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家祯 黄浩杰 黄睿敏 陈泽锴 陈冠友
(广州华商学院 广东广州 511340)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推出,有助于放大粤港澳珠三角九市互帮互补的区位优势,从而不断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与对外开放格局上的不可替代性。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毕业生面对的生活压力也愈大,增加了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青年群体的生存压力。
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发布以来,以粤港澳珠三角九市为基础打造的粤港澳大湾区毫无疑问地成了中国与国际接轨程度最高,实际福利增长最强劲的大型城市集群之一。从世界范围上看,粤港澳大湾区占地面积与人口总量均为世界各湾区之首,人才成长潜力巨大。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大学每年为大湾区各城市输送大量人才,为大湾区的发展持续不断地提供富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
在本研究成果中,以金字塔原理为基础,采用MECE法则设计,将中国高校毕业生生存状况分成了毕业生的社会待遇情况、人际交往状态及个人自我实现状况等三个层次,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高校毕业生的生存状况而开辟了研究思路。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薪酬的多少关系到大学生其生活质量的高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更多的大学生更加看重工作岗位的薪酬待遇与福利待遇[1]。
根据2020年应届毕业生春招统计所得数据,应届毕业生选择工作最关键的因素中,“收入”占首位,占比高达76.92%,为大部分大学生就业优先考虑因素。
期望薪资区间:3000~5000;5001~8000;8001~10000;10000以上。
期望薪资占比:42.44%;33.69%;17.34%;6.53%
而期望薪资方面,根据应届毕业生对于第一份工作的预期薪酬,77.46%的大学生期望薪酬小于8000元,其中42.44%的应届毕业生薪酬期望在3000-5000元左右,另有33.69%的应届毕业生的期望薪酬在5000-8000元之间。
可见,当代大学生虽然由于生存压力较为看重薪酬待遇,但他们对自己的整体认知较为清醒,会理性评估自身能力,不会对自我薪酬期望过高。但是,由于近两年社会工作岗位的减少,使岗位竞争愈发激烈,间接降低了期望薪酬。2020年应届毕业生薪酬期望在3000-5000元的比例比2019年高了4.98个百分点,2020年5000-8000元的比例比2019年下降了3.45个百分点,期望薪资标准的普遍下降代表着部分大学生的心态已经有了一定的变化,即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心态转变。
根据2020年广东高校本科毕业生月均收入数据显示,公办本科高校毕业生的平均薪酬水平较高,初次就业平均收入在7000元左右收入,大部分的本科毕业生的薪资水平普遍在5500元左右。即使是同校同学院也会因工作区域不同而有差异,以广东工业大学的毕业生为例,在大湾区就业的月薪酬平均为6500元,而在粤东、粤西地区月薪酬平均在5000元左右。由此可见,在薪酬待遇方面,大湾区与广东其他区域相比有较大优势。
虽然大湾区在薪酬待遇方面较之其他地区有着一定的优势,但与此同时,大湾区的消费水平也比其他地区高:根据2020年广东各市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以广州市为例,人均消费高达41400.3元,位居首位,深圳市则以40581.1元排名第二。大湾区的人均消费平均为3万元左右,远远高于在大湾区就业毕业生的人均薪酬。消费远远高于收入,成为大学毕业生生存的首要压力之一。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对于毕业生在生存与发展上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有利于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缓解焦虑。在大学与室友、同学、老师之间的人际关系,与在职场上和同事、上司相处的人际关系相比有极大的差异。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研究中心联合问卷网所公布的一份关于1361名职场年轻人的问卷调查中显示,有75.5%的职场青年不知道如何处理职场人际关系,诚然,处理好职场上的人际关系至少会让受访青年减少对于工作氛围的压力,尤其是对于女性。在我们收集的粤港澳大湾区(即粤港澳珠三角九市)工作的21周岁-24周岁,已与用人单位签订实习协议/劳动合同的就业青年中,有93%的女性认为除了工作上的压力之外,职场的人际关系压力尤为重要。工作的本质是合作,而合作最基本的需要是沟通,如果与工作对象在沟通上出现问题,无疑会让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许多其他省市的毕业生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前景,毕业后一个人来到该地就业。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有30%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就业青年是远离自己的家乡,选择异地就业的,而在其中有90%的就业青年认为,自己在异乡拼搏而渐渐与昔日在家乡的亲友慢慢疏远了。即使现在通信发达,交通便利,但由于日益沉重的工作压力,也很难兼顾到远在家乡的人际关系。
粤港澳大湾区就业毕业生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促使思维上的变化,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已地成为影响就业毕业生生存压力的因素之一。
