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晖
( 辽阳市辽阳县中心医院 , 辽宁 辽阳 111200 )
细微及隐匿性骨折目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在世界范围内波动较大,并且男女之间的发病率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而在近年来的临床研究中表明,男性患者的发病率大约为414/10万[1],而女性患者的发病率大约为957/10万。由此可见,相较于女性患者来说,男性患者的数量更少。目前对我国的骨折类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细微及隐匿性骨折占到全身骨折的3%左右,而占到成人股骨近端骨折的50%左右,这种疾病大约有60%的患者为老年患者,说明老年人群容易受到这种疾病的影响[2]。膝关节内骨折以及韧带损伤的形式能够说明损伤的机制,最初在旋转和牵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患者会出现韧带撕裂的情况,韧带会限制患者的异常运动能力,导致患者出现关节不稳的情况,患者的胫骨与股骨两者之间会相互撞击,形成隐性骨内骨折以及软骨损伤。前交叉韧带撕裂合并外侧间隙的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意味着外翻力引发的前外侧半脱位。外侧间隙的隐性骨内骨折合并内侧副韧带断裂的情况,而在对患者进行病情分析时可发现患者胫骨前部以及股骨挫伤往往是由于过度紧张所导致的患者前后交叉韧带出现撕裂的情况,以及胫骨前部以及股骨髁的挫伤,往往又会直接导致患者出现交叉韧带损伤,对于患者的机体功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股骨外侧髁与髌骨内侧的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提示髌骨外侧出现位移的情况,而累及胫骨侧后部位的细微及隐匿性骨折偶尔伴随患者存在股骨侧面的挫伤以及前交叉韧带的撕裂,则会直接影响患者的运动能力,甚至还有可能患者出现长期畸形的情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机体功能。细微及隐匿性骨折的确定,一定要结合患者存在的创伤病史,再对患者进行诊断时,医务人员需要确定患者存在急性外伤史和临床症状,确定患者的病情。细微及隐匿性骨折在进行诊断是医务人员主要依靠影像学的诊断方案而诊断的,关键在于对患者进行早期的诊断,即使在对患者进行X线片的诊断时,并未确认患者的临床症状,但通过螺旋CT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明确患者的病情。以便及时对患者开展治疗,避免骨折错位和延迟愈合甚至出现不愈合的不良反应[3]。尤其是在近年来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医务人员所选择的各种现代影像学诊断方式的最终目的,是为患者提供可靠的诊疗方法,而想要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则医务人员需根据患者病情对于治疗方式进行优化。细微及隐匿性骨折,在临床多数情况下,医务人员都可采用CT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明确,而受制于我国的临床医学环境,部分患者都不会接受CT检查,而是选择性价比更高的X线检查方案。但X线片在应用过程中,由于可能会受到患者骨骼以及创伤的影响,所以清晰程度有限[4-5],在临床上经常出现患者的漏诊或者误诊的情况,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医务人员在进行诊断方案的选择是一方面考虑患者的诊断准确度,而另一方面也需要考虑患者的治疗效果。随着近年来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CT技术在膝关节周围骨折以及足踝部位骨折等多种骨折类型中展现出了自身独特的优势。而目前临床上对于细微及隐匿性骨折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6-7]。本次研究中,选择2019年4月-2020年5月作为研究时段,调选该时段我院数据库内资料登记有效的被确诊为细微及隐匿性骨折的患者72名作为本次试验对象,探讨分析在进行细微及隐匿性骨折诊断时,将CT与X线应用于其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应用价值,获得了一定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4月-2020年5月作为研究时段,调选该时段我院数据库内资料登记有效的被确诊为细微及隐匿性骨折的患者72名作为本次试验对象,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由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记录,确认患者的个体状况,本次研究中录入的72名患者中,共包含男性患者29名以及女性患者43名。(1)纳入标准:①符合细微及隐匿性骨折诊断标准;②意识清楚,未昏迷者;⑤神经功能缺损无继续进展;③患者知情同意;④本次试验统计计划已经上交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得以实施。(2)排除标准:①昏迷;②有严重的心、肝、肾合并症或严重感染;③发病前有影响功能恢复的神经或肌肉骨骼疾病;④不伴运动功能障碍者;⑤不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试验的患者均自愿参与且承诺不会中途退出,签订相关协议,将精神异常不能配合试验、病历数据不完善、哺乳期和妊娠期的患者排除。应用软件分析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信息,结果差异较小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方法:给予所有患者均应用X线检查和CT检查,具体方式如下:(1)X线:让患者保持站立并让膝关节朝向正前方,对其正侧位进行检查,随后屈膝30°、60°和90°,分别对骨折区轴位进行检查拍摄。(2)CT:检查应用西门子公司16层螺旋CT扫描,让患者保持平躺,随后调整层厚为5mm,将螺距调整至1.5mm,而扫描参数调整至240mA,120kv,在对患者进行病情诊断时,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的个体状况进行有效分析,尤其需要针对骨折类型复杂或者骨折严重的患者选择针对性的骨折扫查方案,确定患者的临床病症。
