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开拓道德与法治教育新局面

2022-11-23 00:1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26期
关键词:视域法治道德

赵 麟

(苏州市田家炳实验初级中学 江苏苏州 215007)

在现在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注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要发展学生的德育,让学生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学习。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应当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开展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但是部分教师由于教龄不足、专业化程度存在差异,对于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信息技术为教学带来了一定的便利,让道德与法治教育呈现出新的发展局面,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把握最新的教育动态,基于网络信息化的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经验,对于上述话题开展详细探索。

一、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道德与法治课教育出现的问题

1.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够,对信息技术利用率低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时首先要对自己的专业素养进行提升。教师的教学直接影响的就是学生,学生会根据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学习。很多教师由于在大学接受的教育不同,教龄也有一定的差距,所以他们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意义认识不够深刻,从而无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1]。

例如:随着科技的进步,教育也得到了发展。现在,很多教室都安装设备了多媒体,但是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对于信息技术利用率很低,只是利用课本,给学生灌输一堆知识。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产生了抵触心理,从而不能够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学习课程内容对自我发展的好处。教师还可以根据课上所教内容,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对一些知识进行查找,为学生拓展课程资源,让学生看到道德与法治教育存在的意义。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让他们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从而对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进行拓展。

2.无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要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对问题自主进行思考学习。现在很多教师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意识不足,使学生在学习时没有自主性。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对于道德与法治教育进行学习,让他们自主查阅一些资料,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教育中只占据着主导作用,学生起着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自主性得到发挥,让学生学会学习探究。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时,要让学生自己对于一些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查阅,但是现在很多教师总是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从而使学生忽视了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作用。有些教师只注重课本内容,给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时也只是让学生对于课程内容深化学习,导致学生对该门课程产生抵触心理。教师要适当地给学生留出学习空间,让其自主进行探究。现在网络很发达,很多学生对于网络的运用就是玩游戏,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地对于网络进行应用,从网上寻找一些关于道德与法治方面的知识进行学习和研究,还可以让学生在网上寻找一些励志故事,从而进行学习。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时,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

3.对道德与法治教育认识不足,信息技术无法发挥作用

教学观念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现在有些教师对于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认识不足,认为道德与法治教育只存在课本中。由于教师的意识不够,信息技术教学也发挥不了有效的作用[2]。

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首先要能够认识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但现在很多教师对于道德与法治教育只停留在课本中和课程中,导致很多学生在课上学习得很好,但是一到课下就将道德与法治教育抛之脑后。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时,也只是将课程内容制作成PPT给学生放映,没有联系一些生活中的现象,也没有给学生进行内容拓展,而是让学生只学习书本上面的知识。道德与法治教育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教师在课堂也只是介绍了冰山一角,导致课程内容受限,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开发,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认识不足。教师要加强对于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从而发挥信息技术的价值,提升学生的认知。

二、利用信息技术开拓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途径

1.大数据分析信息教学,帮助教师掌握道德与法治教育新动态

如今乃数据化、信息化时代,信息纷杂,数据更迭,对比分析之风盛行,对于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理念、教学模式、教学重点、学生喜好进行总结性的大数据分析,其好处不言而喻,可帮助教师审时度势,掌握课程教育教学的前沿信息,把握教学开展的积极节奏,对应学生的学习心理,满足师生教育的最新需要,成就高质量、高效率、高互动的道德与法治课。

比如,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检索高频词汇以及与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相关的最新动态,基于大数据检索和实际分析,做出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策略及方向上的有效调整。例如,诸如“中国梦”一词,曾于一时之间,风靡全网,成为大数据点击和分析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我顺势进行了大数据检索,阅读了多篇相关文献资料,得出如下结论:伟大的事业都始于梦想,而梦想会在教书育人中发光发亮;它激励我,时刻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人为本,亦是教书育人中以生为本,进而深思学习,感触颇深。

再比如,“双减”成了信息网络上的高频词汇,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基于大数据对之进行有效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双减政策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发展需要,减轻其课内课外的学业负担,增强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趣味性,使学生实现快乐学习、深度学习、自主学习。例如,为了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学习能力、知识归纳梳理水平、自主分析能力,身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我会鼓励学生准备属于自己的课程学习资料袋,引导学生将课堂上所发的课程试卷及习题有效的整理到课后资料袋中,帮助学生在课下对所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知识和内容进行有效的梳理。由于初中生具备了一定的信息化操作水平和道德与法治课整理及资料归纳能力,因此教师可以给予其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有效提升学生巧妙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化道德与法治课知识学习的意识。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浏览网络信息时,结合课堂学习的内容进行知识点关联,将网络上的时事新闻与课本内容进行整合,提高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的效果。

