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影响因素、存在问题与改进路径

2022-11-22 18:43陈梦秋朱丽丽
百色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资助育人质量

陈梦秋,朱丽丽

(淮北师范大学,安徽淮北 235000)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板块,不仅有助于高校家庭贫困学生学业的顺利完成,而且对于提升高等教育公平性具有重要作用。但部分高校由于资助育人平台建设不完善、校内各部门对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配合不密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队伍建设不足等原因,导致高校资助育人政策的落实效果并不理想,对高校贫困学生的帮助有限。高校要提升资助育人队伍的工作能力,更新资助工作理念,提升对家庭贫困大学生的关注程度,提升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效性。高校要加强资助育人工作与网络信息技术的结合,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资助育人工作数据进行完善,促进资助育人平台功能性的提升。此外,高校要密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完善交流沟通机制,推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一、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影响因素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健全的高校资助育人制度体系、高水平的高校资助育人平台及先进的高校资助育人思维。

(一)高校资助育人制度体系的健全程度

高校资助育人制度体系的健全程度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有序开展及工作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1],健全的高校资助育人制度体系能够明确工作范围、工作标准。首先,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范围的明确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明确工作内容、工作量,对资助育人工作开展前期提供的贫困学生名单进行调查核实,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促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条理性的提升。其次,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标准的明确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有序开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制订切实可行的资助标准,能够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人员筛查被资助名单的工作效率,确保家庭贫困及需要资助的学生不被遗漏,得到及时的帮助。最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信息的明确对于资助育人工作针对性地提升也具有积极作用,资助育人制度的完善可以将受资助学生的情况进行科学明确的分类,主要包括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非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以及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等不同类型。同时,资助育人体系的建设可以进一步考虑学生在贫困申报过程中的具体情况,通过积极听取相关贫困资助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与建议,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开展的相关章程,推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质量的提升。

(二)高校资助育人平台的建设水平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离不开资助育人平台这一载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其建设水平的高低对高校实际资助育人工作质量的提升具有关键作用。首先,高校资助育人平台功能的完善程度与学生实际接受资助的水平呈正相关。资助育人平台功能越完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相关流程就越简便,贫困学生的认证审核流程就越完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效性也就越高。其次,高校资助育人平台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对实际工作的开展具有关键意义。高校资助育人平台数据能够为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撑,促进人员对实际资助育人工作进行全面把握,明确资助育人工作开展的重难点,对资助育人工作任务进行合理分配,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质量。再次,高校资助育人平台的意见反馈板块设计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赏心悦目且功能性较强的意见反馈模块可以降低高校师生的操作难度,提升高校学生对于自主育人平台的使用率;同时也可以提升高校师生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对该平台的运用频率,及时反馈师生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资助育人过程中的感受与想法,对本校实际工作质量的提升也具有重要作用。

(三)高校资助育人理念与模式的更新情况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质量与资助育人工作思维有一定关联,科学先进的资助育人思维能够更高效地指导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效性。首先,在我国资助育人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高校资助育人理念更新不及时,大部分高校将工作重点放在“资助”而非“育人”上,对于贫困学生的资助主要以经济资助的形式为主,对我国高校受资助学生的思想状态以及心理状态关注较少,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其次,部分高校资助育人模式也是影响实际工作质量的重要原因,部分高校自身资助育人工作仍然延续传统模式,并未根据时代变化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其自主育人模式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不利于我国高校实际资助育人工作质量的提升,同时也不利于我国高校受资助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再次,部分高校在宣传与阐述相关资助育人政策过程中运用方式较为单一。部分高校不仅没有深化本校实际工作人员对相关政策以及理念的理解,同时也未能争取本校学生对相关工作的积极配合与支持[2],阻碍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质量的提升。

二、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能够切实为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帮助,助力学生学业的完成,减轻学生压力,决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但是,部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队伍建设不完善,资助育人平台与网络信息技术结合有限,资助与育人相脱节,重视物质资助,忽视精神资助,加之高校各部门配合不紧密,影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质量的提升,需要高校加以改进和优化。

