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艳 廖凯 李璨
摘要:在产业转型与岗位需求不断变化的大背景下,结合劳动力的市场需求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要求,立足实际重新审视和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剖析和研究“岗课赛证”与“互联网+”融合教学的理论内涵及其时代特征,认为当下社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赛教结合和书证融通育人模式的实施,满足职业院校职业教育的要求。本文探析“岗课赛证”与“互联网+”融合视域下职业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举措,优先分析相关理论内涵与特征,也对目前职业院校现代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展开调查和分析,掌握和了解职业院校当下人才培养期间的不足,最后立足实际采取有效的举措落实“岗课赛证”与“互联网+”融合视域下职业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为各所职业院校及高职教师实践教学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岗课赛证;“互联网+”;职业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人才培养举措
一、引言
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渐成熟,加快我国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进程。新时期, 我国教育部门关于职业教育给出全新的要求,鼓励职业院校采取“岗课赛证”相融合的育人模式实施综合育人举措,在这样的形势下各所职业院校纷纷开始创新实践教学,信息化时代一些高校还把“岗课赛证”与“互联网+”良好融合,进一步创新了高素质及技术型人才的育人模式,为学生营造有利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学习环境。不过,职业院校要想最佳的育人目标,还需做好软件以及硬件教学设施的创设工作,建设配备完善网络设施的实训教室,在做好教学模式创新和优化基础上,注重教学评价模式的创新和完善,改变以往单一的育人模式,采取多元化与多主体育人模式,利于培养出更加优秀和全能型人才,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推动职业院校的现代化发展。
二、信息化时代职业院校“岗课赛证”融合育人的内涵及价值研究
(一)“岗课赛证”融合育人的内涵
“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教学模式是伴随产教融合不断深入,以及职业技能大赛模式在职业院校的不断推行、“1+X”证书制度的逐步推行背景下产生和实施,“岗课赛证”育人模式实施满足现实需求,使“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成为可能,目前正在逐步落实到实际。“岗课赛证”融合育人融合了多个领域,包括证书界、竞赛界与教育界和产业界这四个不同方面。不同产业的融合深度地把人才需求侧与人才供养侧这一双向结构各要素良好的融合,构建了新时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全新育人模式与育人体系。
1.“岗”
岗就是市场中岗位的能力需求,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技术的更新会影响人才能力需求,导致人才能力需求发生变化,经过市场调研与分析我们能够获得各行各业岗位技能的全新标准及实际岗位需求、具体用工的数量,还有各个企业的岗位用工需求。职业院校可以依据此来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设置课程,规划教学内容,制定职业标准等等,这样做利于高职院校良好的与企业对接,为各行各业及各个企业培养出高素质和技能强的综合型人才[1]。
2.“课”
“课”就是职业学校的课程与教学体系,职业院校时常把专业群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紧紧地围绕行业现实与发展需求,结合专业群发展期间组群的逻辑持续完善和优化课程的目標、课程教材的内容以及课程教学方法和评价。另外,高职院校设置和不断完善模块化课程,设置了岗课对接的师资,以及设备场地和实践文化等各类资源,这使职业学校逐渐成为教育领域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力军。
3.“赛”
“赛”所体现的是校级与省部级和行业以及国家乃至世界级的技能大赛,这些技能大赛能够为人才提供技艺切磋和相互交流与学习的平台,还可以引领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职业院校可以通过这些技能大赛实现“以赛促教”和“以赛促学”与“以赛促改”,通过竞赛的对接培养出更高素质及节技能更强的人才。
4.“证”
证书所指的就是“1+X”证书。职业院校在校内所实施和开展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就是对学生对与岗位关键工作技能以及典型工作任务完成能力考核结果证明,也是对高素质与技术型人才的一种认可凭证[2]。
(二)岗课赛证”融合育人的价值
产业转型和逐步升级以及岗位需求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根据目前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及职业院校教育体系的建设标准,重新审视和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深入解读了“岗课赛证”融合育人的内涵,给出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充分体现了时代特征,通过该教学方法的实施高职院校实现了“产教融合”与“赛教融合”及“书证融通”育人的教学目标,为职业学校教育现代化工作良好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岗课赛证”与“互联网+”融合人才培养不足分析
