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春芳焦 敏
(兰州大学 1.文学院 2.敦煌学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20)
敦煌碑铭赞主要是指敦煌地区的碑文、墓志铭、邈真赞等文献,这些文献曾长期封存于洞窟或者埋藏于地下,未经改动,是十分可靠的原始语言材料,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王仁俊、王重民、唐耕耦、蒋斧、陈祚龙、荣新江等先后都对敦煌碑铭赞文书进行过汇录,郑炳林、郑怡楠辑释的《敦煌碑铭赞辑释 (增订本)》①郑炳林、郑怡楠《敦煌碑铭赞辑释 (增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为行文方便,后文简称为“《辑释 (增订本)》”。例句一律只注明页码,不注篇名。大量吸收了最新公布的敦煌碑铭赞文献,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了前人的成果,荟萃诸本、校勘精当,是关于敦煌碑铭赞辑录与研究的总结性成果。《辑释 (增订本)》辑录了敦煌写本碑文、墓志铭、邈真赞、功德记等人物传记资料二百一十六篇近一百三十万字,相比于《敦煌碑铭赞辑释》②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年。新增八十一篇,共四万四千三百多字。笔者对《辑释 (增订本)》新增八十一篇中的词汇进行了整理和研究,其已有定论的研究不再赘述,重点关注前人研究中没有涉及到的内容,试图弥补因材料有限而造成的研究空缺,使敦煌碑铭赞词汇研究更加完整。
敦煌碑铭赞词汇研究的学位论文主要有姬慧《敦煌碑铭赞词汇研究》(2010)、姜美菊《敦煌邈真赞词汇选释》(2011),两篇硕士学位论文均以原卷子为对象,对其词汇特点、典故词语、同义词语、常用词、新词新义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姬惠的《敦煌碑铭赞词汇研究》(2010)还通过研究原卷子对《敦煌碑铭赞辑释》录文进行了校改。单篇论文数量众多,杨晓宇从《敦煌碑铭赞辑释》中择取数例,进行了考辨,《敦煌碑铭赞词语诂解》(2008)《敦煌碑铭赞词语释义》(2009)《敦煌邈真文书赞词语选释》(2012)《敦煌邈真文书赞词语考释》(2012)《敦煌写本碑铭赞词语疏解》(2015)等论文对“告凶”“逗根”“罄舍”“化浃”“运促”等58个词进行了训释。刘瑶瑶、杨晓宇《敦煌写本功德记释录献疑》(2010)《敦煌写本碑铭赞释录勘补》(2015)以《敦煌碑铭赞辑释》为基础,参核相关文献,对录文中部分有异议的字词进行了核实和补正,疏解了一些未被各类语文辞书收录的词语。赵家栋《敦煌碑铭赞语词释证》(2012)结合敦煌写本原卷影印资料、中土文献和佛经材料考释了敦煌碑铭赞中“文棍”“纣儒”“鱼顋”等疑难语词。刘瑶瑶《敦煌碑铭赞佛教词语诂解》(2013)对敦煌碑铭赞文书中“了身”等佛教词语进行了考释。姬惠《敦煌碑铭赞文献中的年龄类词语汇释》(2014)汇集敦煌碑铭赞文献中表年龄的词语,显示了唐五代汉语词汇的丰富性,其《敦煌碑铭赞词语诂训》(2020)以《辑释 (增订本)》为参考,对“博该”“疴瘵”等词进行了释义疏解。这些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敦煌碑铭赞词汇的训释问题,也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方法。
敦煌碑铭赞主要由四字和六字韵文构成,体例单一,行文格式化,追求骈偶、典雅华丽,而且由于文献的特殊性,“每篇表达的内容大致相同,主要包括世系、名字、籍贯、寿年、子孙、功德等。对这些内容进行叙述时,一般都有固定的句式,而同一句式中出现的词语,意思基本相同或相近”①姬慧《敦煌碑铭赞词汇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54页。因此就形成了一大批同义词群。张永言先生(2015)认为“同义词的存在乃是语言的丰富性和精密性的标志之一”,其存在“可以使人们能更加确切地表现思想、感情和态度”②张永言《词汇学简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96页。,因此,同义词群的聚合不仅是敦煌碑铭赞词汇的特点,也体现了晚唐五代时期汉语词汇的丰富性。
1.表示“亲属”“宗族”的同义词语
《辑释 (增订本)》新增篇目中,绝大多数篇目都有祝祷性的语言,这些祝祷性的词句常常会涉及到宗族、亲属,这些表示亲属、宗族的词语就形成了同义词群。通过类聚和对比,我们发现这些同义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词素“枝”(支)构成的亲属类同义词语,如“宗枝”(“宗支”)“枝柯”“合枝”“枝罗”(“支罗”)等。
【宗枝】
(1)合宅长幼,常承雨露之荣。但是宗枝,保宜洪湘不竭。①郑炳林、郑怡楠辑释《敦煌碑铭赞辑释 (增订本)》,第1247页。(第1247页)
(2)郎君小娘子,福禄转新。内外宗枝,长承富乐。(第1301页)
(3)伏惟使君天生凤骨,应世超伦。文武双全,忠孝兼备。故得精灵华蕊,历落宗枝。(第1370页)
(4)应是合宅宗枝,同江河而延福。(第1385页)
“宗枝”同“宗支”,同宗的支属、同宗族的支派。
【枝柯】
(5)先亡宗派,过世枝柯,涤荡八水之地,优游十化之苑。(第1481页)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考工记曰:‘一欘有半谓之柯。’注云:‘伐木之柯。柄长三尺。’又庐人注曰:‘齐人谓柯斧柄为椑。’按:柯斧者,大斧也。柯之假借为枝柯。”②[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许惟贤整理《说文解字注》,南京:凤凰出版社,2015年,第463页。可见,“柯”本义是指斧柄,假借指树枝、枝条。上例中,“先亡”与“过世”意思相近,表示死亡、去世,“宗派”泛指宗族内部嫡庶与大小宗支,“枝柯”与“宗派”同义互文,“先亡宗派,过世枝柯”即指所有死去的族人和亲属。