(一)部分高校资助育人队伍建设有待完善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工作队伍。但是,部分高校资助育人队伍建设不完善,对实际工作质量的提升造成一定的阻碍。首先,高校资助育人部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有待提升。部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队伍的人员构成较为混乱,由其他部门人员紧急抽调而来,缺乏资助育人工作经验,对资助育人工作适应能力不强,而高校具体资助育人工作人员对于国家资助政策以及高校资助标准了解不足,未能对不同家庭情况的学生给予针对性的帮助。同时,部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队伍人员还缺乏相应的心理学知识背景,不能对具体资助过程中不同情况的学生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对高校实际资助育人工作质量的提升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其次,部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人员的工作理念没有及时更新。部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人员对资助育人政策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在具体资助育人工作开展过程中以经济支持为主,对于家庭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层面的关注程度有限,且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忽略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引导,不利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质量的提升。再次,部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有待优化。部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人员在对相关学生实际情况的核实上工作态度消极敷衍[3],且未能充分考虑被资助大学生自尊心的维护,甚至会影响学生在申报过程中对于自身实际家庭经济情况的表达,导致相关学生的数据管理存在一定偏差,这不利于高校实际资助育人工作准确性的提升。

(二)部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与互联网技术结合不紧密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对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也是影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部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与网络信息技术的结合不紧密,使得资助育人工作的便捷性不高。首先,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部分高校资助育人平台建设不完善,不能负担大量师生同时在线的用户访问流量,部分工作人员在实际资助育人平台登陆上经常出现闪退与登陆不进去的情况,使得我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人员不能及时查询到自身所需要的信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被迫放缓,不利于资助育人工作的持续推进。其次,部分高校还存在对资助育人平台使用次数频率不足,对受资助学生数据收集不严谨的情况。部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数据的来源主要依靠学生申报,在学生贫困等级的评定上未能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不利于后续资助育人工作过程中数据筛查与分析工作的开展,同样也阻碍了资助育人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升。[4]再次,部分高校资助育人平台数据更新不及时。资助育人平台数据需要高校工作人员按照年级与班级进行准确录入与及时更新,但部分高校学生数量多、工作人员数量有限,相关数据的更新存在一定的延迟,学生由于突发事件导致家庭经济水平下降导致学生生活困难、心理健康水平受到影响等问题不能被及时了解与解决,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状态的调整,而且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效率的提升也造成一定的阻碍。

(三)部分高校资助育人与德育工作结合不紧密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是对高校传统资助育人工作的革新,其初衷在于兼顾资助与育人,在帮助高校受资助学生改善经济困难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及心理状态,推进高校受资助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实际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部分高校并未将资助育人工作与德育进行有效结合,不利于资助育人实际工作质量的提升。首先,部分高校工作人员对资助工作的重视程度高于育人,导致资助育人工作质量大打折扣,不利于高校受资助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部分高校对受资助学生的心理困扰及精神压力关注程度不足,甚至导致少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偏差,给高校受资助学生的长远发展造成一定的隐患[5],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再次,高校资助育人政策的落实多为输入性资助[6],对于学生正确思想道德理念的培养、感恩理念的培育关注程度不足,仅解决贫困生一时的经济需要,对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及综合能力的提升帮助有限,不利于高校实际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四)部分高校资助育人各环节配合不默契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一支强有力的工作队伍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还需要高校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但是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部分高校相关部门在资助育人工作中的配合不默契,不利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首先,高校不同部门对资助育人政策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不同部门对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视程度不一,导致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各部门的工作进度、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无法统一步调[7],对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质量的提升造成一定的阻碍。其次,高校辅导员与资助工作人员之间配合不默契也是影响我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质量的重要原因。高校辅导员作为与学生学习与生活接触最多的教师,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最为全面,但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高校辅导员与其他资助工作人员之间的配合并不默契,导致在实际资助育人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高校工作人员所采取的资助方式并不恰当,甚至对高校贫困学生的自尊心造成一定的伤害,不利于资助育人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再次,部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人员对学生数据的筛查处理方式不一致,导致在确定高校受资助学生名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分歧[8],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质量的提升也造成一定的阻碍。

三、高校资助育人的改进路径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需要高校加强资助育人制度体系建设,更新资助理念,促进资助形式多样化,推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高校要密切各部门之间的配合,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与工作能力,为资助育人工作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高校还要提升资助育人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促进资助育人工作与网络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

