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博物馆馆藏清陆润庠“翠融梧竹”匾的修复与使用分析

2022-11-22 03:28曹聪颖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19期
关键词:糨糊颐和园文物

曹聪颖

(颐和园博物馆,北京 100000)

颐和园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重建于光绪十二年(1886),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①。在颐和园博物馆馆藏纸绢类文物藏品中,有相当多清代书法词臣书家创作的宫廷装饰类书法文物,其中包括内檐匾额144件,题写内容多为寄意抒怀,书法笔体均为馆阁体,格式上多为三字匾、四字匾,也有部分为帝王歌功颂德的多字匾。②在这些由不同人群题写的书法内檐匾中,尤以悬挂于颐和园正殿仁寿殿内的匾额最为珍贵,匾额题写者多是被当朝统治者重用的臣工,如徐 、陆润庠、张百熙、郑沅等。

陆润庠,字凤石,号云洒,江苏元和(今苏州)人。出生于1841年,清同治十三年(1874)状元,从光绪八年(1882)起,开始在南书房行走,其书法风格清华朗润、工丽端庄,属馆阁体,为时政者所喜。庚子年慈禧太后西行途中,陆润庠代言草制,后陆续任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官至太保、东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辛亥革命后任溥仪老师。民国四年去世,死后追赠太子太傅,谥号文端。③

此件“翠融梧竹”书法内檐匾正为清代书法家陆润庠所书,早年长期悬挂于颐和园仁寿殿内,匾左侧书“陆润庠”提款落笔及加盖本人印章,为作者清晰、流传有序的书法内檐匾之一。匾芯所书“翠融梧竹”四字为之意。匾后背纸最外层有签条两个,上书此匾在仁寿殿内的具体悬挂位置,但均已破损,信息残缺不全。此匾早年因长期悬挂损坏,近年来一直存放于颐和园博物馆文物库房中,为了更好地保存此件文物,同时寻找更多有关于颐和园内书法内檐匾悬挂方式的相关信息,颐和园博物馆决定对其进行修复,在全体修复人员的努力下,此匾修复效果较好。同时在修复过程中,又发现包裹于匾内的2个签条,上书匾额早年的悬挂位置,根据匾上4个签条的信息及位置叠压方式,可以分析出确定的早年悬挂位置信息,对于“翠融梧竹”匾修复后继续应用于仁寿殿内原状陈列展出有较大的参考意义,同时对清代皇家园林内檐匾的书法风格及使用研究有重要的实证意义。

1 文物现状说明

1.1 匾框材质与破损情况

此匾(图1)匾框分为内框、外框两部分,总长174厘米、宽83厘米。材质为松木,木材材质优良、质地紧实,整体未有木材断裂破损痕迹。内框包裹于画芯与匾后背纸内,木架结构为六竖两横,保存情况较好。外框造型为双灯草线包青红锦边,由于双灯草线部位凸起,此处包锦破损较为严重,另外匾四角处的包锦破损亦较为严重。内外框表面均存在较多尘土、污渍,需进一步清洗。匾后背纸为桑皮纸,破损严重(图2),背纸上贴标签,文字记录此匾使用位置,但已残缺不全。

图1 “翠融梧竹”书法内檐匾修复前

图2 匾后背纸破损情况

1.2 匾芯材质与破损情况

匾芯材质为白色粉笺,上压红色锦边,长154厘米、宽64厘米,纸张表面有老化变黄痕迹,纸质现状较为酥脆,白粉有掉落痕迹,修复难度较高。匾芯中部存在破洞11处,其中“竹”字下方与“翠”字右下角破洞存在缺损情况(图3),需要补纸。匾芯整体纸质分为3层,最外为白色粉笺纸,后覆宣纸命纸,再后覆桑皮高丽纸,整体较厚。匾芯中央书“翠融梧竹”黑色墨字,左下角落“陆润庠”三字款,下盖“陆润庠印”朱红方印。此匾为颐和园博物馆所藏匾额中较为稀少的未落“臣”字款的匾额之一。