【合枝】
(6)然后合枝九族,玉叶一宗,咸承善缘,齐登觉路。(第1610页)
“合”有聚合、全部之义,“合枝”与“合族”同义,指全族、整个家族、全族的人。
【枝罗】【支罗】
(7)又为己躬及合家长幼,枝罗六亲,愿长存吉庆,福寿麻姑。(第593页)(8)先过后亡,神生净土;枝罗亲族,吉庆长年。(第1279页)
(9)诸幼郎君,拔俊才,探百艺,光扬大业。小娘子姊妹,受训桂彰 (珪璋)。应是枝罗,长在大荫之福会也。(第1293页)
(10)枝罗亲族,吉庆长年。合群 (郡)人民,同沾少福之加 (嘉)会也。(第1324页)
(11)己躬近因,果报具足。枝罗眷属,应共消除。但是诸亲,先登快乐。随心就愿,同获善缘。(第1451页)
(12)己身清泰,宗盟永存;支罗六亲,咸蒙胜益。(第1419页)
(13)阖门大小,永保长春。支罗眷属,互相让席推梨。(第1604页)
“罗”本义是捕鸟的网,《说文解字·网部》:“罗,以丝罟鸟也。”③[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154页。后基于转喻机制引申出“捕捉”“网罗”等动词义。“枝罗”(支罗)是由主谓式词组凝固成词的,在《辑释 (增订本)》新增篇目中常与“亲族”“眷属”“六亲”等同义词语组合,表示全族上下、内外亲属。
《说文解字·支部》:“支,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凡支之属皆从支。”①[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第59页。“支”本义指去枝的竹子,“从手持半竹”,是为会意字,后引申指总体中的一个部分,“分支”“支流”等,由此发展出祖宗支系之义,如《诗·大雅·文王》:“文王孙子,本支百世。”《说文解字·木部》:“枝,木别生条也。从木支声。”②[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第114页。“枝”是“木”别生之条,且枝条本就是树干的分支,因此“支”引申为“枝条”义,后也写作“枝”。从相似性联想来看,宗族亲属关系恰恰与大树与树枝的关系相似,每一支都是从主干宗族分出的一个个支系。不管是“支”还是“枝”,均是基于隐喻机制的引申,构成“宗枝”(“宗支”)“枝罗”(“支罗”)“枝柯”“合枝”等词,用来表示“亲属”“宗族”。
另一类是含有词素“亲”“属”或者“宗”的,如“亲族”“六亲”“眷属”“宗亲”“宗盟”“宗派”等。
【亲族】
(14)先过后亡,神生净土;枝罗亲族,吉庆长年。(第1279页)
(15)枝罗亲族,吉庆长年。合群 (郡)人民,同沾少福之加 (嘉)会也。(第1324页)
“亲族”指亲属和同族的人,“枝罗亲族,吉庆长年”是祝颂全族吉福长寿之辞。
【六亲】
(16)又为己躬及阖家长幼,枝罗六亲,愿长存吉庆,福寿麻姑。(第593页)
(17)己身清泰,宗盟永存;支罗六亲,咸蒙胜益。(第1419页)
(18)诸族六亲内外,永同瑶阁神仙。(第1493页)
(19)六亲皆痛切,九族尽含悲。(第1618页)
“六亲”指亲属,但具体的范围历代不定。王弼注“六亲不和有孝慈”(《老子》)曰:“六亲,父、子、兄、弟、夫、妇。”杜预认为“六亲”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娅。《史记·管晏列传》:“上服度则六亲固。”唐代张守节正义曰:“六亲谓外祖父母一,父母二,姊妹三,妻兄弟之子四,从母之子五,女子之子六也。”③[汉]司马迁撰《史记》(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卷62《管晏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第2595页。而在《辑释 (增订本)》新增篇目中,“六亲”则泛指亲属、族人。
【眷属】
(20)次为弟子故考妣,乘资少分,净坐莲台;今世当来,长为眷属。(第593页)
(21)苍生发菩提之志,眷属断烦恼之心。(第1481页)
(22)亡灵荐善,忉利生□。□存眷属,福济无边。(第1422页)
(23)己躬近因,果报具足。枝罗眷属,应共消除。但是诸亲,先登快乐。随心就愿,同获善缘。(第1451页)
(24)亡过眷属,不历涂汤。承菩萨愿,影入西方。见存眷属,劫石遐长。(第1600页)
(25)阖门大小,永保长春。支罗眷属,互相让席推梨。(第1604页)
《说文解字·目部》:“眷,顾也。”①[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第67页。“眷”本义为动词,指回头看,后引申指家属、亲属。《说文解字·尾部》“属,连也。”②[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第173页。《汉书·韦贤传》:“天序五行,人亲五属。”颜师古注曰:“五属谓同族之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也。”③[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73《韦贤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123页。可知,“五属”即五服内的亲属。《辑释 (增订本)》新增篇目中,“眷属”均指家眷、亲属。
【宗亲】【宗盟】【宗派】
(26)各自宗亲,共保长年益算。(1197页)
(27)己身清泰,宗盟永存;支罗六亲,咸蒙胜益。(第1419页)
(28)先亡宗派,过世枝柯,涤荡八水之地,优游十化之苑。(第1481页)
