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欢
黑龙江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拥有国际化知识背景的综合型人才提出更多需求,财会专业国际化优质人才也深受市场欢迎。高职院校既是培育财会人才主要基地,更是培养国际化财会专业人才的主力军。立足我国高职国际化财会专业人才培育现状而言,尽管一些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实施了国际化人才培育,然则尚未构成完备的人才培育体系。所谓体系,即指多个相互联系的事物与思想意识组成的整体。而人才培养体系则是由培养目标、课程和教学等同人才培养有关的子系统构成。基于此,本文以人才培养体系含义为背景,阐述财会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面临的问题,而后提出具体构建策略,以期提升高职国际化财会人才培育质量。
针对高职院校财会专业而言,其国际化人才培育体系遵循的全面化原则,主要囊括两方面含义:一是人才培育要素组成体系全面化。完善全面的人才培育体系,是由人才培育目标、教师团队、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相互支撑各要素构成的体系。二是重视学生素养与能力全面提升。高职财会专业国际化优质人才是集知识、能力和素养为一体的创新型人才[1]。
高职财会专业若想创建国际化人才培育体系,则要从学生现实角度入手,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与多样性,结合专业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调整人才培养规划,提高课程体系的柔韧性,将传统专业化人才培养变成多样化人才培养。
从本质角度来讲,国际化原则是高职财会专业国际化人才培育体系与普通财会专业人才培育体系不同的特征,创建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首先,对国际化发展环境要展开深入剖析,确定国际化环境和相关行业对财会人员提出的要求[2]。其次,国际化原则还要求人才培养体系,要将国际化财会专业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并在人才培育体系中融入国际化要素,囊括人才培养路径国际化、专业课程国际化与师资团队国际化等。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对财会专业国际化发展趋势已有了相应认知,为更好适应国际化发展需求,高职财会专业对教育目标与内容展开了改革。然而,根据相关调查可知,各大院校普遍存在教育目标定位模糊的问题,缺少以国际化人才培育需求为基准的细化内容,缺少以目标为导向的人才培育方案设计[3]。这样一来,高职院校对“国际化”的了解只是简单停滞在“双语教学”方面,仅仅在专业称呼上增添“国际”二字,或是通过与国外知名大学与机构进行合作来开展专业教学。还有一些高职院校是运用原版教材实施财会专业国际化教学,然而却只局限在英文教材讲解和国外资格证书培训上。
基于国际化教学的背景,双语教学是财会专业教学开展的基本要价,但当前国内高职双语教学活动开展还存有诸多问题:首先,部分高职院校对财会英语缺乏了解和重视,将财会英语设置成选修课程,不仅课时少,且深度还不够。其次,专业教育与外语教育相脱轨。在专业教学实践活动开展进程中,大部分高职专业英语教育均演变成“英语强化班”,以至于学生群体对专业术语理解和掌握不扎实,更何况灵活应用。最后,高职院校往往选择运用外文教材,而后利用中文或是中外语言交替向学生讲解知识[4]。由于高职学生外语水平相对较低,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不尽如人意,这样高职学生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根本无法充分满足国际化市场发展需求。最后,在国际联合培育上,由于高职院校基本上均是照搬其他国家会计组织设置的课程体系,未能同本国学生学习特点和规律有机结合,且存有很严重的应试教育思想,难以对人才培养体系展开因地制宜的安排和设计[5]。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变迁,国际市场发展环境愈发复杂,而高职财会专业人才要想满足国际市场变化需求,则要注重完善知识、能力和素养体系,如此才能在国际化市场中站稳脚步。从本质角度来讲,人才培育目标国际化,即指在设定财会专业人才培育目标时,应充分考量国际化市场环境和氛围对财会专业人才提出的各项要求,并以此为基准,从知识、能力和素养三方面制定人才培养目标[6]。具体囊括以下三方面:首先,基于国际化的背景,财会人员要拥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与道德素养、较高的思想觉悟与强大的法律意识,对待工作认真仔细、一丝不苟。其次,财会人才要具备综合能力。立足国际视角,财会人才既要具备较强的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又要拥有强大的英语沟通能力,这样才可有效应对国际市场激烈竞争。最后,合理完善的知识结构。国际化财会专业人才既要具备扎实牢靠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拥有广阔的国际化眼界,熟悉国际财会准则,了解国际市场运作发展的规律,始终站在行业发展最前端。而且,教育程度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息息相关,高职院校要想构建完备的国际化财会人才培养体系,则要以教育作为入手点,加快人才培养步伐,确定人才培育目标。
