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2022-11-22 16:54张金岩
智库时代 2022年35期
关键词:思政育人院校

张金岩

(临沂科技职业学院)

信息化与现代化社会发展背景下,诞生了多元化的思想思想意识,处于思想价值观念建设关键期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其思想观念极易受到纷杂思想文化的冲击,易因不良思想意识影响而动摇学生的政治立场。作为高职院校德育教育主要形式的思政教育工作,应注重于思政教育针对性与实效性的提升,立足当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现状,优化完善思政教育方式及形式,进而为学生思想意识提供科学引领。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要做到思政教育问题的科学剖析,在问题导向下,探索契合高职院校教育工作实际,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及实效性的思政教育新模式。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参与思政教育积极性不高、思想情绪问题突出

高职院校的学生道德与思想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足,自我学习能力有所欠缺,致使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素质相对较低,一些学生并不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要求,因而思政教育课程参与的主动性不足,部分学生未能建立起坚定的政治自信及稳固的政治信念。同时,在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方面,学生存在认知偏差,将思政教育视作理论性、不具实用性的学科,在思政教育课程开展中常会缺课或难以集中注意力。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面临严峻就业压力,存在自信心不强、就业方向迷茫、学习压力过大等问题,产生了一定的思想障碍或焦虑心理,不良思想文化侵蚀下,易受到干扰,会导致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塑造出现偏差,可能会出现抵触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因此,在学生政治观念树立、职业素养强化方面,思政教育的价值未能有效展现。

(二)教师对思政教育认知不够深入、教师团队建设存在局限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中,教师多围绕思政教材的内容开展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体验、信息反馈的关注度不足,出现了学生思政教育学习过程过于被动的现象。同时,思政教师因缺乏网络思政教育理念,对新媒体及网络信息技术掌握能力不足,仍然采用理论方式讲解思政教育理论,课堂交流互动不足,未将多媒体技术充分融合用于思政教育过程,思政教育过程不够生动有趣,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因而思政教育成效并不显著。同时,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建设具有局限性,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能力并不一致,部分教师的学历及专业与思政教育要求并不相符,一些教师的理论知识不扎实、思政教学经验不充足。此外,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师队伍以兼职居多,教师自身思想政治水平并不一致,高职院校也未针对教师展开针对性的思政教育与培训,未能结合时代变化科学规划与调整思政教学内容,未系统化学习与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因而思政教育难以深入开展。

(三)思政教育内容设置不科学,思政教育考评机制不够完善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理论化过强,思政教育以教材内容为基准,偏重于理论化教学,实践教学内容较少,因而思政教育与生活实际相脱离。思政教育存在政治化与理想化问题,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关注不足、对职业素养教育内涵把握不清,过于侧重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传授,忽视了思政知识的实践运用。同时,思政教育所应用教材未结合时代发展同步调整,教材内容未及时更新,思政教育内容与时代发展的契合性不高,未实现最新思政教育知识点的有效融入,因而新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要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此外,思政教育内容中未合理纳入优秀道德观念、传统文化礼仪等相关知识,无法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此外,思想政治课程评价时多以考试成绩为主,考核评价中缺乏素质教育、社会活动实践等考核项目,因思政教育评估体系尚未健全难以准确评判思政教育成效。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针对性化解的路径

思政教育工作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应将思政教育改革作为重点,应立足当前思政教育对象、教育主体、教育过程三方面出现的问题,基于问题导向,根据思政教育需求,合理确定思政教育目标及任务。应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探寻契合当前高职院校改革现状的思政教育新模式与新路径。

(一)转变思政教育理念,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

高校思政教育实施中,应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将学生置于思政教育的主体地位,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特征,将新的教学理念融合于思政教育过程之中,在重视思政理论教育的同时,兼顾实践教学,在传统思政教育的基础上融合最新政策及理论,从而彰显思政教育的时代性。应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作为思政教育核心,注重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政教育活动。思政教育活动开展中,需要着重向学生讲解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价值及意义,引导学生重视思政教育,培育学生对思政实践的参与度,为思政教育的成功开展夯实基础。此外,还要注重于现代化、科学化思政教育理念的引入,依托于多媒体教学、翻转课堂等新型教育方式的融合应用,提升思政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基于实效性思政教学培育出思想观念、专业技能以契合社会所需求的新时代大学生。