“宗亲”指同宗的亲属,“宗派”泛指宗族内部嫡庶与大小宗支。“宗盟”最初指天子与诸侯的会盟,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曰:“宗盟者,犹言会盟也。”杜预《春秋释例》:“释例曰: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可知春秋时“宗盟”同姓、异姓都有,异姓列在同姓之后。自唐代开始“宗盟”只用于指同姓、同宗。如:李观《□宁庆三州节度飨军记》有“宗盟兄侍御史益,有文行忠信。”,李益与李观同宗,且年长于李观,因此称“宗盟兄”。再如:骆宾王《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张九龄《益州长史叔置酒宴别序》:“或交以道合,岂徒肆好之风?或情以族亲,所谓宗盟之义。”此后一直沿用,“宗盟”专指同宗、同姓的亲属,如:胡舜陟 (宋)《胡少师总集·附录》:“凡吾宗盟,亦宜勉此,吾于今,年最高,实为族长。”陈继儒 (明)辑《邵康节先生外纪》:“丹阳、河南、成都之邵,其弟兄如此。嗟夫,世不讲宗盟久矣,具载之以示三家子孙。”陈确 (清)《干初先生遗集·告宗祠》:“移孝即作忠,亲亲宐所先,愿言相保障,宗盟日固坚,一家倘有事,百家急救援。”
2.表示“生灵”“群众”的同义词语
敦煌碑铭赞文献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而且由于文献的特殊性,其中不乏对主人公及其功德、业绩等的颂扬之词,因此多涉及生灵万物、人民群众,如“群机”“群迷”“群生”“生灵”“含灵”“含生”“人众”“社众”“众生”等。
(29)五乘既贯于群机,三藏统包于教理。(第63页)
(30)大番岁次辛丑五月丙申朔二日丁未,沙州释门都教授和尚道引群迷,敬画释迦牟尼如来一代行化。(第75页)
(31)辟解脱门。凿慈悲室。道济群生,化周含识。(第1549页)
《辑释 (增订本)》新增篇目中,以“群”为词素构成用来表示“万物”“众生”的同义词有“群机”“群迷”“群生”。“群”本义特指羊群,后泛指其他同类动物聚集而成的群,因此引申出众人、群众之义。《汉语大词典》中,“群机”只有一例书证“群机喧白昼,陆海涨黄埃。”(五代·齐己《答知己自阙下寄书》),例 (29)可作补充。
(32)菩萨乘同尘不染,悲济生灵。(第63页)
(33)窃以佛本有愿,拯拔无私;慈济生灵,悲深动植。(第1401页)
(34)大悲菩萨,哀念生灵。(第1419页)
(35)社人施主各保无忧,合府生灵,同沾吉庆。(第1531页)
(36)所以匡赞鸿业,揄扬景化;大庇生灵,辑极风俗。(第1539页)
(37)盖闻置天立地,吾佛初现于十方;遍普含灵,我师教于阎浮。(第1215页)
(38)创镌石室,发愿以济含灵。(第1324页)
(39)创镌石室,发弘愿与济含生。(第1279页)
(40)暨乎蠢蠢含生,浮光遽运。(第1425页)
(41)日常焚香,拜降福之瑞获。蠢动含生,咸登正觉。(第1604页)
《辑释 (增订本)》新增篇目中,“生灵”泛指有生命的东西、众生。《书·泰誓上》:“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可见,将人类看作万物之灵古已有之,“含灵”就是指人类、有灵性的人类。“含生”指有生命者,在《辑释 (增订本)》新增篇目中多指人类,和“苍生”同义,比如:“蠢动含生,咸登正觉。”(第1604页)“蠢动苍生,皆沾福祐。”(第1422页)
(42)伏愿悲心,护卫合郡之人众。(第1624页)
(43)又持云云,惟社众等即体,惟愿三千垢障,沐法水以云消。(第1402页)
(44)厥有修文坊巷社,敦煌耆寿王忠信、都勾当伎术院学郎李文建知社众等计卌捌人,抽减各己之财,造斯功德。(第1463页)
(45)代众生苦,在阎浮场。(第1600页)
(46)不空羂索,济养众生;文殊普贤,会同集圣。(第1325页)
(47)不空羂索,摄养众生。(第1293页)
(48)但是法界众生,赖圣因而趣佛道。(第1624页)
“众”本义为“多”,引申出众人、群众之义。《辑释 (增订本)》新增篇目中,以“众”为词素构成的同义词,亦表示“众生”“群众”,如上例中的“人众”“社众”“众生”等词。
3.烦恼类词语
《辑释 (增订本)》新增篇目中涉及烦恼类的同义词主要有“烦恼”“尘劳”“苦海”“盖缠”“苦缠”,用例如下:
(49)三从 (藂)心之烦恼休生,数十之普业弥甚。(第1083页)
(50)苍生发菩提之志,眷属断烦恼之心。(第1481页)
(51)所有忏悔,不敢覆藏,乃至十恶五逆,微细等诸烦恼,亦皆忏悔。(第1507页)
(52)想乎百亿须弥,不出死生之表;三千国土,未离烦恼之端。(第1546页)
(53)八万四千尘劳,狂花乱起。骤生徒而暂出,溺苦海以还沉。(第63页)
(54)八万尘劳,弗慈光而永散。(第1402页)
(55)忘怀物我,韬灵真俗。迹混尘劳,心捐味触。(第1186页)
(56)忘怀物我,韬灵真俗。迹浑尘劳,至心味触。(第1577页)
(57)作舟楫于爱河,溺沉沦于苦海。(第813页)
(58)苦海凭舟,照求圆镜。(第1481页)
(59)愿仗福门,泛苦海而无知。(第1502页)
(60)归 (皈)依者遐超苦海,回向者永离盖缠。(第1301页)
(61)使归依者,灭累劫之盖缠。念恳仰者,获无边之胜行。(第1401页)
(62)舍资余产,□□□□。愿保来世,速离苦缠。(第1481页)