图3 破损细节

由于纸张属于比较脆弱的有机质藏品,霉变、开裂、缺损现象比较普遍。④此件匾芯曾经长期应用于原状陈列,同时被放入文物保管库房存放时间亦较久,文物表面存在灰尘较多,因此纸张的清洗、修补、加固是纸质藏品保护的重要工作。根据藏品保护的最小干预原则,对破损纸张的处理是在藏品现状已经严重影响到其保存、展示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特别是对纸质藏品的清洗、漂白要更加慎重,尽可能地选择纯水或物理黏附、非氧化性漂白剂等对纸张和写印色料影响较小的方法,对于纸张的修补加固还要考虑修复的可逆性等问题。⑤

2 修复方案

经过分析,针对此件文物的特点,制定修复方案如下:①对文物进行整体除尘,揭掉匾框后的覆背纸,保留外层签条,清理匾框内部积灰。②从匾芯边缘上水,少量多次,闷润匾芯边缘糨糊黏合处,待其失去黏性后,从匾框上揭取红色锦边和匾芯。③对原匾框包锦进行加固、清洗处理(包括开裂处加固、脱浆处填浆加固等),同时用稀浆水清洗匾框,在洗去灰尘的同时再次加固。④清洗匾芯及同匾芯一同揭下包芯红色锦边,将锦边用红色宣纸重新托裱,上墙挣平,随后按锦的边缘进行方正裁切。⑤冷水清洗匾芯后对表面破损处进行拼接复原,之后揭去白色粉笺后背所覆背纸。对匾芯缺损处用相同材质按照纸质纹理补洞,重新对匾芯进行宣纸覆背,再覆皮纸,并上墙挣平数日。⑥对木质外框进行仿古色宣加皮纸覆背,挣平晾干。⑦将匾芯下墙裁剪,外框四周上稠浆,匾芯重新贴回匾框,同时将匾芯原包红色锦边及匾后签条回贴。

3 修复过程

3.1 整体除尘

将文物放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用柔软蓬松的羊毛刷轻扫文物表面,去除浮于表面的灰尘污渍。然后清扫文物后部,小心揭去框后背纸,在揭取时注意避开匾框下部签条。

此类内檐匾由于曾经长期在宫殿内悬挂,在揭取匾后背纸时还需注意背纸内部有无更多签条。在背纸全部揭完后,发现背纸内部还有3张有字签条,并互相叠压,此次发现背纸内部签条文字将有助于分析此匾在过去一百年左右的时间里的使用情况。之后用毛刷继续清扫匾内框与匾芯背部,除去多余尘土,但由于匾芯材质为粉笺且表面存在破损断裂处较多,要小心清扫,力求少掉白色粉末,防止毛刷破坏破洞断口。待背后清理完毕,再用毛刷从正面对匾芯及外框包锦进行清扫,除去匾正面附着的污渍尘土。

3.2 润揭匾芯

将清理后的匾移至修复工作台上,匾芯正面朝上,下部注意垫纸,防止匾后铁环压坏工作台面。之后取常温无菌水,用毛刷自匾芯四周边缘处上水,少量多次,待粘贴匾芯的匾框四周糨糊失去黏性时,先将叠压匾芯上层的红色锦边取下,标明位置并用红色宣纸托裱,上墙挣平,之后从左至右缓慢从匾框上揭取匾芯。

此步骤进行时需注意,保持匾芯上下两侧的揭取进度一致,始终平行向前直至全部揭下。粉笺匾芯在揭取时应注意,不能由匾芯一角开始,呈对角线方向开始揭,此方法会破坏粉笺纹理。将湿润揭取下的匾芯平放至工作台,下铺化纤纸,等待进一步清洗。如果在揭的过程中有匾芯残片掉落应注意保存。

3.3 匾芯修复

对于已经湿润的匾芯应当及时修复,防止因湿水晾干造成匾芯出现水渍。首先对匾芯进行冷水去污,应当从四周向中央逐步淋撒清水,保证匾芯四周先湿润涨开,待全部淋满清水后,用湿毛巾卷成卷,由中央向四周滚动,排出污水。由于此匾芯破损洞口较多,在滚动之前应当先用毛巾固定破损处,保证残片断口对齐,同时注意残片断口叠压顺序,尽量不露断口白边。对于匾芯表面滋生的青霉与黑霉,应用柔软的羊毛刷轻刷表面,除去霉菌附着物。这样的清洗步骤连续进行3次,直至匾芯污渍去除干净。