事实上,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是教师向学生讲解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学方法体系构建以师生互动为基准,而教学方法设计和应用模式属于有机整体。因此,基于国际化视角下,构建教学方法体系,要以高职原有教学方法体系为基础,增添国际化教学手段,例如双语教学和外企实践等,从而达到培育优质国际化财会人才目标[7]。针对高职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而言,建设国际化教学体系,要通过对财会知识专业性和应用性特征了解,彰显专业人才培养国际化特色,具体可从课堂教育、实践教育、双语教育、考核方式层面出发,创建四位一体式教学方法体系。在上述所有类别中,均要注重增添国际化因素,如在课堂教育活动开展中,合理运用国际化教学资源;同外资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引入国际化师资力量,实施双语教学;在考核体系中融入国际化考核标准和规范。
首先,科学合理规划双语教学。针对高职内部人才培养方式来讲,双语教学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学校要适当安排双语课时,优化教育内容,完善考核方式。而对于财会专业的双语教学,教育内容要同时代接轨,强调先进性与丰富性,这样才可将国外优秀思想和理念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掌握更多知识和信息资源,从而更好、更有效学习英语知识[8]。对于CIMA和ACCA等,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现实情况和教学规律,开设与国际财会和金融相关的课程。
其次,优化国际人才联合培育模式。事实上,国际链行业培育模式是当前国际化财会专业人才培育实现国际化的关键途径。高职院校要根据上述举措,在同国外会计机构合作的进程中,积极吸收优质教育理念和思想,以此为基础,充分发挥自身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属于自身特有的教育理念,从而助推高职财会专业教学实现长远发展。
最后,高职院校还要结合学生学习情况与国情,摒弃传统应试教育形成的负面影响,将应用型国际化优质财会专业人才作为教育目标,创建完备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9]。由于财会专业具备较强操作性,创建模拟实践平台与社会实践平台就显得十分重要。高职院校要开展专业技能、综合模拟和校外实践一体化平台,注重学校内部实验室与社会实践基地的发展建设,有计划、有针对性充实模拟实训所需设备与操作软件,并加强同校外企业的协作,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与外资投资企业,有效拓展校外实践基地,使高职学生借助国际化实训课程,提高自身实操能力。
基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课程国际化与师资团队国际化尤为重要,被公认成是实现高职国际化教育的主要途径。在此背景下,创建国际化专业课程体系,要以遵守“厚基础、宽口径”为前提,把国际化因素与专业课程体系相融合,以此保证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实现国际化。鉴于此,在高职财会专业人才培养中,创建国际化课程体系,应在上述构建原则的正确指导下,应用国际化构建方法,合理科学设置课程范围和内容,创建符合国际化财会人才培育目标的专业课程体系[10]。
具体来讲,国际化课程体系可划分为六大类,分别为国际课程、通识课程、学科大类课程、专业课程、个性课程、实践课程。由此,财会专业体系便要遵守国际化课程体系创建原则。首先,“宽口径”基础原则。此课程体系囊括通识课程和学科大类课程,有助于拓展学生知识眼界,加强学生对政治、数学和管理等综合知识的全面了解。其次,“厚基础”原则。在设置通识课程与学科大类课程的前提下,开设同专业有关的专业课程及实践课程,协助高职学生在知识学习进程中打下扎实牢固的专业基础。最后,是“国际化”基础原则。此课程体系借助课程国际化发展,在既有课程中融入国际化板块,并把国际课程与通识、学科和专业课程相融合,以推动高职学生全面了解其他国家的政治、文化和经济发展动态,拓展其国际化视野。除此之外,作为国际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力量,教师团队是实施国际化人才培育的关键主体,更是开展国际化财会专业人才培育活动的强大保障。
从特定角度来讲,教师团队国际化就是以高职教育国际化为背景,为达成国际化专业人才培育目标,借助多元化渠道创建一支拥有国际视野、扎实专业知识及跨文化教育背景,可以充分掌握财会专业领域发展现状与国际趋势,并能在全球范围寻找专业课程教学所需资源的教师团队。因此。要想实现财会专业教师团队国际化,高职院校则要通过创建师资团队国际化平衡体系,由“引进来”和“走出去”组成。所谓“引进来”,即指财会专业的海外留学人员、行业优质人才和外籍教师,而“走出去”则只支持高职财会专业教师出国学习,开展国际合作。在这一过程中,师资团队国际化平衡体系创建,既要重视引进外来优质财会专业人才,又要注重提高原有专业教师国际化水平与综合能力,明确“引进来”和“走出去”的重要性,二者缺一不可。
高职是国际化财会专业人才的主要培养场所,在人才培养方面承担着重任。立足国际化视角下,财会专业人才培训体系创建属于系统性工程,主要由人才培育目标、途径和课程体系等方面组成,在每方面均要呈现国际化发展特色。而且,经济全球化发展推动了国内教育事业的国际化发展,使国际化财会人才培育逐渐进入到人们视野中,这样一来,专业人才培育质量和成效直接决定着中国是否能顺利进入国际舞台。基于此,各大院校必须明确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性,提高国际化人才培育质量,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