“烦恼”“尘劳”“苦海”“盖缠”“苦缠”都是佛教词汇,“烦恼”指“迷惑不觉,包括贪、嗔、痴等根本烦恼以及随烦恼。”“尘劳”指世俗事务的烦恼,“苦海”指尘世间的烦恼和苦难。佛教认为“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能覆盖人之真性,谓其“五盖”;“无惭、无愧、嫉、悭、悔、睡眠、掉举、昏沉、嗔忿、覆”乃十种常见的烦恼,缠缚众生于苦海而不得出离,称其为“十缠”。“苦缠”也指苦恼烦缠,是人们祈祷能够远离的对象。“五盖”“十缠”简称“盖”“缠”,如《长阿含经》:“时,佛知福贵意,欢喜柔软,无诸盖、缠,易可开化”,后由此并列方式凝固成词“盖缠”,指代烦恼。《敦煌碑铭赞辑释》所收篇目已有使用,如P.3718《张良真生前写真赞并序》:“从心之岁,翘情善缘。投师就业,顿捐盖缠。”P.3718《马灵佺和尚邈真赞并序》:“心游物外,每离盖缠。”在佛经文献中也较为常见,如《十诵律》:“问若比丘言,我尽结使欲缚盖缠。”《维摩诘经》:“降伏魔怨,制诸外道,悉已清净,永离盖缠,心常安住,无碍解脱。”《五分律》:“然后还房,若读诵若坐禅若经行,以清净心,除诸盖缠。”《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惛沈睡眠,盖缠俱灭。”《汉语大词典》“盖缠”仅列“悉已清净,永离盖缠。”一例,以上可作补充。
以上,我们列举了《辑释 (增订本)》新增篇目中的三类同义词语。表示“亲属”“宗族”的同义词语,除了含有语素“亲”“属”或者“宗”的“亲族”“六亲”“眷属”“宗亲”“宗派”“宗盟”等,还有由语素“枝 (支)”基于隐喻机制的引申,构成的“宗枝”(“宗支”)“枝罗”(“支罗”)“枝柯”“合枝”等词语。“群机”“群迷”“群生”“生灵”“含灵”“含生”“众生”“人众”“社众”等组成了表示“生灵”“群众”的同义词群,“烦恼”“尘劳”“苦海”“盖缠”“苦缠”形成表烦恼类同义词群。同义词语的出现和使用是敦煌碑铭赞文献的一大特色,同时,也凸显着晚唐五代时期汉语语素的能产性和词汇的丰富性。
复音化尤其是双音化,是汉语词汇历时发展的客观现象,是被学界广泛承认和重视的一个问题,王力、赵克勤、蒋绍愚、史存直、潘允中、向熹等诸位先生先后撰写的古汉语词汇著作,都曾涉及双音词的产生和发展问题。研究表明,“殷商时代语言的词汇系统本质上是单音节的,复音化的各种构词法萌芽于西周时期,发达于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复音词的数量增加很大,成为汉语复音化迅速发展的第一个时期 (马真1980/1981,郭锡良1994)。双音化的步伐从东汉开始大大加快 (程湘清1992b,方一新1996等)。到了唐代,双音词为主的词汇系统已经建立,双音化的程度在近代汉语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程湘清1992d等)。现代汉语中,双音词完全取缔了单音词在词汇系统中的主体地位。”①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 (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0页。敦煌碑铭赞文献正处于以双音词为主的词汇系统基本建立、双音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时期,我们选取了《辑释 (增订本)》新增篇目中有代表性的双音词,探究其词汇双音化的特点,以求管窥一斑。
同素逆序词指由相同词素组成但词素次序互逆的一组词,这是汉语词汇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一个重要语言现象。这一现象历来很受学者们重视,早期研究称作“字序对换”。大多数情况下,汉语中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语素,因此,字序就是指汉语词汇中语素的排列顺序。郑奠先生 (1964)曾从古代汉语中举出64组“字序对换的双音词”,进行了大量的列举和初步的分析。沈世英 (1979)认为字序对换具有构词性质,将其看作构词法,认为字序对换也可以起到特定的修辞作用。张永绵先生 (1980)指出近代汉语中有大量字序对换的双音词,其中有一部分是继承自古汉语的,一部分是近代汉语时期新产生的。就汉语自身发展来说,以单音节为主的古代汉语在词汇化、双音化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一个逐渐凝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些词就出现了语素换序的形式。有关其机制和规律的讨论主要有“词义说”(隋树华、张梁、汪惠迪1956)“调序说”(陈爱文、于平,1979)“意义和语法规则 (词法规则)”决定论 (张冈,1980;陈家枢、张云徽,1989)等。曹廷玉 (2000)分析了61组近代汉语同素逆序同义词,认为近代汉语的同素逆序词与古代汉语有不同的特点,有相当一部分同素逆序词的出现“应该是新词的产生过程,而并不像古代汉语那样是由词素的次序不固定而形成的”①曹廷玉《近代汉语同素逆序同义词探析》,《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第63页。敏春芳、杜冰心《从梵文文法看敦煌文献同素逆序词形成的原因》(《敦煌学辑刊》2019.4)采用“梵汉对勘”的研究方法,从佛经来源语——梵语出发,以语言接触的视角对敦煌文献中与佛经有关的同素逆序词进行了溯源,认为由于汉语自身的发展 (内因)和汉译佛经 (外因)的共同作用才导致了敦煌变文和愿文中同素逆序词的大量产生和发展。此外,涉及同素逆序词的专书和专题专类研究数量众多,不再赘述。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极有参考价值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下面我们分两类来讨论《辑释(增订本)》新增篇目中的同素逆序双音词。
(1)AB、BA在新增篇目中同时使用,意义基本相同,现代汉语仍然使用
【疠疫】【疫疠】
(63)疠疫不侵,欃枪永灭。(第1306页)
(64)亦愿己躬延久,疫疠不侵,阖镇民民,同沾斯善之福会也。(第1416页)
