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应然之性到实然之举:劳动教育与大学新生教育融合探析*

2022-11-23 07:41徐喜春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新生劳动大学

徐喜春

(华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州 510641)

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愈发重视学校劳动教育的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1],凸显了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为进一步激发劳动的育人意蕴,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下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下称《意见》)并强调,要把劳动教育融入人才教育全过程。当前,高校推进劳动教育工作成效显著,但客观而言,多种因素的纠缠造成了高校劳动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的短板。大学新生教育对于引导新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快速完成角色转变、科学规划大学生涯、增强自我管理能力,为全面成长成才打下坚实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抓住大学新生教育的关键契机,将劳动育人的理念与实践融入其中,既是创新大学新生教育机制与内容,扣好大学生“第一颗扣子”的积极实践,也是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革新尝试。探索劳动教育与大学新生教育的融合,既存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本然之义,又具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然之性。

一、本然之义:人的全面发展召唤劳动教育与大学新生教育的融合

(一)劳动价值观是学生价值体系的重要构件

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复合性,但首要的是价值观念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高屋建瓴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2]劳动价值观又是青年价值体系形成的重要构件。原因在于,劳动是人的价值产生的源泉,劳动价值观体现在人如何看待劳动的基本观点和如何对待劳动的核心态度,是决定人的价值取向是否契合国家和社会发展取向的指南针。作为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抓手,大学新生教育抓住教育的“关键期”,打牢价值观的根基,也就必然要培育他们健康科学的劳动价值观。换言之,大学新生教育同时要培养好学生尊崇劳动、热爱劳动等劳动价值观念,帮助新生“扣好第一颗扣子”。

(二)人的全面发展天然地包含着劳动能力的发展

高校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达成马克思所论述的“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3]的目标。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主要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等,而由于人的本质、力量表现于劳动之中,因而人的发展首要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4]他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途径,阐明了教育应是生产实践与育人的结合。马克思曾经深刻地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5]在过去,生产劳动与教育的脱离,造就了一批“未能远谋”的肉食者。在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革命家在求学阶段便高度注重求学与社会生产实际相结合。毛泽东同志曾在青年时期写道:“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6]在和平发展时期,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与社会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对塑造健全人格、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建设人才强国意义重大。因此,大学新生教育作为“第一课”,不应该是一场脱离社会生产实践、缺少劳动教育内容的教育活动。

(三)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他们自身社会关系的发展息息相关。劳动是创造人生价值、社会价值的源泉,也是大学生摸索社会定位与明确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通过劳动的教化,大学生能够充分发展“我”与他人、社会的关系网络。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同为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并在此过程中增进人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从而促进人的社会关系发展。一言以蔽之,高校利用好大学新生教育“第一课”的契机促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必然要着眼发展他们健康的社会关系,因而与劳动教育的目的不谋而合。

二、应然之性:以融合实现两者的互补提升

人的全面发展对劳动教育和新生教育提出了融合的期待。这种意义之下,两者融合的应然之性正在于互补与提高:一方面以融合帮助补齐高校劳动教育的短板,另一方面以融合提高大学新生教育的实效性。

(一)以融合补齐高校劳动教育的短板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的颁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引起了各级学校的注意,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工作得到大幅度地推进。但就结果而言,当前劳动教育的效果并仍值得商榷,尤其是在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等方面,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与挑战。[8]作为入校的“第一课”,大学新生教育是以刚入校的高校新生为对象,针对其在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变化而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活动,以帮助新生尽快提高大学生活的适应性,完成不同学段间角色的顺利转变乃至实现其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塑形和纠偏。大学新生教育处于青年发展的“关键期”,其独特的时空优势为补齐高校劳动教育的短板提供一个新的发力点。

1.以融合完善各学段劳动教育的衔接

《意见》提出,劳动教育要“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自政策出台以后,各地的学校推动教育活动与劳动相融合,在劳动育人方面积攒了有效经验和成绩。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尽管各学段内劳动教育的开展如火如荼,但对于不同学段间劳动教育的衔接问题,却仍然缺乏足够的重视程度。假使各学段的劳动教育继续维持各自为战的状态,缺乏有效的桥梁进行衔接,将会极大地削弱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连贯性和整体性。从系统的角度来说,劳动教育不单是由不同学段内劳动教育所构成,还是不同学段间形成耦合的整体。因此,不同学段的劳动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一以贯之的影响。各学段的学校应进行协同分工,有序有效地衔接各学段的劳动教育,形成连贯而完整的学校劳动教育系统。

从大学这一学段出发,大学新生教育能在建立各学段劳动教育一体化实施路径上为大学和中学两学段的衔接提供较为合适的桥梁,在劳动教育目标设置和内容安排上与高中阶段进行较为合理的对接。一方面,教育的开展时段位于两学段承上启下的过渡。“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处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转变的‘断裂处’。”[9]在此阶段开展劳动教育,一定程度上能降低新知识接受的陌生感,在知识闭环当中实现学生劳动教育的升维。另一方面,大学新生教育开展的时间处于大学和中学两个学段的交接时期,此时新生尚未接触到专业知识,劳动教育的内容多与前一段学段内容较为类似。在这段时间内开展劳动教育,易形成由低到高、由浅至深、系统连贯的一体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降低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心理门槛。

