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高校体育教学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及责任探究

2022-11-22 21:52丁旭飞宋旭芬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伤害事故体育课体育教师

丁旭飞 宋旭芬

(1.长治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长治市屯留区第五中学 山西长治 04600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高,体育锻炼成为人们增强身体健康的主要手段。社会体育是从学校体育中延伸出来的,因此,学校体育成为培养体育运动爱好者的主阵地。当前,社会越来越重视学校体育教学,体育课时量也较以前有所增加。人们都很清楚,体育运动能锻炼人们的身体素质,增强人们的体质,促进身体健康[1]。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运动损伤及危害身体健康的伤害性事故。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人们对学校体育课教学事故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体育教育工作者只有将安全放在首位,找出体育教学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确保不发生教学伤害事故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成绩以及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在体育课上,弄清楚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学习如何尽最大努力避免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受伤事件,才能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将体育运动与自身健康的体质联系起来,服务于自身,服务于社会。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纵观学校发生的损伤性或伤害性事故,发生率最高的是体育课教学伤害事故。体育活动是在开放的场所进行的户外活动,相对于其他性质的活动来说,它具有较强的对抗性和竞争性,如果不遵守一定规则,很容易发生损伤性问题。问题发生之后,受伤害最大的莫过于学生,而体育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也会因为连带责任受到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问责。如果问题比较严重,学校处理不及时,可能会引起家校纠纷,这样会造成极端恶劣的影响,也会严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因此,对于学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伤害性事故的研究,还是很有必要的,通过系统的研究,才能找出发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或共性问题以及个性问题,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及避免发生相应事故的策略。根据研究的结果,可以推广到其他各学校,希望能够引起重视,起到相应的警示作用。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该文以学校体育教学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及责任追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长治市部分高校学生及体育教师进行调查,得出初步结论。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与中学体育教学伤害事故相关的期刊、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及中国体育信息网,获取与该文有关的信息、文件、资料、文献等,了解当前该问题的研究现状,从而获得撰写该论文的理论依据。

3.2.2 访谈法

通过实地走访长治市部分高校,与各学校的分管校长、体育教师及部分家长当面座谈,再通过对当地教育局的相关领导进行访谈,从而获得了比较真实可信的相关材料。

3.2.3 逻辑分析法

该文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访谈时得到的有关材料、信息,最后经过比较、分析等,使结论真实可信。

4 结果与分析

4.1 体育教学伤害事故概念

体育教学伤害事故一般是指学生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课或体育运动训练),由于某种原因所引发的一般性或严重的人身伤害或死亡事故。伤害事故一旦发生后,学生轻则身体活动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重则会留下永久的伤痛或者失去宝贵的生命。

伤害事故发生后,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一旦发生学校体育课伤害事故,立即会形成社会舆论,会对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以及对代课体育教师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及心理压力。所以,现在一些危险系数较高的体育项目,如单杆、双杆、跳箱等课程统统被剔除出体育课堂,甚至一些学校将操场的单、双杆都全部拆除,避免学生玩耍而发生伤害事故。学校也尽量不组织对抗激烈的体育赛事活动,这样一来,学校失去了往日的喧嚣,体育氛围也日趋衰弱,体育课堂变得枯燥乏味,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学校体育教学质量。

4.2 体育教学伤害事故的类型及原因

4.2.1 学校原因造成伤害事故

学校原因造成的伤害事故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伤害事故,是由于学校单方面出现的问题而引发的学生伤害事故。

(1)学校体育设施设备老化或有缺陷造成伤害事故

学校的体育设施由于长时间在外面风吹日晒发生螺栓松动或主杆生锈腐蚀,出现安全隐患,这种情况下,在体育课上,教师也没有检查器械,从而在上课期间发生伤害事故。例如,有学生在单杆上做引体向上,而单杆的立杆生锈腐蚀,在学生做动作时发生断裂,从而使学生受伤,发生伤害事故[2]。

(2)学校场地不符合国家标准造成伤害事故

调查中发现,有些学校由于资金没有到位,而使得场地器材不符合国家标准。如田径场地使用比较硬的灰渣或场地已经变得坑洼不平、篮球场地高低不平、篮板破损等,都很容易发生体育课教学伤害事故。

(3)体育教师失职造成伤害事故

第一,体育教师责任心不强。体育教师上课迟到、脱岗或是在体育课的组织上采用“放羊式”教学,远离自己的教学工作岗位,使学生脱离教师的可控范围,极度不负责任,玩忽职守,后果不堪设想,最容易引发体育教学伤害事故。

第二,体育教师业务水平不高,专业技术水平较低。体育教师上课教学讲解不清、动作示范不到位、练习方法不规范,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也有所下降,这样极易引起伤害事故。

第三,体育教师违背体育教学规律。体育教师违背体育课教材规律、课堂组织教学规律,在体育课中,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而安排较难的技术动作,教材超出教学大纲,使得学生无法完成,但又想通过努力,完成技术动作,这样也会发生教学事故。还有,在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做准备活动或是活动不充分,而教师也没有指出,从而在做技术动作过程中发生伤害事故。

4.2.2 外界不可控因素造成的伤害事故

由于体育课的特殊性,课堂组织一般都在室外的操场,开放性空间很大,受客观气候、地震或其他不可控因素影响,有可能会出现伤害性的体育教学事故[3]。如有的学校,操场离教学楼较近,大风天气在操场上课,由于风力过大引起高空玻璃坠落,玻璃刚好落在学生身上,引发流血事件。但这种事故不是由谁的过失而产生,而是由于不可控的环境因素造成的。

