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梅兰芳京剧海外传播看戏曲教育教学*

2022-11-22 17:20刘雅宣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21期
关键词:梅兰芳京剧戏曲

刘雅宣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江苏扬州 225000)

引言

京剧是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它集中华民族文化特色与中华传统美学精神于一体。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是第一位把中国京剧艺术带往海外进行演出的艺术家,也是最早在世界传播中国京剧的伟大使者。梅兰芳在海外的演出受到当地广大人民的喜爱与欢迎。在保留中国京剧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尊重理解并巧妙融合符合海外人民的固有思维习惯元素,促进海外观众更加深入理解中国京剧文化和中华戏曲美学精神,继而得到非常理想的传播效果。因此,梅兰芳京剧在海外成功传播的范例,对我们戏曲教育教学方法与路径的探索有较为深远的意义。

一、彰显中华戏曲的“美”与“情”

1919年5月,梅兰芳首次到日本东京进行演出,一场《天女散花》揭开了中国京剧海外传播的序幕。这部《天女散花》从历史文献与绘画作品中,融合中国古代民族舞蹈,以舞蹈的“美”为中心而创作,是梅兰芳在京剧艺术“做、舞”上的精心创思和当时名家团队集体精心打造的,其运用的身段、舞技可谓是别具匠心。为满足日本本土观众的观剧偏好,梅兰芳以“美”和“情”为标准选排剧目,遵照日本舞台戏剧的表演惯例,还邀请日本著名演员一起演出,与日本媒体和日本观众面对面交流,继而方便日本观众理解京剧,逐步沉浸于京剧中,最终取得演出成功[1]。

由于各国风俗、习惯、文化、语言各不相同,文化的跨国传播存在诸多障碍,但全世界观众对戏剧“美”和“情”的需求是一致的。梅兰芳在日本演出的《天女散花》《嫦娥奔月》《御碑亭》剧目中,始终把“美”和“情”的中华戏曲美学精神贯穿其中,这一做法在日本演出时受到认可和欢迎,成功避免了重蹈很多国家在海外传播本国文化时效果不佳的覆辙——即“对牛弹琴”式传播。《天女散花》的载歌载舞之“美”、《御碑亭》的重归于好、喜结良缘之“情”,都得到了日本观众的高度认可。由此可见,一方面彰显了中华戏曲的“美”与“情”,另一方面又遵循日本舞台戏剧的表演习惯,方便日本本土观众理解和欣赏,有效促进了中国传统京剧文化在海外的广泛传播[2]。

“美”与“情”是中华戏曲艺术最重要的表现手法,是戏曲教育教学的关键要素。戏曲艺术从行当、服饰到“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都充满着一种“美”。如行当中的生、旦、净、末、丑特色鲜明,生动活泼。在各行当中,又细分出更多的角色,如生角中的小生、老生,旦角中的闺门旦、青衣、花旦、帅旦、老旦,净角中的大花脸、二花脸、武花脸等,每一个行当都对应一个脸谱,每一个行当都有其基本的人物特征,都有基本固定造型,而每一个基本行当人物又出现在不同的剧目中。一提到这些行当,人物性格跃然纸上,进而演绎故事情节、渲染气氛。在戏曲教育教学中,就要充分认识这种“美”,必须角色到位,既熟悉生、旦、净、末、丑行当的基本性格,也要对各细分行当进行细致分析,注重在剧目中这个角色扮演的内心世界。我们要学习梅兰芳大师始终把“美”放在第一位,彰显美、创造美。

“以情动人、深入情思”是中国古典戏曲文学的优良传统,如剧目《穆桂英挂帅》中老太君“只想为国把忠尽”的忠心报国之情,穆桂英五十三岁挂帅出征,既担心国家安危,又担心儿女和丈夫的黯然伤感与家国情怀;再如剧目《赵氏孤儿》中程婴舍子、公孙舍命的大义悲壮之情;以及《牡丹亭》《长生殿》《西厢记》等,都以回肠荡气、感人至深的情感力量而蕴藏了深刻的思想意义。在戏曲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深刻理解剧目故事背景、人物背景和人物情感,抓情感体验教学,做到以情感人。