匾芯正面清洗完毕后,将润湿的化纤纸用棕刷刷至画芯上层。为安全起见,需要刷两层化纤纸。之后将匾芯整体翻面,背面朝上,揭去背面化纤纸,对匾芯进行揭背,揭背时小心处理断口拼接处的背纸,在保证原叠压方式不变的情况下揭去背纸。虽然此匾芯表面破洞较多,但本身不存在通体断口,故在揭背时可揭去匾芯命纸层,之后按缺失部位形状裁剪同色粉笺残片,并对二者四周进行刮口,将残片补至破洞处。之后在白色宣纸上刷薄糨糊,晾至剩30%水分后对匾芯覆背命纸,并用棕刷垫高丽纸,轻上重排。再将白色皮纸刷糨糊,糨糊较命纸层用浆略浓稠,以同样的方法为匾芯进行覆背。之后在匾芯背面四周废边处搭糨糊,按照匾芯文字方向将匾芯横向上墙挣平,背纸接口尽量留于一侧。

3.4 匾框修复

由于匾框整体材质较好,不存在木材断裂,故对匾框的修复主要集中于包锦层。此匾包锦为青、红色交叠,外框双灯草线部分为红色包锦,其余部位为青色包锦。锦面整体与匾框粘贴较好,存在部分脱浆及污渍问题,故本次外框修复任务主要是对包锦进行去污及脱浆处糨糊回填。

在修复包锦之前,应先清理匾框背面残余背纸。在清理残余背纸的过程中,新发现三个叠压于背纸下的签条。签条文字残缺不全,但叠压方式清晰,根据残存文字可推断此匾的详细使用位置。在揭取签条时,我们对其进行了编号,一号为背纸上层签条,二号为背纸下第一层签条,三号为二号签条所叠压背纸残片下一层签条,四号为三号直接叠压签条。由于三、四号签条叠压时间较长,已不能对其进行分离,故对三、四号签条进行了整体揭取。之后清理干净匾框背面残余背纸。

将匾框正面朝上放置,先拿毛笔为包锦脱浆处填稠浆,固定包锦位置。待晾干后,用羊毛刷蘸稀浆水涂刷匾框,湿润后取长条化纤纸,按在锦面表面,用毛刷轻刷,待化纤纸完全覆于表面并湿润后,小心揭起化纤纸,反复数次,直至匾框包锦整体清洗干净、污渍去除。待匾框晾干后,再次检查有无锦面脱浆处,如果有则再次用毛笔蘸稠浆回填,直至包锦完全贴合匾框。

3.5 框后背纸制作

由于前期匾框背纸残缺严重,在除尘步骤已将原背纸去除,现需为匾框重新托合一块新背纸。背纸材质根据原背纸材料选取仿古色宣与皮纸,首先根据匾框大小将色宣与皮纸裁剪成合适尺寸,之后在皮纸糙面刷浆,待浆水渗透皮纸后,先将色宣微微喷水润湿,之后用棕刷将色宣刷到皮纸上,从中间用搭杆将纸挑起,悬挂晾干。

3.6 匾芯、背纸、签条回框

将挣平的匾芯从墙上取下,按照匾内框尺寸,对匾芯四周废边进行裁切。将压芯红色锦条从墙上取下,以锦条边缘为界整齐地裁去红色废边。在匾内框四周刷浓浆,糨糊宽度为内框四周靠外的三分之一处,糨糊浓度以糨糊固态时不能流动为宜。刷好糨糊后,将匾芯按照正确的上下位置放入匾框,此步骤注意匾的悬挂方向,以匾框后挂匾铁环靠上方为正向。

待匾芯晾干完全贴附于匾框后,在红色锦边后背刷浆,并将红色锦边按原位置贴回匾框,压住匾芯(图4)。

图4 画芯回框

将托好的匾后背纸喷水润湿,在匾框后刷浓浆,糨糊浓度同样以固态时不能流动为宜。把背纸仿古色宣面朝上放置在匾框背面,四周压平,将纸的四角剪开小口,防止在背纸晾干过程中匾角处起翘。