4 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采用多层螺旋CT对患者细微及隐匿性骨折进行诊断,最终诊断准确率为70例(97.22%),高于X线诊断准确度58例(80.56%),2组诊断准确度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1 细微及隐匿性骨折不同类型的发病机制:应力骨折属于细微及隐匿性骨折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类型应力骨折,并非是患者的骨组织直接在创伤的影响下出现的一种病情,而是继发于肌肉作用于患者骨的应力,是由于异常的肌肉张力或扭转力作用于正常或者异常的弹性骨质中而出现的一种骨折,当有额外的力量作用于患者的骨组织或者肌肉组织时,虽然患者的肌肉组织会根据其发生一定的变化,但反应速度存在一定的差异。肌力随运动增加明显快于骨组织,而结果则是肌肉能够产生相应的应力和旋转力来适应新的人体活动,但成骨细胞的活动并不足以及时进行骨的重构和抵抗,在这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下,虽然单次增加肌力的作用并不足以导致患者损伤,但反复的肌肉收缩也会最终导致患者出现骨折的情况。应力骨折的骨小梁断裂与患者的新生骨增生一般同时进行,在骨折过程中患者忌会出现修复,所以患者的骨折线往往并不明显,并且这种骨折类型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移位[7]。隐性创伤骨折与应力骨折有所不同,应力骨折主要发生于反复多次的轻微损伤中,而隐性创伤骨折则往往是1次性暴力损伤所出现的结果。创伤所导致的骨折线,整体来说较为轻微并不足以引发患者出现骨折断端位移的情况,这也直接导致X线平片难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患者的骨折线,患者的受累骨质可以是正常骨质,但这种骨折类型主要发生于骨质疏松的部位,在近年来的临床研究中显示髋关节是最常受到影响的部位,而骨质疏松的患者的股骨颈隐性创伤往往伴随存在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例如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以及下肢缩短内旋的情况,但这些患者在接受诊断是X线异常极其细微,甚至完全不存在,这也直接导致患者的诊断工作难度进一步增加。在骨矿物质正常含量的年轻人中,正常的X线影像基本可以排除骨折,但骨质疏松的老年个体即使平片表现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骨折的可能性,任何骨矿物化不良的患者突发的髋部疼痛,尤其是在跌倒后出现的疼痛,尽管表现正常也有可能出现骨折,所以需要医务人员引起高度重视。
2 细微及隐匿性骨折的发病特点:细微及隐匿性骨折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尤其是在近年来交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8],越来越多的交通事故直接导致这类骨折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细微及隐匿性骨折在临床上主要常见于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患者的髋关节,尤其是股骨颈。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时,医务人员发现单纯应用常规X线片进行诊断时,除了显示出骨质疏松的真相以外,患者往往不会存在异常的表现,或者有一部分患者在接受诊断时仅仅能够发现存在局部骨纹理紊乱的情况,部分患者在受伤后能够继续活动,但患者也有可能出现错位性的骨折。平片可以出现典型改变,在对患者进行扫查时,通过轴位CT扫查,也很难发现患者存在的未见位移的骨折线。对于扫描层面的骨折,在进行诊断时也容易出现漏诊的情况。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患者在接受保守治疗后,患者的出血以及水肿状况能够在6-8周左右完全消失。细微及隐匿性骨折可表现为创伤后的孤立性损伤,但患者往往伴随存在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在膝关节常伴有膝关节韧带,例如前后交叉韧带和副韧带的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患者在临床上如果被确诊存在骨挫伤,则提示患者可能存在关节的其他结构组织损伤临床上膝关节的细微及隐匿性骨折与患者的半月板撕裂有着极为相似的特点,所以正确认识细微及隐匿性骨折,对于临床上的鉴别和诊断来说极为重要。
3 细微及隐匿性骨折的不同影像学诊断方案的应用以及分析:医务人员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价和治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明确患者的疾病类型,才能帮助患者建立后续的有效治疗方案[9]。长期以来,X线检查是临床上对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患者进行病情诊断的首选方案,一方面来说这种诊断方式简单易行,并且对于医务人员的要求较低,而另一方面,在进行患者的临床病症时[10],医务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个体化差异,并将治疗工作针对性的落到实处。临床上采用X线片对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患者进行诊断,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效果,有助于帮助医务人员明确患者的病情,但对于部分患者来说,医务人员依旧需要为患者进行有效的CT扫查[11]。 X线平片是骨关节疾病,在进行诊断时首选的一种影像学检测方式,虽然CR以及DR等先进的X线摄影技术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细微及隐匿性骨折在临床上依旧并不少见,隐性创伤骨折以及隐性骨内骨折,往往在患者发生损伤后,由医务人员立即开展X线检查,此时患者未表现出阳性症状,而部分应力骨折患者在就诊时就诊时间较晚,此时患者已经有骨痂形成,而此时X线平片在大多数患者的影像下均可确诊,只有少部分患者是出于鉴别诊断的目的,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由于X线平片只能显示细微及隐匿性骨折的后期改变,在临床上应用简便并且经济,所以在对患者进行病情诊断时,X线平片主要应用于患者的复查中。