二、吸纳互鉴的表率

1930年,梅兰芳经过数年的精心筹备,终于决定赴美国演出。当时,梅兰芳团队为了让中国京剧的戏曲唱腔音乐与国际接轨,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将梅兰芳访美演出的剧目乐谱由中国传统戏曲演奏的工尺谱改为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五线谱,并分别用中英文印制了《梅兰芳戏曲谱》一书。此举通过使用国际乐谱文字精心表达中国传统京剧文化,为中国京剧的进一步传播发展奠定了基础。当时的赴美演出团队还编著了《中国戏剧之组织》《梅兰芳》及戏剧说明书,这些小册子都被翻译为美国当地语言,通过报纸杂志、宣传册、展览等,广泛有效地传播梅兰芳和中华京剧戏曲文化。

梅兰芳在美国演出时,非常注重美国人的观演习惯,在演出之前由英语介绍剧目内容及相关历史背景。以戏曲表演中的做、舞肢体表演为主,还在每场戏之间加一段以戏曲为内容的舞蹈,从形式上符合美国当地的欣赏习惯,从语言不通、演出时长等积极寻求沟通,从而使美国观众容易接受和喜欢,在美国演出取得巨大成功,达成美国对于梅兰芳、对于中华戏曲的充分认可和对中美文化沟通的充分肯定[3]。

梅兰芳在好友为其举办的赴美演出送行宴会上致答谢词道:兰芳本想个人单独前去的,后来想,个人前去则得益有限,不如组织一个戏剧的团体,联袂前去,在可能的范围之内,还可以趁机来表演一下……近年以来,由欧美到我们中国来游历的人们,也渐渐注意到我们的戏剧,兰芳此去,或者能使西方的人们,认识我们中国的戏剧的真相,在两国的文化上亦不无裨益。世界人们的眼光已渐渐集中到太平洋,艺术又何尝不如此呢?中国与欧美,风土人情,完全截然两事,所以这次的筹备也就比去日本麻烦很多,甚费斟酌,特将中国戏剧制成图案,做英文的说明,至少希望使东方与西方的艺术界有相互接触的机会。梅兰芳的这番话中,亦表明了文明互鉴对各国艺术文化乃至文明的发展的意义都是极其深远的[4]。

梅绍武在《我的父亲梅兰芳》回忆道,早在20世纪初,梅兰芳的京剧艺术就深深打动了来华的外国友人,梅兰芳京剧就成为促进中外交流的一个平台。“据说,后来访华的外籍人士大都提出必定要看的,一是长城,二是梅剧”。当时,梅兰芳除与外籍人士进行演出外,还大量接待外国友人,并征求外国友人对中华戏曲的看法,虚心吸纳他们的意见,进而促进中国京剧的发展。例如,梅兰芳为印度诗人泰戈尔演出《洛神》后,泰戈尔就提出建议:“这个美丽的神话剧应该从各方面来体现伟大诗人的想象力,而现在用的布景未免显得平淡……色彩宜用红、绿、黄、黑、紫等重色,创作出人间不经见的奇峰、怪石、瑶草、琪花,并勾勒金银线框来烘托深化气氛。”梅兰芳先生积极吸纳泰戈尔的建议,使这部戏曲的意境和氛围更具效果[5]。

吸纳互鉴是一切艺术发展的由之路,戏曲艺术的教育教学更是这样。京剧艺术就是从不同的戏曲剧种中兼收并蓄,拥有西皮、二黄、昆腔、四平调、高拨子、南梆子、吹腔等多种声腔,集其他剧种音乐之大成而来。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本是豫西调唱腔出身,但当她意识到豫东调的优点,认识到吸收融合豫东调可以提高唱腔艺术时,就排除当时门派之见和“南腔北调”“不按规矩来”的一切非议,坚持这种艺术创作和实践,终于使自己的唱腔获得发展和提高,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形成自己的“常派”风格。豫剧大师桑振君的唱腔,也是吸收了河南坠子并使之在豫剧中融合发展,才使她的唱腔艺术独具一格,形成了“桑派”艺术。再如,现代京剧《杜鹃山》的音乐创作,就是在京剧传统唱腔板式的基础上,吸收了主题音乐贯穿、合唱伴唱等创作手法,采取中西混编乐队,创造了全新的京剧伴奏形式,增强了京剧音乐的表现力[6]。