(一)加强高校资助育人队伍建设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质量的提升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工作队伍。首先,高校要提升资助育人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对资助育人工作人员开展专业培训,为资助育人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及工作能力的提升提供机会和途径,确保资助育人工作的顺利推进。同时,高校还可以组织校际资助育人工作队伍交流机制,鼓励其充分交流自身在实际资助育人工作过程中的经验以及心得体会,丰富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促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质量的提升。其次,高校要更新资助育人工作人员的工作理念,高校可以通过组织专家讲座等形式深化资助育人工作人员对资助育人理念的理解,帮助资助育人工作人员明确其在具体资助育人过程中需要秉持的工作理念,鼓励资助育人工作人员仔细核对相关工作细节,促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质量的提升。再次,高校还要进一步加强本校技术人员的储备,确保技术人员对我国资助育人工作平台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同时还可以借助技术人员在资助育人平台知识掌握上的优势,鼓励本校师生以及工作人员与技术人员进行交流,确保相应的设计以及功能得以全面运用,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质量的提升。最后,高校要提升资助育人工作人员的创新性,鼓励资助育人工作人员创新工作方式,根据本校实际特点对资助育人方式进行调整和改动[9],促进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质量的提升。

(二)推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与网络信息技术相融合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需要高校充分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在数据存储整理及数据分析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效性。首先,高校要加强资助育人平台建设,高校可以聘请相关技术人员对平台进行定期更新与维护,同时积极听取本校师生对于平台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确保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人员资料录入、数据查询过程的流畅性。其次,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还要充分运用网络传播速度快以及覆盖面广的优势,对相关政策进行大力宣传,帮助高校学生明确相关国家资助政策以及申领方式,同时对某些资助数额不符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澄清,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再次,高校要完善资助育人平台功能,开辟意见收集板块[10],积极收集师生及相关工作人员的意见及建议,进一步促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效率的提升。

(三)促进高校资助育人与德育工作相结合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不仅要为家庭贫困的大学生提供经济帮助,而且要关注受资助学生的心理状况,促进其全面发展。所以,在今后实际的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高校需要将资助育人工作与德育工作相结合,进一步推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实效性的提升。首先,高校要明确资助育人工作的内涵,将资助与育人进行有效衔接[11],进一步推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质量的提升。其次,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人员要进一步提升对家庭贫困学生的关注程度,在给予其物质帮助的同时,关注其心理健康,对其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困扰进行及时解决,帮助其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道德观,培养学生的感恩心理,推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质量的提升。再次,高校还要进一步完善资助育人工作人员与思政教育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机制建设,深化资助育人工作人员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程度,在对本校学生进行资助的同时向学生传达正确的道德观念,同时明确将资助育人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内容的有效方式,不断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促进我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质量的提升。

(四)加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相关部门的配合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离不开高校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所以,在今后具体的工作开展过程中,高校要提升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程度,促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质量的提升。首先,高校要加大对资助育人相关政策文件的宣传力度,通过会议以及校报、广播等形式对相关文件政策进行宣传,深化我国高校各部门对资助育人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帮助高校不同部门明确自身在实际资助育人工作开展中所负责的内容以及承担的责任,明确与自身交接以及配合的部门,提升高校各部门对资助育人工作的配合程度以及资助育人工作质量。其次,高校要各部门要加强交流与沟通,通过定期组织会议交流等形式明确不同部门近期的工作任务,在拓宽不同部门的交流沟通渠道的同时,鼓励高校各部门就资助育人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积极交流协商,对工作进度及工作资料进行信息共享,帮助高校不同部门明确自身在资助育人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及其重要性,进一步促进高校实际资助育人工作效率的提升,避免资助育人工作开展过程中无序化等问题的出现。[12]再次,高校要明确和整合不同部门的分工与权责范围。高校要在全流程上对资助育人工作开展过程中贫困学生的申报、信息资料核实,补助资金的发放以及后期学生心理状态变化的跟踪关注等工作内容进行细致的整合。高校要对资助育人工作流程加以明确,确保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各部门各司其职,推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有序开展。

猜你喜欢
资助育人质量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