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科举舞弊的刑罚研究

2022-11-22 23:02李亚雯
法制博览 2022年7期
关键词:律例监生科举考试

李亚雯

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舞弊行为是科举考试的伴生物。清代科举考试中的舞弊行为和统治者对科举考试的重视程度,远超于各代,达到历代顶峰。清代统治阶级认为科举考试是清代的“抡才大典”,科举考试关系到清代官僚队伍的整体能力,因此多次立法试图肃清科场,并在实际审理案件中采取严刑重罚以期遏制科举舞弊行为。

一、《大清律例》“贡举非其人”条

《大清律例· 吏律· 职制》下设有“贡举非其人”条。本文主要讨论此中律例法条以及《刑案汇览》中记录的相关案例。《大清律例》中的“贡举非其人”条位于“吏律”的“职制”门下,共有律文一条和例文七条。其中,律文承袭于唐律,主要规定了“应贡举而不举”者及考官的刑罚。七条例文中,除第二条例文规定了未报到贡生的处理措施,其余全都是规定破坏科举考试的刑罚措施。

“贡举非其人”条的第一条例文是关于贿赂考官及关节的条文:“乡会试考试官、同考官及应试举子,有交通嘱托、贿买关节等弊,问实斩决。”[1]该条例文源于“顺治丁酉科场案”。顺治十四年八月,顺天府举行乡试,李振邺为同考官,他与张我朴、蔡元曦、陆始吉、项绍芳等合谋作弊,有意录取利益相关人等。李振邺尤其肆无忌惮,他与外边通关节者有二十五人,而试卷将近六千份,一时难以寻获。于是便用蓝笔写了一张名单,让其书童代为查找,并从中录取了五名。发榜后,舆论大哗,案件始发。查清案情后顺治皇帝传旨,将这些人即刻处斩,家产籍没,父母、兄弟、妻子俱流徙尚阳堡。后礼部发文称,朝廷选举人才,考试科目是最重要的。主考官、同考官必须正直无私才能得出好的结果,此等罪犯必须重行治罪,决不姑贷。

《大清律例》中关于考生在考场内当场作弊的刑罚规定多集中于第三条例文:“应试举监生儒及官吏人等,但有怀挟文字、银两,当场搜出者,枷号一个月,满日杖一百,革去职役。其越舍与人换写文字或临时换卷,并用财雇倩夹带传递,与夫匠、军役人等受财、代替夹带传递及知情不举察捉拿者,俱发近边充军。若计脏重于本罪者,从重科断。官纵容者,交部议处,受财者以枉法论。其武场有犯怀挟等弊,俱照此例拟断。”[1]有关怀挟文字的规定,《刑案汇览》中就有一典型案例。“翰林赴考试差怀挟经书诗本”[2]一案中,陈玉铭在司经局任洗马一职,因病后荒废复习,就将平日所看之经书诗本装入袋中,冀图在考试中作弊,并在第一次考试中成功实施作弊行为。但是陈玉铭在翰林恭应廷试中,再次怀挟经书诗本,相比于科场夹带者此罪更重,后陈玉铭被判处枷号一个月,杖一百例上加一等,拟杖六十,徒一年。另外,换卷一事也有案例,在“入场之后商同换卷”[2]一案中,彭为政于入科场后央求李大观换卷,刚在商议即被当场查获,舞弊行为属于未成。将彭为政、李大观均照应试生儒临时换卷物军例量减一等,杖一百,徒三年。

清代统治者十分重视科举的秩序,凡是扰乱考场秩序者皆入罪。“贡举非其人”条的第五条例文规定“凡考试官毫无情弊,下第诸生不安义命,逞忿混行搅闹者,发附近充军”。[1]此条是雍正三年被列入钦定列内,乾隆五年律例馆修并入律,原例是以光棍例治罪。行为重者如假借科举考试强行出头,聚众罢市、罢考,并肆意殴打官员,此类事件皆比照光棍例治其罪。行为轻者,发附近充军,如“因子赴试未邀录取喊求搅闹”[2]一案中,吴邦苏因为其子吴琪宝参加科举考试未被录取,即于人群聚集处喊嚷求补名额。许进等人亦随同喊求,搅闹推拥,致将牌示挤毁。吴邦苏应比依下第诸生不安义命混行搅闹例,发附近充军。而许进等比照为从者减一等,杖一百,徒三年。

