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化理论”视域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异化与回归

2022-11-22 17:57孙少婷岳涛陶霞
教师教育论坛(普教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内卷化回归异化

孙少婷 岳涛 陶霞

摘 要 中小学是儿童心智不断走向成熟、人格逐渐确立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内卷”不断蔓延成为一种群体性的社会焦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卷式”异化发展也逐渐引发学界担忧。目前来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教育学科化、过程医学化、目标功利化的“内卷”倾向。分析认为,导致这种异化的原因在于大众认识存在偏差、学校重形式轻实质、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和考核评价方式相对粗放。心理健康教育回归育人初心,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做到:回归常识,对心理健康教育形成科学认知;简化形式,让心理健康教育回归实质;注重隐性建设,让心理健康教育回归生活;优化考核,让心理健康教育获得实效。

关键词 内卷化;心理健康教育;异化;回归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22)10-0064-04

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提出,“在中小學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科学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2020年11月25日,教育部在答复“关于建立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精准识别机制的建议”中表示,教育部高度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其作为中小学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工作。202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校本课程,同时安排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为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各地中小学纷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值得关注的是,在此大背景下,不少中小学由于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特殊性的客观认知,盲目追求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形式上的完善,从而出现心理健康教育“内卷化”现象。

一、“内卷化”及其理论概述

“内卷化”又叫“过密化”,原意是“转或卷起来”,它是学界分析社会现象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18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在《判断力的批判》中最早提出了“内卷理论”,以此来解释人类社会演化过程中的“内卷化”问题。他认为,内卷与演进不同,内卷是指内缠、纠缠不清的事物以及退化、复旧之意。[1]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在《农业的“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生态变迁的过程》一文中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内卷化”的概念。他认为,“内卷化”就是在既有外部条件的严格约束下,内部不断精细化、复杂化的过程。[2]黄宗智则认为“内卷化”现象是劳动力的大量投入而造成的劳动力边际报酬递减,是“没有发展的增长”[3]。蓝希瑜、杜慧将“内卷化”概念用于教育发展研究[4],开启了国内“教育内卷化”的研究。

从“内卷化”概念的发展演变来看,“内卷化”虽涉及农业、经济、政治和文化诸领域,但其本质在于:一是“有外延扩展而无内涵发展”,二是劳动(力)的边际报酬递减。[5]在社会学、人类学领域,“内卷化”常被用来描述这样一类社会现象:当一种社会体系、社会制度达到了某种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又没有办法使自己转变到新的形态,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6]

当前,在政策的推动下,大多中小学都已经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其中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与辅导为主,补充以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心理社团活动或其他活动[7],但却逐渐出现心理健康教育“内卷化”问题。如部分中小学为了追求新颖,突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过于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失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意义。这导致一些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不但没得到有效解决,反而因为形式的烦琐,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最终结果是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代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卷化”表征

(一)教育学科化倾向:教学内容形式化

所谓教育学科化,就是将某种教育内容以一门学科知识的方式系统教授给学生。具体来说,部分学校在未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学校自身条件的情况下,盲目追求形式,简单地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将之与其他学科等同。如有学者所揭示:在教学中过度突出概念、理论化的教学,内容过于枯燥乏味,学生在课堂中以勾勾画画、死记硬背为主。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非但无法起到实质性作用,甚至还会导致学生学习压力不断增加,教学作用反向体现。[8]而这种现象就发生在不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将面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解为开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将本该有的针对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替代以心理健康理论知识的讲授,如此便失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变成一种形式主义。

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不少学校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教授预防一些心理疾病(强迫症、恐惧症等) 的心理学科知识。[9]教学方法也与其他学科无异,教师采取讲授的方式,以传授心理健康教育书本上的知识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强调知识的灌输,如概念、调节方法、心理保健常识等,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社会性,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特殊性。这种学科化的教学模式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并且让学生处于被动式的学习中,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致使心理健康教育同其他学科教育一样,陷入同步竞争内卷的漩涡之中。

