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春季多膜覆盖高效种植技术

2022-11-23 08:36:46冯小伟甘肃省临夏县农业农村局甘肃临夏731800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2年7期
关键词:切块薯块拱棚

●冯小伟(甘肃省临夏县农业农村局 甘肃 临夏 731800)

1 种植地块选择

在进行马铃薯种植之前,需要对种植地块进行选择,一般选择土壤层比较深厚、土壤养分充足、旱能灌、涝能排的地块,土壤以砂壤或者壤土为宜,并且选择的种植地块之前最好是没有种植过番茄、茄子、辣椒等作物的生茬地。

2 品种选择以及种薯的处理

2.1 品种选择

马铃薯一般在春季种植,应该选择休眠期比较短、早熟、品质较好且结薯较为集中的品种,而且需要注意马铃薯品种的抗病虫害能力,现在种植较多的品种为“荷兰7 号” “荷兰15 号” “金冠” “鲁引1 号”等。在选择品种时还需要注意选择已经经过休眠期的脱毒种马铃薯[1]。一般每667 m2用种量120~200 kg。

2.2 种薯的处理

2.2.1 催芽处理选种时需要选择表面光滑、无冻伤、无虫害、完整不畸形、无芽眼坏死的种薯。需要按照储存温度需求,将种薯放置合适的环境储存过冬。在12月25 日左右,即播种前的20 d进行种薯检查,如果幼芽已经开始萌发并且长到麦粒大小,需要将其放置在阳光下曝晒,使幼芽更加茁壮,并且绿化,已经绿化的种薯可进行切块处理;如果幼芽,可以将其放置至温暖的环境或日光温室中进行催芽[2]。在提前预留的畦里铺入细沙土,厚度为5 cm 左右,将薯块放入其中,每2 块盖上一层细沙,一般叠加3~4 层,一共放入15~20 cm 厚的薯块,这样也可以帮助催芽,细沙需保持适当的湿度。进行催芽处理可以将出苗时间提前7~10 d,马铃薯产量可提高15%。

2.2.2 切块处理播种前20 d,需将种薯进行切块处理。切块处理之前,需要将种薯进行晾晒,晾晒时间为2~3 d,具体时间以实际情况为准,切块前刀具需要用酒精进行消毒。重量为50~100 g 的种薯一般切成2~4 块。单个薯块重量一般在25~30 g,如果种薯重量较大,需要先从基部开始切块,之后从顶部开始,纵向切割4~5 块。切块时需要保证每个薯块上带有1~2个芽眼。将切好的薯块浸泡在浓度为0.5 mg/kg的“920”溶液中,浸泡时间为10~15 min,然后放置在日光温室或者合适温度环境下进行催芽处理。

3 整地建棚

3.1 整地施肥

一般是在前一年的秋季进行整地工作,翻土深度一般为17~25 cm。如果秋季错过翻土工作,在春季时一定要提前进行翻土。翻土是种植之前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之一,翻地之后需要及时进行耙、压、耢,保证土壤干净、松平,无杂物和土块。

施肥一般选择硫酸钾复合肥,每667 m2施肥6 kg,也可以使用40%的农博士控释肥与1.5 kg尿素混合。在施肥的过程中一定不可使用硝态氮肥,但是需要保证每667 m2有5000 kg 以上的腐熟优质肥料。施肥时要按照整平、深耕、耙细的施肥原则进行均施。

3.2 建造温室大棚

一般在元旦前后,即早春播种马铃薯前的10~15 d,开始建造温室大棚。大棚建造好要覆膜,更有利于解冻土壤,使土壤松软,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地温。温室大棚的高度一般在1.8~2.0 m,宽度大约在8 m,同时每间隔1 m 建造一个拱架。

3.3 建造中棚

设计建造中拱棚,也需要在马铃薯播种前的10~15 d 完成。中拱棚的建设标准一般是保证顶高1.2~1.8 m,宽度保持在4~6 m,并且每间隔1 m 搭建一根拱架。这项工作一般是在整地之后、播种之前进行。拱棚具体长度根据地形和种植情况而定。

4 播种覆膜

马铃薯播种一般选在1月中旬天气晴朗的上午,按照单垄双行的方式进行播种,垄间距为80 cm,小行距为20 cm,大行距为60 cm,株距为10~25 cm。起垄之后需要进行覆膜处理,地膜的宽度为90 cm。种植的密度一般以每667 m2种植6500 株为宜。除此之外,也可以按照单垄单行的方式进行播种,垄间距和行距都是60 cm,植株之间的距离为18~20 cm。起垄之后也需要进行覆膜处理,地膜的宽度为70 cm,一般每667 m2种植6000 株为宜[3]。

播种时需要挖深度为10 cm 的坑,浇水,当水完全渗入之后,将种薯的幼芽向上放入,底肥选择硫酸钾复合肥,使用量为100 kg/667 m2,但是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薯块和肥料不要直接接触。之后盖土封沟,覆土的高度在8~10 cm,薯块距离垄顶的高度保持在18~20 cm,保持圆弧形,并喷洒苗前除草剂(扑草净或者乙草胺),使用的浓度低于露地栽培。之后覆盖地膜,并且将地膜四周进行压平。