《大清律例》对于冒名顶替、知情不举等行为也有规定,主要集中于“贡举非其人”条的第七条例文。“考职贡监生,如有包揽代作等弊,察出题究。若监试御史隐匿瞻徇,照例议处。其假冒顶替者,本犯照诈假官律治罪;互结监生,照知情诈假官律治罪;出结之官,照例议处。若身故未经缴照者,限四个月准家属自首。如逾限不首,查出严行治罪。该地方官于已革、已故未缴照之人,徇隐放纵,不严行追缴,事发之日,照例议处。其先经考职,未经拣选复行顶名重考,希图引见者,许出结互结首告,将本犯照例治罪。如知情不举,将出结互结人员一并严加治罪。”[1]若在未查出之前作弊者或关联者死亡,仍须家属于四个月内自首,否则如果查处将严行治罪。统治者鼓励相互举报关联者,若知情不举,则一同严加治罪。对于冒名顶替者,在《刑案汇览》中就记录着一例:“将已故监生执照诈冒乡试”[3]一案。楚启甲将已故监生陈世款部监二照私收未缴,起意请枪手持证明冒名顶替以参加乡试,应比照考职贡监生假冒顶替,照诈假官律治罪,无官而称有官杖一百、徒三年律拟徒刑。该犯另有挖补监照之罪,应依增减官文书律,于本罪上加二等,杖一百,流二千五百里。

二、清代科举舞弊案频发原因

清代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吏的正途,而且对于出身贫寒、地位卑微的读书人来说,他们连用钱捐官、靠祖辈获得官位的资格和本钱都没有,通过科举考试是他们的唯一出路。

清代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第一级是童试,考中童试就成为了秀才,考中了秀才即成为府、州、县的生员,可以免除税赋、开馆授徒、各衙门官皆以礼相待。如果通过乡试就步入了仕途,就能成为国家官员,享受国家俸禄。正是由于科举有这样巨大的诱惑力,可以一跃龙门便化龙,使许多读书人一生中就只有读书这一件人生大事,十年寒窗苦读,辛苦劳累全在这一时。

科场竞争激烈致使考中概率极小,使得一些人铤而走险。“童试与乡试的录取率大约在0.4%至3%之间,会试的录取率大约在3%~6%之间。童试与乡试的竞争性最激烈,这是由于童试为预备级的科举考试,为入士的第一个阶梯,参加考试的人最多,录取名额又少。参加乡试并成为举人之后,才算成为正途士子并具备入仕的资格。”[4]

另外,清代的商品经济较为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商品意识渗透到人们的主流思想中。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收益的观念在科举作弊中体现得十分充分。”[5]面对通过科举考试就可以获得的巨大利益,千军万马纷纷各出“奇招”,妄图挤过那一座独木桥。

三、《刑案汇览》特殊案件

虽然清代统治者已然花费大力气与严刑重罚治理科举舞弊的现象,但众多考生仍为名为利,不惜代价进行作弊,以期能够以此获得功名利禄。以下便是《刑案汇览》与《续增刑案汇览》中“贡举非其人”条目下出现的一些《大清律例》中未曾规定的舞弊案例。由于这些案例中的作弊手法《大清律例》中未曾规定其刑罚,所以其中多数案件在审理时使用比附的方法进行定罪量刑。清代在审理案件时多使用比附的方法定罪,如同一位学者所说:“法无明文时,将其与犯罪的行为、情节、后果等因素类似的罪名进行比较,依据最大公约数原则择取最贴近的条文来定罪。”[6]

(一)买卖考题答案

在“院试童生卖买窗稿”[3]一案中,童生黄添衔与古风同在院试场内应考,黄添衔因记有之前所作的文稿,意图从中牟利,向古风说合买卖其文稿。由于该案与积惯枪手不同,古风妄图凭此侥幸中举而购买文稿,亦与积惯枪手者有间,将黄添衔、古风均于积惯枪手并雇倩之人拟军例量减一等,各杖一百,徒三年。

(二)威胁监考官

在“入场之后妄攻冒籍挟制试官”[2]一案中,诸葛康等人以为考生张学华是冒名顶替参加科举考试的,于是仗着人多势众挟制官长。后查明张学华并非冒名,而是有正规资格的考生。该犯等辄行妄攻,恃众挟制官长。例文中无入场后挟制试官治罪的明文规定,将诸葛康比照刁徒直入街门挟制官吏例,发近边充军。

(三)窃取试卷改名

在“录遣未取冒混入场窃卷改填”[2]一案中,生员龙乔因乡试录遣未取,冒充誉录官员入场,窃取邻坐考生邑文生的试卷,将卷面挖补填写自己姓名,妄图以此得以中举。由于例文中无改填姓名的规定,应比照生儒越舍与人换卷例,发近边充军。

四、科举舞弊刑罚分析

(一)对考场事端皆严肃对待

在“文童应试疑人传递辄请换题”[2]一案中,临海县童生李森桂等人在考场上应试时,因为看见有飞鸽,恐有人以飞鸽传书之便传题作弊,辄即禀请换题。监考官员当即命收回考卷并查清事实。但以李森桂为首的考生仍不守场规,群聚喧哗。后将首犯李森桂照违制律,杖一百,加枷号一个月。邵第等听从同行,应照为从,杖九十。随同附和之人再减一等,杖八十。该场考官对待可能的作弊行为如此谨慎小心,可见清代统治者对于科举舞弊的严肃态度。

