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龙发(潜山市天柱山林场 安徽 潜山 246300)
潜山市位于安徽西南部,地处大别山南麓,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湿润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板栗等多种植物生长。栗子富含维生素C、钾、锌、铁等多种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深受人们的喜受,市场需求量很高。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电商的推广,潜山的小板栗已成为大产业,销往全国甚至海外,给林农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同时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通过对板栗栽培过程中的技术环节,如选地、施肥、修剪、采收等管理措施进行分析,以期对板栗生产提供技术指导,促进板栗的优质高产。
板栗适应性较强,在多数土壤条件下均能很好地生长,但要达到高产优质的丰产目标,在选择栽植地时可以适种为原则,土壤条件应符合板栗的生长需求。板栗属于喜湿怕涝树种,地块选择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土壤以pH 5~6 的微酸性砂质壤土为宜,沙土或砾质土等亦可,且需地势平缓,土层深厚。微酸性的土壤有利于栗树对锰、钙等营养元素的吸收,可提高栗果的品质。由于长期积水地块会影响板栗根系,特别是菌根的生长,从而导致树势弱、结果少且品质差,因此要避免选择盐碱较重、低洼易涝的积水地以及风大的山口地。在山坡地造林应选择南坡、东南坡或西南坡为宜。对于一些土质地势条件较差的地块,要先进行改造,适宜板栗生长后再进行建园移植。
板栗品种很多,大致分为南方栗和北方栗。南方栗主要在我国的江苏、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河南南部等地区种植。因南方地区降水较多,板栗果实个头大,单粒重能达到15~25 g,但果实含糖略低,肉偏粳,淀粉多,多用于炒菜。北方栗主要在我国河北、北京、山东、陕西、甘肃部分地区及河南北部和江苏北部等地区种植。其果实小,单粒重约10 g,含糖高,质糯,淀粉低,蛋白质含量高,果实香味浓,多用来糖炒。在品种选择时可以根据生产目标的不同来选定相应的品种,以适种为原则,尽可能选择当地的优良主栽品种,产量及品质相对稳定。另外在兼顾国内市场的同时,也要兼顾出口,同时要考虑早、中、晚品种合理搭配,错期上市,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1]。
健壮的种苗是丰产优质的基础,在种苗选择上,要选择长势良好,根系发达、完整,无病虫害也无损伤的健壮苗。板栗园移栽多选择一至二年生大苗,一般苗高在1 m 以上,地径在0.8~1 cm 以上为首选种苗。
板栗生产造林一般栽植密度株行距为3 m×3 m 或3 m×4 m,栽植密度要根据地块特点、土质条件以及品种特性来确定,合理的密度对于提高产量及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一般平原栗园以30~40 株/667 m2、山地栗园以40~60 株/667 m2为宜,计划密植栗园可栽60~111 株/667 m2,之后逐步进行隔行隔株间伐。密度确定后,便可以进行定点挖穴。栽植穴长、宽、深均为60 cm,挖出的穴土按土层分别堆放,便于回填时有所区分。栽植穴挖好后,要在穴底施有机肥,每穴用量为25~30 kg,然后回填一层表土,可与穴内土壤充分混合。
栽植板栗可在秋季进行,也可在春季萌芽前进行,起苗时要做好苗根的保护,尽量减少对侧根及须根的损伤,对已产生损伤的根系应先剪平伤口,对过长主根可适当截短,起苗后运输至造林地移栽,如不能马上移栽,要先进行根系蘸浆,再假植。移植苗运到林地后,将苗竖直立于穴中央,确保根系舒展,然后回填表土,树苗埋土一半时,轻提苗舒展根系,再回填新土,踩实,确保树干基部周围都覆盖上土,然后浇透水,以利提高成活率[2]。
板栗是雌雄同株异花树种,为了提高产量,要进行多品种混栽,增加授粉量,避免授粉不足而产生空苞。在建园时就要配置10%的授粉树,一般是主栽品种栽4~8 行,然后栽1 行优良品种,这样通过风力传播花粉能增加互相授粉的概率,提高结果率,达到丰产目标。
营养充足是板栗丰产的关键,肥料施用方式分为基肥和追肥。基肥一般在采果后秋施,主要目的是增加树体营养积累,满足第2年雌花的分化。采果后气温高,肥料易腐烂,而此时板栗正处于新生根旺期,有利于营养的全面吸收。基肥一般以农家肥为主,腐熟农家肥能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疏松程度及透气性,增强保肥保水能力。可采用沟施的方式,在栽穴周围挖环状沟,于树冠外沿20~30 cm 处,挖宽40~50 cm、深50~60 cm 的环状沟,然后将基肥撒在沟底,覆土填平,要注意的是挖沟时要避免伤及根系。基肥施用量以树龄大小和结果情况而定,一般株施30~70 kg 农家肥,树龄大、结果量少的栗树多施,反之少施,在施肥同时适量掺入一些磷、钾肥。