梅兰芳大师还提倡转益多师,他说:“中国戏曲是综合性的艺术,唱做念打,文武昆乱,这就不是一个先生教得尽的。所以演员需要吸取各方面的长处,不能局限于一家言。”他本人的表演技艺上所以博大精深,除了自己精诚修炼,还得益于从师众多,广为吸取[7]。这就告诉我们,无论从戏曲唱腔艺术、乐队艺术还是表演艺术,中华戏曲艺术的发展都蕴含着深厚的吸纳互鉴精神,为我们戏曲教育教学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坚定文化自信

1930年,在美国的成功演出,给了梅兰芳极大的信心,让其更加坚定地要把中华京剧戏曲文化传播到欧洲,让更多的世界人民了解和欣赏中国戏曲。1934年底,苏联对外文化协会代理会长库里雅科致电中国外交部,邀请梅兰芳“莅临莫斯科表演,以求广为绍介于民众之前……并深信阁下此次莅临敝国,将使中苏两国文化之关系,益臻亲密也。”梅兰芳为满足长久以来访苏巡演传播中国京剧的夙愿,欣然接受了苏联的邀请。当时,苏联为了迎接梅兰芳大师的到来,专门成立了接待梅兰芳的委员会组织,负责接待梅兰芳在苏联出访的一切事务。苏联方面自年初始就在莫斯科、列宁格勒的街头巷尾贴出印有“梅兰芳”三个汉字的广告,除此以外,最新的报纸上也刊登了大量介绍中国京剧和梅兰芳的照片及文字,苏联的对外文化协会也编印了三种俄文书籍在剧院中进行发售等,苏联方面对梅兰芳的访苏演出进行了大量的系统的宣传。

梅兰芳在莫斯科、列宁格勒这两座城市可谓家喻户晓,整个苏联都几乎为之疯狂,著名导演、剧作家、戏剧教育家丹钦科评价为:“看到了中国舞台艺术最绚丽多彩、最精湛完美的体现。”杰出诗人和作家玛丽埃塔·谢尔盖耶芙娜·莎吉娘撰文写道:“只需看看梅兰芳的那些手指,您就能知道,在您面前的是一个大艺术家。梅兰芳的手指创造了舞台的深度,更准确地说,我们欧洲人正是通过这些手指,深入了舞台的三度空间。”而这个“手指”正是我国传统戏曲艺术讲究“手、眼、身、法、步”的戏曲五法之一。苏联对中华戏曲文化和梅兰芳的热烈欢迎、极其重视,高度认可和高度评价,也以侧面印证了梅兰芳在日本、美国演出的影响力之大,而在日本、美国深入人心的演出离不开巧妙的东西方元素的互鉴与融合。

梅兰芳在莫斯科演出结束后,又去列宁格勒演出了8场,告别演出最终是在莫斯科大剧院举行的,该剧院历史悠久且规模宏大,是苏联的国家剧院,有资格在这里演出的都是地位极高、影响极大的剧团。梅兰芳京剧之所以在海外能有如此之广泛的受众群与如此之深的影响力,与他坚持文明互鉴的观念是不可分割的。在苏联,梅兰芳还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爱森斯坦、梅耶荷德等戏剧文艺界的知名学者共同切磋探讨中华戏曲与世界戏剧,也使苏联的文学艺术家、戏剧理论家对中华戏曲虚实相生、高度写意和程式化的艺术思想产生了新的认识。