播种后及时覆盖宽1~3 m、高1.2~1.4 m 的小拱棚,同时每间隔0.8 m 插入一个竹质拱架。在此过程中,需要保证每个小拱棚正好套在2个大垄4 行马铃薯之上。

5 田间管理

5.1 及时破膜

当马铃薯处于出苗期时,每天09:00 左右进行田间检查,及时做好破膜处理,以防止出现烫苗情况,并且需要保证土壤湿度。土壤表面干燥时,需要及时浇水,保证马铃薯出苗所需水分。

5.2 中耕培土

在播种时若出现播种较浅或者起垄过窄的情况,需要将马铃薯上面的地膜揭开,并且进行1次中耕培土,以促进根系生长发育。

5.3 光照温度控制

马铃薯出苗之前不需要对温室大棚进行通风处理,这样才能保证棚内的地温,更有利于出苗。一般在播种之后的20~30 d 马铃薯会出芽,当出芽率达到50%及以上时,需要及时破膜引苗。马铃薯出苗之后,当温室大棚白天的温度达到15℃时,需要打开小拱棚进行通风;当下午温度下降到15℃时,需要及时盖好小拱棚保持温度。当07:00 温室大棚内的温度保持在15℃以上时,可以去除小拱棚。如果这期间气温骤降,可以在温室棚膜上及时覆盖被子或草苫进行保温。

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前期,温室大棚内白天的温度需要控制在16~22℃,夜间温度12℃左右。马铃薯生长发育的中后期,温室大棚内白天温度需要控制在22~28℃,夜间温度16~18℃;如果温度达到28℃及以上时,需立即通风。

5.4 肥水管理

马铃薯在生长前期一般不需要浇水,进入生长中后期要保证水分充足,及时浇水。一般在薯块全部出苗时进行第1次浇水;在植株生长至20~25 cm 时进行第2次浇水。现蕾期至开花期,整个阶段都需要保证土壤水分充足,一般浇水2~3次,具体以土壤实际情况为准。在采摘之前的7~10 d 停止浇水。

在第1次浇水的同时,每667 m2需要追加尿素10 kg。马铃薯处于现蕾期时,每667 m2追加硫酸钾复合肥15~20 kg,保证生长期所需要的养分和肥料。为了避免植株出现徒长的情况,可以对马铃薯的叶面喷施多效唑30 g/667 m2。

6 病虫害防治

6.1 早疫病

6.1.1 症状早疫病一般发生于马铃薯植株下部的老叶上。发病前期,叶片上先出现水浸状小斑点,后逐渐演变成圆形并伴有同心轮纹、褐色的坏死斑块,和正常的叶面分界明显,严重时会导致整棵植株或者整个种植区内的马铃薯出现枯黄。当温度为26~30℃时,最容易发生早疫病。此外,当土壤内肥力不足、缺少氮肥时也会发生早疫病。

6.1.2 防治措施在发病前可对马铃薯植株喷洒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对早疫病进行有效预防;发病初期,可以使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 倍液结合高氮叶面肥进行喷施,一般每隔7 d 喷施1次,连续使用2~3次。

6.2 晚疫病

6.2.1 症状马铃薯植株叶片的尖端或者边缘出现水浸状浅褐色斑点,周围呈现浅绿色晕圈,后逐渐演变成一整圈的白霉,雨后或者清晨表现更加明显。当天气较为干燥时,绿褐色斑点会逐渐变为褐色,叶片会出现干枯、卷叶、干裂现象。当温度在18~22℃时,最容易发生晚疫病。

6.2.2 防治措施在发病前可以对马铃薯植株使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进行预防;发病初期,使用72%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一般每隔7~10 d 喷洒1次,连续使用2~3次。

6.3 虫害防治

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对植株危害最严重的是金针虫、蛴螬等。针对这两种害虫,可在播种时于垄沟内撒入3%辛硫磷颗粒4~5 kg/667 m2;结薯之前,傍晚浇水时施入40%辛硫磷乳油1 kg/667 m2进行防治。

猜你喜欢
切块薯块拱棚
早春拱棚胡萝卜管理要点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比萨切块
天气转冷 拱棚多膜覆盖早进行
今日农业(2020年20期)2020-11-26 06:09:26
费乌瑞它切块与整薯播栽的性状和产量
农技服务(2020年8期)2020-08-19 04:13:38
魔芋切块繁殖的生长特性及产量分析
长江蔬菜(2018年10期)2018-06-23 03:37:30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红薯窖藏“三期”管理
今日农业(2017年7期)2017-02-02 07:57:35
薯块储藏腐烂原因及防止对策
河南农业(2017年1期)2017-02-01 16:25:21
不同年份早收栽培甘薯浙薯75延后收获的特征特性
蔬菜(2016年2期)2016-10-24 03:38:50
马铃薯种薯切块技术要点
河北农业(2016年1期)2016-03-08 0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