在匾后背纸晾干后,将之前清理匾框时揭下的签条按照标明顺序回贴到匾框上(图5)。

图5 签条回框

整体检查修复情况,做好修复完毕的整理工作。

4 “翠融梧竹”匾的使用情况分析

通过对匾后4个签条上的文字分析,可以看出,一号签条文字为“仁寿北殿偏西里间向南”,二号签条文字为“仁寿殿南配殿用……净高二尺六寸宽五尺五寸三寸边在内……□庠□……”三号签条文字为“仁寿殿北配殿西礼间北罩向南扁”,四号签条文字为“三月初四日摘仁寿殿北配殿西礼间北罩上南扁翠融梧竹”。

根据4个签条的位置叠压关系可知,一号签条在现存背纸上层,所贴时间最晚。二号签条在现存背纸下层,废弃背纸残片上层。三号签条叠压四号签条,同在废弃背纸残片下层,其中四号所贴时间应为最早。因此,4个签条的时代早晚关系应为:四号早于三号,三号早于二号,二号早于一号。由4个签条的存在可知,此匾曾长期悬挂于仁寿殿内,并经历多次摘下维修。

时代最早的四号签条为毛笔墨字书写,根据文字大意,我们可判断内容为“某年三月初四摘下的悬挂于仁寿殿北配殿西里间北罩间上南面位置的‘翠融梧竹’匾”。同时结合与之形态相似、同为毛笔墨字书写的三号签条文字分析,则可知四号签条上的“上南”应为“向南”,这种差别应是由于当时负责修缮宫殿的工匠个人书写习惯造成的。

而二号签条为毛笔书写,文字显示曾有一段时间此匾被应用到了仁寿殿南配殿,由于宫中匾额并没有同一块匾悬挂于不同殿宇的做法,且二号签条张贴之时,三、四号签条已经被废弃背纸(当时属于新背纸)覆盖,所以很可能是当时工匠不清楚此匾的具体悬挂位置而将匾额挂到了南配殿。但二号签条标明了匾额的详细尺寸,对于残缺部分,可参考清陆润庠所书另一书法大匾签条“谐趣园函远堂殿内西罩上向东用扁式字横批一回净高二尺六寸宽五尺五寸三寸边在内臣陆润庠敬书”,则可知残缺部分内容为匾具体的悬挂位置与作者标注。对比尺寸标注,按现在度量衡换算可得匾净高83厘米、宽174厘米,匾外框宽9厘米左右,故可知当时度量衡应当采用的是清朝时期度量衡,即一尺为32厘米,所以此签条应为还在使用清代度量衡的时期所贴。

结合我国度量衡使用历史情况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并没有立即进行度量衡制度的统一工作,直到1959年《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颁布施行,才成为我国实现计量制度统一的标志性事件。⑥自此之后,全国启用1米等于100厘米,即一尺约等于33.3厘米的度量衡制度。故由此可知,二号签条的张贴时间最晚也应当早于1959年,即20世纪50年代。

根据以上签条提供的信息可知,此匾原悬挂位置应为颐和园仁寿殿北配殿偏西里间北罩向南墙。

5 结语

“翠融梧竹”匾的修复严格遵循了文物修复过程中需要坚持的“最小干预原则”与“可逆性”原则,尽可能不破坏文物保存现状,最大限度保证文物益寿延年,使其能继续应用于原状陈列展览。内檐装饰匾的价值既包含匾文书法的艺术性,又可以充分体现出其应用于清代宫殿的独特装饰作用,所以其悬挂情况、使用位置信息等都是与文物共存共生的珍贵史料,属于不可遗失信息。希望此匾的修复与使用信息发掘能为清代馆阁体书法研究带来新的材料,亦可增加博物馆原状陈列展览的材料依据。

注释

①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颐和园藏文物大系:内檐书画卷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21:11.

②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颐和园藏文物大系:内檐书画卷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21:21-22.

③李文君.陆润庠致翁同龢信札考释[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20,34(6):17-22.

④⑤《博物馆学概论》编写组.博物馆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141.

⑥黄庆桥,关增建.1959年:新中国计量制度走向统一[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4):78-83,127.

猜你喜欢
糨糊颐和园文物
我给文物当“医生”
文物的栖息之地
北京颐和园
除旧迎新贴“桃符”
颐和园中的『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
文物失窃
世界上最黏的糨糊
世界上最黏的糨糊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