梅兰芳在苏联演出历经一个多月,每次演出结束后都在观众的欢呼声中谢幕很多次之后才能下场,这种状况被称作“揭帘幕”,这种状况在中国传统戏剧表演中是不会出现的。这足以充分地证明海外观众对中国戏曲的真心理解和喜爱,此后“揭帘幕”这一国际惯例更是逐渐成了中国惯例。中国传统文化要想走出国门,互鉴是其取得成功的要素之一,互鉴本身也会为传统文化带来新鲜的血液与活力。这个现象也同样印证了文明互鉴的影响之深远[8]。

再看豫剧表演艺术家李树建主演的豫剧《程婴救孤》,在美国演出时,美国观众亲切称赞,他们都被中国的故事感动了,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感受了剧中主人公舍弃自己的孩子,义救赵氏孤儿的悲烈壮举。例如,新编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也以它独特的情感力量和艺术魅力登上了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的舞台,受到外国友人的好评。再如,京剧名家于魁智、李胜素在英国演出的传统戏《野猪林》《白蛇传》《杨门女将》等都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还到牛津大学讲学,传播中国京剧,引起很大反响。

在戏曲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的重要意义和历史影响,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推动新时代戏曲走出国门,不断研究梅兰芳大师京剧海外传播的宝贵经验,发扬梅兰芳大师勤学苦练、顽强拼搏、博采众长的精神,坚持用自己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在教学中,要非常注重能体现我国戏曲特色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四功五法基本功训练,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打好毯子功、把子功坚实基础,就像梅兰芳大师为了练好“眼功”,采用放鸽子指挥鸽子飞舞的方法一样用心用功,同时要做到演学结合、团校一体,大量排练折子戏,参加大量实践演出。

四、发扬中华戏曲美育精神

戏曲理论家郭汉城先生认为:“中国戏曲艺术吮吸了源远流长的中华美学精神滋养,浸润于数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积淀,承载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精神追求,架构起中国人独有的情感表达方式,创造出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族艺术形式[9]。”

2010年,京剧成功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而使中国京剧更加成为世界人民文化精神食粮的一部分,更具国际文化色彩。从20世纪20年代初到梅兰芳先生去世前,他曾先后出国巡演三次访日,一次访美,四次访苏,一次访朝,数次游历欧美亚洲各国,把中华文明的优秀戏曲艺术带到了其他国度,梅兰芳先生为中华戏曲的海外传播和戏剧文明互鉴做出了表率。梅兰芳先生深知,戏剧文明交流互鉴是不同主体之间平等交往、双向互动、交流融合的关系。梅兰芳先生也深知,不同文明承载着不同的价值,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追求。不同文明既有各自特殊的价值,也有共同的追求。

所以,梅兰芳先生每到一个国家巡演,既体现中华传统戏曲文化的美学精神,还能巧妙地对当地戏剧文化和艺术予以巧妙融合和借鉴,从而能够给予他国人民在视觉、听觉上的冲击和震撼,使他们认识到真正的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底蕴特色,使他们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看法得以改观,并认同和接受中华传统戏曲文化[10]。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陶冶高尚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接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立志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戏曲艺术的学习中,我们不但深入学习中华戏曲虚实相生、时空流动、形神兼备、吸纳互鉴、以情动人的民族美学精神,更要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从戏曲艺术中丰富的爱国、励志、崇德、追求真善美的典型人物和道德榜样中实现思想启迪和价值引领,树立强烈的报效祖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事业心,树立崇高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1]。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不但要了解梅兰芳等一代代戏曲大师的光辉奋斗历程,了解戏曲史,苦练基本功,参加艺术实践,掌握戏曲艺术学习的真谛,还应以传承发展的视角,尝试在戏曲学习中,把戏曲艺术融入现代生活,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现代传播手段,普及戏曲艺术教育,在广大社区、街道、工厂、农村、中小学传播戏曲文化,甚至探索把VR、AR、AI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用于戏曲教育教学和广泛传播,使戏曲艺术发展与时俱进。

猜你喜欢
梅兰芳京剧戏曲
我和康爷爷学京剧
梅兰芳评传
戏曲从哪里来
《广西戏曲》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梅兰芳以情打假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
关于京剧《辛追》的创作
名旦梅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