2.以融合提升劳动教育的接受度

当前,劳动教育尚未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足够的向心力,融合有望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大学新生教育处于新生人生阶段转变的“关键期”。大学新生教育出现在青年由“高中生”向“大学生”身份的转变时期,也正处于青年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转变的重塑阶段。洛伦兹的“关键期”理论认为,人类的某种行为和知识的掌握,在某一特定的时期最容易受环境影响。在中学阶段,多数学生是被父母和学校所悉心照顾,以学习作为人生的重心而缺少劳动的锻炼;而进入大学阶段以后,学生远离家庭的庇护,需要独立承担成长所需,加之学习任务的减轻,生活重心的偏向一定程度上易致学生滋养惰性。而大学新生教育阶段,正处于青年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新生的可塑性强,易于接受新事物,加之部分学校的新生教育安排于军训之后,新生具有较高服从意识。如果在这个时期施以正确的教育,效果事半功倍;而一旦错过这一时期,就需要花费数倍的努力乃至将永远无法弥补。因此,如果新生教育的机制当中缺少劳动教育的内构,那么从小缺少独立劳动素质的新生可能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更难以接受学校所安排的劳动教育,更加难以理解“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另一方面,大学新生教育有较为充裕且集中的时间开展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要将外化的劳动教育变为学生内化的劳动自觉。如今,大学新生入学时间一般集中在八月至九月之间,许多高校一般会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开展大学新生教育。相较于众多零散的课外时间,在正式开展专业学习前的大学新生在教育活动中恰能较为集中地安排劳动教育实践。而一旦错过这一时间,在生活条件愈加优越的环境下长大的大学生群体对于占用其零散的休息时间开展教育可能产生抗拒,阻碍着劳动教育内化为个人自觉的过程。在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要利用课外校外活动安排劳动实践以开展劳动教育之下,如,中国人民大学等一批高校已经开始将大学新生教育的时间线延展至整个学期乃至整学年,为劳动教育与新生教育的融合提供更充足的可能性与更广阔的操作空间。

(二)以融合提升大学新生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新生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大学新生教育已成为一项成熟的教育活动。但是,一些学者指出,当前部分大学的新生教育存在资源整合能力不足、教育手段单一滞后等现象[10],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新生教育的实效性。结合实际情况,大学新生教育同样亟待全面创新,提高实效。具有鲜明思想性、突出社会性和显著实践性的劳动教育为提升大学新生教育的实效提供了理想的切入点。

1.以融合提高大学新生教育目标的针对性

大学新生教育目标拥有层次性,除了具有帮助新生度过大学生活的“适应期”浅层目标外,还“肩负着引导大学新生不断实现思想和行为的螺旋式内化外化循环,完成自我适应和超越”[11]等深层目标。当前,高校愈发重视资源向新生教育的重点配置,达到浅层目标的较好实现效果。但在实践中,自我超越的深层目标却容易受到忽视,使教育活动未能充分考虑大学新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教育内容上缺少高层次目标的主线衔接。部分高校仍旧凭借传统的经验按部就班地开展教育,使以适应大学、转变观念为主的新生教育一定程度“落后于随着时代发展的拥有新型思维的当代大学生”。[12]因此,作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和追求,以超越自我为深层目标的大学新生教育,实践中亟待为学生提供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的发力点。新时代劳动教育旨在提高个体的精神生活质量、能力素质水平和社会生活态度,促使个体能够追求和实现符合人的本来旨趣的生存样态。劳动教育能为大学新生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力点,高校能以此为主线开展与劳动教育相关的一系列大学新生教育活动,从而将过去零散而缺乏高层次主线的教育活动借劳动教育的主题进行串联。

2.以融合提升大学新生教育形式的实践性

目前,大学新生教育集中于讲座、报告会、心得交流会等形式。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视频学习、网络学习等虚拟活动也被纳入教育形式之中。这些形式注重视觉和听觉的刺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新生的关注,但缺乏给予学生亲身体会的环节,因此学生对于此类纯理论性的大学新生教育形式的满意程度不高。调查显示,学生更偏好将文体活动作为大学新生教育的活动形式之一。这主要因为较高比例的高校学生相信直接的经验交流和亲身体验更能达到自身成长成才的最佳效果。此外,学生从中学到大学正处于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所提出的“心理断乳”阶段,即逐步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而形成独立人格的过程。这一时期学生的生活方式存在巨大转变:中学阶段学生的生活需要多依赖于父母,缺乏生活独立性,而大学阶段则需要回归到自我中心上来,更趋向于自我管理。大学新生教育形式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断乳”,讲座、网络和视频等缺乏实践环节的教育形式相较于劳动教育并不具有明显优势。劳动教育能够满足学生真正的需求,在亲身体会的环节中调动学生对于大学新生教育的兴趣,引领初入大学的青年由“高中生”向“大学生”身份的转变,在劳动技能培训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使心理状态得到真正独立,为自身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3.以融合提升大学新生教育内容的亲和性