板栗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追肥时间为第1次在早春追施,在新梢急速生长期和雌花继续分化期施用。追肥的目的主要是促进雌花花芽分化,同时增加雄花数,也能促进枝叶生长旺盛,增加结果率。初栽板栗株施0.3~0.5 kg 尿素,盛果期大树株施2 kg 尿素。第2次追肥在夏季进行,即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这时板栗已经坐果,正处在果实积累期,此时及时补充养分对于增大果粒、果肉糖分及淀粉的积累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有效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同时也能促进植株的生长,提高树势。追肥用量是3~5年的幼龄结果树株施尿素0.2~0.4 kg,磷酸二氢钾0.1~0.3 kg。盛果期大树根据结果状况,株施尿素0.5~1 kg,磷酸二氢钾0.5~0.8 kg。追肥方式可以采用环状沟施、行间条状沟施及放射沟施等方式,可以结合地形特点选择追肥方式[3]。
另外在板栗生长过程中,可进行3次重点的叶面肥喷施,使叶面吸收肥料达到促花提果的作用。第1次在早春进行,即在枝条基部叶刚展开、叶色由黄变绿时,喷施0.3%~0.5%尿素加0.3%~0.5%硼砂,可提高光合作用,促进雌花形成。第2、3次是采收前30 d 和15 d 各喷施1次0.1%的磷酸二氢钾,以提高光合效能,促进果实的营养物质积累,增加果实单粒重,促进丰产。
板栗较喜水,在追肥后可以根据土壤墒情适量补水,可有效促进养分的吸收。另外在板栗发芽前和果实增长期各浇1次水,芽前水有利于雌花的分化,坐果水能促进果实的生长及营养物质的积累,增加板栗单粒重及产量。在雨季雨量较大时,也要做好排水工作,避免板栗根部长期浸泡在水中。
板栗生长过程中比较喜光,充足的光照利于板栗开花结实,所以自然开心形是比较理想的树形。这样的树形中心无主干,内膛透光性及通风性都比较好,树冠起伏有致,立体交错,结果面积充足,有利于提高产量。合理进行板栗树形修剪是板栗丰产栽培中必要的技术手段,主要有冬剪和夏剪两种。
2.3.1 冬剪冬剪可促进板栗的长势及雌花形成,一般在落叶后至第2年春季萌动前进行。冬剪时要将直立向上的强壮枝剪除,保留角度有一定开张、向外生长的次强枝作为主延长枝,尽量保留主枝延长枝以下的健壮枝条,这样的枝条是结果的重要枝条。将当年生径粗0.6 cm 以下细弱枝、内向枝、交叉枝全部剪除。对于保留的主枝延长枝和临时结果的母枝,若长度大于60 cm,要在饱满的大芽处进行短截,若需要留枝,则短截至20~30 cm;长度不足60 cm 的,将枝条梢端不充实部分剪除,保留充实的部分。对于长势弱、所结果实趋外、内膛光秃、多年生枝回缩,对挡光枝、内膛纤弱枝从基部剪除,达到疏枝的效果。
2.3.2 夏剪夏季修剪主要指生长季节内的抹芽、摘心、除雄和疏枝。其作用是促进分枝,增加雌花,提高结实率和单粒重。抹芽原则是去小留大,去下留上,去里留外,去密留疏。当芽体呈大米粒状时,在枝条上端外侧留3~4个,下端留1~2个饱满芽,其余芽全部抹除。通过抹芽控制新梢数量,集中养分,促进雌花数量。新梢长到30 cm 时,通过摘心处理,能将养分集中供应旺枝,达到促进分枝、提前结果的目的。摘心每年要进行2~3次,一般果前梢长出后,留3~5个芽摘心,摘心后促进分枝生成,不但能增加结果枝,也能防止结果部位外移。摘心一般在强发育枝上进行。结果母枝摘心要分清枝条强弱,强结果母枝可留5~7个果前芽摘心,较弱的结果母枝留2~3个果前芽摘心,不论是何种枝条,切忌在雄花序带摘心[4]。
疏花疏果主要是控制板栗的单株结果数量,集中养分供应,促进结出优良大果。花果密度决定果实的产量及品质,一般每个结果枝保留1~3个雌花为宜,将后长出的小花、劣花用手摘除,保留大花、好花。疏果可采用剪刀,每节间留1个单苞。疏花疏果基本以枝冠外多留、内膛少留为原则。通过疏花疏果可合理分配养分、水分、光照供应,同时增加通风性,使果实又大又好。
板栗采收可采用拾取法和打落法。拾取法是板栗自然成熟后落地,可在板栗成熟前将栗园地面清理干净,便于拾捡栗果,也可在轻振树体,栗实、栗苞落下后及时捡干净,随拾随贮藏。自然落下的栗子果实饱满充实、品质好、耐藏性强。为了快速采收,也可以采用打落法,用竹竿轻轻将成熟栗果打落,然后再进行拾捡。每2~3 d 打1次,打栗顺序为先外后内,尽量通过敲打小枝振落栗苞,避免损伤枝叶,不可一次性将成熟度不同的栗果打落。打落法采收的果实,将栗苞薄薄摊开,厚度以20~30 cm 为宜,每天泼水翻动,进行降温“发汗”,2~3 d 后进行人工脱粒,放在阴凉通风处贮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