“疠疫”“疫疠”意义基本相同,都指瘟疫。《说文解字·疒部》:“疠,恶疾也。”②[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152页。“疫,民皆疾也”③[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153页。。并列式双音词“疠疫”出现很早,《左传·昭公元年》:“山川之神,则水旱疠疫之灾,于是乎禜之。”孔颖达疏:“疠疫谓害气流行,岁多疾病。”④[周]左丘明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卷41《昭公元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335页。“疫疠”始见于东汉蔡邕《月令问答》:“着《月令》者,豫设水旱、疫疠,当祷祈也。”二者均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中,如:“这个人口原来不是很多的家族,受着战争和伴随着战争而来的疠疫的袭击,更加变得萧条了。”(徐兴业《金瓯缺》)“至于蝗虫成精,疫疠滋漫,已经成为小灾小祸而不值一谈了。”(陈忠实《白鹿原》)
【卫护】【护卫】
(65)三尊卫护,宝体无危;八部加威,行呈 (程)安泰。(第75页)
(66)又持胜福,次用庄严,天公主郎君小娘子贵位,伏愿金刚蜜 (密)迹,卫护身心。(第1301页)
(67)以斯功德,卫护慈父幽冥之难,造超佛会。(第1604页)
(68)伏愿悲心,护卫合郡之人众。(第1624页)
“卫护”“护卫”都是保护、防卫之义,二者是同一时期的同素逆序同义词。“护卫”最早的书证为汉代班固《奕旨》:“或虚设豫置,以自护卫,盖象庖羲罔罟之制。”至今仍然沿用,如:“杨公安员套上他的假肢,揣好烟袋挎上枪,吩咐民兵们好好看守,然后便在区干部的护卫下,摇摇摆摆,一路响着走了”(莫言《丰乳肥臀》)“卫护”最早的书证为《东观汉记·和帝纪》:“单于乞降,赐玉具剑,羽盖车一驷,中郎将持节卫护焉。”现代汉语仍有使用,如:“他在辛亥革命后做了民国的官,成了卫护‘民主法治’的 ‘疯骑士’。”(杨绛《回忆我的父亲》)
【慈尊】【尊慈】
(69)是以无上慈尊,疑兜率而降下。(第1306页)
(70)厥今广抽金帛,大舍珍丝,成至圣之衣妆,就慈尊之服饰者,有谁施作?(第1381页)
(71)厥今请慈尊于宅侧,焚香诉陈;命大圣于深宫,虔诚慈恳。舍珍财而逞巧妙,制造尊慈之衣 (第1385页)
(72)今世后世,咸得万佛而护持;此世他生,慈尊愿保而拥护。(第1386页)
(73)建立大圣之慈尊,创成如来之宝体。其像乃四弘愿备,十地功充。现八相而降生,应三身而化世。其头冠胸衣及裳,乃并金银间彩,七宝妆成。(第1396页)
(74)窃以释迦大圣,愿力誓度于阎浮;千眼慈尊,悲济同化于南澹。分真实体,处处现相之多般;演秘密乘,行行说浅深之三种。(第1401页)
(75)夫圣德慈尊,降积 (迹)娑婆之界;献金容于□□,白豪相以腾晖。(第1416页)
上文中“慈尊”“尊慈”均是对菩萨、神佛等的敬称。“慈尊”《汉语大词典》未收,但历代书证颇多,如:“故我顶礼弥勒佛,唯愿慈尊度有情,愿共诸众生上生兜率天奉见弥勒佛”(《法苑珠林》275),“稽首皈依师,灵宝众慈尊,愿以是神力”(《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229),“请圣慈尊说瑜伽,论广明五分十七地义”(《佛祖通载》49),“庶得早净六根,仰慈尊之嘉会,速成四德趣乐土之玄猷。”(《吴兴艺文补》122),“寺后余地遂起为大慈阁,用以崇奉慈尊,不数月而落成”(《日下旧闻考》1248)。现代汉语中也有使用,如:“诚然是个救苦慈尊,一灵不损。若是老孙有这样咒语,就念上他娘千遍!”(郭德纲《郭德纲话说北京》)。
“尊慈”在古代文献中常用作对母亲的敬称,但例 (71)出自S.3557《河西节度使太保曹延禄造佛衣功德记》,“舍珍财而逞巧妙,制造尊慈之衣”一句中舍珍财所造之衣乃指是曹延禄所造佛衣,与“母亲”没有任何关系。“尊慈”作为对菩萨、神佛等的敬称,例如,“意世尊慈念众生,故而为说法。”(《四分律》792),“既颂叹之,又思福之,以金仙丗尊慈善万物,遂贡金铸像祈祉。”(《陈伯玉集》40),“午刻就云堂备蔬饭祇迎,伏望尊慈特垂降重,下情不胜战汗之至。”(《敕修百丈清规》27)“尊慈”在唐代时就已经引申出了泛指敬称的用法,如:“兴言涕零,有感尊慈,绝姻效节,精贯神祇,沧波底宁,王命褒之”(《刘梦得文集·唐故衡岳律大师湘潭唐兴寺俨公碑》152),这一用法后代一直有所沿用,如:“两日前,伏蒙尊慈以御制先中令挽词石本垂惠者”(《景文集·回李太傅惠御制挽词石刻启》424)“踏草拖泥落索,从来未习行仪。不知法度冒王威,伏望尊慈恕罪!”(《西游记》470)。
(2)新增篇目中只有AB式,现代汉语为BA式
在《辑释 (增订本)》新增篇目的词汇中,还有一种敦煌碑铭赞中只有AB式,现代汉语为BA式的同素逆序双音词,这就涉及到同素逆序词的发展与取舍。有些同素逆序词发展到现代,往往就淘汰了其中的一个次序形式,只保留了其中的一种。
【缠盘】
(76)或奉上命驱策,或承信仕 (士)招携。每广受于缠盘,亦厚沾于赏赐。家资丰足,人食有余。(第1437页)
“缠盘”即“盘缠”,费用、花费之义。受当时条件所限,古代人出门远行,常常将财物旅费等用布帛缠束,捆系于腰际,故称为“盘缠”。《辑释 (增订本)》新增篇目的词汇中只有“缠盘”,而“盘缠”一直使用至今。“缠盘”一词多见于敦煌文献,如:“或奉上命驱策,或承信仕 (士)招携。每广受于缠盘,亦厚沾于赏赐。衣资给足,粮食供余。”(《敦煌愿文集》388)“兄供 (恭)弟顺,姑嫂相爱相连 (怜)。男女敬重,世代父子团 (缘)圆。家长持钥开锁,火急出帛缠盘。”(《敦煌愿文集》951)“用又粟三斗缠盘工上,用黄麻壹硕付都师法海”(S.5039《某寺诸色斛斗破历 (拟题)》)“盘缠”始见于宋代王溥《五代会要·仓》:“人户送纳之时,如有使官布袋者,每一布袋,使百姓纳钱八文,内五文与擎布袋人,余三文即与仓司充吃食、铺衬、纸笔盘缠。”此后历代一直沿用,现代汉语中仍有使用,如“据报载,其中有人曾获国际大奖,可谓藏龙卧虎。也有后起之秀,为赴国外参赛,自筹盘缠上路。”(《人民日报Y:1998》)而“缠盘”则被淘汰,唐五代之后基本不见其用例。