4.2.3 学生自身原因造成的伤害事故

在体育教学事故中,由学生自身的原因而引发的伤害性事故,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自身家族性疾病引起的伤害事故

在体育课中,由于学生本身具有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肌肉、骨质疾病等情况,但是在上课前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对教师说清自己的情况,进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运动负荷的增加而出现运动损伤或心脏疾病等,引起伤害性事故[4]。

(2)学生自己擅自脱离课堂组织引起的伤害事故

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在正常的组织教学环境下,学生无组织、无纪律,不遵守体育课堂秩序,不听从教师的指挥,擅自行动等因素造成的体育教学伤害事故,学生是难辞其咎的。

4.3 体育教学伤害事故的等级及特点

4.3.1 轻微性伤害事故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伤害事故包括关节扭伤、软组织挫伤等闭合性损伤事故,且受伤的程度较轻,一般情况下在校医室进行处理就会好转的教学事故。

4.3.2 中重度伤害事故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伤害事故包括骨折、脑震荡、开放性软组织损伤、肌腱断裂、韧带撕裂等受伤程度较重的损伤,必须去医院进行处理的教学事故。

4.3.3 重特大伤害性事故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致使学生发生颈椎、腰椎骨折而引起身体瘫痪,或者是运动中发生心脏骤停、心源性猝死等重特大伤害性事故。这种伤害性事故一般要在医院进行长时间治疗,而且会对受害者及其家属造成极大的身体及心理上的伤害。

4.4 体育教学伤害事故的责任探究

4.4.1 学校的原因造成的伤害性事故责任认定

(1)学校场地、体育器材设施老化

我国强调学校教育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5]。但是有的学校,体育教育远远达不到其他文化课的重视程度,学校的经费也不会大量地投入到体育器械设施等方面,所以场地、器材年久失修的现象也普遍存在。由于学校的场地器材等原因发生的伤害性事故,学校是难辞其咎的,主要责任应该由学校来承担。

(2)体育教师自身原因造成的教学事故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课的主导者,应该有责任、有义务认真组织体育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进行体育锻炼。由于体育教师的不负责任、玩忽职守或是组织不力、专业技术及业务能力不足、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引起的教学伤害事故,体育教师应该负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

4.4.2 学生自身原因造成的伤害性事故责任认定

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体育课的特殊性,要求以学生的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学生在练习中都有一个熟练的过程,而且课堂是一个开放性的空间,教师不能每时每刻都能照顾到每个学生,因此,部分学生的好动、表现欲强烈、好奇心大以及固有的破坏性,很有可能私自作出教师禁止的动作或人们意想不到的动作[6],具体表现在学生不按照教师的规范动作练习,故意模仿高难度动作,或者不遵守课堂纪律,故意扰乱其他学生的练习,出现打闹现象等引发的教学伤害性事故。针对这种教师已经严格按照科学的组织方法进行教学,并且严格要求学生的情况下,发生的体育教学伤害性事故,学生是负有主要责任的。

4.4.3 外界不可控因素造成的伤害事故责任认定

在正常的体育教学过程中,除以上几种原因引起的伤害性事故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不可控因素,如外界自然的、社会的、人力无法抗拒的原因而造成的伤害性事故,可根据具体的情况,协商来确定责任的划分。

4.5 体育教学伤害事故预防

4.5.1 做好医务监督

学校要做好学生的医务监督工作,首先,要做好新生入学时的医务监督,对新生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如是否有隐性疾病的存在,要对有疾病的学生进行健康分组,建立档案,为以后体育教学提供健康依据。其次,要对学生进行一年一度的体检,了解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根据发育情况适当进行不同负荷的体育课练习。最后,要对学生进行日常的体育课医务监督,避免学生因暂时性的身体原因,而出现不可挽回的损失。

4.5.2 教师做好充分课前准备

教师在课前要认真进行备课,做到防患于未然,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对身体素质较差、技能较差、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要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在课堂实时进行有效管控。要检查上课所用器材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对在教学环节中用到的容易引起损伤的器材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有计划地挑选体育骨干,做体育教师的助手,在课上要对学生进行保护与帮助。

4.5.3 严格组织课堂教学

体育教师要严格按照体育课流程进行组织课堂教学,课前要严格检查学生的服装是否符合体育课要求,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课中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掌握运动技能。加强保护帮助,克服学生的恐惧心理,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学生做具有危险性的动作。

4.5.4 加强学生体育课安全教育

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气候条件,有选择地进行室内理论教学,教学内容一定要有体育课安全知识和体育课保健知识,通过讲座的形式教会学生体育运动损伤的急救措施,利用体育课伤害事故实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震撼教育,增强学生的自律能力,教给学生自救和自我保护能力。

4.5.5 严格管理不守纪律学生

实践证明,在体育课教学事故中,往往不遵守体育课堂纪律的学生,发生的体育教学伤害性事故的比例最大,所以体育教师要针对这部分学生单独进行安全警示教育,课堂中必须严格防范,严加看管,必须将课上的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教育他们要严格执行体育教师的教学要求。

5 结语

各学校要加大体育教育经费投入,经常对场地、器材进行检修,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将由场地、器材所引起的体育教学伤害性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加强体育教师的专业技术及业务能力的培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招聘专业技术较强的体育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到校任教。加强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降低课堂伤害事故的发生概率。

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要严格按照大纲要求,认真组织,严格要求学生,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组织性、纪律性,防患于未然,提升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尽量减少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尽量减少在恶劣的天气下进行室外活动,时常观察周围的环境,遇到不明情况,尽快撤离场地,减少不必要的伤害事件。

猜你喜欢
伤害事故体育课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体育课上的“意外”
发达国家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讨厌的理由
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研究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