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 权 王梦颖 晋一然 刘洋成 于海玉 梁鳕宇
(河北金融学院,河北 保定 071051)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对城乡间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金融的有效支持,但传统金融出于成本与风险考虑将更多资金投向了城市及大型企业。数字普惠金融的出现有效弥补了传统金融的短板,提升了弱势群体的金融可得性,有效促进乡村产业、组织、文化等的全面发展与振兴。
从最初阿里巴巴集团推出支付宝,到后来腾讯集团发布微信支付,再到中国银联在线支付的推广,我国的数字金融在支付金融的基础上蓬勃发展。目前为止,无论是以余额宝、花呗为首的金融支付领域,还是京东白条、小鹅花钱的消费贷款领域,或者是互联网保险等,都在以不同的程度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普惠金融的出现,使传统的金融运作模式发生了变化,有效地减少金融服务的成本,降低金融运营风险,促进了金融服务的发展。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打破了空间的限制,运用大量的数字技术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为线上信贷理财和数字消费等新业态和新模式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资金支持。
目前,我国农村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经济融合仍存在较大问题。以河北省为例,虽然目前在计的村镇银行数量已达百余家,但是类似的正规农村金融机构本身存在股权结构分散、公司治理混乱、政府干预过多的情况,难以兼顾盈利目标和社会责任;农民金融观念的落后以及知识的匮乏阻碍了其金融服务的获得;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会带来新型金融风险和新型金融排斥,现有监管体系、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包括征信平台、数据共享系统等)较为落后,金融机构现有的内部数据未得到充分利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试错成本较高。以上问题拖缓了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导致农村数字普惠覆盖难以铺开。
1.数字普惠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
当前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产业振兴是其关键。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与普遍应用,普惠金融提供的个性化服务,为产业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在此基础上,全国范围内多地探寻新发展路径。当前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地方政府与金融科技企业合作、合理利用互联网平台、积极发挥商业银行的作用三种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以河北省“冀兴行动”为例,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启动“冀兴行动”,积极开展河北数字金融科技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相关工作,同时,制定《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冀兴行动工作方案》,从公共服务、金融服务、惠农金融服务、金融产品创新四个方面助力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金融保障。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建议省内的相关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农业产业链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服务,形成农业产业链和产业金融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贯穿服务,提高农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金的可获得性。同时,综合利用地理优势,因地制宜探索农业新业态、新服务,实现金融科技在农业旅游、农业养殖等多方面的数字化应用,推动农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的改革与创新,促进产业的数字化发展。
近年来,河南省积极推动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打破数字壁垒,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开发新型信贷服务。兰考县通过和网商银行进行合作,打造网商银行兰考县域授信数据库,开发线上产品“兰考普惠”数字农贷,实现县务政务与数字金融产品的有效结合,已累计房贷67亿元,利及农户7万余人,极大地促进了数字普惠金融的推广。
2.数字普惠金融支持乡村人才振兴
数字普惠金融不仅促进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同时推动新型农业主体、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推动乡村建设。
首先,数字普惠金融支持农民工创业就业,促进人才回流。国家出台相关税收减免政策,指导相关金融机构切实执行,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户和个体工商户等小部分群体的贷款需求,激励农民工创业就业;同时,鼓励商业银行等利用大数据为贫困农户提供精准化的服务及多样化的就业岗位,培养农村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有效推动了人才回流。其次,普惠金融创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服务方式,帮助落后农村跟上互联网的时代步伐,提高普惠金融的服务渗透率,为乡村普惠金融打通最后一公里。最后,培育新的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普惠金融为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为农民提供小额信贷,降低农民获得金融服务的相关交易费用,并积极运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服务,针对不同行业的差异,提供不同的信贷产品,提高新型农业主体的积极性,减少人才外流。中国建设银行河北省分行在全省范围内推出的“惠三农助振兴”信贷产品,便是通过大数据的支持进行线上操作,精准下沉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产品,助力为乡村振兴留住人才,培养人才。
3.数字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文化振兴
聚焦万物互联新时代,以及疫情最新发展动态,数字普惠金融线上、线下结合的传播模式,不仅能使农户更清晰、更全面地认识到自身需求,了解金融机构的服务,也使相应机构及时掌握农户信息并进行反馈。同时,数字普惠金融的普及在提高农户素质,引导农户诚信守约,促进各部门承担起各自的社会责任等方面也发挥了作用。
以河北省邢台市册井乡为例,金融机构积极推动金融宣传工作的开展,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民群体中的了解程度,建立及时回访机制,帮助农户掌握相关最新信息,并且以乡村活动中心为宣传阵地,通过现场宣传、网络媒体、文艺汇演等多种方式普及相关金融知识,提高农民的金融知识素养,一方面可以满足农民相关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农户诚实守信,营造良好的乡村文明。