【埃尘】
(77)白珪无玷,玉洁贞淳。婆母善施,轨范严身。埃尘不染,克意修真。(第1500页)
《说文解字》:“埃,尘也。从土矣声。”“尘”“埃”同义,都指灰尘、尘土,“埃尘”“尘埃”都是同义连文组成的并列式双音词,由于构词之初语素的灵活性和不稳定性,语素的顺序比较灵活。“埃尘”始见于《后汉书·光武帝纪上》:“瞰临城中,旗帜蔽野,埃尘连天,钲鼓之声闻数百里。”“尘埃”始见于《礼记·曲礼上》:“前有水,则载青旌;前有尘埃,则载鸣鸢。”《辑释 (增订本)》新增篇目的词汇中只见“埃尘”,但现代汉语中多用“尘埃”,现代汉语口语里“埃尘”已完全被淘汰,诗歌或仿古作品中有少量“埃尘”的用例,如:“两亿年在你手里/时间已化螺纹/三叠纪生命遗蜕/告诉你不是埃尘”(李敖《两亿年在你手里》)
【付嘱】
(78)如过去诸佛,出兴于世,转法轮时,龙天八部,护世四王,来诣佛前,受佛付嘱,发大誓愿。(第1507页)
(79)于铄贤侯,荐承圣寄。不忘付嘱,共成胜利。(第1549页)
“付嘱”,即“嘱付”,吩咐、叮嘱。“嘱”即“属”,托付、告诫之义,“付嘱”亦作“付属”,同义连文,以物委付,以言语嘱告。通过爱如生数据库检索,我们发现南北朝时“付嘱”已有大量出现,如“我今远征,妇当付谁,正欲付嘱居士,居士家多诸男子,不得付嘱”(《四分律》314)“若知是比丘具足,善法当付嘱,若知不具足,当更付嘱余比丘”(《十诵律》779)“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汝等当受持读诵,广宣此法,令一切众生普得闻之”(《妙法莲花经》112)当托付、委托之物不再是客观具体的而是佛法、言语等抽象事物时,“付嘱”“嘱付”就引申出了“吩咐、叮嘱”之义。《汉语大词典》所列吩咐、叮嘱义的“付嘱”首例书证为唐代黄滔《龟洋灵感禅院东塔和尚碑》:“故将仪貌若生而盖棺,晦朔不逾而启土,从付嘱也。”时代稍晚,或可提前。
“付嘱”“嘱付”同义连文,语素次序比较灵活,在凝固成词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逆序现象。同时,由于受“嘱”形符类化的影响,“嘱付”的“付”常写作俗字“咐”,如《红楼梦》第三回:“邢夫人送至仪门前,又嘱咐了众人几句,眼看着车去了方回来。”现代汉语中也只用“嘱咐”(嘱付),如“他不敢怠慢,回头嘱咐了一句:杏花,你别乱摸,别烫着。”(莫言《天堂蒜苔之歌》)敦煌文献中“付嘱”与“嘱付”(嘱咐)并用,但“付嘱”更常用,利用爱如生敦煌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付嘱”18例,“嘱付”6例,“嘱咐”1例,可见在敦煌文献中二者是共时的同素逆序词,且“付嘱”处于优势,只是在后来的发展中“付嘱”逐渐被淘汰,到现代汉语中只用“嘱咐”(嘱付)。
“缩略”是基于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汉语词汇的双音化趋势以及交际的简便性需求等原因而发生的,其特征是言简义丰,即以一种简洁明快的形式表达更为丰富的信息,有效地增强了汉语词汇的表达能力。学术界有“缩语”“缩略语”“简称”“简缩语”等几种称法,研究多集中在现代汉语缩略语的讨论上。双音化即双音节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单音节扩充成双音节,另一方面则是指超过两个音节的语言单位简缩为双音节。作为双音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缩略”顺应了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发展趋势,是双音化这一词汇发展的内在规律在语言实践中的延续和发展。《辑释 (增订本)》新增篇目中有不少佛教词汇,在翻译的过程中,为了适应汉语的特点,顺应汉语双音化的发展规律,很多多音节词进行了缩略和简化,其中有不少缩略成为双音节词。
【须达】
(80)盖闻育王政塔。白日分光;须达买园,黄金布地。(第139页)
(81)于是严须达之园,千金靡怪;修祇域之供,七物不亏。(第1535页)
“须达”即“须达多”的缩略,梵语音译,意译为“善与”“善给”“善授”等。须达多是古印度拘萨罗国舍卫城的富商、波斯匿王的大臣、释迦的有力施主之一,他为人善良,乐善好施,经常救济贫苦百姓,号称“给孤独”,后来皈依佛门。《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记载:“须达为人慈善,好给济于孤贫,是以因行立名 ‘给孤’。布金买地,修建伽蓝,请佛延僧,是以列名经内。”
【忉利】
(82)不延期岁,化成宝宫。装画上层,如同忉利。(第1246页)
(83)则乃飞翔忉利,永悟浮生。(第1422页)
(84)缔构殿刹,犹忉利而立成;标画两廊,似祇园而化出。(第1531页)
“忉利”,即“忉利天”的缩略,梵语的音译兼意译,即天堂。佛教认为须弥山居于世界中央,高八万四千由旬,由东面白银、北面黄金、南面吠琉璃、西面颇胝迦四宝构成,山顶是帝释天所居的天城,山顶四方又各有八座天城,总共三十三处,所以称作“三十三天”。南北朝时已有省掉“天”直接称“忉利”的例子,如:“惑龙宫之殿称,迷忉利之宫名”(南朝梁·江淹《丹沙可学赋 (并序)》)“虽如来须弥之宝塔,帝释忉利之神宫,尚未足以喻其丽”(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胡义周》),《大词典》始见书证为“影现须弥,香闻忉利。”(北周·庾信《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或可略提前。
【萨埵】
(85)得流水之宿果,正萨埵之坚持。(第1422页)