近年来,我国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尖锐,和当今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有一定的关系。据华南师范大学对17个院系的本科学生发放的580份问卷调查显示,有41.76%的学生优先考虑先就业后择业,28.57%优先考虑先择业后就业,27.84%优先考虑继续深造的问题。而在我们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粤港澳大湾区就业毕业生中,有过半数的毕业生曾经考虑过继续深造。其中有65%的人认为自己在当时还没有准备好就业,觉得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自己不能即时接受,通过继续深造战略性的缓解就业压力,想要继续深造待到做好充足准备,争取更好地机会[2]。
在寻求工作的过程中,有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由于在校内的经历以及取得的成就,对自己有过高的期望,没有正确认识自己,从而产生眼高手低的现象,增大了就业的难度。对自己有过高期望的毕业生,也常会因为工作上的困难,心理上容易受打击,且承受的工作压力的能力不强。
每年都会有将近80万左右的大学毕业生涌入大湾区寻求工作,这些大学生在从一名学生转变为一名职场新人的过程中,都会遭遇一些自己从没有遭遇过的困难。
归根到底,毕业生因为社会经验相对不足,对于未来缺少就业规划,对未来感到迷茫;对自己喜欢做什么工作,适合做什么工作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同时,国内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对于未来发展形势的状况具有不确定性,许多毕业生害怕选错行业,认为应先踏入社会了解行情。
自我评价的前提是自我意识,能做出自我评价的必要条件是当事人具有自我意识的力量。自我评价功能能否较好地实现,首先取决于自我功能水平的高低,即自我评价对人的自我实现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与此同时,自我评价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也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自我评价决定着一个人看待他人与世界的方式,同样的,自我评价对他人的评价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通过放大自我评价的正面价值来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克服其一定的消极作用。不同的自我评价会展现出对不同的态度与认知。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希望能够更好地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通过帮助其更大程度地加强对自身素质的评价,从而选择一条更适合自己的道路,实事求是地绘制自己职业发展规划的蓝图。
情绪是把双刃剑,处理得当,会将阻力转化为助力,帮助我们化解困境,让我们在生活中左右逢源,如鱼得水;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导致情绪失控,从而做出失态的举动。
毕业生刚刚步入社会,会不适应工作生活,难免会遭遇挫折。由于毕业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与抗压能力不足,往往在遭遇挫折时会被负面情绪所吞噬,从而一时冲动,做出让自己后悔莫及的事情。一个成熟的人,一定是善于管理自身情绪的人。
情绪是自我的一部分,不要试图逃避,否则它只会紧追不舍。当你学会了管理负面情绪,也就学会了管理人生。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提高个人就业能力。学会如何更好地与领导、同事、朋友、家人沟通,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快时代的今天是十分有利的。人们只有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明确自身定位,才能在交谈或合作中得到更好的反馈。
作为刚步入社会的就业青年,应试着以学习的姿态去与人交流,抱有尊重的态度向他人请教,辩证地看待问题,进行有效沟通。
在工作中,难免会与共同合作的人产生摩擦,重要的是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虚心听取不同的观点。有自己的想法是一件好事,但尊重他人的想法也是十分宝贵的品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业青年不免年少气盛,但必须有一颗敬畏之心,从而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适应职场的氛围。
高校是人才培育的“兵工厂”,在大学生从校园步入社会的这一过程中,学校充当着引导者的身份。学生能否从校园很好地过渡到社会,学校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现如今,各个高校的教学水平差距在不断缩小,足以保证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学习到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更多地取决于其自身的思想及意愿。高校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想、提高其学习意愿,以保证学生可以充分掌握专业知识。
注重“育人”,即注重思想上的教育、道德素质上的教育。当学生步入社会,专业知识固然重要,它能保证完成岗位上的工作,但是整体素质关系着你能否立足于社会。学会如何为人处世,是步入社会的第一门课,优良的素质可以为此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各高校应该注重素质教育,以人为本,这样学生从校园步入社会,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高校培养的不是工作机器,而是积极进取的优秀人才[3]。
各地各院校都要把实习实践活动作为带动就业的关键措施,并纳入学生培养方案,进一步加强校企校地协作,发展更多的见习实践工作,促进更多毕业生利用学习实践活动实现就业。地方政府、高校和用人单位共同打造一批大学生就业实习实践基地,落实好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项资金补贴性培训对象扩大至普通本科高校、中高职院校的政策,积极组织毕业年度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