(二)过程医学化倾向:教育方式复杂化

受传统的“心理治疗”思维模式的影响,不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一种将学生假想为病人的医学模式,过于重视心理治疗技术、强调心理疾病的普遍性[10],而忽视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依据2020年4月27日颁发的《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2020年重点工作任务及增设试点的通知》中的相关规定,中小学建立心理辅导室的比例达70%以上。但一般来说,学校和家长过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却有所忽视,以至于学生出现成绩下滑、网恋、自暴自弃、离家出走、自杀等现象。[11]其原因在于,部分教师和家长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一种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一般来说,大多数中小学的心理辅导教师由学科教师或班主任担任。受标签化心理定式的影响,对于进入过咨询室或辅导室的学生,家长或教师往往会给他们贴上“问题学生”的标签。但事实也许并不是这类学生真正患有心理或精神疾病,他们或许只是因早恋、成绩下滑、家庭变故等原因,而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或失眠等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只需找到问题根源,分析原因并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疏导和鼓励,事后进行短时或长时跟踪,就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但不少学校却采取“治疗手段”,把“症状”作为解决问题的靶点,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向医学化操作。这就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没有从解决问题的根源入手,也没有发挥学校教育的优长,而取代以心理医生式的“治疗”,注重“症状的消除”[12],反而把原本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这种用医疗的思维解决教育的问题,终究还是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规律。

(三)目标功利化倾向:价值导向扭曲化

受当前科层制管理思维和绩效考核评价方式的影响,部分中小学心理建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追求在评比考核中达标。基于这样的思路,不少学校盲目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心理社团活动、家委会活动等。而这种内容和形式的刻意多样化,其背后反映的是价值取向的扭曲,这导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逐渐脱离育人初心,成为一种“为考核标准而存在”的附庸。例如,有些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就是不能让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自残[13],并将其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重要考核指标。有些教育主管部门也将“学生是否因为心理问题而自残”作为一所学校评优评先的基本考核指标。其结果导致有些学校直接将此解读为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直接目的,而忽视了防止学生自残之外的其他心理问题的解决。这种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和在考核、评比中取得好结果,而不断偏离原初价值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无疑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相背离。由此,我们看到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本身的价值诉求遭到曲解,同时也遭遇到其他世俗价值观的挤压,表现出“内卷式”的扭曲异化。

三、导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卷化”的原因分析

(一)大众认知存在偏差

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14],其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大众没能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一方面,心理问题一直是大部分人所避讳谈到的话题,不少人错误地将心理问题理解为精神问题。这就导致一部分人即使出现了心理方面的问题,也不会及时处理解决。在他们的观念里,心理问题甚至比其他的疾病更可怕,因而担心别人用异样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另一方面,一些人又错误地将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当作心理治疗,或将心理治疗当作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唯一途径,认为心理疾病是吃吃药、打打针就可以解决的。结果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从根源上得到解决,使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减愈重。此外,有些学校把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简单理解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事实上这也是一种认识偏差。这些学校没有真正深入地了解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只是确保有“确实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事实。综上,由于社会大众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认识偏差,从而致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内卷式”异化发展之路。

(二)学校重形式轻实质

学校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施教场所,理应为其实施提供必要条件,以落实好教育部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要求。但現实中,一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落而不实、流于形式、应付检查的现象。出现此结果的部分原因在于:一方面,学校管理者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停留于课程、心理辅导及咨询室之类能够应付上级检查和考核的显性措施上,而没能真正落实到解决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上。另一方面,当学生真正有心理问题出现时,教师反而因为专业知识与能力不足,或者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时只能停留于“形式上的帮助”,这些课程和心理咨询室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原本被期望的职能。如此造成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出现“所备非所需,所备非所用”的错位局面。

(三)考核评价方式相对粗放

从现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来看,其内容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学生心理是否健康、是否存在心理问题的定性评价;二是对于学校、教师所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果、成效本身的评价。心理健康的含义包括没有心理疾病和具有一种积极向上发展的心理状态。[15]但就目前情况而言,不少教育者并没有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正含义,因而对心理健康的考核评价工作把握不够准确。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标准主要是我们常说的“常模参照”[16]。如大部分人用右手写字,而少部分人用左手写字,一般认为这少部分人就不在正常取值范围内。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价时,不少教师仅凭自己的感性经验来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而没有从心理学的各维度来区分心理健康与否[17],如此则产生一些可信度和准确性不高的定性评价。而在针对学校、教师所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果与成效评价考核上,教育部门更多关注是否有“肉眼可见”的课程开设、活动开展、心理咨询室的挂牌建设等“指标”的完成,至于具有实质意义的、能真实促进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成长、改善或疗愈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或行为,则关注不够。