(86)投崖萨陲,济虎八头。(第1425页)
“萨埵”即“摩诃萨埵”的缩略,义为大菩萨、大士。南北朝时已省作“萨埵”,如:“问曰:‘何等名菩提?何等名萨埵?’答曰:‘菩提名诸佛道,萨埵名或众生或大心,是人诸佛道。’”(《大智度论》48)《大词典》始见书证为南朝梁元帝《梁安寺刹下铭》:“萨埵来游,屡徘徊于绀马。”《大智度论》由鸠摩罗什 (344-413)大师译成中文,时间略早一些。
【耆阇】
(87)然则灵鹫峰山,再期帝释;耆阇崛上,三会梵王。(第1425页)
(88)象王献果,龙女持花。声传赡部,教类耆阇。(第1549页)
“耆阇”“耆阇崛”都是“耆阇崛山”的简称,梵语音译,也译为灵鹫山、灵鸟山等,相传是释迦牟尼说法的地方。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引《西域记》:“耆闍崛山在阿耨达王舍城东北,西望其山,有两峯双立,相去二三里,中道鹫鸟常居其岭,土人号曰 ‘耆闍崛山’。胡语 ‘耆闍’,鹫也。”在南北朝时期,就有“耆阇崛山”省作“耆阇”的例子,如“望西北,见五岫骈峯有耆阇之状,乃结草成菴”(《高僧传》155)“但恨耆阇远岳擅,特高峰开士罗浮康”(徐陵《徐孝穆集笺注·与李那书》85),《汉语大词典》所列首例为清代赵翼《刘荫萱远寄藏佛一尊赋谢》:“旄牛徼外乌斯藏,传是耆阇古灵隩。”时代过晚。此外,《辑释 (增订本)》新增篇目中与“耆阇崛山”同义的词语还有“鹫岭”“鹫峪”“鹫峰”等,用例如下:
(89)是以先陈至恳,相鹫岭而倾心。(第1293页)
(90)是以先陈至恳,想鹫峪而倾心。(第1246页)
(91)文殊师利,定海崖以济危;普贤真身,等鹫岭诸圣众。(第1293页)
(92)文殊之像,定海难以济危。普贤真身,等就 (鹫)峰之胜会。(第1306页)
(93)是以先陈志恳,想鹫岭而倾心。(第1324页)
(94)鹫峰结集,端居四禅。八藏秘密,十圣亲传。(第1422页)
(95)誓放 (仿)祇园,禅室连扃。刑 (形)模鹫岭,左瞻崆峒。(第1496页)
在汉语词汇双音化的进程中,同素逆序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重要语言现象,也是十分具有特色的一类现象。以上分析可知,《辑释 (增订本)》新增篇目中的同素逆序词并不是产生新词的过程,多是由于语素的灵活性,在凝固过程中出现了语素次序不固定的现象。双音化的过程有扩充和减缩两个方面,作为双音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缩略”顺应了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发展趋势,是双音化这一词汇发展的内在规律在语言实践中的延续和发展,而新增篇目涉及佛教的词汇多是由梵语而来,为了适应汉语特点、顺应汉语双音化的发展规律,一些多音节词进行了缩略和简化,成为了双音节词,如“须达”“忉利”“萨埵”“耆阇”等。
《汉语大词典》是一部大型的、历史性的汉语语文辞典,是目前我国出版的最具权威的大型语文工具书。由罗竹风主编,中国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纂,全书12卷,另有《索引·附录》1卷,共收单字2.27万,复词37.5万,合计5000余万字。《汉语大词典》规模大、内容繁,古今兼收,源流并重,其释义准确、义项齐备、书证翔实、体例严谨,兼顾共时与历时,是我国汉语语文词典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但词典的编纂不可能“一举而竟全功”,由于编纂时间、文献材料等方面的限制,瑕疵难以避免,如有个别词失收、义项不全、例证不当等瑕疵,敦煌碑铭赞文献中有很多词语可以修补这些罅漏,前人于此已有颇多研究。上文中也已有所提及,下面集中就收词、释义、例证三个方面,利用《辑释 (增订本)》新增篇目的词汇对《汉语大词典》略作补充,体现其文献价值。
【缠痾】
(96)遂乃祇垣 (园)宴座,像兹成道之初;双树缠痾,又似涅荣之际。(第1502页)
“痾”,《广雅》:“痾,病也。”。古同“疴”,《说文解字》:“疴,病也。从疒可声。《五行传》曰:‘时即有口痾。’”①[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第151页。在敦煌碑铭赞文书中,“侵缠”“沉疴”“痾疾”“痾瘵”都是用来表示疾病侵袭缠身的词,“缠痾”也指疾病缠身。Φ252《维摩诘所说经讲经文》(拟题):“吾为维摩卧病,我见居士缠痾,思问讯而如渴待浆,希传言而如绳索扣。”比对上下文,“缠痾”与“卧病”对偶,应当有相同的结构、词性,“卧病”是指因病卧床,“缠痾”是指被疾病缠缚,二者都是由短语经过词汇化发展而来的双音词。“缠痾”一词《大词典》未收,但通过数据库检索发现,其使用频率很高,且从唐代到清代的文献中都可见其踪迹,如:“圣人所以制药饵者,以救过行之人也。故危者抱病历年而不修一行,缠痾没齿终无悔心。”(《千金要方》666)“旬月之间,缠屙不愈,卒于私第”(《唐文拾遗·冯处士墓志》1003)“早年遇事风霜不计,于残躯晚岁缠痾,药饵乃同于常膳”(《宋文鉴·皇朝文鉴卷第六十八》586)“□鼠侵藤尘世循环,岂脱四蛇蠚噬,因染缠痾,心生凄怆。”(《山右石刻从编》1227)“缠屙吾久衰,踽踽愁独行。”(《学余堂集》363)“岂图上苍匪佑,积染缠痾,药石无征,奄遘斯逝”(《陶斋藏石记》317)“缠痾”一词在历时发展中似乎还引申出了“重病”“难以治愈的疾病”之义。
【行化】
(97)大番岁次辛丑五月丙申朔二日丁未,沙州释门都教授和尚道引群迷,敬画释迦牟尼如来一代行化。(第75页)
在敦煌文献中,“行化”一词多用于僧徒,指僧侣修行化缘、募化。P.3739《大唐内典录》(拟题)有“右晋安帝世罽賔三藏律师弗若多罗,秦言功德华,以戒节见称,历游行化。”S.3491背《频婆娑罗王后宫彩女功德意供养塔生天因缘变》有“时遇世尊行化说法度人,其王渴仰归识。”S.4642背《敦煌都司仓诸色斛斗入破计会》(拟题)有“面三硕秋仏食用。面捌豆斗众僧行化,时造食喫用。”在这些用例中,“行化”均指僧徒修行化缘、募化。