(二)加强思政教育师资优化、构建完善的思政教育保障机制

(1)强化组织领导,引进专业化思政教育人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以学校领导层为引领,立足整体统筹规划,实现校内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通过共同讨论与分析制定出有利于教学活动中思政教育有效开展的规划,制定科学可行的思政教育团队优化策略。高职院校应强化组织领导,对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目的、意义进行明确。同时,要加强师资建设,吸纳甄选思政教育能力高超、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担任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2)强化现有师资理论知识,提高教师现代化技术能力。应在对人才进行吸纳的同时注重于现有思政教育团队技能的强化与理论的加强,深入学习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等新型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物,增强教师利用主流文化回应消费主义、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负面文化的能力,能够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前社会的贫富差异、社会不公平现象进行诠释与分析,以更具说服力的主流文化引导学生建立稳固的思想价值观念。此外,还要注重于教师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为网络思政教育阵地的构建奠定坚实有力的师资基础,并创造进行更多思政实践教育的机会及活动。

(三)创新思政教育内容、提高思政教育实用性

(1)依托现代科教技术创新教育方式,提升思政教育质量。高职院校的教师要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型教学媒体平台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辅助,通过网络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实现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广泛性、深入性开展,基于新颖、有趣的思政教育形式应用,增强思政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通过多元化思政教育方法及趣味性思政教育元素的引入,扩大思政教育的覆盖范围,进而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质效。(2)打造第二课堂,增强思政教育实践性。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要突破传统的课堂局限,将思政教育延伸至其他学科领域,同时,还要注重于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依托志愿服务活动或社会公益活动举办,带领学生参观红色基地,或是组织思政教育宣讲活动,依托多种形式的思政教育实践活动增强思政教育的感召力与影响力,使学生在丰富、有趣的体验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元素的渗透与影响,进而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为学生综合化发展提供保障。

(3)优化思政教育考核评估体系,强化思政教育有效性。思政教育课程的评价不能局限于传统以成绩为主的考评方式,而是应基于以评促建的思想理念,逐步优化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考评体系,对以往的考试内容进行调整,转变考核评价方式,立足多个方面综合测评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通过思政教育课程学习过程评价方式与终结性评价方式的结合应用,实现对思政教育全过程的有效监督,从而得出更加客观且精准的考核结果,引导学生在内心深入根植思想政治思想,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并在思想约束下规范大学生的行为表现,以此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有效体现。

三、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有效性提升的保障策略

(一)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1)构建完善的领导管理体系。思想政治工作是针对学生而开展的,教育实施中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于学生思想提升,政治觉悟提高,应将学生道德品质及文化素养的强化列为重点,致力于培养出德才兼具的新时代大学生。因而高职院校需要科学构建领导管理体系,发挥出其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价值职能。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强、涉及内容众多,需要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基于全校资源的全面调动,实现各项工作环节中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并将之渗入到高职院校所有教育教学环节之中。同时,高职院校要注重二级学校、党支部以及教研室各个组织管理层级的功能发挥,深入研讨、科学规划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配套制度及措施,基于思政教育制度的完善,增强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规范性与科学性。(2)科学建立“三全育人”观念。高职院校是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为实现人才的优质培育,需要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要实现三全育人,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的实现,要求构建以学校为主体、由家庭、社会及学生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育人机制,学校班主任、思政教育学科的教师、专业课程教师、专兼职辅导员以及党政管理人员均要参与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在当前国际社会思想意识领域风云变幻,各种社会思潮观念激烈交锋的背景下,我们的教育要顶住压力、抵住侵蚀,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各门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创新思维,以新思维催生新思路、以新思路谋求新发展、以新发展推动新方法,实现课程思政的创新发展,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为学生构筑起牢固的思想防线,抵制各种错误思潮、错误言论对学生的危害。同时,学生的直系亲属也要于生活实践中对学生展开思政教育。高职院校还要有效利用校友资源,向学生宣传校友成就及成长历程,通过榜样树立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此外,还要善于利用学生团体与学生会组织,实现对学生自学教育与管理的有效引导。全过程育人的实施,应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入校至毕业整个过程,精心规划各环节的思想政治教育。此外,还要依托于多种不同的教育载体,在校园文化及学风建设、勤工助学、诚信教育等多个环节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依托三全育人体系的科学构建,进一步强化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实施成效。