(一)过于重视“岗课赛证”育人, “互联网+”育人意识淡薄
在职业教育及产教融合育人模式不断推行下,职业院校更加注重产业领域、教育领域和竞赛界以及证书界的融合育人工作的开展,在融合期间各个主体逐渐从多个主体分割的局面朝向整体方向发展,把整体的设计思维与多元化的治理理念融合,构建了关联互动的机制,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良好的实施,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但是,职业院校过于重视“岗课赛证”育人模式的实施,使职业学校及其教师忽略了互联网时代新型育人模式所发挥的价值和积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学校育人的效果[3]。
(二)教学模式单一各固定,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尽管产业界与教育界以及竞赛界和证书界充分融入职业院校育人体系,并且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互联网+”时代该教学模式依旧需要进一步创新,把“岗课赛证”与“互联网+”良好的融合培养人才,这样才能凸显育人的创新性,保障人才培养的效果和质量。
(三)并未采取多元化及多主体评价方式
“岗课赛证”与“互联网+”融合育人期间,教学评价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是教师较为关注的一项工作内容。不过由于职业院校教师所采取的是以自身为主体的评价模式,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全面,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总的来说,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期间,在教学评价环节,教师要尽量采用多元化及多角色的评价方式来进行评价,这样才能获得更加全面的评价结果,了解企业、行业等主体对人才技能要求情况及人才培养标准,以此在下次教学时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与方法,促使教学效果提高到新的高度。但是结合实际来说,这些也正是职业院校教师所忽略的方面[4]。
四、“岗课赛证”与“互联网+”融合视域下职业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举措
(一)重新构建课程体系,使课程与岗位良好的对接
一方面职业院校可以充分借助网络技术、网络平台获取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市场和企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利用网络与企业建立联系,及时做好交流与沟通,了解企业人才的现实需求之后,根据此来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行业需求、企业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及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完善现有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同时完善和优化课程体系,通过丰富理论和实践内容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职业技能和素养,这样学生步入社会之后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行业及企业单位,完美的对接岗位,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利用人才带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在现代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期间,也要善于利用互联网技术,搜集和获取行业人才需求信息、职业发展趋势等信息,结合人才层次的需求与工作内容及职业成长规律等等,来明确该岗位人才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以及核心能力和前沿能力等,并且依据此来培养和提升人才的能力。在培养过程中,初期主要是对岗位所要求的职能来构建课程和实施教学,到中后期阶段,教师则可以把X技能等级证书+技能大赛的培训融入课程群体系中,让“岗课赛证”育人内容在课程体系中充分的体现,通过该课程体系的实施,利于培养出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二)充分借助“互联网+”以此创新和优化育人模式
经过对现代技术专业人才需求情况的分析,关于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总结归纳成以下几个不同方面:其一是教学岗位的技能类型课程,包括音乐教育及心理教育学、口语和书法,还有信息技术及一些实践课程教学及技能实训;其二是教辅岗位的技能课程,该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以及C语言和摄影影像以及动画设计、动画制作,还有Photoshop与Flash等课程内容;第三部分包括管理岗位的技能和网络服务器的配置及计算机的组装和维护等课程内容。
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掌握上述课程知识要点与技能,职业学校教师在教学期间,应革新观念,创新和优化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多媒体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和积极的学习及探究的习惯,使个人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技能均得到明显的提升[5]。