(二)未成者也为罪

清代统治者对于科举舞弊案极其厌恶,对于考场作弊未成者也施以较为严厉的刑罚。如“倩人代作文字尚未完”[2]一案中,童生黎政坤让枪手刘道生代作文字,尚未完篇即被查获。由于作弊的文章尚未完成,黎政坤比照越舍与人换写文字拟酌情量刑减一等,杖一百,徒三年。

(三)不知情者可减刑

清代对于科举舞弊行为的严惩还体现在不知情的人参与舞弊行为,也要受到刑罚,但会减轻其处罚。如“临试托人代取旧作文稿入场”[2]一案中,李定连恳请县役许登泮代取家存旧稿入场,许登泮对于李定连传递讯息的内容并不知情,应比照生儒怀挟文字例,枷号一个月,杖一百。

(四)使财受财者刑罚最重,其余减等

对科举考试舞弊的行为,在实际审理案件中法官会考虑案中存在的较为特殊的情形,从而对犯罪人酌情增减刑罚。其中较为典型的情形便是作弊中是否使用财物,使财受财者刑罚最重,其余减等。如在“师徒赴试场内代作诗稿”[2]一案中,贡生唐金门入场为其徒弟昆德代作诗稿。法官体谅唐金门这样做是因为师徒关切,非因为财物受贿而当其枪手,核与积惯枪手不同。所以最终唐金门比照应试生儒用财雇倩传递拟军例量减一等,杖一百,徒三年。

(五)舞弊检举

清代科举考试作弊行为不仅由官吏负责查处,也可由他人检举告发。如上文中的“临试托人代取旧作文稿入场”[2]一案,王锡荣呈控举报该县训导王永祚曾为李定连代文传递,后将李定连于用财雇倩夹带传递拟军例上量减一等,杖一百,徒三年。同时,若是自我检举作弊行为也不可减轻处罚。在“抄袭旧文幸中举人复自检举”[2]一案中,浙江监生徐晋使用旧文幸而中举,后将自己向上级检举。后道光皇帝下旨将该生革去举人,将监生照例一并斥革。道光皇帝认为,科场为抡才大典,抄录旧文幸而中举者本应该照例斥责并革职查办,对此例有专条。今日徐晋一事虽听闻他无其他作弊行为,也不是因为担忧他人告发,始行自首,以为可以就此避重就轻减轻惩罚。且恐将来有侥幸之徒得以此案作为参考而检举,不可不防其渐。徐晋革去举人,将监生照例一并斥革,之后如有录旧中试之事,该部仍照定例办理。此案后为通行,成为地方法司办案时必须参考的法律依据。

(六)区分首从犯

清代科举考试作弊行为严格区分首从犯,不同性质罪行刑罚不一。如上文中提及的“文童应试疑人传递辄请换题”[2]一案中,以李森桂为首的考生不守场规,群聚喧哗。后将首犯李森桂照违制律,杖一百,加枷号一个月。邵第等听从同行,应照为从犯,杖九十。随同附和之人再减一等,杖八十。

(七)多用枷号刑

在笔者所统计的《刑案汇览》“贡举非其人”条下有多个案件的犯罪人最终都被处以枷号刑作为刑罚之一,其刑期多为一个月。笔者认为其原因有二:其一是因犯罪人中有旗人存在,旗人犯轻罪多会以“折枷鞭责”来替换原有刑罚。“凡旗人犯罪笞杖,各照数鞭责,军、流、徒免发遣,分别枷号。”[1]其二是清代的枷号刑有着教化的作用,“清朝时期对民人行使枷号刑,普遍是对于再犯罪或是犯罪情节恶劣之人处以的附加刑,其目的在于杀一儆百,促使民人畏惧法律,不至于动辄触犯法律。”[7]

《刑案汇览》中显示,在实际审理案件时,对于科举舞弊的犯罪人多处以发配充军的刑罚,应属于重于流刑轻于死刑的一种处罚。严酷的刑罚对科举舞弊行为起到极大的震慑作用,使科举选才的公正性得以维系,巩固了封建统治的根基。然而,封建等级特权制度决定了科举舞弊的行为根本不可能被根除。虽然严刑峻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一般举子、属吏的科举舞弊行为,但对于高层的官吏和统治阶级来说却难以形成长期有效的制约。

猜你喜欢
律例监生科举考试
19世纪4部《大清律例》法文译本译者序言
科举考试答案解析
“科举考试”
冤案:严监生不是超级吝啬鬼
不识“斋戒”闹笑话
《大清律例》 在香港一直用到1972年
清朝灭亡后《大清律例》竟然还用了70年
从俗从宜,各安其习——《理藩院则例》对《大清律例》刑罚规定之变通
紧扣“吝啬”定格人物形象
18岁县令破解无伤痕命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