(二)积极开发新媒体实践教育平台、打造网络思政教实践育人体系

(1)整合各项资源,开发智能思政软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要打造专业化的实践育人平台,应加强资金投入,依托现代化科学技术,在专业化人才支持下,通过多方面资源的整合与集中,科学开发契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智能思政APP。可在此平台上设置智慧党建模块、日常管理与服务育人模块、职业与就业服务模块,还可增设学生网络服务育人示范风模块、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活动风采模块等等,通过智能思政软件功能拓展,满足思政教育网络思政实践育人的需求。(2)汇总公益志愿服务信息,构建志愿服务微信小程序。高职院校应立足实践教育的层面,对各种类型的公益志愿服务信息进行收集与汇总,在专业定制化的信息服务支持下增强公益项目开展成效。可依托于志愿服务微信小程序及时发布国家政策,增强大学生对国家资助政策的了解,从而使之及时与特殊弱势群体对接,为其提供更为及时、有效的志愿服务。利用小程序精准统计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数量,为其开具志愿服务工时电子证明,并以此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实践活动考核与反馈的依据。(3)健全网络思政实践教育团队,创新网络实践育人形式。高职院校应积极打造网络教育思政实践教育队伍,并注重于教育团队网络育人意识的强化,开展针对性的专题培育,着重强化网络思政教育实践队伍的网络技术应用能力,使之掌握科学、可行网络实践育人项目设计的正确方式,强化其网络流行语应用技能,提升其网络思政教育文章的撰写能力,增强网络实践育人形式的丰富性,进而开展更具亲和力、更有实效性的网络思政实践育人活动。

(三)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文化育人思想引领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时代价值、蕴含丰富革命文化内涵的文化内容,是红色文化基因传承的载体。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注重于优秀文化的学习、提炼与宣传,进而依托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有效融合,充分展现文化育人思想的引领作用。(1)确保思政教育与优秀文化的有机融合。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开展中,要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及精神理念,将之融合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融合之前,需要明确思政教育方向,要基于文化底蕴确定思政教育目标、准备教学要素,进而实现文化底蕴精神视野的充分彰显。思政教育实施时,需要充分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通过文化融合提升思政教育实施成效。思政教育反思过程中,还要持续性调整与优化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方式方法,进而构建一个方向清晰、路径正确的文化育人内容体系。(2)基于网络文化环境优化,确保以文化人效力展现。以文化育人思想为引领的思政教育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致力于网络文化环境的优化,要善于利用新媒体抢占网络文化阵地,在校园媒体、社会媒体的结合应用基础上开展有效的网络互动,建立正能量有效传播、价值观正确引导的网络教育环境,进而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主动权的把握、话语权的掌控提供有力支持,通过人文关怀的展现增强学生这一思政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实现学生思政教育接纳过程由被动向主动地转化,以此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优质性。

四、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环境的改变、教育理念的调整都驱动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方式的革新。思政教育教学的开展应结合各个时期所产生的新情况与问题,明确问题情况的诞生根源,进而针对性调整与优化思政教育的目的、教育内容及教育形式。基于新时代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无论是思政教育对象、教育主体还是教育过程均存在一定问题,因而思政教育过程中应从转变思政教育理念、加强思政教育师资优化、创新思政教育内容三个方面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还应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积极开发新媒体实践教育平台,发挥文化育人思想引领作用,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从而培育出理想信念坚定、技能高超、德才兼具的新时代大学生。

猜你喜欢
思政育人院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