螺旋CT的进步对于骨关节疾病的诊断来说,具有极高的可应用价值,对于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患者的诊断来说有很大的帮助,螺旋CT薄层高分辨扫描具有较优的骨结构最佳对比分辨率,医务人员能够清晰的观察患者的骨病变内部结构,有助于帮助医务人员发现患者的骨折线,这种诊断方式的诊断敏感性明显高于X线平片应力骨折,伴发于其他的硬化病变时,CT检查更加容易明确患者的骨折线,并且这种诊断方式甚至优于MRI诊断。在对某些复杂部位的诊断较佳。但螺旋CT在诊断过程中依旧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螺旋CT诊断容易受到软组织分辨率和横断面扫描等多方面的限制,细微及隐匿性骨折的早期,X线平片呈现阴性而有时螺旋CT难以发现患者的骨折线,尤其是在未累及患者的骨皮质的隐性骨内骨折中,采用CT对患者进行诊断,难以显示患者的病情。随着近年来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影像学技术,临床上也得到了极大的进步。X线检查是应用于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患者的诊断首选检查方案,这种检查方案不仅简单易行并且费用较低[12],大多数患者的细微及隐匿性骨折,通过X线片就能够得以明确,但对于一部分患者来说[13],医务人员依旧需要按要求对患者进行CT检查。需要注意的是,在临床上所指的CT检查技术包含断层扫描以及三维重建技术。首先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目前国内已经较为普及,并且在临床上以其作为研究对象和临床应用的研究,并不为少数。其次,CT断层扫描,虽然能够帮助医务人员明确患者的临床病症,开展有效的常规诊断和治疗,但在应用过程中准确性和三维立体效果以及最终的诊断精准度都相较于CT来说更差。 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建立骨折的立体关系[14],以及帮助医务人员了解相邻骨骼的位置关系,能够多方面的展现复杂骨折块细节和结构关系,使医务人员能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骨折的立体形态对于骨折的诊断以及手术方案的选择来说,都有极为良好的参考价值,所以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CT检查,能够帮助医务人员明确一些 X线检查为阴性,并且患者的症状较为可疑的类型的患者。多方位展现复杂的骨折块细节以及解剖关系,能够使医务人员更加直观的意识到骨折的立体形态,对于骨折的诊断以及患者手术方案的选择来说,都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复杂的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患者,虽然采用X线能够明确患者的病情,但由于患者的个体状况较为复杂,采用CT检查,能够帮助医务人员明确患者的复杂病变细节,特点是患者的后续治疗工作能够更为顺利地开展。
4 细微及隐匿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在近年来的临床研究中发现,采用手法复位进行治疗,一方面能够达到骨折以及脱位的复位,另一方面不会对患者造成额外的损伤,尤其是在对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患者进行实际治疗时,医务人员通过应用综合化的治疗,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机体功能,主张在患者早期诊断后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适当的内固定,不仅能够为患者的骨折早期愈合提供丰富的条件,并且在手术过程中对于损伤的骨关节还能起到修补作用。患者骨关节的功能恢复好坏直接决定了关节疾病的远期疗效,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将患者的骨关节修补和骨折固定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患者的关节功能得到恢复。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价时,医务人员需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诊断方式和治疗方式的优化,尤其是对于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患者,医务人员不可盲目地采用手术方案进行治疗,否则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病情。而在进行患者的复位时,可以借助克氏针以及螺钉的治疗方式,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对骨质疏松性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一般情况下不建议选择这类固定方式改善患者的病情。并且在对患者进行复位时,患者的内侧皮质完整性有可能会对周围固定的稳定性产生影响,所以需要尽量恢复患者内侧骨皮质的支持。
综上所述,在进行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时,选择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能够帮助医务人员明确患者的病情,对于患者后续手术方案的选择来说,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故而在临床上对这类患者进行诊断,为保障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医务人员可考虑应用多层螺旋CT作为诊断方案,而如果病情明显并且X线图像清楚的患者,单纯采用X线检查,也能够有助于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故而临床上可酌情对诊断方式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