代主旋律,提升农民对家乡建设的认同感,发挥农民自身积极性,凝聚投身家乡建设磅礴伟力,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积极力量。
高校实践育人活动在促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振兴方面取得积极成就,但覆盖面有限、人员不稳定、运作效率不高等问题较为突出,针对实践育人活动存在的认识度不高、参与度不够、连贯性不强等原因,要通过高站位谋划、体系化推动、项目化运作,扎实推广高校实践育人助力乡村振兴模式。
要依托优质教育资源,发挥教师和学生知识积累丰富、调研范围广阔的优势条件,高站位、高质量谋划教育资源与乡村振兴结合点。一要结合自身特点。发挥专业特长,放大自身优势,确定帮扶项目。二要全员推进。发挥高校命令统一、执行严格的特点,调动全体师生积极性,投身乡村振兴伟大事业。三要深入调查研究。研究农村实际、人口特点,从实际出发探索乡村振兴有效途径。
要整合实践资源,采取体系推动,助推乡村振兴实践项目落地。一要挖掘学生资源,推广精准帮扶。通过对学生生源信息的了解,更广泛、更精确地收集整理农村相关信息,夯实帮扶项目信息基础。积极鼓励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活动,更好地助力乡村发展。二要激活教师资源,辅助精准帮扶。高校要建立由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组成的实践指导教师团队,作为学生的智囊团。辅导员作为实践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帮助学生开阔实践视野、丰富实践阅历、活跃实践思维、总结实践经验;专业教师作为农业知识的答疑解惑者,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农民开展农业知识培训。三要整合科研资源,助力精准帮扶。在开展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实践团队应充分整合高校科研资源、人才资源、活动资源,通过社会实践团队将高校最新最优的科研项目成果带到当地,帮助农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专业技术指导,推进科技支农。
要建立有效管理制度,采用“项目化”运作模式,规范运作帮扶项目。一要设立管理机构。在学校团委设立项目化管理小组,制定社会实践方案,进行项目的立项和实施。二要积极引导参与。学校团委在自媒体账号上发布通知,并提前组织社会实践宣讲会、经验分享会,使学生迅速熟悉相关知识和流程,增加对社会实践的了解。三要集中培训。由学校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实践队伍展开培训,确保其在自主实践时做到统筹兼顾、分工合理、安全高效。四要有序推进。在负责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照计划实施实践,注重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相关专业知识。五要汇报总结。学生总结实践过程中的数据和心得,撰写实践报告。六要考核评定。组建社会实践考评小组,通过盲评和答辩进行项目评审,宣传报道有代表性的项目,推广项目化运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