大学新生教育内容既要保持严肃的态度,又要注重活泼的氛围,其亲和性是决定教育内容是否为学生所接受、是否受学生所欢迎的重要因素。新生代大学生群体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习惯、关注焦点等方面有着不同于以往大学生的特点,其对新鲜感的好奇要求教育活动更加“接地气”。近年来,一些著名专家学者的新生教育讲座或者报告得以“出圈”,引起学生群体的热捧,正是在内容上足够接地气,贴合学生的所思所想。目前,大学新生教育的内容一般集中于军训动员、校史教育、法制教育、专业介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方面。内容的限定易致新生教育变得严肃有余、亲和不足。因此,如果大学新生教育内容只是对以往内容进行传续,便会落后于时代和学生的所思所想,降低学生对教育活动的接受程度。缺乏足够亲和力的大学新生教育内容导致大学新生教育效果不明显。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劳动教育所涉及的内容广泛,有利于通过多元有趣的内容提升大学新生教育的亲和性。大学新生教育中加入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容,无疑能极大地丰富大学新生教育内容的多样性,从而进一步激发新生参与大学新生教育的兴趣。

三、实然之举:以系统路径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

劳动教育与大学新生教育融合的路径选择直接影响着两者实现应然互补提升的效果。应然之性如何成为实然之举,劳动教育与大学新生教育的融合能否达到“双赢”,取决于是否能够系统地构建融合的路径。为此,应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出发,从加强新生入学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加深新生入学劳动教育的时代印记、丰富新生入学劳动教育的开展形式等方面着手,建构系统的融合路径,以实现劳动教育与大学新生教育的有机融合。

(一)以加强顶层设计建构宏观路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将劳动教育融入大学新生教育当中,必须先要加强宏观层面新生入学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首先,要明确新生入学劳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即通过大学新生教育期间的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崇尚劳动的价值观念、高尚的劳动品德和通过劳动获取幸福生活的能力。只有辨清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高校才能将劳动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一环进行开展,大学新生才能将劳动教育铭于心、鉴于行。其次,可将大学新生教育阶段列入劳动教育的课程指导计划当中。当前,随着大学新生教育的时间延长趋势越来越明显,劳动教育在大学新生教育的发挥空间也越来越充分。新生应在大学新生教育期间以集中方式参加规定时长的劳动实践或者劳动教育课程。在宏观层面的指导有利于高校给予相应的重视程度,配以专门的场地和授课老师,并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最后,要将新生入学劳动教育予以制度规范。

可参考军训的制度方法,出台相关指导办法对新生入学劳动教育予以落实,还可探讨将新生入学劳动教育以高校必修课学分制加以规范。通过全面性的顶层设计,为宏观路径建构起长期性的框架。

(二)以加深时代印记建构中观路径

学校是中观层面的主要力量。发挥学校的力量,需要从中观层面注入新时代的发展印记,让高校的教育思维与时代同航。党和国家大力提升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位置,既是对在塑造教育系统崇尚劳动的风尚进行的强力倡议,又为推进新生入学劳动教育打下鲜明的新时代印记。我们这一时代的印记,不应再停留于过去“唯智育至上”的观念,而是应该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挥教育立德树人的目的,推崇将劳动的姿态嵌进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大学新生正处在成长阶段,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学校要抓住大学新生教育的关键时机,强调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以及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大学新生教育伊始,就要向新生宣传劳动教育人才培养计划,让新生全面了解劳动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组织安排以及劳动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在大学新生教育的过程当中,要融合如袁隆平院士等当代模范的案例,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及意义,激发学生对于劳动教育的兴趣,增强学习自觉性。

(三)以丰富开展样式建构微观路径

学生是劳动教育和新生教育的微观客体。将教育内容内化于学生之心,需要以学生的兴趣为抓手。当前,劳动教育和新生教育工作共同存在的一项短板就是开展形式单调,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两者的融合,不能再以体力劳动的方式开展,这样既可能引起新生的反感,更可能白白浪费宝贵的时间而失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新生入学劳动教育要结合“00”后新生的成长特征,在采用硬规则施行劳动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用软方法对大学新生进行熏陶。如,西南大学在2018年的大学新生教育中,就通过举办“劳模工匠进校园”报告会、庆祝首届农民丰收节系列等活动,突出劳动教育在大学新生教育的地位,为丰富新生入学劳动教育样式提供了新思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高校可以利用好开学典礼这一重要节点,通过校长讲话、知名校友演讲,为大学新生树立劳动榜样,让大学新生怀揣劳动精神走进高校当中。再者,高校可以结合军事训练,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诸如卫生宿舍评比、劳动先进个人评比等活动,在新生群体当中形成崇尚劳动先进的氛围,使大学新生在开学伊始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最后,新生入学劳动教育可以结合学校的奋斗史开展。通过参观校史馆、退休老教师讲座等形式,让新生感知他所选择的大学的辉煌成就源于劳动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丰富新生入学劳动教育的开展形式,让新生接受无处不在的劳动精神的浸润,在不自觉中把劳动精神内化入自身当中。

猜你喜欢
新生劳动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重获新生 庇佑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新生月赛优秀作品
枯蓬新生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