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乐智,李平生,魏斌,封根
朱家角人民医院外科,上海 201713
胆总管结石是常见的肝胆外科疾病,可导致胆道梗阻,是急性胆管炎的常见病因[1]。急性胆管炎是由胆总管结石引起的胆道梗阻、感染所导致的胆道系统疾病,发病急,病情进展快,严重时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或多脏器衰竭[2]。急性胆管炎作为胆总管结石常见的继发症,患者死亡率高达10%~30%[3]。2018版东京急性胆道感染指南完善了对急性胆管炎的诊断,提高了急性胆管炎的诊断灵敏度,降低了急性胆管炎死亡率[4]。尽管改进了急性胆管炎的检查方法,临床上发现,胆总管结石继发急性胆管炎患者的发病率并未降低。因此探究胆总管结石继发急性胆管炎的预测指标在临床上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以往研究显示,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胆总管结石梗阻性黄疸患者急性胆管炎的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作用,但灵敏度较差,且缺乏特异性[5-6]。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ox-1,HMGB1)是一种晚期炎症介质,具有放大和维持炎症的作用,有研究显示血清HMGB1水平随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病情进展而升高,对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病情严重程度有预测价值[7]。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血清HMGB1对胆总管结石继发性急性胆管炎的预测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朱家角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20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确诊并最终经手术确诊存在胆总管结石;(2)急性胆管炎符合《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1版)》诊断标准[8];(3)入院24 h内完善血常规检查。排除标准:(1)患有血液系统疾病者;(2)合并恶性肿瘤或心、肝、肾功能障碍者;(3)患有急、慢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道蛔虫者;(4)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根据胆总管结石患者是否发生急性胆管炎分为继发急性胆管炎组74例和单纯胆总管结石组132例。继发急性胆管炎组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40例;年龄35~73岁,平均(57.74±10.24)岁。单纯胆总管结石组患者中男性60例,女性72例;年龄35~72岁,平均(56.37±10.79)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2017-1209),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血清HMGB1水平检测 所有患者入院检查时,采集静脉血,离心,留上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HMGB1水平,配制HMGB1标准品溶液,将待测样品液分别加入酶标板孔底部,于37℃孵育120 min,弃去液体,PBS洗板,待液体干后加入一抗至各孔酶标板中,37℃下孵育60 min,然后PBS洗板,烘干,各孔中加入酶标工作液,37℃下孵育30 min,然后洗板,烘干,各孔中加入终止液,此时蓝色转为黄色。在反应结束60 min内用酶标仪测定各孔吸光值,绘制HMGB1的标准回归曲线,测定HMGB1表达水平。HMGB1 ELISA试剂盒购自日本SHINO-TEST公司。
1.3 病例资料收集 所有患者入院24 h内完善血常规、肿瘤标志物、肝功能等实验室检查,收集记录所有患者的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糖链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糖链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等实验室检查资料。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Pearson法分析HMGB1水平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A199、CA125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血清HMGB1、CA199、CA125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发生急性胆管炎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es用Z检验;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胆总管结石患者发生急性胆管炎的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与单纯胆总管结石组比较,继发急性胆管炎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A199、CA125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s,例(%)]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s,例(%)]
