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往年,每到清明节这天,我总是回山东省梁山县农村老家一趟,去拜谒先祖、祭奠亲人。今年的清明节,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我客居他乡暂时不能回去了。然而,“清明无客不思家”,这对我来说尤甚。思故乡,爱难忘;望故乡,情更长。顿时,悠悠几十年,切切故乡情,像是打开一坛陈年老酒,散发出浓烈的醇香,勾起我对故乡诸多往事的深情回忆。
我的故乡坐落在梁山县城西部,距县城不足10 公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相传,这个村庄诞生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50 余年的历史了。目前,全村共有150 余户人家,600 多口人,700 多亩耕地。这里尽管普普通通,一向不被世人关注,却是我的来处,一个曾经养育过我的地方。当年我从这里走出,一路风雨,一路人生,弹指一挥间,至今已有40多个年头了。
村里主要有四个姓氏,自村东向村西依次为郭姓、戴姓、孟姓、任姓;还有少量的王姓和刘姓人家夹在其中。这里一向村风淳朴,民风敦厚。数百年来,全村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传统习俗和良好风尚。村里人虽然不是一个姓氏,却情同一家、以邻为善、友好相处,不曾见里外之别。某些地方农村浓厚的宗族观念,在这里几乎没有体现。历史上这里曾历经不少苦难,但众乡亲团结一心,扶危济困,守望相助,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几十年来,这里没发生过一起村民到乡镇以上政府上访的群体性事件。党的十八大后,我国进入新时代,这里踏着共和国前进的脚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已彻底告别贫困。一个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社会稳定、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我从出生到离开,除去在县城读中学,曾在这里生活了17 个春秋。我童年时期在这里尽情地玩耍;我少年时期在这里捡过柴、割过草、放过羊;我青年时期在这里度过了4年的农民生活。当年我生活在这里,时代决定着我的命运,虽然我也曾吃过许多苦头,但在我生活的每一个阶段,所走过的每一步,都浸透和享受着乡亲们的关爱、帮助和温暖。
在我少年时代,父亲长年在外很少回家,大姐到他乡读书求学,母亲独自领着二姐和我,苦苦支撑着这个家庭困局。每逢遇到大小困难时,正是左邻右舍伸手相助,我们家才能渡过一个个难关。
在我16 岁尚未长大成人时,父亲因病与世长辞。我们一家人悲痛欲绝,母亲哭得死去活来。村里一个个好心人纷纷来到我家,如同自身遭受不幸,含泪对母亲反复劝慰,并帮助料理完父亲的后事。
我高中毕业回乡后,很多农活不会干,一度陷入窘境。生产队的那些长辈们便言传身带,手把手地教给我,使我学会了许多农民技能,适应了农村的劳动环境。
“十年文革”一度阻断了我升大学的梦想。回乡那几年,在我苦闷彷徨之时,村里积极向公社推荐我上大学,让我实现了“大学梦”。1973年9 月,我离开家乡上大学的那一天,一大群街坊邻居陪着母亲将我送到村外。我一步三回头,看到母亲两眼汪汪,也看到众乡亲多有牵挂和不舍。在外两年半的学习,我学有所成,当我回到村里,那场面就如同“衣锦还乡”,左邻右舍纷纷围了上来,无不为我感到高兴。
后来,我从梁山县委调到菏泽地委工作,母亲也随同来到菏泽生活。2007年10月,母亲年事已高,在菏泽安然谢世。我乘坐灵车,手捧母亲的骨灰盒回家入土为安。当我来到离村约有一公里的地方,老远就看到一大群乡亲早已站在路边等候迎接。我眼泪夺眶而出。那滴滴眼泪,不仅是对失去母亲的悲伤,亦是对众乡亲给予母亲和我一片深情的感动。
春去秋来,时光荏苒。从我离开故乡到如今,转眼就是几十年过去了。我已进入暮年。不忘来路,为人之本。时间仿佛就在昨天。每每想起过去的一切,我总有一种对故乡割不断的情愫、道不完的感激。但有时我也感到丝丝愧疚,愧对了众乡亲对我的关爱和希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由于自身能力或条件所限,却鲜有为他们有过较大回报和帮助。我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常回去看看。但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却得到村里人们的一片赞许。乡亲们给了我最大的包容和理解。其实,他们并不打算从我身上得到什么,所希望的只是要我不忘记来处、不忘掉本色。他们在我身上所期冀的,只是自己的人格和自尊能够得到我的尊重,并能够在我的细微言行中有所体现。我回去能热情地给他们说上几句话,能给他们递上一支香烟,能看到我笑脸相迎,他们就感到足矣。
常回家看看,这一向是我恪守的做人信条和行为准则。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根在何处?根在你那出生的地方;根在你不可磨灭的记忆里。为人一世,不论你是何人,不管你走到哪里,也不管你在外是多么风光或多么富有,根是不能丢掉的,故乡是不能忘记的。等这次疫情过去,在今后的日子里,对我那难以忘怀的故乡,我仍然会像从前一样,经常回去走一走、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