“裕农通”是中国建行河北省分行和农村金融服务中心合作开发的一项服务,将金融服务、便民服务、数字政务等功能于一体,针对农民发展难点问题,让农民足不出户便可完成所有需要的金融服务,了解所有想知道的金融知识,提高农户的金融素养。
4.数字普惠金融支持乡村生态振兴
数字普惠金融作用于绿色生态的路径主要是将相关金融服务与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有机结合,优化绿色农业的金融服务环境。一是利用数字普惠金融优化相关资源配置,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为相关绿色项目提供产业融资,间接改善乡村的生态环境;二是通过政府的帮助,确定相关生态产业的融资方向,减少金融资产与相关绿色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实现数字普惠金融和绿色发展的有机结合,提高生态农业的信贷覆盖率,推动生态宜居乡村的形成。
5.数字普惠金融支持乡村组织振兴
数字普惠金融从金融市场环境和信用文化制度等方面入手,增加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为数字乡村服务,建设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为农村相关金融服务的发展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促进乡村金融服务组织的发展。
2020年3月,中原银行启动了涵盖农村党建、金融、生活等6大版块的服务管理平台——“乡村在线”,该平台在推动乡镇的“互联网+党建”工作、推动乡村治理线上化等便民利民服务方面实现创新,在满足村民日益多元化、智能化融资需求的同时,推动金融服务产品在农村打开更广的销售渠道,最终实现政府、村民、银行的多方共赢。数字普惠金融更好地将政府、企业、银行和农民群众联系在一起,推动乡村组织多方的共同发展。
当前我国乡村金融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当前需要面对的重要任务。
数字普惠金融需要依托于农村的数字基础建设,根据相关报告显示,截止2021年6月,我国乡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为59.2%,仍有接近一半的农村未实现互联网普及,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网络信号较差、使用成本较高等问题,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实施仍较为困难。如何提高数字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和使用深度,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突出课题。
中央和地方政府、相关的企业、社会组织等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助力农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提高其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具体而言:首先,根据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加快数字农村建设,降低农村网络的使用成本,保证农村低收入群体可以正常享用数字普惠金融智慧服务。支持鼓励技术人才上山下乡,走入农村,鼓励更多的农民工和大学生返乡创业,促进农村地区人才回流。其次,相关地方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联合中国移动等企业推出相应的互联网服务,加大农村地区移动上网比率,提高互联网覆盖广度。再次,相关企业和社会组织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组织相应的志愿服务活动,下乡为农村用户解决相关的技术难题,展示智能手机或者互联网的操作方法,扩大互联网使用人数。
除此以外,积极试点“数字乡村”“数字产业”等项目,更好地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在规范乡村金融服务的数据收集和信用信息系统的基础上,以数字乡村建设为重点,开展服务老年人、残疾人等相关弱势群体的差异化金融服务,发挥社会福利机构、金融企业、金融机构与学校教育的合作效益,完成“金融教育”的培训项目,提高参与数字金融服务计划和现场服务共建计划的农村居民的金融安全保障。
数字普惠金融依托数字技术而存在,而数字技术本身存在的开放性与共享机制,致使普惠金融的信息风险和用户风险急剧上升。近年来,信息泄露问题严重,据统计,中国电信用户信息被买卖量高达2亿条,中信银行等部分银行违法泄露用户个人隐私等类似案件多次发生,因此,我们要重点防范数字技术带来的风险,加强对数字金融行业的监管,提高广大农户及人民的隐私保护水平。具体如下:首先,在21世纪,信用信息系统的建设应该包括网络大数据,一方面可以间接地控制网络金融平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的发生,另一方面也可以使银行挖掘潜在的客户。建立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监管体系则提高监管水平和服务质量,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数字信息技术替代传统人工核查,扩大监管能力,完善监管体系。其次,要加强监管机构间的政策协调,努力克服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中存在的职责不明确、力度不彻底、上下衔接不畅等问题,通过完善监管机构,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管体系的优越性,确保普惠金融健康发展。再次,借鉴国外"监管沙盒"体制,将普惠的数字理财产品放进一个沙箱,进行测试和评价,若试运行成功,可以将此普惠金融产品在整个行业中进行推广,若试运行失败,风险也可以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不会造成系统性的风险,提高数字普惠金融推广的安全性,促进数字普惠金融良性发展。
产业规模的扩大、产业融合发展、市场需求的扩大,都需要金融的支持,但是传统的金融服务机构对于乡村产业的发展的扶持却很少,因此,要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产业结构的供给侧改革,完善农村金融产业链条,而普惠金融正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创新方式。
推进数字普惠金融与产业建设的融合发展,要依托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大数据信息,实现农业精准精确发展,挖掘服务“三农”问题的新金融模式,建立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智慧农业,提高农村资本、土地等要素的流通。河南省光山县青龙河农机化专业合作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通过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数字技术,实现了农业的精准发展,为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促进了农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除此之外,中国建设银行“裕农通”APP为广大农村金融机构客户提供“农资提款”、“现金汇款”、“代理支付”等业务,主要针对“涉农扶贫”重点客户群体,为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提供解决思路。河北保定唐县朱北罗村的养殖户是裕农通平台和“吉羊云贷”的受益者,通过裕农通app,得到贷款30万元,并且利息较低,成功地解决了“融资贵”、“融资难”等问题,为振兴农村、促进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