观察指标谷草转氨酶(U/L)谷氨酰转肽酶(U/L)碱性磷酸酶(U/L)白细胞计数(×109/L)C反应蛋白(μg/mL)总胆红素(μmol/L)直接胆红素(μmol/L)CA199(U/mL)CA125(U/mL)继发急性胆管炎组(n=74)281.42±72.82686.91±146.15597.48±135.789.11±2.3879.49±17.66120.08±30.0950.04±12.2080.05±21.9133.47±7.12单纯胆总管结石组(n=132)265.57±64.77654.17±142.25567.16±128.946.73±1.8755.43±13.74113.04±31.4247.11±12.7337.49±12.1418.76±4.57 t/χ2值1.6111.5691.5897.92910.8581.5661.60917.95518.033 P值0.1090.1180.1140.0010.0010.1190.1090.0010.001
2.2 两组患者的血清HMGB1水平比较 继发急性胆管炎组患者的血清HMGB1水平为(15.42±3.67)μg/L,明显高于单纯胆总管结石组的(7.16±1.7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42,P<0.05)。
2.3 胆总管结石继发性急性胆管炎患者血清HMGB1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A199、CA125相关性 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MGB1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见表2。
表2 血清HMGB1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A119、CA125的相关性
2.4 血清HMGB1、CA199、CA125预测胆总管结石患者发生急性胆管炎的价值 经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A199水平预测胆总管结石患者发生急性胆管炎的AUC为0.790(95%CI:0.722~0.858),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1.10%、68.20%;血清CA125预测胆总管结石患者发生急性胆管炎的AUC为0.782(95%CI:0.715~0.849),其 敏 感 性、特 异 性 分 别 为78.40%、71.20%;血清HMGB1预测胆总管结石患者发生急性胆管炎的AUC为0.875(95%CI:0.814~0.935),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5.10%、87.90%,其中HMGB1预测胆总管结石患者发生急性胆管炎的AUC值高于CA199、CA125单独预测的AUC值(Z=1.818,P<0.05;Z=2.021,P<0.05),见图1。
2.5 影响胆总管结石患者发生急性胆管炎的危险因素 以胆总管结石患者是否发生急性胆管炎为因变量,以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A199、CA125、HMGB1为自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A199、CA125、HMGB1是胆总管结石患者发生急性胆管炎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影响胆总管结石患者发生急性胆管炎的危险因素
急性胆管炎由不同程度胆总管梗阻及胆道感染所致,是危及生命的外科急症,若早期诊断不及时,易发展为重症胆管炎,危及生命[9]。急性胆管炎常见的发病原因是胆总管结石[10]。有研究显示,随着胆总管结石患者胆总管梗阻及胆管感染逐渐加重,极易继发中、重症急性胆管炎,易引发肝胆系统损伤,甚至多器官衰竭[11]。急性胆管炎主要以解除胆道梗阻、降低胆道压力为治疗关键,随着腹腔镜技术和微创技术、影像学检查广泛应用于急性胆管炎治疗中,急性胆管炎死亡率明显下降,但由于未早期预测急性胆管炎的发生,发病率仍未下降[12]。因此,寻找胆总管结石患者发生急性胆管炎的早期预测生物指标是临床研究热点。
HMGB1是一类功能性蛋白,表达于人体的多种脏器组织或免疫器官组织。生物学研究显示,HMGB1的B-box结构域与炎性细胞因子具有较强的结合活性,同时具有促炎活性[13]。机体组织受损时,HMGB1可由受损伤的细胞分泌到胞外,激活炎症通路,刺激促炎因子释放,并且HMGB1与早期促炎因子存在正反馈调节环路,可启动放大机体内炎症反应,损害患者组织或导致器官功能障碍[14-15]。有研究指出,患者胆道受细菌感染后可分泌细菌毒素,细菌毒素可激活炎性细胞分泌炎性因子,因此,HMGB1的水平越高表示机体炎症反应越严重[16]。本研究显示,继发急性胆管炎组血清HMGB1水平明显高于单纯胆总管结石组,提示HMGB1在急性胆管炎发生的病理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大量研究发现,急性胆管炎患者在发生急性感染时血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早期的急性胆管炎临床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指标[17-18]。沈林强等[19]研究显示,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血浆HMGB1水平明显升高,与患者体内炎症反应程度呈正相关。本研究显示,胆总管结石继发急性胆管炎患者血清HMGB1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提示HMGB1可反应胆总管结石继发急性胆管炎患者炎症反应程度。有研究显示,血清肿瘤标志物(如CA199、CA125)对继发性胆管炎有早期预测价值[11]。本研究ROC曲线显示,血清HMGB1预测胆总管结石患者发生急性胆管炎的AUC为0.875,明显高于CA199、CA125单独预测的AUC值,提示血清HMGB1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发生急性胆管炎的预测价值较好。本研究分析显示,HMGB1是胆总管结石患者发生急性胆管炎的危险因素,提示血清HMGB1具有预测胆总管结石患者发生急性胆管炎的潜力,临床上检测血清HMGB1水平,可为早期预测胆总管结石患者发生急性胆管炎提供理论支持。血清学检测具有快速、方便的优点。
综上所述,继发急性胆管炎组血清HMGB1水平明显高于单纯胆总管结石组,血清HMGB1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发生急性胆管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本研究尚未深入探讨血清HMGB1与胆总管结石继发急性胆管炎病理机制的关系,后续仍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