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去内卷化”的路径

(一)科学认知,回归常识

从某种意义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18]中小学阶段处于学生刚离开父母的悉心照顾、独自一人踏入校园的人生阶段,他们心理较为敏感,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时也不能“走偏”。中小学只有首先树立科学认知,回归教育常识,才能避免心理健康教育出现走弯路与“内卷”的问题。中小学既应转变简单粗暴地将心理问题看作是一种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将吃药、打针当作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的错误观念,又要转变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的狭隘看法。中小学应将心理健康放在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的位置,科学认识心理健康教育,正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以“教育者”的角色而非“医生”的角色给予学生心理疏导和学习生活方面的帮助和关爱。此外,中小学还要认清心理健康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由一系列具体教育活动构成的教育工作,与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等理念是相通的。不仅仅专门的心理辅导或相关课程开设是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任何方式、任何手段能够促使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教育,都是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简化形式,回归实质

中小学在科学定位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应简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避免过多的课程开设、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心理咨询室挂牌、心理健康测试等重复建设行为,而要将重心落实于具有实质效应的教育活动中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是教育者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为主的多学科教育理论和技术,有目的、有计划地保障、促进和发展学生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而开展的一种制度化的育人活动。[19]为使其回归育人初心本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应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主,内容须贴合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育者应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工作,在顾及大多数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上,同时也要关注到部分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做到因人而异、因情境而异。同时,各学科教师也要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的反馈中能反向捕捉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进行有针对性地疏导,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三)隐形建设,回归生活

事实上,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多来源于家庭、学校的现实生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中小学可以从改善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生态与氛围做起,从源头上阻止学生因学习压力过重、校园欺凌等导致的心理问题。此外,心理问题出现初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发泄、释放不良的情绪进行调节。因此,中小学应从实际着手,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如开设情绪解压室,让学生通过运动、画画、涂鸦、打沙包等方式发泄情绪,从而使心理问题在初期就得以释放和解决,避免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亦可充分利用学校走廊,将其打造成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文化长廊,以图画的形式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养成良好健全人格。

(四)优化考核,回归实效

改变现有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状况,应着力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考核评价入手,以多元化评价方式替代简单粗放的评价方式。首先,在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评价和排查时,学校要遵循心理学的基本原理,避免主观臆断。其次,对心理健康教师的考核不应以“问题学生”出现的偶然性来问责教师,而应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常规表现、教师开展心理疏导活动的质量、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有效运用解决问题的程度等来全面、多层次地评价教师。最后,改变以学校“是否出现事故”以及建设了多少心理咨询室、开设了多少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了多少场讲座等来评价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的方式。教育部门应侧重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构建具有一定柔性而非完全硬性的评价体系,适当减轻对中小学及教师的工作考核压力,以此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孙少婷 岳涛 陶霞,黄冈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参考文献:

[1] 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79.

[2] 梁宇棟.“内卷化”理论视角下当前我国社区矫正立法的思考[J].新疆社科论坛,2019(4):78-83.

[3]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北京:中华书局,2000:12,223.

[4] 蓝希瑜,杜慧.赣南畲族传统教育颓变的原因分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4):60-62.

[5] 黄祖军.论转型期教育内卷化及其破解路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37-41,47.

[6] 陈坚.延续的痛苦:身体社会学视域中的农村教育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3.

[7] 朱生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思考——基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调研分析报告[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36):4-10,14.

[8] 韩丽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发展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20(S1):10-11.

[9][12][16] 申继亮,彭华茂.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14-20.

[10] 刘翔平,周俊华.学校心理学的服务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5):57-60.

[11] 宋献惠.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8):21-23.

[13] 韦耀阳,李保强,薄存旭.治理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异化与回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8):4-7.

[14] 俞国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5(Z4):84.

[15] 林崇德.积极而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31-37.

[17] 申继亮,洪頵,彭华茂.中学教师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内隐认识[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3):54-58,73.

[18] 宋尚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属性与基本特点[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73-76,92.

[19] 梁次红.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3(6):462-465.

猜你喜欢
内卷化回归异化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中国当代乡村伦理的“内卷化”图景
何以“内卷化”:我国警察权控制格局的审视
资本下乡真的能促进“三农”发展吗?
社会服务内卷化及其发生逻辑:一项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