《大词典》中“行化”只一解“‘行平化宝银’的简称。1933年废两改元前天津市场通行的一种记帐货币。并无实银。需要现款时,例以重行平五十两的头白锭折合行化五十两零四钱使用。零星用银,则按当天银元行市 (即银元一元可换行化数)折成银元使用。”②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三卷),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年,第890页。这一释义明显不够精确全面,“行化”指“僧侣化缘”远比“‘行平化宝银’的简称”出现的时间更早,使用也更为广泛。例如,“昔如来行化至摩突罗国,见一青林,枝叶茂盛。”(《景德传灯录》5)、“十七出家,二十证果,随方行化。”(《景德传灯录》5)、“及遇弥遮伽尊者宣如来往志,自惺前缘,投器出家,授法行化。”(《景德传灯录》7)、“长垂清范,游涉行化,来达兹境。”(《翻译名义集》27)、“师到京行化,至一家门首,曰:‘家常添钵。’有婆曰:‘太无厌生。’师曰:‘饭也未曾得,何言太无厌生?’婆便闭却门。”(《五灯会元》366)、“贞元六年始行化于闽越间,岁余而回”(《宋高僧传》105)“八万四千如来在日行化乞食,因遇童子戏?沙土以为米麫。”(《天中记》1045)发展到元代,“行化”不止用于佛教语录等宗教文献中,诗词中也常用,例如,薛汉《和虞先生上京夏凉韵》一诗有:“南北各异宜,敢讶行化者。倦游念苕霅,渔竿自堪把。”张元干《满庭芳·三十年来》词曰:“三十年来,云游行化,草鞋踏破尘沙。”
【益算】
(98)应有亡魂幽识,得睹弥陀佛前。各自宗亲,共保长年益算。(第1197页)
《说文解字》:“算,数也。从竹从具。读若筭。”①[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第94页。可知,“算”本义为“数”。作为下位概念,表示年龄、岁数的“算”逐渐引申出了“寿命”“年龄”之意,如:“岂唯备算,亦乃延龄。”(第1514页)“衣销劫石,增顶算之无根;芥尽空城,表仙龄之不极。”(第1540页)“益算”由动宾式词组凝固成词,指“增加岁数;延年”,《大词典》仅列一例书证“唐·康骈《剧谈录·说方士》:‘付汝之药,每丸可益算十二。’”并且在此句中“益算”还可视作词组使用而未凝固成词。根据语言的社会性,能够进入词典的词语应该是在某一时期被社会广泛使用过的,在书面文献中只反映出一次的可能性不大。正所谓“例不十,法不立”,孤证未免显得单薄,不足以令人信服,《辑释(增订本)》新增篇目可以作为补充书证,充实、完善《大词典》书证。此外,“益算”也常出现在其他文献中,例如,“兾得其所以益算长生者,归为翁祝乎”(《薛荔山房藏稿·寿封君庄小石翁六十叙》162)、“然吾欲吾母长年益算,则亦犹冀。”(《槐野先生存笥稿·寿俞母袁太孺人序》60)“悬弧之诞方临,益算之祥未艾。”(《四六纂组·寿旦》134)
【道俗】【僧俗】
(99)倾城道俗,设净信于灵崖;异域专人,念鸿恩于宝阁者。(第1306页)
(100)君臣缔构而兴隆,道俗镌妆而信仰。石壁刀削,虫书记仙岩之文;铁岭锥穿,像迹有维摩之室。(第1437页)
(101)时遇曹王累代,道俗兴平;营善事而无停,增福因而不绝。(第1437页)
(102)兼请僧俗数人,造龛二十四个,□于□□大王窟内抄写《大佛名经》文。一十七寺之中,每寺各施一部。(第1341页)
“道俗”和“僧俗”都指出家修行之人与世俗之人,《大词典》释义分别为“出家之人与世俗之人”“僧徒与一般人”。然而,《大词典》所列书证时代过晚,二词的始见书证均为宋代文献。
【亡过】
(103)亡过郡君,尊妣逍遥十地之街;娘子及至阇梨,便登九仙之位。(第1247页)
(104)亡过眷属,不历涂汤。(第1600页)
(105)清信弟子樊宜信敬造药师琉璃光如来一铺,奉为亡过慈父、见在慈母兹 (资)福。(第1604页)
(106)先奉为国安人泰,社稷恒昌,亡过先代,灵魂承生净土,永在西方净域,愿值龙花 (华)之会。(第1607页)
(107)致使亡过宗祖,凭斯善而舍轮回。(第1624页)
“亡过”是“亡故”“已故”的意思。《大词典》首例为元代文献,但根据以上例句,“亡过”一词始见时代至少可以提前至晚唐五代。
毛远明 (2000)指出,语文辞书书证迟后的一个原因就是对出土文献材料的重视不够,“已出土的甲金、简帛、敦煌文献中的词语,往往与汉语口语最接近,这些材料记录了大量的新词新义,并且未经改易,因此最能保存某一时代语言的基本面貌,其真实可靠性是传世文献不能比拟的。”①毛远明《〈汉语大词典〉书证中的几个问题》,《中国语文》2000年第1期,第90页。作为出土文献,敦煌碑铭赞正是补充《汉语大词典》罅漏的可靠语言材料,尤其是其最新的成果,更是有待吸收与利用。
本文对《辑释 (增订本)》新增八十一篇中的词汇进行了整理和研究,旨在弥补因材料有限而造成的研究空缺,力图通过分析新增材料使得敦煌碑铭赞词汇研究更加完整。文章首先讨论了三类同义词语的聚合,体现敦煌碑铭赞文献特点的同时也反映出汉语语素的能产性和词汇的丰富性。在双音化研究中,同素逆序词和缩略双音词都是极具特色的,对新增篇目中的这两类词进行分析,可以为汉语词汇史研究积累材料,也有助于体现汉语词汇系统发展变化的时代特色。此外,作为出土文献,敦煌碑铭赞文献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不仅是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重要语料,更是补充《汉语大词典》收词、释义、例证等罅漏的可靠语言材料,尤其是其最新的成果,亟待吸收与利用。因此,大量吸收了最新公布的敦煌碑铭赞材料的《辑释 (增订本)》,是不容我们忽视的重要文献,有待进一步发掘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