2.网络舆论化信息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思辨批判新方式

现如今,学生在知识文化学习的过程中,会面对各种良莠不齐的讯息。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师而言,应当基于网络舆论,开展信息化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思辨批判新方式[3]。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国家利益”两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结合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我特意安排了学生进行讨论,请学生畅所欲言;通过不同角色的设定,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去理解规则与自由的关系。因为这些内容紧贴学生生活,网络上也有相关的一些素材可以借鉴,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不仅让同学们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更是让学生锻炼了如何从网络中收集整合素材为自己的观点的能力,进而培养了学生全面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信息化发展使得学生信息的方式更为便捷,而学生的辨别能力欠缺也导致了在面对海量信息时容易出现被误导的情况。根据这样的实际问题,教师可以在九年级“文明与家园”的授课过程中加入这样一段课堂总结:文化和文明在发展的过程中通常具备海纳百川、有根无像、包罗万象的特征,人们对于自身文化及文明的自信通常来自多元,但又圆融一体,求同存异。因此,面对不同的文化和文明现象、言论,我们需要有思考地接受,不可一言论断,青少年们应该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思想政治理念,对之加以筛选、判断。

3.新媒体视域信息教学,帮助师生掌握思考表达新技能

新媒体视域下,教师可以开展信息化教学,帮助学生结合视频进行思考和自由表达,促使学生掌握思考表达新技能。例如,在一堂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发展历史进程与经验的课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浓缩版的中国历史发展进程视频,以及万物生长、自然变幻、四季更迭的视频,请学生自主感悟和畅所欲言。一名学生表示:“中国发展历史进程恰似自然万物的生长变化,遵循规律发展,道法自然,自由生长,这与我国素来坚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谋而合。这给予了我道德与法治课学习层面的启示,让我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亲近自然、走进自然,回顾历史、追忆反思,带领身边其他同学一同领略自然万物的魅力,梳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思想水平进行进一步的深化提升。”

另外,新媒体视域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信息多样化、交流广泛性、互动性强的特征,需要学生在新媒体视域下的海量信息中进行有效的筛选、交流、评判,以便于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水平。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通常会以播放相关视频资源、图片、文字,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与课本内容相关联的话题引发学生思考的形式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但是,我发现班上有一名学生却鲜少发言。为了帮助这名学生积极融入课堂,我找到他进行了谈话,目的在于探讨该学生课上回答表现不积极的现象及原因,点明其近段时间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不积极的情况,与之促膝长谈。该学生表示其因成绩不佳对自己答案没信心,还表示自己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怕被其他同学取笑。根据这些反馈情况,我鼓励该生在课堂上要积极发言,踊跃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最终,这名学生虚心接受了建议并执行,课上举手发言次数越来越多,成绩也有所提高。新媒体视域下,道德与法治教师还可以基于信息化教学,分享有意义的新媒体资料和相关话题,引发学生思考,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思考表达的新技能。

4.基于信息技术构建家校合作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

新媒体视域下,教师和学生家长都应该把握当下的信息技术背景,挖掘有效的教学信息,创新课内外教学衔接模式,基于信息技术构建家校合作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构建轻松、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和环境,为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积极进步创建积极的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来自于家庭、班级的温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和激励学生,基于此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比如,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便通过新媒体视域环境和信息化手段检索了目前很多初中家长的教育心理和教育思想误区。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很多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会为孩子增加额外的课外辅导任务。但是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学生的课内外综合学习压力与负担逐渐加重。很多学生不堪重负,无暇顾及课内知识学习与课外辅导练习。笔者通过新媒体手段对班内有类似情况的学生进行了数据记录和分析跟踪,发现这样的家庭教育形式下,久而久之会导致孩子精力不足,或者对于学习存在兴趣缺失的情况。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孩子进行综合素质的提高,还会为其增加额外的学习与生活压力,对其健康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教师应当聚焦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压力情况,优化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提高课内教学成效,将知识在课堂中进行良好的传授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时便对于各种学科知识进行有效的理解。这可以开展有效教学活动,进一步缩减课外作业布置与组织压力。同时,笔者也关注了家长的教育焦虑问题,通过校园网、数字App、信息化软件及各位平台手段,为家长分享了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引导家长在实际教育辅导过程中不要给孩子更多的学习压力,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其营造良好轻松的家庭教育环境。同时,通过信息化平台为家长们构建了友好交流群,请家长分享有意义的教育思想和形式,加强了家长人之间的联系,发挥了新媒体视域的沟通联系作用。这样,可以改善教育不公平的问题,减轻学生的课外学习压力以及增强学生的课内学习成效。久而久之,便能够为学生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内外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积极性,进一步促进其综合素质与品质。这也是新媒体视域下。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内涵所在,有助于教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综合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应当把握教育教学态势,基于信息化教学手段,掌握道德与法治课教育形式和最新教育理念,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特征,为学生组织多样化的信息化教育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的思辨能力、信息舆论筛选能力、思想道德素养、思考表达能力、综合文化素质。

猜你喜欢
视域法治道德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