学校方面也要发挥自身作用,为教师的实践教学最大限度地创造更好的环境,做好软件与硬件的建设工作,扩展网络渠道,和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构建校企网络交流平台及在线教育平台,在畅通的网络平台下职业学校可以与企业良好的互动,了解和掌握企业的人才现实需求,之后针对性的培养人才,使人才技能水平不断提升,使其日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各个岗位。此外,通过网络在线教育平台的建设,也方便了企业与职业院校教师的共同育人模式的实施,企业经验丰富的职工可以网上对职业院校学生在线指导,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创建实训教室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实训教室可以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的培养,也可以利用远程视频教育模式与合作企业专家进行在线交流,共同进行教学,这实现了校企协同育人的目的,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综合水平明显提升。待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达到了一定能力后,学校就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一些竞赛中,如,网络设计大赛及摄影比赛和Flash课件制作竞技比赛中,通过比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使学生朝向一个更好的方向去发展。
(三)创新和完善“岗课赛证”与“互联网+”融合育人评价模式
“岗课赛证”与“互联网+”融合育人期间,为了保障育人效果,职业院校教师要加强教学评价工作,在坚持原有教师评价为主体育人方式基础上,完善和优化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与“多维度”的评价模式,可以通过教学评价来落实“以评促改”。
职业院校教师需要做好课程开展前与课程开展期间以及课程开展后的评价工作,分别对课程实施的方案、所采用的“互联网+”教学模式以及“岗课赛证”育人期间企业与竞赛组委和技能证书机构等不同方面实施多角色与多元化评价,以此了解企业、行业与技能证书机构及各类竞赛对人才全新要求,以此获得更多的信息,为“岗课赛证”与“互联网+”融合育人工作良好的实施做保障。因为教师在对多个主体实施评价后,对课程体系的目标与内容以及方法和资源还有课程的标准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便于了解各方需求和发现自身教学中的不足,能够做到及时调整和优化,以防高职院校课程和行业与企业的需求相脱节。
为了保障评价的效果,评价期间除了职业学校教师作为评价主体外,高职院校的学生以及企业内部专业人士或者行业精英以及技能证书机构的专家等,均可以邀请参与到学生技能学习与理论知识学习评价中。评价期间,为了节省时间,可以由职业院校教师作为主导,教师把对学生的评价、“生生评价”、企业专家评价过程录制成视频的方式在网络上与上述几个主体进行共享,可多方互动和交流,为日后人才培养工作的进行及提质做保障。
构建高职院校现代技术专业线上教学评价和反馈机制,一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效果及多元评价的各个主体的反馈,参考课程改革效果与多元评价主体的反馈优化“岗课赛证”与“互联网+”融合教学方案和标准。利用科学的评估与毕业生的就业反馈情况,以及重点企业的满意度调查结果,综合分析调查结果之后,完善和优化“岗课赛证”与“互联网+”融合教学方案,有针对性地去调整教学方案及教学内容与方法。把教师的评价与多主体的互评以及自评模式良好的结合,综合多方的评价结果制定评价报告,利用“一个班级一个报告”、“一师一报告”以及“一所职业学院一个报告”的评价模式呈现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之后多元评价参与的各个主体结合评价报告来针对性地开展教研或者教师培训活动,构建一个长期的反馈和改进机制,以此促使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6]。
五、结束语
信息化时代职业教育模式出现全新的变化,“互联网+”教学模式与“岗课赛证”模式的融合成为人才培养的全新模式,为了促使两种全新教学模式的有效融合,还需运用丰富的理论知识为实践教学提供科学指导,重新构建课程体系,使课程与岗位良好的对接,充分借助“互联网+”来创新和优化育人模式,创新和完善“岗课赛证”与“互联网+”融合育人评价模式,为职业院校“岗课赛证”与“互联网+”融合视域下职业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做保障。
作者单位:钟艳 廖凯 李璨 株洲師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 考 文 献
[1]李智. “岗课赛证”四位一体探索BIM教学新模式[J]. 辽宁高职学报,2022,24(04):19-21.
[2]金海峰,坎香,陈进. 岗课赛证融通的网络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 福建电脑,2022,38(04):110-113.
[3]曹元军,李曙生,卢意. 高职产业学院“岗课赛证”融通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22,(07):50-54.
[4]陈群和,宋晓帆. “岗课赛证”融通:职业教育育人方式改革的实践指向[J]. 湖南教育(C版),2022,(02):26.
[5]李斌.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J].湖南教育(C版),2022,(02):27-30.
[6]周哲民,李琼. 类型教育视域下“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实践探索[J]. 湖南教育(C版),2022,(02):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